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归因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归因研究作者:胡姣张文兰陈思睿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19年第12期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注意力失焦是现阶段大学生碎片化学习面临的普遍问题。了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原因,对于理解和优化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提升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注意力、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等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对36名有碎片化学习注意力失焦问题的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依据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工具辅助进行三级编码,归纳总结大学生在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原因。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碎片化学习中受到来自内部、外部多种因素的负面影响,会出现注意转移、分散、中断及控制弱化等现象,其中,碎片化学习资源内容质量不高是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直接原因;互联网的影响、物理学习环境多变和元认知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主要原因;学习投入不足与缺乏内驱的学习动机是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碎片化学习; 注意力失焦; 扎根理论; 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34; ; ; ; ; ;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胡姣(1994—),女,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E-mail:hujiao_j@。张文兰为通讯作者,E-mail:
wenlan19@。
一、引; ;言
隨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变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尤为突出。如今,以便捷、移动、灵活、泛在等为特征的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碎片化学习开始于信息碎片化,进而带来知识、时间、空间、媒体及关系碎片化等[1]。在碎片化学习中,学习信息变得零碎、非线性、灵活,容易导致学习者思维跳跃化,学习者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他们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暂停学习活动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这种在碎片化学习中出现的注意力弱化现象被称之为“注意力失焦”[2]。然而,注意力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开始,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注意力对学习有效性的影响在碎片化学习中更加突出,大学生在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将对其学习持续性、有效性、满意度等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了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原因,对于理解和优化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提高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注意力和学业质量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注意力失焦问题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的研究是关注移动学习和网络学习视域下学习者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注意力问题。例如:Cavedini等人研究发现,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导致个体注意力涣散、注意力下降等注意力异化问题[3];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发展实验室通过构建移动学习模型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技能,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学习环境具有多变性,学习者在此环境条件下注意力是分散的[4];Eagleton等研究者认为,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缺乏注意力参与和评估技能,倾向于快速浏览网页而不停下来进行阅读和思考[5];张克永等人研究发现,学习者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存在认知障碍问题,而其中注意障碍是学习者认知障碍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6]。另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学习者在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影响因素或失焦的原因。例如:Guo等人研究发现,时间长度小于6分钟的视频更具吸引力,视频长度会影响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和注意力[7];曹培杰探究了数字化学习中学生注意力失焦的原因,研究发现,学习专注、自我监控和计划、互联网娱乐偏好是影响注意力的重要原因[8];马秀麟等研究者认为,移动学习环境会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9];姜强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了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支持的碎片化学习认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0]。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大多采用描述、量化的方式分析学习者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问题及原因,虽对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采用这两种方法常常无法保证研究深度,在解释事实背后的真正原因方面还有不足。与此同时,有关大学生在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的研究还比较匮乏,而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实质和背后真正原因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大学生群体,拟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了解访谈对象的内心世界及真实想法,对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自然情境中对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受访者自身在碎片化学习中的真实经历与感受。基于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11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核心式编码。
(二)研究对象及样本
本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受访者的筛选过程严格依照两个标准:受访者必须具有碎片化学习经历、受访者在碎片化学习中存在注意力失焦问题。在访谈开始前,与受访者签订知情同意书,确保受访者自愿接受访谈与录音,并承诺对受访者的身份信息保密,所有资料仅用于学术研究。研究结束后,相关资料的处理方式尊重受访者的意愿。共有60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自愿接受访谈,但从第37名受访者开始,我们发现后续受访者的感受与之前的受访者的感受基本一致,后面几位受访者中再没有新的概念或内容出现,达到了质性研究的“理论饱和”状态,最终确定研究样本数量为36人。研究样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共六所高校。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样本选取的比例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36名在校大学生的访谈,获得客观、真实的样本数据,然后,基于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原始材料进行三级编码,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问题进行归因分析。
1. 访谈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首先,确定访谈提纲和研究对象,访谈活动主要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但由于地域限制,同时也采用了远程视频的方式。在访谈开始前,向所有受访者介绍碎片化学习和注意力失焦的内涵、注意力失焦行为的表征,使受访者对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可以更好地明确个人情况,从而确保访谈结果的有效性。访谈提纲设计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分别是:“您在碎片化学习中是否出现过注意力失焦的情况?请结合自身注意力失焦情况进行举例说明。”“您在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原因是什么?”“您觉得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您在碎片化学习中的注意力?(并从外部或内部两个维度上补充提问)”在访谈提纲的指导下,与受访大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一方面,要求受访者回忆并详细描述关于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学习经历;另一方面,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对相关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追问。同时,对访谈过程全程录音,以确保访谈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