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有的人》优教课件
学习导航
初读感知 作者简介
词语学习课文学习 Fra bibliotek文总结课后作业
初读感知
学习目标
1、正确读记“伟大、不朽”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 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 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 3、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 种手法的好处。
“骑”和“俯”字怎么理解?你能模 仿一下反动派的丑陋形象吗?“给人民当 牛马”怎么理解?
课文学习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不朽”加引号有什么作用?
课文学习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写两种人的不同境界。
课后作业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学会运用对比的手法。
课文学习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这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 什么思想感情?
课文总结
本文通过鲁迅和他截然相反的“有的 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 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赞颂了鲁迅先生为 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 正的有价值的人。
课文学习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 了什么?“摔垮”该怎么理解?
课文学习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烂”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只 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这句话怎么理解?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中 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 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2002年10 月,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 文化学院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 主要作品:《难民》《老马》 《罪恶的黑手》等。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有的人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有的人》笔记
《有的人》是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臧克家。
这篇课文通过对比的手法,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号召人们为创造公正、平等的社会而努力。
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和思想:这篇课文的主题是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它引导我们
思考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通过鲁迅先生的事例,我理解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取决于他的地位和财富,而应该取决于他为他人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2.结构和逻辑:这篇课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和价值观,突出了作者的观点。
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文章更加鲜明有力,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3.语言和表达:这篇课文的语言简洁明了,表达生动有力。
作者运用了各种
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4.重点和难点: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遇到了一些困难。
例如,对于一些生
词和复杂的句子,我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理解。
同时,对于文章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也需要进行更多的了解和探究。
5.笔记和总结:在阅读这篇课文后,我进行了详细的笔记和总结。
我记录了
一些生词、短语和句子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也整理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这些笔记和总结,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
总之,《有的人》这篇课文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我相信这些启示和思考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课文原文及赏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课文原文及赏析《有的人》课文原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有的人》课文赏析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
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先生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先生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作者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通篇使用对比,在相互的对照中将现实世界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方式及其历史结果艺术呈现。
诗歌分为七节,每节四句。
第一节总领全诗,提出了生与死的辩证观点。
第二节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作对比,“骑”字形象地揭露了反动派的骄横无耻,“俯”字生动地描绘了像鲁迅这样的革命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三节从两种人对待人生的目标上作对比,“刻入”与“情愿”形成强烈对照,表现出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第四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上作对比,“摔垮”与“记住”形成鲜明对比。
第五节从两种人的下场作对比,“烂得更早”与“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形成强烈反差。
第六节从两种人的影响作对比,“下场可以看到”与“抬举得很高很高”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最后一节总结全诗,点明主旨,抒发了对鲁迅先生及像鲁迅先生一样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的赞美之情。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有的人》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有的人》教案通过学习《有的人》该篇文章,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有的人》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认识、理解本课出现的生字、生词;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能力目标】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情感目标】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重难点突破】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读阅读提示,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有的人二、范读与理解1、整首诗歌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整首诗歌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节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节是第二部分;第五、六、七节是第三部分。
)2、每部分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一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的观点。
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第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三、朗读与质疑(1)对句子的理解。
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前一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这是全诗提纲挈领的小节,抓住它品读全文,就会事半功倍。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呵,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达得多么充分,刻画了鲁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③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PPT课件
名言欣赏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 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 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
——《野草·题辞》
你走完了艰苦的行程 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 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
—— 冯至《鲁迅》
——《喇叭的喉咙——吊 鲁迅先生》 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死的是肉体,
讨论与交流:
01
请将诗歌二至 四节中的“有 的
04
全班交流。
02
人”用自己的 语言替换成某 一类
03
人。小组讨论 后,推选代表, 在
2
分组讨论,研读课文, 交流心得。
——
躲横破运 进眉帽交 小冷遮华 楼对颜盖 成千过欲 一夫闹何 统指市求 《,,,, 自管俯漏未 嘲他首船敢 》冬甘载翻 夏为酒身 与孺泛已 春子中碰 秋牛流头 。。。。
1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 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学习目标:
01
理解诗歌哲理性 的深刻的内涵, 学习鲁迅的伟大 精神。
02
了解诗歌中对比 手法运用的特点。
03
尝试有感情的朗 读并背诵诗歌。
听读与感悟:
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有的人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有的人课堂笔记1. 有的人教版语文人教版语文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
在六年级上册的课程中,有的人是一个重要的教材内容,本文将从不同章节的内容出发,为大家整理一些重要的笔记,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
2.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课堂笔记第一单元:《有的人》1. 课文内容:课文描写了一些人们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的艰辛与幸福。
2. 重点词语:品学兼优、持之以恒、长者、挣扎。
3. 重点句子:勤奋好学,品学兼优。
品学兼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第二单元:《学习的树》1. 课文内容:通过讲述学习和努力是如何塑造一个人成长的,从而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 重点词语:杂木林、轰轰烈烈、各具特色、徘徊不前。
3. 重点句子:学习就像一棵大树,须努力浇灌,方能茁壮成长。
第三单元:《太行山上有坝子》1. 课文内容:通过描述太行山上村民修坝蓄水的故事,寓意艰辛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
2. 重点词语:山民、蓄水、筑坝、咆哮。
3. 重点句子:太行山上有坝子,石头打穿了手指,工人们也没有一声怨言。
第四单元:《一个都不能少》1. 课文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家庭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家庭的重要性。
2. 重点词语:颤抖、背影、身影、剧烈。
3. 重点句子:即使是一个人少,也让人感到空虚。
第五单元:《勇敢的菜鸟》1. 课文内容:通过一个小菜鸟的故事,引导学生勇敢面对挑战,积极进取。
2. 重点词语:踌躇满志、勇往直前、慌张、逡巡。
3. 重点句子:勇敢的小菜鸟,不再是宝贝了。
3. 总结以上是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有的人课堂的一些重要内容和知识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整理,相信学生们会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够在成长中拥有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有品德、有知识、有梦想的新时代少年。
对于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中的《有的人》这一单元,学生们需要对课文内容和词语进行深入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教案优秀5篇《有的人》教案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诵诗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比照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比照手法的运用。
1课时多媒体课件一、词语铺垫导入,揭示新课1、词语铺垫。
丑陋渺小鸿毛卑微唾弃灭亡美丽伟大泰山崇高爱戴永生2、本单元我们已学过关于鲁迅的哪些文章?你了解到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生简单汇报。
3、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写的经典诗篇《有的人》〕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指三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正确。
2、根据朗读表现,简单评价。
及时指导字音,呵在诗中读啊的音。
呵平时读———笑呵呵,还可以读—————呵斥,呵在这应该读第———四声。
试着读好这一句。
三、范读引领,指导朗读1、听读录音。
〔今天,我帮大家请来了一位老师。
听,他来啦!〕2、教师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划分节奏,读好停顿和重音。
〔教师示范第一小节,指名练习第二小节,自由完成三到七小结。
〕3、学生自由展示朗读,把握节奏。
4、齐读,慢慢读出诗的味道。
读出了诗的味道!我相信你们已经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四、比照品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1、可是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节奏,更表现在它独特的写法上。
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默读体会〕2、生汇报发现:比照的写法,读出相应诗句。
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每小节中还有比照,2、3、4小结比照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5、6、7小结比照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结果;其实这两局部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
〕3、根据学生汇报的适时出示插图和文字,图文对照,男女生比照朗读。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难点)
目录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WORDS AND PHRASES
课
文
有的人
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
风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景
4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有
的
段解 写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相反的态度。
人
第二部分
(第2-4自然段)写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赞颂了给人民当牛马的精 神,揭露了反动统治者腐朽和骄横。
资 料
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
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
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在写这首短诗时,
诗人曾说:“对于这样一位巨人作全面的歌颂,那是很难下笔的。我只是概括
地从他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
下 场 例:欺压人民的人没有好下场。
有 的 人
SOME PEOPLE
字词 近义词
二
字
词
百
花
俯下 — 低下 情愿 — 宁愿
永远 — 长久 到处 — 处处
有 的 人
SOME PEOPLE
字词 反义词
二
字
词
百
花
伟大 — 平凡 俯下 — 仰起
《有的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有的人》创作背景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诸城人;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代表作品:《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有的人》等。
臧克家简介及代表作品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时代背景文学地位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对比手法简洁明了情感表达030201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0102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反面人物形象正面人物形象对比效果03知识点梳理与拓展Chapter重要字词注音、解释及运用举例骑(qí)马骑马是一种运动,也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方式。
例句:他骑着马儿在草原上奔驰。
摔(shuāi)倒指身体失去平衡而倒下。
例句:他不小心踩到了石头,摔倒在地。
鞭(biān)子一种用来驱使牲畜前进的工具,也可以用来比喻督促人前进的力量。
例句:老师的话像鞭子一样,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
修辞手法讲解及实例分析比喻对比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补充鲁迅(1881-1936)臧克家(1905-2004)04思考与讨论环节Chapter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引导思考问题二问题一作者通过比较“有的人”的不同表现,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或思想?问题三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见解和感受分享对“有的人”不同理解01交流阅读感受02讨论课文主题03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思想。
总结小组讨论成果对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小组成员对于课文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提出个人见解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如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或对作者情感的共鸣等。
六年级语文第27课《有的人》笔记
六年级语文第27课《有的人》是一篇非常有深度的课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文章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种是“有的人”贪图名利,追求物质享受,他们的人生目标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力和财富。
另一种是“有的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他们的人生目标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真理。
通过对比这两种人生态度,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人生不应该只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文章还通过一些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两种人生态度的本质。
例如,“有的人”像狐狸一样狡猾,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力和财富而不择手段;而“有的人”则像梅花一样高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总之,《有的人》这篇课文是一篇非常有深度的文章。
它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同时,它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课文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课文笔记《有的人》是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臧克家。
这篇课文通过对比手法,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达到颂扬某些人高尚品质和批判某些人丑恶行为的目的。
以下是《有的人》的课文笔记:1. 主题思想:这篇课文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颂扬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崇高精神境界,批判了利己主义者的丑恶嘴脸。
主题思想是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内容结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子,通过对比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来引出主题。
第二部分是主体,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包括革命家、科学家、教育工作者等。
第三部分是结论,通过与前文的对比,强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3. 写作手法:这篇课文采用了对比手法、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通过对比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和行为,突出了主题思想。
同时,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4. 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和主题思想的内涵。
难点是理解文章中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思想,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领悟。
5. 学习方法:建议采用朗读、讨论、归纳总结等方法学习这篇课文。
首先,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其次,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最后,归纳总结学习心得和体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
6. 学习价值:这篇课文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更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乐于奉献,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精美课件
2
鲁迅: (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字豫才, 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 《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文学的开 拓者。毛泽东曾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 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3
2.由此看出本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对比
请找出每节诗中的对比
1.活着——死了 死了——活着
生死价值观的对比
2.骑在人民头上--俯身做牛马 3.刻名字想不朽--情愿做野火,等火烧 4.别人不能活--为多数人更好的活 5.摔垮--记住 6.名字烂的更早--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7.下场可以看到--抬举的很高很高
下场: 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伟大——崇高 情愿——宁愿 永远——永久 抬举——抬爱
反义词
伟大——渺小 情愿——勉强 永远——短暂 抬举——贬低
课文详解
想一想: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明确课文的
主要内容。思考:全诗分为几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个部分讲了 什么?
主要作品
《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等。
名言佳句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
多,收获更丰满。
初读课文
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读诗和读普通的 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如 何把诗读出节奏呢?我们可以把要突出来的字标上着重号,把 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线,然后再进行朗读。
指的是鲁迅 以及像鲁迅 这样的人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活:肉体不在 死:精神永存
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赢得人们的赞颂和敬重。一 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一个“活”字表达了作者 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2024版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目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点梳理与归纳•拓展延伸与思考题•课堂互动与练习•总结回顾与自我评价CONTENTSCHAPTER01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与写作动机时代背景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变革的时期,各种思潮和势力交织在一起。
写作动机作者通过对比不同人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深切关注。
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作者生平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
主要成就他的诗歌以凝练的诗句、鲜明的形象和深邃的思想著称,被誉为“农民诗人”。
代表作有《烙印》、《老马》等。
文学地位与影响文学地位《有的人》是臧克家的代表作之一,被选入多种语文教材和文学选本,广为传诵。
影响该诗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不同人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境界,对读者进行了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道德教育。
同时,该诗也展现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CHAPTER02文本解读与赏析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篇章结构本文采用对比手法,通过两种不同人的描述,展现了他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写作特点作者运用简练、生动的语言,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刻画了两种人的形象。
同时,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既有对事实的叙述,又有对人物的评价和议论,使得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人物形象塑造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一种是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人,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另一种是消极颓废、无所事事的人,他们只关注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人物特点两种人物形象的特点鲜明,对比强烈。
积极向上的人具有乐观、坚韧、勤奋等优秀品质,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而消极颓废的人则具有懒惰、自私、冷漠等不良品质,他们的生活黯淡无光。
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情感表达作者通过对比两种不同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表达了自己对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同时对消极颓废、无所事事的人表示了不满和批评。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教案+单元试题)《有的人》说课稿
《有的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有的人》是一篇教读课文,在内容编排上此单元属于人生体验类,选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对生活经历的体验,通过对生活中美与丑、得与失、生存与自然等的感悟,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哲理,诗中提炼了两个具有高度概括的形象,颂扬鲁迅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
诗歌的朗读及对比手法的运用是重点,化抽象的思维转为形象的表述是难点。
在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学习《有的人》以前,,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认识,能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能试着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但由于我所教课的班级语文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习惯于在课堂上保持言语沉默,甚至思维“休眠”,教学中我用朗读并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的任务,目的也是为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以获得成就感。
三、目标定位知识能力目标:1、训练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
3、展开想象,训练形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的诵读及重组课文内容再读的方法让学生走进课文及作者。
2、在引导发现及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深入诗歌,领会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两种人的对比中,培养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和高尚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课文音频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运用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来选择教学方法。
朗读法: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新课标认为“学习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所以朗读指导重在示范,不在理论解说,这是重点之一,又是下一环节的基础,要视学生情况舍得花时间,学生朗读训练形式要多样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关于鲁迅的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有的人》,询问他们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三、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的主旨。
四、分析课文写作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手法,让学生举例说明。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邀请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味。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如何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三、写作实践1.教师给出一个写作话题,如“有的人”,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邀请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味。
二、课文背诵1.学生自主背诵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欣赏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关于人生哲理的诗歌,如《将进酒》、《登高》等。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 —— 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并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o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对比手法和象征意义。
o体会诗歌表达的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以及对不同人生观的深刻思考。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和品味语言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o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对比和象征元素,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学习他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o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对比手法和象征意义。
•体会诗歌表达的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歌中的对比和象征元素,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将诗歌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资料•诗歌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学生:你们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他有哪些代表作品?他的精神品质对你有何影响?2.揭示课题:《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是如何纪念鲁迅先生的?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思考?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指名朗读诗歌,师生共同评价,注意诗歌的节奏和停顿。
3.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初步感受到了什么?三、再读诗歌,深入理解1.对比手法的分析:o提问:诗歌中使用了哪些对比手法?这些对比手法是如何体现的?o学生自由读诗歌,找出相关诗句,并汇报。
o引导学生理解对比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以及它如何突出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和无私精神。
2.象征意义的理解:o提问:诗歌中有哪些象征元素?这些象征元素代表了什么?o学生自由读诗歌,结合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7、《有的人》课件、二上大禹治水
1 填空
⑴《有的人》是为了纪念_鲁__迅__先__生__逝__世__1_3_周__年___而写的,诗的副标 题是___纪__念__鲁__迅__有__感__________。
⑵作者抓住“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_____活_____与_____死_____进 行鲜明的___对__比_____,摆出对两种人生死的评价。
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你 们去过吗?是纪念什么人的?对,是 纪念禹的。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 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15 大禹治水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再读感悟 当堂检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
nàn
难
音序:N 部首:隹 结构:左右
组词:灾难 逃难 造句:战争时期,人们无 处逃难。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四 笔在竖中线上,第二横在横 中线上。
dào
道 音序:D 部首:辶 结构:半包围
组词:知道 道理 造句:我知道明天要举行 歌咏比赛。
书写指导:第五笔竖在竖中线 上,横折从横中线上起笔,辶 的最后一笔要舒畅。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对比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前后呼应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内容上的对比:4--7 )
有的人
前后呼应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齐读第1小节分析、对比: 首节中的两个“活”与两个“死”的含义相同吗?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这首诗歌是臧克家为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不仅仅是单纯怀念鲁迅,而是通过与有的人的对比阐扬了一种人生哲理,融入了作者的爱憎感情。
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络,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能找出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理解其好处。
3、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提到的两类人,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
课前准备
《有的人》课文朗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伟人:
他一生笔耕不辍,用文学作品带领中国人民前进;
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是民族的脊梁。
他是谁?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臧克家的《有的人》,来更深刻地了解这位伟人。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
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去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中华民国”建立后,新旧军阀、地主阶级和达官贵人为非作歹,视人民如草芥,走狗替他们歌功颂德,同时,还想在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以期“流芳百世”。
对于鲁迅,地主阶级及资产阶级的代表——国民党反动派,怕他、恨他,发动攻势“围剿”他。
而人民,尊敬他、爱他,把他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作为阶级斗争的勇士、文化的旗手、伟大的民族英雄。
1949年全国解放,臧克家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全国第一次公开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诗人目睹人们的纪念盛况,深切追忆鲁迅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和着以前郁积胸中的感情一齐迸发,写下《有的人》一诗,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思考:
1、作者在诗中以鲜明的态度写出了哪两种人?
2、诗人对两种人各作了怎样的描述?(请找出相应的诗句。
)
四、品读诗歌,理解内容
1、学生集体朗读诗歌。
2、思考本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运用对比、反复来突出中心是本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
3、分析对比项首节中的“活”与“死”的含义。
一、二句中的“活”指生命存在,“死”指精神已死;三、四句中的“活”指精神永存,“死”指生命逝去。
4、老师出示对比的表格
请学生用文中的诗句或短语共同填写表格
(1)对比。
这首诗的每一节一反一正对比,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2)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
第2~4小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诗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
第5~7小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诗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人的称颂。
通过以上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不同的人生观,显示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爱与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5、请同学结合两类人的表现用一句话概括“有的人“具体指什么人。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
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
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
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五、精读诗歌,领会感情
1、总结作者对这两类人有什么样的感情,找出表现感情的词语。
(让学生找出分析,并试着朗读,并请其他同学评价读出感情了吗)
2、小组合作朗读
3、小组展示、学生评价。
4、老师朗读
5、集体朗读
六、拓展
思考:
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七、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首诗歌,结合大家自己的经历感想,你认为人的生存意义是什么?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段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保尔·科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侯,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我们有所作为,生命才有意义;投身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生命才有价值。
八、作业:学过了本诗,你心中一定会涌起许多的感受吧,对自己的,对人生的,对社会的。
那么,就拿起笔来吧,把你的感受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