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
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骨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包括有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
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
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
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
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
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缓解。
二、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制定。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针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D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二)西医诊断标准
1、近一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站位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中老年患者(≥40岁)。
4、活动时有骨擦音。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放射检查,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l.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0级:正常。
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Ⅱ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Ⅳ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明显畸形。
6、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及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五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Ⅰ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Ⅱ级——Ⅲ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Ⅳ级)。
(三)证候诊断
1、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症候分析:寒湿邪乘虚而入,寒凝经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寒邪入侵机体,寒邪偏盛,入侵膝部经络,导致科、经络空虚,故见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均为风寒湿邪痹阻所致。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症候分析:风邪致病,善行数变,故见起病急,夹湿邪内侵,膝部经络阻滞,郁而化热,故见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风湿热三气杂致合而为痹也,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均为风湿热痹阻经络表现。
3、瘀血痹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黯,苔白或涩,脉弦。
症候分析:患者既往多有外伤病史或久病必瘀,瘀血阻滞膝部经络,导致经络不通,故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膝部经络失去濡养,故
见麻木不仁。
舌质紫黯,苔白或涩,脉弦均为瘀血痹阻之征。
4、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症候分析:老年患者或素体亏虚者,肝肾不足,“肝主筋,肾主骨”,而“膝为筋之府也”,“腰为肾之府也”,肝肾亏虚,筋脉失去濡养,故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
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均为肝肾不足表现。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治疗
1、内治:辨证选用中药汤剂。
(1)寒湿痹阻
临床表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方药:防己黄芪汤加减。
防己12g、黄芪30g、防风12g、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当归12g、酒川芎12g、木香6g、甘草6g。
中成药:活络通胶囊(院内制剂)。
(2)湿热痹阻
临床表现: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活血止痛。
方药:四妙散加减。
薏苡仁30g、苍术10g、黄柏10g、川牛膝15g、秦艽12g 、防己12g、赤芍10g、红花10g、木瓜12g、桑枝30g。
中成药:湿热清颗粒(院内制剂)。
(3)瘀血痹阻
临床表现: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黯,苔白或涩,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乳香10g、没药10g、川牛膝15g、香附10g、羌活10g、秦艽10g、甘草3g。
中成药:活血祛通胶囊(院内制剂)。
(4)肝肾亏虚
临床表现: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肝肾,强筋骨。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5g、桑寄生15g、熟地黄10g、当归10g、酒川芎10g、盐杜仲10g、川牛膝10g、肉桂10g、续断15g、甘草3g。
中成药:强筋接骨胶囊(院内制剂)或六味地黄丸等。
2、外治:
(1)针刺。
主要穴位: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鹤顶、梁丘、血海、足三里等穴。
功效:通经活络,活血止痛。
(2)中药薰药。
风湿熏洗方:透骨草、川楝子、当归尾、海桐皮、威灵仙、川牛膝、羌活、白芷、苏木、五加皮、红花、土茯苓、蜀椒、乳香。
功效为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
适用于退行性膝关节。
(3)中药塌渍:自制中药塌渍方(院内制剂)。
(4)艾条灸。
艾灸部位: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鹤顶、梁丘、血海、阿是穴。
(二)西医治疗
1、静滴改善组织代谢,脱水消炎止痛药物。
2、使用相应药物经透皮治疗仪渗透至关节促进关节炎症消除。
3、微波治疗。
4、关节腔穿刺灌注治疗。
常用玻璃酸钠针灌注关节腔抑制关节炎症并促进半月板修复。
5、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对症治疗。
(三)康复锻炼
功能锻炼是膝痹患者贯彻始终的主要任务,在急性炎症渗出期,游离体形成期要暂停锻炼,功能锻炼包括两个方面:
1、肌力锻炼:主要是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疼痛较甚时做静力型等长收缩训练或等张训练,或两种方法结合应用,每日3次,每次15分钟,长期坚持。
2、关节活动训练:主要以不负重情况下的屈伸膝关节为主,或必要时配合可关节松动术及下蹲训练,每日倒走,逐日增加,以稳定膝关节。
3、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卧、立、行和劳动姿态,以减少急慢性损伤发
生的机会。
(四)预防
1、控制体重,肥胖者通过减轻体重可以有效降低膝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2、平时注意膝盖保暖。
3、调整运动方式,避免选择膝关节负担过重的运动,如登山、爬楼梯等。
三、疗效评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一)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
(二)好转:症状减轻。
(三)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者。
四、难点分析与解决思路
(一)难点分析
1、病情易反复。
2、易关节变形及功能障碍、积液。
(二)解决思路
1、加强中药汤剂应用及辨证准确性。
2、早治疗,早诊断。
3、应用针刀松解术,解决关节变形及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