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写作考试笔记
大一期末考试英语作文范文(优选5篇)

大一期末考试英语作文范文第1篇一直到现在都感慨颇多,刚迈入大学的时候对一切似乎都充满新鲜感,于是到处跃跃欲试,结果碰壁较多.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大一学期我除了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利用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摆脱现在大学生最流行的郁闷日子。
尤其是我们学校的“英语”压力学习:大一是学习基础课程的一年,是为以后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的一年,这一年中我们将高中和大学的知识连接。
镐京学院把英语学习看作重点学习科目,因此,我们开设的课程,也就和英语有紧密的联系。
大一这一年我们先后开设了大学英语、时事* *、计算机、思想教育和法律基础、高数、电子商务、等主要课程,除高数外,其他的几门课都是英文版教材。
可见英语在镐京学院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在英语学方面,按照学院的“走出去”战略,着重加强了英语口语的学习,大家都会积极地跟读,以达到纠正发音错误的目的;同时,班级内进行小组的划分,每组设一名组长定期检查小组成员的背诵、发音及作业。
高数课上要求大家做笔记,课下有负责人专门再进行课后习题及难点、重点知识的讲解。
老师也会定期收高数以及各门课的笔记,认真帮我们看。
活动:大半学期的大学的生活里,大家的确成熟了不少,大多数同学积极向上、进取,思想团结、集体荣誉感强;并为自己制定目标,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班级内正形成以“简约高效,追求卓越”校训的思想风范,并为此付出行动。
入学的十月份大一新生进行了每个大学都会有的活动——军训,表现优秀的同学受到学院的表扬,但是我因为身体原因,军训并没有参加完全,看着同学们英姿飒爽的姿态,我很羡慕又很遗憾。
大学最后的军训我没有完美的完成,也许也是人生中最后一个军训。
但是班里会时不时的在自习课举办一些小晚会,大家一起做游戏。
老师也会陪着我们一起玩,大家一起笑,一起快乐。
一起遗忘学习的巨大压力,让心态暂时放松,让紧绷的许久的那根神经稍稍松下来。
这是我最喜欢的时间,也是我最期盼的时间。
不足:班级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班里存在迟到、课上睡觉、作业完成不及时等学习态度消极现象2、大多数同学课下自主学习意识较差,一些同学存在严重的.偏科问题3、个别班委表现不积极,没有为班级服务、团结同学的理念4、班委团体工作意识较差,有时工作效率较低5、班级纪律较差,存在一上课安静不下来,喧哗等现象。
大学基础写作课程笔记整理资料

基础写作笔记整理一、写作学的性质、目的、特点和内容1.写作学是一门具有术科性质的专业基础课。
2.写作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写作功底,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文体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
3.写作的特点(1)综合性:写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脑力劳动。
①内容上,它包罗万象,自然、社会、人生,工业、农业、军事、政治等均可书写。
②素养上,它离不开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语言、天赋秉性等。
③能力上,它涉及观察、感受、想象、理解、表达等众多方面。
④学科上,它相涉到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美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等。
所以,学好写作要作综合的学习、积累、训练。
(2)实践性:写作具有术科性质,像许多技艺门类一样,要训练、试验,由“内”而“外”勤学苦练,方能把综合的东西表现出来,方能成才。
(3)技能性:学习写作必须掌握写作规律,决不能像庸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掌握写作技巧:会观察,能感受,有敏锐的感觉,超常的想象力,善于发现问题,会构思,善谋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样样精通,语言有个性。
(4)独特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是能动思维的过程,无论体裁的选择还是其他。
二、写作规律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物→意→言”的双重转化规律。
1.第一重转化:由“物→意”的“意化”转化(意化过程)2.第二重转化:由“意→物”的“物化”转化(物化过程)3.从双重转化规律看作者的能力结构由观察、调查、采访、阅读所形成的集录能力——积累生活;由想象、构思、立意、思索所形成的运思能力——认识生活;由谋篇、结构、表达、语言所形成的表达能力——表现生活。
三、学习写作的方法1.多看。
开放感官,积累生活。
2.多读。
精读博览,开卷有益。
3.多思。
质疑索解,独立思考。
4.多写。
勤写苦练,熟能生巧。
5.多改。
反复推敲,深化认识。
第一节情感素养一、情感的特点1.突发性。
没有计划、难以人为控制的。
人的情感常常会因一些与自己有关联的大事或小事而在瞬间产生和变化。
大学写作复习资料

文章是通过对语言(材料、句段)的选择、组织和表达、交流信息的秩序体。
2、写作定义写作是作者为实现写作功能而运用思维操作技术和书面语言符号,对表达内容进行语境化展开的修辞性精神创造行为;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创造生命存在自由秩序的建筑行为、活动。
3、主题定义主题是作者运用各种材料和表现形式所传达出来的基本思路或基本观点;同时,主题又是读者对文章中心内涵的一种自我了理解,这种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常常和读者本人的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知识结构、审美意识、情操境界等因素有关。
4、材料定义材料是作者为了写作的需要,从生活中提取、搜集到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
简单来说,凡是用来表现主题的事物与观念都可称为材料。
5、结构定义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统一。
6、过渡定义过渡是指体现段落与段落、层次和层次等各种衔接关系的形式或手段。
7、照应定义照应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呼后应。
8、线索定义线索是把文章各个部分、各种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条线,是贯穿全文使结构井然有序的一种结构手法。
9、叙述定义叙述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表现出来的一种写作方法。
10、描写定义描写就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和刻画。
描写是文学中最基本、最生动的东西,是文学作品最感染人的地方。
抒情是指用来表现和抒发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情感的表达方法。
12、议论定义议论即评议论说、讲道理。
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13、说明定义说明是用言简易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释清楚;或者把人物的经历、特征等表述明白的方法。
14、文学定义文学是艺术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显示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15小说定义小说是一种运用文学语言,以叙述为要表达方式,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安排、典型形象的塑造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多方面地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新东方GRE强化班笔记整理

新东方GRE强化班第一讲笔记整理主要内容:GRE写作基本情况介绍和英文写作基础,以及对Academic Writing的简要介绍。
主要强调GRE作文的特点:GRE作文不是考英语水平的,而是考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考察思维深度,因而应走出大量背诵范文或者记忆网上的范文提纲的误区,注意按照GRE作文的考查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第一部分,Introduction to Analytical Writing1.Analytical Writing。
从字面上理解,Analytical Writing译为“分析性写作”。
所谓“分析”,即切分和解析。
将一个复杂对象切分成不同的方面或者部分,再分别加以分析。
GRE 作文考试既不是考语言,也不是考察回答问题的能力,而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
要注意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一般中国考生习惯将问题尽量简化,这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要注意克服)。
考试分为Analyze an Issue task和Analyze an argument task。
所有题目都从question pool 中选出,且一般各大网站总结的高频题都会出现。
2.Scoring。
由两个阅卷老师阅卷。
不使用e-rator,但会使用similarity detection software。
3.analytical,logical and critical writing vs. language skills。
前者是根本。
4.split-test。
注意锻炼一下打字速度。
可从网上下载GRE作文模考软件推荐范文书籍:《北美GRE范文》。
很多其他范文书并不能体现GRE作文的考察重点。
第二部分,Analytical Writing Score Level Description(讲义29页,GRE考试评分标准)1.Sustains insightful, indepth analysis of complex ideas.观点复杂,论证深入。
《实用写作》考试要点答案

实用写作一、填空题1.实用型文章的特征体现在:主旨单一、集中、明确;材料多样、真实、有力;结构合理、谨严、固定;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庄重。
2.公文的主要特点是法定性、政策性、实用性、时效性、规范性。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和版记三个部分。
4.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三项内容。
5.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发文种类是构成公文标题的三个基本要素。
6.按照具体用途的不同,可把通报划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传达性通报三类。
7.会议纪要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纪实性,二是提要性。
1.调查报告可以分为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2.计划的种类很多,但不能哪类计划,一般都应当包括“做什么”、“怎么做”和“什么时间完成”等事项。
3.按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将总结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总结,一类是专题性总结。
4.条例正文的写作格式有两种:一种是章断条连式;另一种是分条列项式。
5.作为法规与规章的一种,规定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正文的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原则性的规范要求,二是具体的约束措施。
1.经济新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真、新、精等几个方面。
2.新闻的的开头部分通常被称作导语。
3.新闻的背景材料主要有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等几种。
4. 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消费、传播知识、宣传企业等几个方面。
5.撰写产品说明书,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有责任意识,二是要有大众意识。
6.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功能主要体现为诊断功能、建议功能反馈功能和预测功能。
7.合同的特点主要有合法性、合意性、平等性、规范性。
8.合同通常有三种表述形式:一是文字条款式,二是表格式,三是文字条款加表格式。
1.民事诉讼文书按照写作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叙述式、填空式、笔录式和表格式等几种。
大学基础写作提纲

第一章写作概论第一节写作的构成①写作主体:作者②写作客体:材料③写作载体:语言文字④写作受体:读者第二节写作的意义①写作工具论:写作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
写作是训练思维的工具;写作是劳动与创造的工具。
②文章功用论:写作促进社会的发展。
认识作用——信息交流,思想传播;教育作用——文学作品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审美作用——文章之美;使用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娱乐作用——休闲娱乐,娱人娱己。
第三节写作的学习①提高素养:文品有赖于人品;知识空间决定文章格局;文才尤重见识;理论与实践结合②掌握方法:师法自然;走向民间;学会阅读;因性练才第二章聚材论第一节观察与体验①观察:观察的特征——直观性、客观性。
观察的功能——激活作者思想、触发写作的直接动力;深入把握写作对象的前提和基础,判断、推理、联想、想象的起点;有助于作者客观地表现意图和态度。
观察的要求——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相结合;孤立观察与比较观察相结合;有意观察与无意观察相结合;视觉观察和其他感觉器官观察相结合;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相结合。
②体验:体验的特征——亲身接触经历事物体验的功能——达到对外在事物的个性化了解;达到对自我的明确体认;带来强烈的认同感和真实感。
体验的要求——亲临现场、设身处地;虚已待物、真情投入;再现客观对象、唤起主观情感第二节采访与调查①采访:采访的基本环节——获得线索、确定选题、访前准备、开展采访、考虑采写安排。
采访的一般方法——提问、倾听、观察、记录采访的特殊方法——网络采访、隐性采访②调查:开调查会——最常见的调查方法之一个别访问——更具针对性蹲点调查——抓好典型,点面结合,全面而具体了解情况亲自实践——最直接的调查方式第三节阅读与检索①阅读:阅读类型(按阅读目的分)——理解性阅读、评鉴性阅读、猎获性阅读、泛览性阅读阅读方式(按阅读状态分)——精读、略读、浏览、跳读阅读技巧——圈点勾画、评点加注、读书笔记、读书卡片阅读功能——思想教育性阅读、积累性阅读、搜集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论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②检索:检索的含义——狭义(根据一定的方法,系统化、有序化查找);广义(文献的储存与检索)文献检索的应用——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检索第三章构思论第一节主题的形成①主题的含义和地位:主题即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现代大学英语基础写作(下)笔记

WritingUnit 1 (1)1. Narration (Personal Narratives) (P1-2) (1)2. Coordination & Subordination (P12) (1)Coordination (1)Subordination (2)Unit 2 (2)1. Decription (Places)(P21-22) (2)2. Parallelism (P31-32) (3)Unit 3 (3)1. Narration (Objective Reports) (P42) (3)2. Action verbs &Active verbs (P52) (3)Circumstances of using passive voice (3)Unit 4 (4)1. Description: objects (P64) (4)2. Variety(多样性 )(P76) (4)Unit 5 (5)1. Narration: chain of action (P82) (5)Showing &telling in narration (5)2.Task 未教( P93) (6)Unit 6 (6)1. Description: People (P102) (6)2. Effective Sentences: Conciseness 简明,简洁(打印 ) (6)Unit 7 (7)1. Narration: Historical Narratives (P126) (7)Unit 8 (8)1. Personal Letters (P150) (8)Unit 11.Narration (Personal Narratives) (P1-2)1)Types :personal experience/imaginative fiction/historical narrative2)How to write :①A topic sentence②F irst person point of view③I n chronological order④Using transitions⑤V ivid details2.Coordination & Subordination (P12)Coordination1)Definition :combine ideas/create equal emphasis2)How to coordinateWords &phases :①A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②A pair of correlative conjunction③I n the same kind of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Clauses ①“,”+”fan boys ”②“;”+”conjunctive adverbs ”(however)3)CoordinationSubordination1)Definition :combine ideas/create unequal emphasis2)How to subordinatesubordinate clauses : ①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②Relative pronouns◆Phrase or single wordsUnit 21.Decription (Places)(P21-22)1)Definition : a word picture2)Types :◆objective: no any personal comment◆S ubjective: free to interpret details3)Methods of organization:①Using the sense (look ,smells ,sounds)②Using the spatial order(空间顺序)③U sing chronological order4) Tips :On a dominant impression (主要印象)Don ’tuse too many adjectives and adverbsPrecise nouns and vivid verbsDon ’tqualify every noun with adjective2. Parallelism (P31-32)1)Definition :Express equally important ideas in the same grammatical form2)types :①parallel words (gerund动名词, nouns ,verbs)②p arallel phrases (prepositional phrases, verb phrases)③p arallel clausesUnit 31. Narration (Objective Reports) (P42)1) Types :First person :“I”Third person:“he””she””they”2. Action verbs &Active verbs (P52)1) Tips:①replace the verb ” be ”②D on ’toveruse the pattern ”there be ”③Use the active voice instead of the passive voice(被动) Circumstances of using passive voice①T he performer of an action is unknown or too well-known②Emphasize the recipient (接受者)③You don’t want to mention the performerUnit 41.Description: objects (P64)1)Methods of organization:①U sing the sense (look ,smells ,sounds)②Using the spatial order(空间顺序)③Listing functions④Using chronological order2) Tips on how to describe an objectshow you got the objectBasic factual information(size, shape, texture<质地>) Useful featuresFocus on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objectWhy it is importantYour feeling (how you like it)2.Variety( 多样性 ) ( P76 )1)How to use sentence varietyVary sentence openingVary sentence structureInvert sentence( 倒装句 ) occasionally2) TipsPut a adverb before the subjectPut the verb or direct object before the subjectBegin with a prepositional phrase, or an infinitive phrase Unit 51. Narration: chain of action (P82)Showing &telling in narrationTell a story1)Showing:dramatizing a scene and creating a dialogueMake it more vividUsed in a short narrative relating a single event2)Telling :summarizing what happenedInclude a greater number of events and detailsIn longer narratives ,used along with“showing ”2.Task未教(P93)Unit 61. Description: People (P102)1) How to describe a personDominant impression approach (P22)Select details but don’tgive too muchConcrete vivid detailsDon ’toverload adj. adv.More showing than tellingUse anecdotes(趣事)2)Ways of organizing a descriptive essay about a personFocus on one feature or quality/use anecdotesDescribes from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yList a few characteristic features/explain briefly2. Effective Sentences: Conciseness简明,简洁(打印 )Reduce long clauses to shorter phrasesReduce phrases to single wordsAvoid there beDon ’toveruse“very, really, totally and other modifiers”Eg. Very tired exhausted/ really hungry famishedReplace redundant(多余的) expressionsEg.in the event that if/oval in shape ovalRemove nominalizationsVerb a/an noun verbEg. Give an analysis of analyzeUnit 71. Narration: Historical Narratives (P126)1) Summary paragraphsA typical paragraph:develop an idea;The topic sentence + supporting sentencesThe summary paragraph:Consist of simple facts or conclusions withoutexplanation or evidence2) Basic structure of a historical narrativeOpen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erson or organizationProvide a brief account of major phases/events, particularlyturning pointsConclude with a remark to summarize or to emphasizea specific pointUnit 81.Personal Letters (P150)1)Layout/FormatDate / salutation/body/closing/signature 2) LanguageSimple, clear and straightforward sentenceInformal/colloquial wordsContractionsLinking words or phrases3) OrganizationBegin by asking how he/she is getting on/refer tocurrent correspondenceTalked your shared interestsState the purposeEnd your letter with a friendly phrase of some kind。
关于月考总结范文8篇

关于月考总结范文8篇篇1月考总结报告一、考试概况本次月考是对本月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测,考试内容涵盖了各科目的重点知识,旨在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效果。
通过本次考试,我发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成绩分析1. 总体成绩本次月考总体成绩较为稳定,与预期目标相符。
在各科目中,表现相对均衡,没有出现明显偏科现象。
但也存在部分科目得分不高的问题,需要在后续学习中加强巩固。
2. 优秀表现在本次考试中,我在某些科目展现出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特别是在数学和物理科目中,对于知识点的把握较为准确,解题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此外,在作文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能够紧扣主题,文笔流畅。
3. 不足之处(1)部分知识点掌握不牢。
在考试中,部分题目因知识点掌握不全面而导致失分。
这反映出我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某些细节知识点不够重视,需要加强复习和巩固。
(2)解题技巧不够熟练。
部分题目因解题技巧不熟练而影响答题速度及准确性。
这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练习,熟悉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3)心态调整不当。
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心态容易紧张,影响正常发挥。
这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心态,学会调整考试压力。
三、学习方法回顾在本次考试结束后,我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我意识到,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在后续学习中,我将继续坚持做好以下几点: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天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2. 重视课堂听讲,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做好课堂笔记。
3. 定期进行复习和巩固,确保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4. 加强练习,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解题技巧和速度。
5. 多参加课外辅导和拓展活动,拓宽知识面。
四、后续学习规划根据本次月考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我对后续学习进行了详细的规划:1. 重点加强薄弱科目的学习,提高各科目的均衡发展水平。
2. 对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和巩固,确保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读书笔记大学生2000字范文(必备5篇)

读书笔记大学生2000字范文第1篇今天,当我阅读高尔基的《童年》这篇文章后,被文中高尔基那种读书时忘记一切,专心致志的态度所感染。
我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时,仿佛和高尔基在一起读书。
他读得那么专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忘记了。
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想起了自己以前读书的情景。
每当父母给我买回新书或自己借到一本书,我就如鱼得水,总是迫不及待地阅读。
我虽然爱看书,但从中得到的收获却极少。
为什么呢?高尔基如饥似渴地读书,忘记了一切,自己与之相比较,我只是看热闹,反注意了一些主要的故事情节,从来不曾写读书笔记;也不曾体会文章的内涵;更未注意过他人作品、文章写作的好方法等。
又因看的书多,且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所以看罢即忘,收益浅。
我想高尔基所以能成为世界文豪,与他从小那求知若渴、专心致志的读书精神是分不开的。
同时,高尔基认真读书的态度,不反反教育了我做任何事都要具有认真的态度。
粗心乃失败的根源,认真是成功之秘诀。
我是深有体会的。
记得我在这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时,十分失败,其原因就是――粗心。
较难的题,一分未扣,而较简单的一道填空题,由于在草稿纸上是根号5,却因看错把根号5写成根号3,被扣去两分,这难道是我不会吗?唉,粗心使我屡次失败,我怀疑,它难道是我的影子,总与我相伴吗?可今天,我看到高尔基读书忘了一切,而抛开粗心的唯一办法,就是与认真交朋友,对,终于悟出,粗心并非与我相随,不是总与我结交为友。
而今只有甩掉它,放弃它才会通向成功之路待任何事情都要持认真的态度。
今天,我细细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后,对_粗心乃失败的根源,认真是成功之秘诀_这句话更坚信不疑了。
读书笔记大学生2000字范文第2篇常言道:_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_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
高尔基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大学生英语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基础语法1. 时态- 现在时:表示现在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 例句:I am studying in a university.- 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 例句:I studied in a high school.- 将来时: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 例句:I will graduate next year.- 现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某个时间点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并且可能还会继续下去的动作或状态。
- 例句:I have lived in this city for five years.- 过去完成时:表示在过去某个时间点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或状态。
- 例句:By the time I arrived, he had finished his work.- 将来完成时:表示在将来某个时间点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或状态。
- 例句:By next week, I will have finished my project.2. 语态-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 例句:The book is written by a famous author.-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 例句:A famous author writes the book.3. 名词- 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如book(单数),books(复数)。
- 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如water,milk。
- 名词所有格:表示所属关系,如the teacher's book,my friend's car。
4. 代词- 人称代词:I(我),you(你),he(他),she(她),it(它),we(我们),they(他们)。
- 物主代词:my(我的),your(你的),his(他的),her(她的),its(它的),our(我们的),their(他们的)。
大学生读书笔记范文(必备9篇)

大学生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我的大学》讲述16岁的阿廖沙到喀山想进大学读书,但那时的大学对穷苦的孩子来说大门是关着的。
阿廖沙在那里的一所特殊大学—“社会大学”,在这个所大学里他接触到很多知识分子,受到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这所“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我要去喀山读大学。
一经决定,我变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达到目的。
”高尔基如是写到。
此时的高尔基已是处在于我们年龄相当的阶段,没有任何资本,也没有任何亲人的帮助,有的只是与他毫不相关的人的一句不经意的鼓励而已,在他看来,这些就足够让他实现大学梦。
但不得不说,大学梦的实现,完全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
现在的大学生们呢?读书,易上加易:资金根本不属于我们考虑的范围,支持却来自社会各界,我们的父母,亲人始终站在第一位。
支持的无穷,学习资源的无尽,四年又四年,高尔基式的人才有多少,寥寥无几,可以说几乎没有。
怪谁?父母,亲人,国家,教育制度?不用怀疑,就怪你自身!因为一个不容改变的事实—我们都已长大成人了。
成熟的思想已宣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公子”“小姐”的生活的远去,如果你还是只能过那样的生活,我敢说,人与白痴可以画笔直得等号了。
记得英语老师在讲到一篇关于责任的文章时说过,人活着不但仅是为自身较大程度上是在承担着对父母,家庭,社会等很多反方面的责任。
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也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
对比一下当时的高尔基,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为谁活着,为自身。
亲人的消失,社会的黑暗,没有权利给他责任。
可仅仅是对自身负责,他就是自身成了一个大文人,不知责任更多时,他会怎样。
有时一对比,我会觉得高尔基的大学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大学日子,反而我们的.大学生活却是很糟糕。
不可否认,学校的条件要好很多,但结果却与他差得很远。
究其原因,我们浪费了时间,时间也浪费了我们!写到这里,不禁想到了大学生找工作困难的现状。
很多人抱怨,生不逢时,国家,政府各方面的问能,但要知道,主要无能的还是自身,浪费青春,错失良机,自食苦果! 为了所谓的素质教育,对知识变的轻视,大学里教授的知识不断减少。
基础写作

第四节 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 体系与学习方法
• 下编为写作教学论,在“现代写作教学概 观”一章中,对现代写作教学的现状、现 代写作教学的观念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对 颇具特色的写作教材、写作教学方法与训 练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写作教学的发展 趋势进行了展望。
第四节 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 体系与学习方法
二、现代写作“教”与“学”的方法
•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就“水的五德”中的“一德”或 “两德”展开论述),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议论文。 • 曾经协助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的大将军黑田孝高,他善于用水作战, 曾用水攻陷了久攻不下的高松城,因此在日本历史上有“如水”的别 号,他曾写过“水五则”: • (一)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 (二)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 • (三)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 • (四)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 水。 • (五)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而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 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 这“水五则”也就是“水的五德”,是值得参究的,我们每天要用很 多的水,有没有想过水的作用,要怎样学习它呢?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 体
〔教学提示〕
1.弄清材料、主题、结构、语言及其相关的概念,掌握集材、 炼意、谋篇、用语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通过训练,提高采集材料、提炼材料、安排结构和使用语言 的能力。 3.了解写作受体的有关概念和知识。
第一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
• 所谓写作载体,就是包含、运载写作内 容的文章形体和传播媒介。写作载体不能 离开写作内容,因而,它是写作成品的内 质与外形的统一体,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 统一体。写作载体主要有四个要素:材料、 主题、结构和语言。其中,材料和主题是 内容要素,我们称之为内质;结构和语言 是形式要素,我们称之为外形。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浅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浅析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写作”课程内容丰富,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
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存在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试图运用布置系列阅读书目、在线开放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勤写多练等途径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基础写作”;问题;教学改革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而是应用型、创新型、综合型人才。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基础写作”,是综合素质培养最集中、实践能力最突出、社会应用最需要的学科之一。
“基础写作”课程,“其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作家,而是系统地、科学地培养基础层面上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打好根基,也为今后的各种分支写作(如:新闻写作、科技写作、公文写作、财经写作、文学写作、影视写作等)的学习奠定基石。
”[1]“基础写作”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提高写作能力的专业课程,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教学改革。
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学习效果的相关调研,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授课特点、授课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基础写作”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1“基础写作”课程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写作是指人类特殊的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体现。
“基础写作”课程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
在教学中,我们将经典名著等文学文本与基础写作理论相结合、写作随笔与专业写作训练相结合,力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综合素养。
1.1人文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人文类专业,关注的是人的价值观与精神世界,“基础写作”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点。
人文性的实质是指人文精神,主要强调“基础写作”课程的学习过程,不仅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人文情怀。
期中考试总结作文300字(8篇)

期中考试总结作文300字(8篇)期中考试总结作文300字篇1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
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
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
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
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
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
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
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期中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
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
不让自己失望。
期中考试总结作文300字篇2生物试题的考查范围、难易度、题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表述严谨,没有错漏。
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符合初中教学实际。
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生物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考查的都是初中生物最基本的内容,没有偏题和难题题量适中,难度不大,但较灵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知识分布比较合理,且重点突出。
知识覆盖面较广,突出了重点。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
试题以基础题为主,注重对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考查;这些都是初中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
2、符合学习规律,体现人文关怀近几年的中考题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坚持课改方向,稳中有变,体现了科学性,人文性、导向性,同时关注学生成长。
期中考试总结作文300字篇3这次期中考试,我考的不是很好。
物理只有60,这让我很失望也辜负了老师家长对我的期忘。
虽然这次考试题目较难甚至有点超出了所学的范围,但我认为这都是次要的,问题多是出现在自己的身上的,我找了几点主要导致我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1、上课时有点开小差,学过的知识没及时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写作客体:凡作者面对一切写作对象都可以看做写作客体。
2.写作载体:就是包含、运载写作内容的文章形体和传播媒介。
3.主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论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论证的对象,有时也指作者要证明的基本观点。
(论题一般概括反映文章内容的性质或基本范围,具有客观性;主题是论证的结果,明确表达作者的见解,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5.风格:风格是作家的个性。
风格没有优劣之分。
风格源于作者的精
6.格调:指品位。
格调却有高低之分。
格调源于作者的思想观念。
7.抽象思维:这是舍弃了具体的感性形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为基本方法的一种思维方式。
8.形象思维:这是自始至终不舍弃感性形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以表象为工具,通过联系、再现、想象来组成形象、画面的思维活动。
9.素材:指作者为创作需要而通过各种途径所收集的原始材料,它一般是零乱的,不完整的。
10.材料: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人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
11.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和思想倾向。
12.叙述:是将人物、事件本身及其原委陈述给读者或听众
的一种表述方法。
它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六个基本要素。
13.顺叙: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
思想感情发展的进程,人物活动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进行叙述。
14.倒叙:先把叙述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
片段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传统上称为“倒插笔”。
15.插叙:在叙述过程中,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的事情或必要的解说。
16.聚焦:是确立文章焦点的一种写作技法。
17.悬念:是指作者精心设置疑窦和矛盾,以激活读者阅读兴趣的艺术手法。
18.那辗:就是在引出描述的主要对象和问题之后,不立即道明,而是左盘右旋,延缓事情的发展。
在写到快要接近矛盾解决时,又故意停顿下来,再远远地宕开去。
诗歌的分行排列:行列的形式产生了诗歌语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一、想象的种类:
第一,再造想象。
依据语言、文学、图形、符号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唤起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再造性想象。
再造想象常用的方式主要有接近想象、相似想象、原型想象、推测想象等。
第二,创造想象。
是不以现成资料的描述和图片的显示为依据,而是依据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分解、综合,从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常用方式有具象想象、情化想象、层进想象、
变态想象、合成想象。
第三,幻想。
是指向未来的特殊现象。
较之创造想象,它离现实较远,幻象出来的东西不论怎样清晰鲜明,也不能马上付诸实现,而创造想象出的东西可以很快付诸实现。
二、人品和文品的关系
写作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精神劳动,作者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味必然对写作成品产生巨大影响。
人们常说,“语言是心灵的声音”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文章就是作者人格品味在书面语言中的回音。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并使用“以人论文”的方法讨论人与文的关系。
他举例了当时文坛上一些著名作家来说明他们个人的气质决定了各自的文风。
而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就说:“只消把现在作家的散文集一翻,这个作家的身世、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眼前。
”其实不仅仅是散文这种文体明显地通过文章显示作者自身,作家的作品几乎都是作家自我思想的一种体现,所以文品与人品很大程度上是相对应的。
一般情况下人品与文品一致,但也有个别作家人品和文品的情况不一致,但总地来说提高人品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品。
三、虚与实
①实,指正面描述;虚,指侧面描述。
“正与侧”在写作实践中的两种表现:以侧显本、以对写本。
②以侧显本,指以旁面写本面。
《三国演义》中的“温酒斩华雄”就是“以侧显本”。
作者没有从正面写关羽如何战华雄,只从“众诸侯”的反应来写:“。
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足见战斗激烈;众人“正欲探听”,关羽“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此时,“其酒尚温”。
关羽在很短时间里斩了“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华雄,显示了高超的武功;而“酒尚温”是至关重要的一笔,不仅写出了斩华雄的神速,而且从侧面烘托出了关羽“威震乾坤”的英雄形象。
③以对写本,指以对面写本面。
写“对面”能收到“神情愈出”的艺术效果,如方苞在《左忠毅公逸事》中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左公微行,庑下识才”;第二件是“左公入狱,可法探师”,第三件是“可法带兵,无愧恩师”。
前两件是正面描写,表现了左光斗知人善任,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第三件则是典型的“以对写本”,作者写史带兵,却不离写左“正位”,从“对面”(史可法)表明了左光斗善识英才。
④处理“正与侧”的关系,应“从正面少,从旁面多;写实处少,写虚处多”,只有这样,侧面烘托才能补救正面描述的不足。
四、比较诗、小说、散文
答:①与诗歌相比,诗歌所呈现的是偏重于表现的艺术形象,散文虽然也具有体现作者主观性的表现性审美元素,但散文的意象多以写实为主,不具备诗歌的那种概括性和变形性。
②与小说相比,小说所展示的是偏重于再现的艺术形象,散文虽然也具有描摹生活的再现性的
审美元素,但散文的再现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事实,而不像小说那样是虚构的,作者作了显示因果关系的艺术提炼和重组。
③散文这种再现、表现同时具备的写实性意象、生活化与广泛性的选材特征产生了散文文体许多自身的特点。
五、在描述同一对象时,在语言的呈现方式上,散文与小说有何不同?答:①小说语言的客观性最强,散文语言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种因素。
②小说是用客观的再现性的平实语言,语言的纹路比较细密、详尽。
散文语言处于二者的中间——它主、客观并存,表现与再现并存,语言纹路疏密、精细参半。
③散文语言具有平实而又有文采的审美特征,同时也就形成了这样的散文语言观念——散文语言应该以一种自由舒畅的姿态,像小说那样平实客观地再现生活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