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新闻专题的评价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网络新闻专题的评价标准
—以新浪网“汶川5·12地震一周年”专题为例
罗华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编辑是网站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网络媒体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如何评价网络新闻专题的好坏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本文认为评价网络新闻专题有两个标准:一是一般标准,这是从网络新闻专题定义角度具体化的三个评价标准,即政治性标准、新闻性标准和技术性标准。二是特殊标准,这是从网络新闻专题更多的是体现编辑的特色和创新出发的一个评价标准,那就是非常态性标准。
关键词:网络新闻专题评价标准新浪网汶川地震
目前在国内,无论是传统媒体开办的新闻网站,还是商业性的新闻网站,几乎都设有自己的新闻专题栏目。网络新闻专题从首次亮相到如今被各大网站广泛采用,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却已呈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编辑已成为各大网站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网络媒体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柱之一。什么样的网络新闻专题才是最好的。首先,还是应该弄清楚什么是网络新闻专题这个原点问题。对于什么是网络新闻专题,很多学者都进行了探讨。廖卫民、赵民在《互联网媒体与网络新闻业务》一文中指出:“网上新闻专题通常是围绕某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事实,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运用新闻消息、特写及背景性资料、新闻分析、评论、新闻调查等体裁,调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表现方式,通过专门的编排与制作,进行连续的、全方位的、深入的报道和展示新闻主题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新闻报道样式(组合)这样一组相关新闻或信息汇集的整体,就是新闻专题”。蒋晓丽在《网络新闻编辑学》一书中指出:网络新闻专题是指基于网络技术支持,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展现某个特定主题或事件的一组相关新闻信息的总汇。从以上网络新闻专题定义的出发我们可以归纳出评价网络新闻专题好坏的一般标准,即政治性标准、新闻性标准和技术性标准。其中政治性和新闻性是各种网络新闻专题的共同标准。技术性标准是网络新闻专题最具特色的标准,对网络新闻专题非常重要。其次,网络新闻专题更多的是体现编辑的特色和创新,因此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应该具有开发性的眼光,要擅长在不经意间发现好新闻,在常态中找到非常态的东西,做到“阅者无心、编者有意”。下面我们就以上的标准对新浪网专题“四川汶川5·12地震一周年”进行评论。
一、政治性标准
在我们国家,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起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桥梁作用。它既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也发出党和政府的声音。新闻媒介主要是通过传播新闻信息来实现这种功能,新闻信息实际上是实现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有效载体和唯一的载体。网络新闻专题作为新闻信息的集合体自然也要承担起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同时发出党和政府的声音,并且充分引导舆论的使命和责任。地震作为人类无法回避的灾难,对人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伤害性。然而这一次,我们强调的是人,是人的生命。全国上下都强调至高无上的生命,这是60年来第一次。胡锦涛说:“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温家宝说:“要不断努力把他们救出来,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以
人为本,哀悼死者,关注生者,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是死去,还是活着,这应该是这次四川汶川地震政治上的最大意义。新浪网“四川汶川地震5·12一周年”专题以纪念四川汶川地震5·12一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契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正面宣扬以人为本,哀悼死者,关注生者,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是死去还是活着的精神,达到用爱顶起四川汶川人民的信心,让他们从过去的阴影中彻底地走出来,勇敢地去面对明天的美好生活的目的,很好地体现了中央关于人的生命大于一切的政治理念。
地震是一场灾难,应该以冷色调为主,但如果仅仅存在冷色调,而看不到一点暖色,会让人感觉到没有希望。打开新浪网专题“四川汶川5·12地震一周年”的首页,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斑驳凝重的灰色背景,加上充满希望、活力的绿丝带、红丝带、绿叶等的些许点缀,凝重而不失其希望,温暖而不失其哀伤的基调。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哀悼死者,关注生者,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是死去,还是活着的政治主题。从页面的布局来看,现在和未来放在左边,过去放在右边,比例均衡,体现了和谐的精神,死者和生者都同等重要。从内容组织来看也处处体现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哀悼死者,关注生者的主题定位。首先从栏目的设置来看,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又有对现在的反映、未来的展望,体现了对生者的关切。互动与回顾栏目让我们在纪念中内敛,前方和策划栏目让我们在重生中振奋。互动栏目的网上纪念馆,让我们在忧伤哀婉的音乐背景中,宁静地回忆失去的美好,放肆地流淌心中的无限忧伤。策划栏目的新生和成长,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对于生者发自内心和无微不至的关注。避险意识中相关知识的介绍和家园新生重建模式因地制宜的介绍都是为了使生者更好地面对未来。再有从稿件的内容来看这两个方面都有涉及,既有大量的回忆性文章,又有大量的针砭时弊的评论文章和反映最新事实变动的动态新闻。最后从互动的内容来看,也典型地体现了主题定位。地震那一刻等栏目实现了生者和死者的直接对话。
二、新闻性标准
新闻性标准,不是讲一些空话和套话,应该给受众提供可用,有用的信息。作为网络新闻专题的新闻性标准有三点,一是要全面立体呈现事实细节,二是要及时动态更新,三是信息丰富。新浪网专题“四川汶川5·12地震一周年”的动态栏目通过滚动、图集、视频、评论四个子栏目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全面、立体地反映了一周年之际社会各界对四川生者的关注以及四川的生产、生活、心理现状和纪念时应反思、总结、注意的方方面面。新浪网专题“四川汶川5·12地震一周年”的回顾栏目以抗震救灾日记的重点时间点为主线,如一幅历史画系统详细地再现了一年以来四川汶川抗震救灾走过的艰苦历程。但负面报道似乎只出现在新闻评论中,对这次一周年纪念中出现的不应该的事和人可适当做些负面报道,以保持我们理性纪念的警惕。可增加今昔对比的力度和深度,一方面正面引导舆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灾难,另一方面对比美好承诺与现实的差距来让我们保持冷静和清醒。新浪网专题“四川汶川5·12地震一周年”的动态栏目下的滚动子栏目实现了24小时的文字全时报道,能让网民在第一时间、第一速度了解一周年前后的动态消息。新浪网专题“四川汶川5·12地震一周年”总共有5个频道,22个栏目,每个栏目下又有若干个子栏目。从内容而言,纪念性网络专题往往都是以资料当家,再辅以围绕旧闻(历史)所做的新闻,如亲历者对历史的回顾、当代人对历史的解读以及纪念活动等。专题的资料越丰富,就越能充分展示专题的主题。新浪网专题“四川汶川5·12地震一周年”专题收录了很多遇难者的珍贵照片和简历,几百张珍贵历史照片及遗址照片,近百篇对地震中的地点和人物的回忆类文章以及抗震救灾大事记等几十万字的背景资料,转载各类媒体的文章近千条,以及网友的各类留言几十万条。但对死者名单及照片和简历的详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技术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