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影响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观察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43a3a0f90c69ec3d5bb7597.png)
降低 , 补体下降 、 调理 素活性 降低 、 白细 胞趋 化 因子 减少 、 肝 脏 库普 弗细胞 吞 噬能 力 下降 , 之 门静 脉 高压侧 支 循 环建 加 立, 致使从肠道 吸收入 门静脉 的内毒素和 细菌未 能经过肝 巨 噬细胞充分解毒 及清 除而进 人体 循环 。( ) B 3 S P诱 发 因素 。 肝硬化低蛋 白血症 、 肠道及泌 尿系感 染 、 消化道 出血 、 上 内镜
加等。
14 并发症 .
出血 4例 。
肝性脑病 6例 , 肾综 合征 5例 , 肝 合并 消化 道
腹 水 外 观 及 常 规 检 查 , 水 外 观 浑 浊 l 腹 4
使用广谱抗生素 。在病原菌培养得 出结果 之前 , 应根据临 床
经验应用抗生素 治疗 , 合使 用 两种 以上抗 生素 , 发挥抗 联 以 菌 协 同作 用 , 少 耐 药 菌 的 产 生 ; 床 主 要 针 对 革 兰 阴 性 杆 减 临 菌 并 兼 顾 革 兰 阳性 球 菌 的抗 菌 药 物 , 头 孢 菌 素 三 代 。根 据 如 治 疗 反 应 和 药 敏 试 验 结 果 调 整 抗 生 素 。随 着 抗 生 素 的 广
16 治 疗 方 法 . 应 用 第 三代 头 孢 类 或 喹 诺 酮类 抗 生 素 静 脉
泛应用 , 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多 。本组 临床 资料腹水 菌培 养 及药敏试验表 明 : 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 10 ; 三代氨基 0% 第 糖苷类药物 如阿米卡星虽 敏感 , 由于对 肾脏 有毒性 反应难 但
蔡 菜
【 摘要 】 目的
者的临床 资料 。结果
探讨肝硬化合并 自发性 细菌性腹膜炎 的l 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 分析 2 8例确诊为肝 硬化患
肝硬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
![肝硬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0af1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e.png)
肝硬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疾病,其特征是正常肝组织被疤痕组织所取代。
肝硬化通常由长期的肝炎、酗酒、脂肪肝等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近年来,研究发现肝硬化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这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肠道菌群是指人体肠道中寄生的各种微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参与食物消化吸收、合成维生素、调节免疫系统等。
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存在明显差异,这种菌群失调可能与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肠道菌群的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结构、生活环境、使用抗生素等。
当肠道菌群失去平衡时,有益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增加,产生大量的毒素和代谢产物。
这些毒素和代谢产物通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肝脏功能,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其次,肝硬化会进一步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肠道内毒素的清除能力降低,导致血液中毒素浓度升高。
高浓度的毒素会对肠道菌群产生抑制作用,使有益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增加。
同时,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使得肠道菌群中的细菌易于穿过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加重肝硬化的病情。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肠道菌群通过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产物与肝硬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产生氨、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
另外,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还可以影响肝脏纤维化过程,加重肝硬化的程度。
因此,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有望成为肝硬化治疗的新策略。
针对肝硬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治疗肝硬化的新思路。
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的繁殖。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等生物制剂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
此外,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移植等方法,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移植到肝硬化患者体内,以恢复菌群的平衡。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8f8d16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d.png)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张利利;赵英政;郑庆芬;张彩凤;朱艳丽;常廷民;韩宇【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30)1【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lived combined Bacillus subtilis and Enterococcus faeeium enteric-coated capsules on gut battier and liver function of decompensated cirrhotic patients, and to obtain an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protecting the gut barri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hepato-protective,diuretic,reducing portal vein pressure treatment and general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reatment;based on thes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lived combined Bacillus subtilis and Enterococcus faeeium enteric-coated capsule. The serum levels of endotoxin,the ratios of lactulose/mannitol(L/M) in urine,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the albumin (ALB)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nd total bilirubin(TBIL)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the Child-pugh scores were detect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serum endotoxin levels,L/M ratios,serum ALB,AST,TBIL levels and Child-pugh scor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group (P >0. 05) . The serum endotoxin levels,urinary L/M ratios,serum levels of AST and TBIL were reduced after treatment bo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However the difference of serum ALB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 05).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endotoxin levels, urinary L/M ratios, serum levels of AST and Child-pugh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 05).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serum ALB and TBIL between two groups (P >0. 05) .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therapy of the lived combined Bacillus subtilis and Enterococcus faeeium enteric-coated capsules and gener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gut barrier of cirrhotic patients by reducing gut permeability, and asist the restoration of the liver function.%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状态的影响,为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利尿、降门静脉压力治疗和一般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内毒素及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L/M),同时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以Child-pugh分级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尿液L/M比值及血清ALB、AST和TBIL水平、Child-pug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尿液L/M 比值、血清AST和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尿液L/M比值、血清AST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血清ALB和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保护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肠道通透性,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有一定辅助作用.【总页数】3页(P49-51)【作者】张利利;赵英政;郑庆芬;张彩凤;朱艳丽;常廷民;韩宇【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卫辉453100;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卫辉4531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卫辉4531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卫辉4531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卫辉4531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卫辉45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相关文献】1.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肝功能的影响 [J], 韩玉萍;白亚妮2.肠道去污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状态的影响 [J], 王志勇3.探讨肠道去污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状态的影响[J], 海玉梅4.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h9、IL-9表达影响及与肠道屏障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J], 赵彩红;田志颖;张丽贤;何显;苏新爱5.乳果糖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J], 王磊熙; 刘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6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56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2e3604f12d2af90242e6de.png)
1 1 一般 资 料 .
一
病 例 米 源 : 南 c N 约 高 等 々科 学 校 附 属 第 湖 l I
2 2 腹 水 感 染 细 菌 耐 药 状 况 腹 水 感 染 细 菌 中最 常 见的 大 肠 .
医 院 20 0 3年 1月 至 20 0 9年 1月 临 床 诊 断 为 肝 硬 化 并 发
理 使 用抗 菌 药物 提 供 参 考 。方 法 选取 床 诊 断 为 肝 硬 化 并 发 s5 患 者 4 8例 中 腹 水 培 养 细 菌 阳 性 者 5 I 岳 I P 9 6例 , 分 析 细 菌构 成 及 其 耐 药状 况 。结 果 腹 水 感 染 细 菌 大 肠 埃 希 茵 占 4 . 7 ; 炎 克 雷伯 菌 、 皮 葡 萄 球 菌 、 球 菌 各 1O 肺 表 粪
周 泳 昕。 曾岳祥 湖 南 中医药 高等 专科 学校 附属 第一 医院 :. 验 科 ; . 病科 , 南株 洲 , ( 1检 2肝 湖 420 ) 1 0 0
【 要】 目的 探 讨 肝 硬 化 并 发 自发 性 细 菌 性腹 膜 炎 ( B 患 者腹 水 感 染 的 细 菌 分 布 和 耐 药 状 况 , , 合 摘 S P) 为I 盏床
l 临 床 资 料
占 17 , 糖 葡 萄 球 菌 1例 , 1 7 ; 球 菌ຫໍສະໝຸດ 5例 , .9 木 占 .9 链 占
8 9 , 为 粪 肠 球 菌 ; 发 酵 菌 共 5例 , 8 9 % , 中 铜 绿 .3 均 非 占 .3 其
假 单 胞 菌 4例 , 7 1 , 糖 氧 化 产 碱 杆 菌 1例 , . 9 。 占 .4 木 占1 7 另 外 5例 , 一 般 细 菌 培 养 阴性 , 经 腹 水 离 心 柃 出 4例 为 结 经 后 核 杆 菌 ,占 7 1 % , 例 为 真 菌 ( .4 I 白色 念 珠 菌 ) 占 】 7 % 。 , .9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抗感染治疗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抗感染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10181c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2.png)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抗感染治疗SBP早期临床诊断、早期病原学诊断及早期经验性的抗感染治疗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区别社区获得SBP与院内感染SBP对于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肝硬化腹水患者住院48 h以后,出现SBP的症状与体征或符合SBP实验室诊断条件,可认为是院内获得SBP。
01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单一广谱抗菌药物也可使腹水细菌培养阴性率达86%,只能检测到耐药菌株。
由于肝硬化SBP患者高病死率,早期经验性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其病死率很重要。
对于社区获得性SBP,其经验治疗要覆盖革兰阴性肠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并尽可能选择可以覆盖厌氧菌的抗菌药物。
初始治疗获得满意临床疗效时不需要改变治疗方案,即使之后报告显示存在未被覆盖的病原体。
对于轻中度社区获得性SBP推荐头孢西丁、莫西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单药方案,联合方案推荐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联合甲硝唑以及氟喹诺酮联合甲硝唑;对于重度社区获得性SBP,单药方案推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方案推荐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联合甲硝唑,氟喹诺酮联合甲硝唑。
针对医院获得性SBP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应根据当地微生物学调查结果来确定,为了实现对可能病原菌的经验性覆盖,需要使用包含广谱抗革兰阴性菌与厌氧菌的多药联合治疗方案,这些药物包括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联合甲硝唑,亦可需要替加环素或黏菌素类药物。
治疗严重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药物不推荐用于治疗轻中度社区感染。
可疑SBP可选用头孢噻肟或类似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可以覆盖95%的细菌。
但是,长期经验性应用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及较差的临床预后。
研究发现:肝硬化院内SBP患者随机接受美罗培南联合达托霉素比头孢他啶更有效。
因此,院内获得性SBP经验抗感染治疗首选碳青霉烯类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感染161例的细菌种类及耐药分析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感染161例的细菌种类及耐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6ccddf195f312b3169a57c.png)
痛、 ; 3 ()
腹水量迅 速增多 , 利尿 效果差 ;4 腹 水检查 白细胞 总数 > . () 0 5× 1 ’L或者多形核细胞 数 ( MN) 5 O/ P ≥2 0爪/ m m 或 者 P MN< 5 20
E B 一 P< .5 。肺炎 克雷伯杆菌也存在类似情况 ( 1 。 S L ( 00 ) 表 )
3 B .S P腹水 培养 阳性者革兰 阳性球 菌分 布及耐 药情 况 : 革
生素 。 积极治疗 S P B 对提高患 者生存率 、 降低病死率 有着重 要的 意义 J 。而合理应用抗生素 的关键在 于明确认识 S P患者 的菌 B
、
对 象 和 方 法
1 .研究对 象 : 病例来 自解 放军第 32医院 2 1 0 0 0年 1—1 2月 共 1年住 院患者 , 临床诊 断为 肝硬 化合 并 S P且腹 水培 养 阳性 B 者作为研究对 象。男 14例 , 3 2 女 7例 , 均年 龄 (041 .3 岁 平 5 22 ) -
率 为 6 . 0 1/ 1 和 5 .4 (2 2 ) 对 氨 曲南 的耐药率为 19 %( 32 ) 7 1% 1/ 1 ;
10 ( 12 ) 0 % 2/ 1 。统计学 研究 提 示 E B 组 的耐 药 率 明显 高 于 SL
病情 进一 步加重 , 增加合并症发病 率和病死率 , 因此合 理应用 抗
肟、 左氧氟沙 星 、 加替沙 星和氨曲南的耐药率依次为 3 .0 、82 % 、8 2 % 、6 2 %、5 2 % 、6 2 % 和 0 3 % 2 . 8 2 .8 2 . 6 2. 5 2 .6 2 . 8 。革 兰阳性菌主要为葡 萄球 菌、 82% 肠球菌 和链球菌 , 对万 古霉素 和替考拉 宁的耐药 率为 0 而对头 孢菌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970a32783e0912a3162a11.png)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作者:闫新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并进行分析。
方法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42例患者腹水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结果。
结果 42例腹水培养的阳性病原菌120株,阳性率为49.58%。
杆菌占球菌占15.9%。
进行药敏试验,未出现耐药菌株7株(5.83%),产生耐药菌株113株(94.17%)。
结论自发性腹膜炎早期诊断,及时足量地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改善晚期肝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用药应遵循早期、足量、联合、广谱、避免肝肾毒性的原则,正确合理和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病原菌及耐药性;临床分析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pe peritonitis,SBP),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因病程长、抵抗力低下等原因常并发自发性腹膜炎。
自发性腹膜炎进一步加重肝损害、诱发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
严重影响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该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治对住院治疗的242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1 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42例患者。
其中男54例,女22例,年龄26~72岁,平均49.6岁,酒精性肝硬化423例, 肝炎肝硬化168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1例, 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癌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5例,肝肾综合征7例。
肝性脑病9例。
1.2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依据[2]:①确诊标准:A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腹胀;B查体腹部张力增高,轻重不等的压痛、反跳痛;C腹水量迅速增多,利尿效果不好,D腹水检查多核细胞数>250个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或分类可升高;E腹水培养发现致病菌;②疑诊标准:以上标准AD中符合2条或以上,但腹水培养未发现致病菌者。
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治分析
![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b0abe55ef7ba0d4a733b28.png)
> . 1 L或多核细胞数( M 0 5× 0/ P N)> 5 0/ ; 20×1。 L 血常规 : C WB
痛5 5例 ( 30 ) 腹 痛 2 4 .% , 7例 ( 1 I ) 里 急 后 重 1 2.% , 5例 ( 17 ) 短期 内腹水 量 迅速 增 多 , 1 .% , 伴肝 功 能迅 速恶 化 者 1 2 例 (. % ) 94 。 2 2 腹水 常规检查 :2 例 患者 中, . 18 腹水 WB 0 5×1 者 C> . 0儿 5 例 (53 ,. 8 4 . %) 0 3×1 L<WB 0/ C<05×1 L者 5 、 0/ 5例 ( 30 ) <0 3×1 者 1 4.% , . 0几 5例 ( 17 ) P N>0 5者 7 1. % , M . 8 例 (0 9 )0 2 6 . % ,.5<P N<05者 5 ( 9 1 ) M . 0例 3 . % 。 23 细菌学检查 : . ①腹水细菌培养 :2 1 8例患者 中, 水细菌培 腹 养 阳性者 1 (. % ) 其 中大肠埃希 菌 8例 , O例 78 , 肺炎 克雷伯杆 菌 1例 , 肠球菌 1 。② 血细菌培 养 :8例 患者腹水 细菌培养 例 6 同时进行 了血细菌培养 , 阳性 。2例病原 菌为大肠 埃希菌 , 3例 1 例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其 中 2例 与腹水培养 结果一致 ( 大肠 埃希菌和肺 炎克雷伯杆菌各 1例) 。 24 预 后 :2 . 18例 患 者 中 治 愈 5 6例 ( 3 8 ) 好 转 2 4.% , 7例 ( 1 1 ) 死亡 4 2.% , 5例 ( 5 2 。主要 死亡 原 因: 肾综合 征 3 . %) 肝 1 (O 0 )肝性脑病 1 ( 11 , 8例 4 . % , 4例 3. %) 上消化道 出血 1 0例 (2 2 )感染 性休克 3例 (. % ) 2.% , 67 。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50例临床分析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5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fab2e4102de2bd960588dd.png)
1 疗效判 断 . 5
治愈 : 症状 、 体征 明显好转 , 腹水消退 , 肝
功能各项 主要指标 明显 改善 , 病原菌 阴转。好转 : 症状体 征改 善, 腹水无增加 或较 原来 减少 , 腹水检查各项指标好转 , 肝功能
临床 中能早预防 、 早诊断 、 早治疗 , 以降低 相关危 险因素 , 提高
治愈好转率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临床资料 . 5 例慢性 重症肝炎 和肝硬化并发 自发性 0
指标稍 改善 。无效 : 症状体征无 改善或加 重 , 水无减 少或增 腹 加, 腹水检查指标无变化或恶化 , 肝功能较原来恶化。
2 结果
细菌性 腹膜炎 患者 均为我 院感染 内科 2 0 0 5年 1 月一2 0 o 9年
1 治疗方案 常规治疗 : . 4 ①护肝解毒 治疗 , 据患者具 根 体情况选择相关 药物 ; ②加 强支 持治疗 , 提高免疫力 , 可静脉输 入血浆 、 白蛋 白、 丙种球 蛋 白、 充足够热量 等 , 补 但输注速度 要 慢, 以免增加 门静 脉压力 , 引起 不 良后果 ; 注意水 电解 质 、 ③ 酸 碱 平衡 的调 节 ; ④保护 胃肠黏膜 , 预防出血倾 向; ⑤适 当的利 尿 治疗 ; ⑥相应的对症治疗 等。 抗感染治疗 : 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选 择2 种抗生素联合治疗 。若做 腹水 或血细菌培养 阳性者 , 则依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 5 0例临床分析
张 宏 燕
( 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 , 山西 太原 0 0 5 3 0 3)
【 摘要 】 目的
探讨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 化患者并发 自 发
养, 其中阳性者 8 , 例 中大肠埃希菌 5 , 例 8 例 克雷伯杆菌 2例, 肠 球菌 1 例。有 3 2例做 了血细菌培养 , 中 3 阳性 , 其 例 2例与腹 水 细菌培养一致 , 均为 大肠埃希菌 , l 为克雷伯杆菌。 另 例 外周 血 常规 : 白细胞 总数达 1 0×1 9 0/ 以上者 8 , I _ 例 多形核 白细胞 比
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4929e2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7.png)
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崔梅花;雷晓燕【摘要】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茵是近10年来在中国得以应用的益生菌制剂,目前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此文通过文献回顾,综述该益生茵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揭示其药理作用以及在急慢性腹泻、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以期更好地指导该药的临床应用.【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年(卷),期】2013(033)004【总页数】4页(P253-256)【关键词】枯草杆菌;屎肠球菌;益生菌;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作者】崔梅花;雷晓燕【作者单位】100049 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消化科;100049 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目前益生菌(probiotics)制剂作为治疗药物已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而不同种类菌株成为益生菌前体的可能性通常依据它们在食物中的应用历史,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选择不同菌株作为益生菌前体,在中国和韩国,由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组成的复方制剂得到政府许可并被广泛应用。
此复方制剂即为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商品名美常安),每粒胶囊含5亿个活菌(枯草杆菌5.0×107个,屎肠球菌4.5×108个),至今已对该益生菌制剂做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以期更好地指导该药物的临床应用。
1 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的基础研究进展1.1 体外研究美常安的菌株来源于加拿大Rosell公司,经严格筛选及多位点序列鉴定确保菌株在基因编码毒素、毒力因子及抗生素耐药等方面的安全性[1]。
屎肠球菌拥有在食物发酵和益生菌中长期安全应用的历史[2];枯草杆菌在体外培养中可黏附于人类肠黏膜细胞HT-29,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血清型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肠道致病菌有抑菌作用[3]。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对肝衰竭患者血清内毒素、血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对肝衰竭患者血清内毒素、血](https://img.taocdn.com/s3/m/4c5a93d302768e9951e738fd.png)
是因为饮食不节使得脾胃受到影响,让机体中的水谷精微之气运行异常,瘀积而成痰湿,血脂血糖代谢出现紊乱[7-8]。
燥湿化痰活血方由平胃散、二陈汤、越鞠丸三方变化而来,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能和胃降逆,苍术辛苦而温,功能燥湿健脾,二者共用以除痰湿,是方中主药。
陈皮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化痰和胃,三者同用以增强半夏苍术除痰湿之力。
三焦经络既为痰湿阻滞,气血定不能畅行,方中香附为气中血药,川芎为血中气药,二者合用以畅行气血。
上药同用以除痰湿,畅气血,确能紧扣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痰湿阻滞型的病机。
我们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使用燥湿化痰活血方辨证治疗的观察组可以收到更为突出的治疗效果。
对于LDL-C、TG、TC指标的比较也提示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指标高于对照组;进行血糖情况对比时,我们比较了两组FPG、2hPG、HbA1c指标,观察组各项指数都显示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使用燥湿化痰活血方治疗有利于机体恢复,能够让血脂、血糖得到更好的调节。
该方案的治疗安全性高,基本无毒副作用,对老年患者施行的可行性高,且有着较高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苏秋缘,许奋勇,李绍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4(7):64-65.[2]梁惠.健脾化痰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3,42(5):37.[3]马丹丽.燥湿化痰活血法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4]赵素蕊,陈佳阳.燥湿化痰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9):1284-1286.[5]黄志强.健脾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7):59-60. [6]吴邵红.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2.[7]刘兆全.自拟健脾化痰活血汤与西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4):92-93. [8]韩为民.健脾化痰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8):42-43.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对肝衰竭患者血清内毒素、血氨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肖嘉新王大海江芸(福建省立医院干部特诊二科福州350001)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对肝衰竭患者血清内毒素、血氨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新进展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95d506bf5335a8102d2207a.png)
治疗
中图分 类号 : R 5 7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 o 0 1 — 7 5 8 5 ( 2 O 1 3 ) 1 0 - 1 2 9 5 - 0 3 自发 性 细 菌 性 腹 膜 炎 ( s p o n t a n e o u s b a c t e r i a l p e r i t o n i - t i s , S B P) 是 肝硬 化 腹 水 患 者 的主 要 感 染 性
菌 1株 ;分 离 到 的 细 菌 前 3位 是 大 肠 埃 希 菌 、克 雷 伯菌 、 阴 沟肠杆 菌 。
和 内毒 素 产 生 的 。 S BP 患 者 的 血 清 和 腹 水 中 都 有 高 水平 的促 炎症 反 应 细 胞 因 子 , 故 NO 含 量 也 高 。
这 里值 得特别 注 意 的是 , 尚有 一 些 医 源性 因素 导 致 S BP的 发 生 , 如 静 脉 内导 管 、 内 镜 下 为 食 管 静 脉 曲 张 出 血 患 者 急 诊 做 硬 化 治 疗 、腹 腔 静 脉 分 流 ( Le Ve e n分 流 )等 , 均 可促 发 S BP, 不 同原 因 引 起 S BP的 发 生 率 是 不 等 的 。 抗 菌 药 物 , 特别 是经 肝 胆 系 统 排 出 的 抗 菌 药 物 对 肠 道 微 生 态 平 衡 的 影 响最 为
堕堂堡 监 璺壁 墼
生箜 鲞箜 塑
! : ! : ! 垒
皇 垒! 壁 垦 堕竺 口 1 2 9 5
肝 硬 化 并 自发 性 细 菌 性 腹膜 炎 的 治 疗新 进 展
刘 华 汉
广西灵 山县中医院消化内科 5 3 5 4 0 0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胸腺素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胸腺素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50735e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8.png)
胸腺素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李建芳【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08(27)12【摘要】目的观察胸腺素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肝硬化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胸腺素20 mg·d -1,qd,im,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每次2粒,tid,po;对照组36例,给予胸腺素20 mg·d -1,qd,im.观察临床症状,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M、A和肝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肝硬化症状明显改善,血清IgG和 IgA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γ-球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素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能减少肠腔内有害菌滋生,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肝脏储备功能,阻断肠道抗原进入体循环,减少抗体产生.【总页数】2页(P1479-1480)【作者】李建芳【作者单位】宁波市肝病医院肝炎三科,315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5;R512.62【相关文献】1.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何庆玲;何俊;刘雪梅2.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影响 [J], 陈建婷;严喜章3.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5-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韩金利;才洪良;刘宇红;蒋晶超;孙雪丹4.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5-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韩金利;才洪良;刘宇红;蒋晶超;孙雪丹;5.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J], 庞爱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688a1aa0029bd64783e2c67.png)
3 1 疗效标准 .
治愈 : 症状 、 体征 明显好 转 , 水消退 , 腹 肝
功能各项主要 指标 明显改 善 , 原菌 阴转 ; 病 好转 : 状 、 症 体 征改 善 , 水无增加 或较原 来减少 , 水检查各 项指标好 腹 腹
发展恶化 的诱 因, 直接影 响预后 。因此 , 早期诊 断、 合理治 疗是提高肝硬化 晚期 患者存 活率 的重 要措施 。2 0 0 4年 5
月至 2 1 00年 l , 0月 笔者 运用 中西 医结合治疗 肝硬化合 并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5 , 3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 报道如下。
例, 克雷伯杆菌 2例 , 肠球菌 1例。2 行血细菌培养 , 8例 其
中 3 阳性 (0 7 ) 2例 与腹 水 细菌 培 养 一 致 , 为 大 肠 例 1. % , 均
埃 希菌 , 1 另 例为克雷伯杆菌。外周血常规 : 白细胞总数达 1 0×1 ’L以上 者 3 0/ 2例 (0 4 , 形核 白细 胞 比值达 6 . %) 多
转 , 功 能 指标 稍 改 善 ; 效 : 状 、 征 无 改 善 或 加 重 , 肝 无 症 体 腹
细胞总数达 0 5×1 L以上 者 2 . 0/ 4例( 5 3 , 4 . %) 腹水 多形
核 白细胞 比值达 5 % 以上者 3 (0 4 。4 例行腹水 0 2例 6 . %) 5
细 菌 培 养 , 中 阳性 者 7例 ( 5 6 ) 7例 中 大 肠 埃 希 菌 4 其 1.% ,
( 55 ) 发热 3 ( 36 ) 腹泻 2 ( 09 ) 腹部 7.% , 9例 7. % , 7例 5 . % , 反跳痛 2 3例 ( 34 ) 腹痛 1 4 .% , 2例 ( 2 6 , 2. %) 里急 后重 6 例 ( 13 , 1. %) 另有 8例患者以短期内腹水迅 速增多伴肝 功 能迅速恶化为主要表现 , 而腹部体 征并不 明显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https://img.taocdn.com/s3/m/1147306551e79b8969022628.png)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作者:权海燕来源:《肝博士》 2017年第4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简称SBP),也称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致病菌通过肠道、血液或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内感染,但急性胆囊炎坏疽穿孔、急性重症胰腺炎、肠穿孔等继发引起腹腔感染的情况(即继发性腹膜炎)需除外,它是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种常见且严重的临床并发症。
自发性腹膜炎一旦发生,若治疗不及时,则预后极差,死亡率极高。
致病因素SBP的致病菌可分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前者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次之肺炎克雷伯杆菌,后者以肺炎球菌最常见。
也有相关文献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另外,由于肝硬化患者腹水中氧含量高,抗厌氧成分较多以及厌氧菌不易通过胃肠黏膜屏障等因素,故厌氧菌感染的病例较少见。
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SBP与菌血症有因果关系,即存在细菌和毒素的血液通过和腹腔中的体液相互交换,侵入腹腔导致腹水感染。
现在比较认可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肠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减弱、机体本身的免疫力降低和肠道细菌的过度增殖。
一是肠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减弱,因为门静脉压力高,静脉血液回流入肝受阻导致胃肠血管淤血水肿,肠粘膜因为缺乏营养供给,所以其屏障作用大大减弱:二是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下降,由于患者肝脏合成各种免疫蛋白及免疫因子的能力降低,另外,肝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也在下降,导致患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出现下降;三是患者肠道菌群的过度繁殖,正常情况下患者肠道内有着少量的革兰阴性杆菌,但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内菌群失调,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明显减少,肠球菌及肠杆菌属等有害细菌过度生长,各种有害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通过受损的屏障系统进入腹腔内引起腹水污染。
临床表现症状轻重缓急不一,临床上具有复杂多样、不典型的特点。
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发热、消化道大出血及肝性脑病等,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病情进展中出现上述部分或全部症状,少部分患者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配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分析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配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3c9840bceb19e8b9f6bab4.png)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配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配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
方法:收集80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IL-8和和TNF-α水平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内毒素、IL-8和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内毒素、IL-8和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配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浆内毒素、IL-8和和TNF-α水平,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关键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抗生素;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疗效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Botrytis dienogenous enteric capsule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spontaneous peritonitis[ Summary]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Bacillus subtilis enteric capsule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cirrhosis and spontaneous peritoniti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spontaneous peritonitis were col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Bhagella bicusis enterolysis capsule to treat the patients.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hanges in plasma endotoxin, IL-8, and TNF-α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00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higher than 65.00 %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口服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口服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727cfd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6.png)
口服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陈由达;张爱军【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0(048)033【摘要】目的探讨口服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氨、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每天3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酵母样真菌菌落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4+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4+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培菲康能调节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水平,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总页数】3页(P56-57,87)【作者】陈由达;张爱军【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浙江慈溪,315300;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浙江慈溪,3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相关文献】1.大黄乌梅煎剂灌肠联合培菲康口服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肝肾功能及血氨、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J], 李玉兰;王新绘;杨力2.口服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血氨、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J], 金标3.口服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肠道通透性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J], 朱宏斌;黄月霞4.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内毒素、血氨水平以及数字连接试验的影响 [J], 叶瑞华;叶子;阮冰5.肝硬化患者口服培菲康和妈咪爱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J], 张东绅;黄志华;陈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硬化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与肝功能、自发性腹膜炎的相关性
![肝硬化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与肝功能、自发性腹膜炎的相关性](https://img.taocdn.com/s3/m/a385aa1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6.png)
肝硬化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与肝功能、自发性腹膜炎的相关性宋洁;张慧敏;王佳林【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肝功能和、自发性腹膜炎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01~2017-10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肝硬化病人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此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人员106例。
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进行检测;并检测受试者肝功能,包括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根据自发性腹膜炎诊断标准对每位受试者进行诊断。
通过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析肝硬化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肝功能、自发性腹膜炎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研究组检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63例(59.43%),对照组仅检出2例(1.89%);研究组检出自发性腹膜炎43例(40.57%),对照组未检出自发性腹膜炎;研究组平均TBA为10.6±1.8μmol/L,平均ALB为34.6±3.9 g/L,平均CHO为1.9±1.6 mmol/L。
研究组小肠过度生长阳性与肝功能减低、自发性腹膜炎阳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照组过度生长阳性与肝功能减低、自发性腹膜炎阳性均呈无相关性。
结论:肝硬化病人小肠过度生长阳性与肝功能减低、自发性腹膜炎阳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0)002【总页数】5页(P147-151)【关键词】肝硬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肝功能;自发性腹膜炎;ROC曲线【作者】宋洁;张慧敏;王佳林【作者单位】[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4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以晚期病人发生门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等为其特征性临床表现,极大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威胁病人生命健康[1]。
乳果糖联合美肠安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影响
![乳果糖联合美肠安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c2e796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8.png)
乳果糖联合美肠安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影响陈建婷;梁树辉【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3(22)A02【摘要】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关肠安(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另外选择单纯腹水30例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采用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浆PCT水平。
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浆PC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腹水组;联合治疗组PCT下降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P〈0.01)。
结论乳果糖联合双歧二联活菌可以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减少内毒素的吸收,使血浆PCT水平显著下降。
【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乳果糖;益生菌;肝硬化;降钙素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作者】陈建婷;梁树辉【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陕西西安71003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陕西西安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5【相关文献】1.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孙菲;田字彬;李晓宇;张翠萍;徐永红;武军2.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影响 [J], 陈建婷;严喜章3.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及腹水降钙素原检测临床意义 [J], 张崴;高占琪;张世兰4.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与预后的关系 [J], 张崴;高占琪;张世兰5.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张崴;陈礼明;张世兰;王海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3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影响陈建婷,严喜章(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消化科,陕西 西安 710038)摘要:目的 探讨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6)和联合治疗组(n=40),另外选择单纯腹水30例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采用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浆PCT 水平。
结果 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浆PCT 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腹水组;联合治疗组PCT 下降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P<0.01)。
结论 乳果糖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可以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减少内毒素的吸收,使血浆PCT 水平显著下降。
关键词:乳果糖;益生菌;肝硬化;降钙素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中图分类号:R 657.3+1 文献标识码:B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及细菌移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研究表明,血浆降钙素原(PCT)是诊断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敏感、可靠指标[1-2]。
为探讨乳果糖和微生态制剂对SBP 患者预后的影响,我们对10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PCT 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2年5月住院肝硬化腹水患者106例,男70例,女36例,年龄29-74岁,平均52.8岁,住院天数20天-2个月,其中SBP 患者76例,单纯腹水患者30例。
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3],参考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制定的肝硬化腹水临床实践指南[4]。
1.2 治疗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6)与联合治疗组(n=40),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间无统计学差异。
常规治疗组采用抗感染、保肝、利尿等常规综合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和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制剂治疗,单纯腹水组给予保肝、利尿等常规治疗。
1.3 样本采集所有患者入院当日,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分别取静脉血1.8mL,血样置于抗凝真空采血管中,3000r/min 离心5min 分离血浆,-20℃冻存集中检测。
1.4 血浆PCT 测定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色谱检测法(德国Brahms 公司PCT 检测试剂盒)检测PCT,按说明书严格操作,正常值<0.1μg/L,>0.5 μg/L 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PCT水平 肝硬化伴SBP组血浆PC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腹水组,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PCT水平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1 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浆PCT 检测结果比较组别 n PCT(μg/L)单纯腹水组 30 0.38±0.20常规治疗组 36 1.32±0.64联合治疗组401.41±0.48注:常规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比较,t 值=6.78,P<0.001;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比较,t 值=6.49,P<0.001;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t 值=1.56,P>0.052.2 治疗后血浆PCT 水平的变化比较 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日、第7日PCT 水平均下降,但联合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见表2.表2 血浆PCT 治疗后变化水平比较组别n第3天PCT 第7天PCT 单纯腹水组 30 0.27±0.18 0.06±0.01常规治疗组 36 1.13±0.75 1.02±0.71联合治疗组400.86±0.570.43±0.25注:与治疗前比较,常规治疗组t 值=2.38,P<0.05;联合治疗组t 值=6.27,P<0.001;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t 值=4.98,P<0.0053 讨论PCT 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13KD,主要来源是甲状腺C 细胞,在人体发生病理情况时,多种组织器官都可能成为PCT 的生成场所,诸如肝、肺、肾上腺。
PCT 生成非常快,其产生过程受到细菌毒素和多种炎症因子如TNF-、IF-6等的调节,细菌毒素是诱导生成PCT 的最主要刺激因子。
国外已将血清PCT 作为细菌感染和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5],众多研究表明,血浆PCT 是诊断SBP 的敏感可靠指标。
本研究中,腹水伴SBP 组血浆PCT 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腹水组,表明血浆PCT 检测对SBP 诊断有重要价值。
肝硬化患者常常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大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需氧菌过度生长,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明显减少,尤其在严重肝病及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患者。
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屏障功能减弱,发生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6]。
预防和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加强肠道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能有效防止肠道细菌移位。
乳果糖是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在肠道内不被吸收,可被结肠细菌分解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pH 值降到6以下,从而可阻断氨的吸收,可以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抑制肠道菌群移位,减少内毒素的蓄积和吸收,减轻内毒素血症。
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可直接补充有益的正常生理性细菌,改善肠道微生态菌群,抑制致病性的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增强肠道对外源性抗原的屏障能力,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黏膜分泌性IgA 的反应,特别是乳酸菌分泌的乳酸可刺激肠道蠕动,降低肠腔内pH 值,达到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减少内毒素产生吸收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乳果糖和益生菌联合治疗组PCT 下收稿日期:2012-11-17(下转第65页)临床研究・ ・从检测结果来看,刷检涂片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阳性率为31.6%(19/60),取灌洗液离心涂片及活检组织的病理检出率为30%(18/60),两者检出阳性率均较高。
2.4 60例病例从性别、年龄、诊断、X线表现、支气管镜检查等方面对比分析发现有以下特点:2.4.1Ⅲ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例12例均为女性,年龄﹤45岁,X线检查病灶多在中、下肺野,镜下多见干酪样坏死物,占总病例的20%(12/60)。
2.4.2支气管镜检发现“黏膜呈纵行皱襞样变”的5例病例年龄大于60岁,X线表现为肺不张及肺化脓症。
2.4.3 6例镜后病理检查出“炎性上皮细胞”的病例,镜下发现相应病变部位支气管管腔狭窄及管腔内结节凸起,X线表现不一。
详见表2。
表2 病检“炎性上皮细胞”病例分析性别 年龄 诊断 X线 镜下 病检男 57岁 肺部异影? 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黏膜重度充血侵润加管腔狭窄 少量炎性细胞男 76岁 咳嗽? 右上肺块影 黏膜中度充血水肿加管腔狭窄 少量炎性细胞,绒毛膜黏膜慢性炎男 39岁 咳嗽? 胸无活动性病灶 管腔内小结节凸起 炎性上皮细胞男 70岁 肺部异影? 左下肺节段性肺不张 黏膜呈纵形样改变加管腔狭窄 炎性上皮细胞女 73岁 肺部异影? 右上肺炎加左下肺阻塞性肺炎 黏膜轻度充血加管腔内散在结节 绒毛柱状上皮黏膜慢性炎女 59岁 咳嗽? 肺纹理增强 黏膜轻度充血 大量中性白细胞2.4.4 6例肺癌X线表现的相应肺部病变部位与支气管镜检阳性发现部位基本一致。
3 讨论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结核、肿瘤和炎症三大常见类型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表现和/或痰细菌学检查进行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者在临床诊断时容易混淆,需要鉴别诊断。
在细菌学诊断不明确或者未确定的状态之下,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然是对临床医师和影像科医师智慧和能力的考验,胸部X线检查能发现大部分病灶,但所提供的影像学诊断不能定性。
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咯血,不明原因的咳嗽,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肺炎,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X线胸片和(或)CT检查异常者如提示肺不张、肺部块影、阻塞性肺炎、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病例的明确诊断起到了十分主要的作用,支气管镜检查获得的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支气管镜直视下观察,可对结核、肿瘤和炎症等病变提出初步意见,但还需结合活检、刷检和培养等方法综合考虑方可诊断。
譬如肺结核引起的支气管黏膜改变,镜下表现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干酪性坏死,腔内肉芽肿、结节或瘢痕形成、狭窄等,这些镜下表现呈多样性,有时两种或多种表现同时存在,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支气管慢性炎症、支气管肺癌等疾病,甚至部分病例镜下所见正常[3]。
故经支气管镜提供细菌学和/或病理学诊断依据至关重要。
本组60例病例胸部X线表现有异常影像者,支气管镜检均有异常发现。
支气管镜检出肺部肿瘤的比例在X线检查呈肺不张、块状影及弥漫性病变的病例中占40%,X 线表现的相应肺部病变部位与支气管镜检阳性发现部位基本一致;Ⅲ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例X线检查病灶多在中、下肺野,镜下多见干酪样坏死物,占总病例的20%;支气管镜检发现“黏膜呈纵行皱襞样变”的病例X线表现为肺不张及肺化脓症;镜后病理检查出“炎性上皮细胞”的病例,镜下发现相应病变部位支气管管腔狭窄及管腔内结节凸起,X线表现不一。
以上特点表明X线表现与支气管镜检发现存在着关联性。
X线检查确定病变部位,支气管镜直视观察,尤其对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与X线表现无法获得合理解释的病例,应尽早做支气管镜检查,通过镜检直观发现气管、支气管病变,两者结合,明确诊断,以期早日让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参 考 文 献[1] 蔡柏蔷.呼吸内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2] 陈融华,邢玲玲.纤维支气管镜检对肺结核诊断的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8,11(2):105-106.[3] 王安潮,吴彬.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可疑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5):264.(王东颖 编辑 )(上接第63页)降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说明乳果糖和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和移位,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对缓解肝硬化临床症状有较好效果,可以作为肝硬化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对预防感染有一定意义。
参 考 文 献[1] Viallon A,Zeni F,Pouzet V,et al-Serum and ascitic procalcitoninlevels in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diagnostic value and relationship to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J].Intens Care Med,2000,26(8):1082-1088.[2] 郑宇,张雪青,吴金明.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0,26:702-703.[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分会、肝病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