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诸宫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取了哪些意象? 艺术效果如何? (学生小组讨论)
总是离人泪。
一曲【端正好】,诗意浓郁, 哀愁绵长,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 互统一,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 绝唱: 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 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
因景生情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恨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 恨
▲赶赴长亭: 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长亭饯别: 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 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 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临别叮嘱: 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夫妻分别: 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 的痛苦。
四、研讨课文
了了
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
长亭送别百度文库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 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 特色。 3.分析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一、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杂剧作 家,约生活于1260-1336年间元杂剧的鼎 盛时期。剧作有《西厢记》《破窑记》、 与《丽春堂》等传世,大都以青年女性反 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 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 《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是 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也是以爱情为 题材的元代杂剧的高峰。
谢谢指导!
• • • •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两项是 A.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B.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C. 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 回来者。 • D.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 E.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 3.对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 • 确的一项是 • A. 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守) • B. 虽 然 眼 底 人 千 里 ( 眼 前 ) 趁路程节饮食(赶) • C. 也 合 着 俺 夫 妻 们 共 桌 而 食 ( 和 着 ) 寻思起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 • D.一递一气长吁气(交替) 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
【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 写,这里有何作用? 渲染莺莺内心因 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 凉之情。
【幺篇】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 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 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 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 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但得一个并 头莲,煞强如 状元及第”, 表现了崔莺莺 怎样的思想感 情?
对比《苏幕遮》和《长亭送别》 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拓展探究: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 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 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 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 肠,化作相思泪。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 “斜阳”点出所状乃薄暮之秋景,此 此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 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 句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 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 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 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 重情。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欣赏一段《长亭送别》,整体感悟
戏 曲 之 美
故事之美 人物之美 曲词之美 意境之美
赏析
【端正好】
结尾两句莺莺自问自答。在莺莺 前五句,一句一景,点染了一 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为她的离 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 情感动而变红的,用夸张手法表 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 碧云天, 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 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以 限感伤的心境。一个“染”字, 黄花地, 一组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 西风紧, 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 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 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 北雁南飞。 苦压抑心情。 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 晓来谁染霜林醉? 意境悲凉,委婉深沉、令人感伤。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课堂检测: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谂知(niàn) 暮霭(ǎi) 胸臆(yì ) • B.泠泠(lí ng) 相偎(wèi)栖迟(qi) • C.赓续(gēng)玉醅(pè i) 揾做(wèn) • D.萧瑟(sè) 憔悴(cuì ) 顷刻(qǐng)
二、《西厢记》的形成
王实甫《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 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 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 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 厢》)。
唐·元稹《莺莺传》(亦名《会真记》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亦名《董西厢》)
元·王实甫《西厢记》(亦名《王西厢》)
三、《长亭送别》的情节思路
重爱情 轻功利
【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 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 ② 举案齐眉:表现崔莺莺 张生的体贴之心。 “望夫石”:表现崔莺 莺 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满庭芳】“蜗角虚名,蝇 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 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语出苏轼《满庭芳》词。 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 恨态度。
住斜晖。马儿迍迍 的行,车儿 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 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 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 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恨 ?
滚绣球
直 抒 胸 臆
1、恨归去得疾
2、恨不倩疏林挂住 斜晖 3、此恨谁知
依 恋 惜 别
为 伊 消 得 人 憔 悴
由情及景
合作 讨论: 【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 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 有何艺术效果? 排比,叠词。排比和叠 词的运用音韵和谐,回环流 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