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原则:

1.疏导性原则(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

2、长善救失原则(“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要尊重学生;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4、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施教;针对个人特点与道德状况有的放矢加以教育;针对地区)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通

过个人影响集体)

6、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2=0现象,家访)(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使

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教育要一致和前后连贯;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

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6、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3、集体教育原则

4、民主公正原则

5、严慈相济原则

6、以身作则原则

促使态度改变的方法:

1、条件反应法(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提供榜样法

3、说服性沟通法(实事求是,晓以利害,单双面结合,考虑学生原有态度,循序渐进)德育方法:

1、说服法(明确的目的性;注重差异和时机;具有趣味性;教师要以诚待人))

2、陶冶法(创设良好的情境、启发与引导相结合)

3、锻炼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要严格要求)

4、榜样发(可接受性原则;真实性;时代性;德智并重)

5、奖惩法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奖励法

3、榜样示范法

4、契约法

5、惩戒法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

1、观察法

2、谈话法

3、分析书面材料

4、调查研究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演法)

2、谈话法(问答法)

3、读书指导法

4、演示法

5、参观法

6、实验法

7、练习法

8、实习法

9、谈论法10、发现法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将知识抛锚在一定问题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1、教师介绍学习目的,呈现学习内容

2、将不同类型的“锚”呈现给学生

3、教师引导学生识别知识问题、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计划

4、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

5、教师进行整体评价

二、认知学徒教学模式(示范、指导、消退、练习)

三、随机进入教学(呈现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散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四、支架式教学(进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独立探索)

五、自上而下的教学

常见的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

2、抛锚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学、情知教学)

教师的常规角色行为:

1、父母的替代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的楷模

4、集体的领导

5、“法官与裁判“

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教师角色的更新转换:

1、学习的促进者

2、学生的交往着和合作者

3、终身学习者

4、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

5、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班主任的职责与角色:

1、学生健康成才的守护者

2、班级工作的领导者

3、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4、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5、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教师的职业素养

1、专业知识素养a、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

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C、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2、专业才能素养a、教学技巧

B、教学能力

C、教研能力

3、专业精神素养

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

2、坚定的教育信念

3、对孩子炽热的爱心

4、较强的组织能力

5、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意识

6、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7、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8、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9.一定的心理指导能力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

2、阶段性

3、不均衡性

4、差异性

5、互补性

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1、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

3、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4、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3、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皮亚杰1、发生认识论——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问题

2、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

3、认知发展——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维果茨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类社会文化借助语言

2、心理发展的本质——心理机能由低向高转化

3、认知发展的三种观点——内化。“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八个阶段

(0~1婴儿信任感,1~3儿童早期自主感,3~6学前期主动感,6~12学龄勤奋感,12~18青年同一感,18~25成人早期亲密感,25~60成人中创造力,60以上完美感)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能表达)

2、智慧技能(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

3、认知策略(会学习,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

4、动作技能(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5、态度(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

动作技能理论:1、习惯伦(主张用习惯来解释)

2、认知观A、闭环理论:人的动作技能的学习是对反应信息进行加工并减少错误

的过程,不是习惯强度的增强,自我反馈内部反馈

B、开环理论:不涉及反馈信息的加工和作用

3、生态观:动作执行者与发生的环境相互作用

迁移理论:

材料常用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