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__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1)古代:受脆弱的______、战争、______等影响而迁移。
(2)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自然环境变化:2.经济因素:________、交通和通信等。
3.社会因素:________、社会变革、________和宗教等。
4.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________因素。
一、不同人口迁移类型的综合分析1.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有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三种,其迁移人口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因素不同,进而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
具体分析如下。
规律总结: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内,人口迁移情况不相同,有时是迁入区,有时是迁出区,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是随时变化的。
当本地或外地条件发生变化时,人口的迁入或迁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对应演练1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①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②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③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④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①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②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③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④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1.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归纳如下。
2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第六章人口的变化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低
就业机会和成功 机遇多
政治因素
政局动荡、战争
优惠的移民政策
良好的文化教育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矛盾
家庭、婚姻
2.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变化
(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环境支撑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方法技巧]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重庆市
解析:1.C 2.D [第 1 题,由图可知,该市户籍人口数多于常 住人口,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多,A 项错误;随着劳动力外迁,该市 老年人口比例增大,B 项错误;图中显示随时间推移,该市户籍人口 和常住人口之间的差距变小,说明外出人数减少,该市对劳动力需 求增加,C 项正确;由户籍人口曲线的斜率变化情况可知,该市人 口自然增长率有减少趋势,D 项错误。第 2 题,我国四个直辖市中, 户籍人口数量最多的是重庆;同时,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 大量人口外出务工,而另外三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大量迁入, 户籍人口应少于常住人口,故选择 D 项。]
(3)新中国成立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 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 的“民工潮”。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主要有_气__候___、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因素,有时__自__然__灾__害__ 也会起作用。 2.经济因素 主要包括__经__济__发__展__、交通和通信等因素。 3.社会因素 政策、_社__会__变__革__、战争和_宗__教__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D. 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答题流程
点睛提示: 本题为否定式设问。 1. 结合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利用排除法做题。 2. 大量务工人员的返乡就业,会推动家乡的城镇化进程、会带动家乡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文化的交流;春运时大量务工人员造成的民工流就会下降,长途客运 量就会减少,也就是不利于增加长途客运量。
国内人口迁移
特点
19世纪以前,以 集团性、大批 的移 民为主;“二战”后,人口从 发展中 国家流向发达 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
古代,背井离乡大批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 期前, 有计划、有组织 地进行,20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 流量增大 ,流向
期流动人口增多
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19世纪以前,旧大陆(欧洲、非洲、亚 古代,迁往自然条件好,社会较稳定地区,
锁定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地理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梳理·基础知识
解读·重点知能 第 二 讲
突破·考试技能
感悟·高考真谛
梳理·基础知识
一、 人口迁移概况 1. 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 国际 或 本国 范围内发生改变。 2. 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比较
比较
国际人口迁移
解读·重点知能
知能点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的自然 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分 析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影响表现
自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然 淡水 在干旱地区,其分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如早期的逐水草而居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
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 问题:
和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明】人口迁移的概念中包含了三大要素。
人 如下图所示:
口
的
迁 移
【辨】外出培训、访问、旅游等短期行为不
(1)若图中A、B、C属于国内三
个不同地区,人口从A1到 ,从B1 到 是人口迁移,从B1到 B,从2 C1
属于人口迁移。
到 不A是1 人口迁移。
核心素养落实
综合思维:城乡间人口流动是 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 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 影响。
如何思
1.社会经济发展——城乡间人口流动 思考:城市经济发展、农村产业调整与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关系。 迁移:(1)城市地区工业、服务业发展,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城乡差距增大; (2)由于劳动力短缺,乡村地区原有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感悟: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农业专业化发展。 2.人口流动——原因及影响 思考:(1)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 (2)城市化水平的含义。
迁移:我国当前“民工流”产生的原因:(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2)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 (3)国家推出允许农民进城等一系列政策。 感悟:3省在我国南北方向上位于中部,兼具南北文化属性,且与3个城市距离相差不大— —人口流往3个城市;3省均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迁出人口多。
2.曲(折)线图 3.点状图
提升训练
(2016·上海卷,15~16)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 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 流动减弱。
(1)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 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6.2人口的空间变化(讲)(含解析)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的效应,学会分析某时期或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
知识点一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人口迁移概念及国内外人口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3)国内人口迁移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实例【知识拓展】美国的人口迁移知识点二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
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方法技巧】分析人口迁移影响的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3)从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知识点三平面三角坐标图判读“四步法”判读平面三角坐标图(1)做轴: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中的①②③。
(2)划线: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射线。
(3)读数:读出上述射线与三个坐标轴交点的数值,即为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8%、15~64岁约为55%、65岁及以上约为17%。
(4)验证:将读出的三个数据求和,如果得数为100%,则读数正确。
考点一人口迁移的特点及类型【典例1】(2018·全国文综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6.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加固训练】 (2018·池州模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决定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雄安新区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境内,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 容城、安新等3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京津冀几何 重心附近。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京津冀人口重心和 经济重心变化图。读图完成(1)~(3)题。
【高考准预测】 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
区。下表示意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 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 况(2014年)。据此完成1~3题。
类别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 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
<45岁
58.5%
23.2%
45~60岁
25.2%
43.6%
≥60岁
16.3%
(1)国家级新区在雄安成立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地理位置
②气候因素
③基础设施
④政策因素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据图可知,2000年~2010年期间 ( ) A.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大 B.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无相关性 D.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移动方向一致
3.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 ( ) 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 B.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 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解析】1选D,2选C,3选B。第1题,表格显示,<45岁的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比较高,但是从事农业的青壮年 劳动力占比例并不多,这说明年轻人很多外出到城市 打工了,该现象是由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的。第2 题,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使得三县青壮 年劳动力从事农业人员减少,人地矛盾有所缓解,由于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考情导航 基础自评 考点导析 素能专攻
考情导航
探寻命题规律·导航全程复习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命题规律
2018·全国Ⅰ卷,4~5 多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一个或
1.人口的迁移 2018·海南卷,10
多个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或差异。
2.人口迁移的 主要原因
2017·江苏卷,14 2017·天津卷,12(1) 2016·全国Ⅲ卷,4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 剩余劳动力多。
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A )
移A.①② B.②③发中国家发达国家 C.③④
D.②④
项目
知识札记
3.中国的人口迁移
(1)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
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
人 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
的 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
考点探究
1.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有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三种,其 迁移人口类型、迁移的原因、方向及影响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迁移 形式
迁移 类型
科技移民 高素质人才
劳务输出
国际难 民迁移
廉价劳动力 战争难民、政治难民
迁移 原因
发达国家劳动力不
寻求更好的学习、工 足,发展中国家的人
迁 籍管理制度制约,人口迁移主要是 有计划、有组织 地
移 进行,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变化。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感性认知——试一试] [理性归纳——记一记]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2)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3)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
增长模类型Ⅰ类型Ⅱ式3.人口合理容量(1)条件: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断[以“图表”为抓手——图文印证·深刻直观][图解考点](一)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1)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2)定量描述:[题组冲关]1.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图1)、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图2),回答(1)~(2)题。
(1)图1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个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2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图1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A.①-甲B.②-乙C.③-丁D.④-丙解析:(1)D(2)A第(1)题,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仅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就会增加。
第(2)题,根据图2中①②③④四点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和数值判断其人口增长模式,①为原始型,③为传统型,②④出现负增长;根据图1判断,甲为原始型,乙、丙为传统型,丁为现代型。
解密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考向二 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1. (2015·广东卷)下图为2005年—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 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
A. 海南 C. 广东
B.四川 D.湛江
第三十二页,共47页。
1. B 【解析】 图示表明该省人口总数变化趋势为减小, 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向外迁移较多,特别是2010 年行政区划调整,重庆市分离,人口减少更多;而海南省的开 发,迁入人口较多;广东和湛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较 多。故选B。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 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 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第二十页,共47页。
5.【答案】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 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到今。
第三十页,共47页。
1.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2005年中心城核 心区人口减少;1990—2005年近郊和远郊人口增加;2005—2008 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增加;2005—2008年中心城边缘区人口减 少。
2.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郊 、远郊常住人口 年均增量增加,是因为该区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通达度提 高,环境质量好,就业机会增多;中心城核心区、边缘区,交通 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大,导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减少。
矿产 随其早期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如伯明翰、大
资源 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2)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
经济 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调整了 劳动力 空间分 布不均 的状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口迁移的影响
有利:加强与外界社会联系,提高收
迁出地 入,利于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
减小环境压力 不利: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有利:提供人才和大量廉价劳动力;
迁入地 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不利: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环境、 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大。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
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文教
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政治中心改变
文化因素:宗教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 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 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 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 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 荣和发展。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 2、分类 3、影响
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特点 原因
意义
①欧洲人到 美洲、大洋 19世 洲 纪以 前 ②非洲黑人 被贩卖到美 洲
旧大陆( 欧洲、非 洲、亚洲 )
新大陆( 美洲、大 洋洲)
集团性 、大批 的移民 为主
陕商主要在康定及其周围经商,康定有藏族 同胞,所以,陕康藏茶马古道的“藏”不能简 单地理解为西藏,它所指的范围很广。
内蒙古 有利:增加劳动力;促进了商业发展; 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
不利:大量开垦草原破坏生态,加剧了土地荒 漠化
山西:有利:缓解了人地矛盾减轻了环境压力
不利:劳动力流失
殖民主义 扩张;新 大陆的开 发
开发了新 大陆;传 播了工业 文明;改 变了人种 空间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2018·福建福州八县统考)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时段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的差值与总人口的比值。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2000~2016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
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时间段,人口总量达最大值的年份是( )A.2006年B.2011年C.2014年D.2016年2.推测该地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地( )A.产业结构调整B.城市房价波动C.自然灾害频繁D.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解析:1.D 2.A 第1题,人口总量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有关。
根据曲线判断,该市人口总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人口总量不断增加,故人口总量达最大值的年份是2016年。
第2题,人口机械增长率的变化,最可能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需要的劳动力人口减少。
城市房价的波动不是机械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我国东部没有因自然灾害频繁而出现迁移;机械增长率变化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关系不大。
(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每年10月老王从太原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
他背后有上百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
据此回答3~4题:3.此类人口流动的原因与下列选项相似的是( )A.我国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B.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D.美国东北部老人向南迁移4.针对“候鸟”现象,目前海口地区急需完善的是( )A.提供更多就业机会B.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C.整治环境污染D.加快大户型房产开发解析:3.D 4.B 第3题,太原冬季寒冷,到海口过冬是受气候因素影响,与美国东北部老人向南迁移相似。
第4题,由材料可知,“候鸟”现象主要出现在老人群体,急需完善的是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18·湖北宜昌检测)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题:5.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6.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解析:5.C 6.B 第5题,区域迁出与迁入人口数量多少,不仅看其比重高低,还要看这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总人口数量。
四川总人口数远大于贵州,迁出人口数量四川多于贵州;广东总人口比上海多,人口迁入数量比上海多;人口增长率包括人口迁入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浙江与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差不多,但浙江的人口迁入率比江苏高,所以浙江人口增长率比江苏高;安徽经济发展水平比天津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
第6题,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迁移至经济发达地区,有助于延缓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劳动力人口迁出,加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2018·陕西西安质检)罗吉斯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人口迁移年龄模式。
他定义的迁移率是离开某地的迁移人口占该地同期具有迁移风险的平均人口数的比率,即迁移率就是迁出率。
下图为某年中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7.下列有关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B.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自南部向东北部迁移D.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和子女团聚8.针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①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②鼓励生育二胎③加大城市幼儿园、中小学建设④加强户籍管理、限制农民工进城⑤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⑥加强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岗位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⑥解析:7.B 8.C 第7题,图示的人口迁移高峰在20岁左右,由于中国农村的早婚,故外出打工早;美国老年人的人口迁移主要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受家庭因素影响小;受气候因素影响美国老年人口多从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虽然图示两国10岁处两条曲线相关,但两条曲线的纵坐标单位量值不相同,且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故10岁儿童的人口迁移量不同。
第8题,图示反映了中国的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大量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能使迁入地的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故当地应加强针对儿童的教育管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会给该市的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服务带来巨大的压力;外来人口多,且文化素质较低,就业困难,因此政府应加强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日益活跃,中西部地区人口长期主要向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地区集聚,但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变化。
下图示意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我国部分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统计。
据此回答9~11题:9.2001~2015年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说明( )A.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产业类型逐渐趋同B.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C.中小城市均以资源性产业为主,环境质量变差D.乡村经济发展变缓停滞,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10.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两个时期相比,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②城市生态环境趋于恶化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④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011~2015年重庆和天津人口年均增量显著提高,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重庆不同于天津的原因有( )A.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居B.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C.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D.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解析:9.B 10.D 11.C 第9题,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高,社会服务设施完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较高,因此人口由农村迁入城市。
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主要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
第10题,根据材料分析,2011~2015年与2001~2010年相比,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人口年均增量在变小,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就业机会减少,劳动人口迁入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城市病不断产生,因此采取了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导致人口迁入减少。
第11题,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天津位于海河的入海口,两地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重庆和天津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重庆并非属于沿海城市,而天津属于沿海城市,因此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主要属于重庆人口年均增量显著提高的原因;两地受产业转移的影响,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迁入人口增多。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人口问题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影响。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28分)(1)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状况。
(8分)(2)请分别说明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8分)(3)请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12分)解析:第(1)题,读图1,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两方面归纳说明。
第(2)题,结合图2,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方面分析户籍人口数量的变化;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分析常住人口的变化。
第(3)题,外来人口对上海市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从社会(劳动力)、经济等方面分析;可能带来的问题可从教育、就业、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分析。
答案:(1)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
(8分)(2)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是外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户籍人口变化不大的原因是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呈负增长)。
(8分)(3)积极影响:①弥补了上海市劳动力不足(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②促进了经济发展(繁荣)。
带来的问题:①加大了就业、教育、住房及交通的压力;②增加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的难度。
(12分)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
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材料三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材料四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9分)(2)简述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9分)(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10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大。
根据材料三表格分析,流动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
根据材料二分析,人口主要从内陆流向东南沿海地区。
根据材料四分析,流动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第(2)题,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城市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工资水平、生活水平一般较高,导致大量人口向经济水平高的城市迁移。
第(3)题,目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位于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发展阶段(中期加速阶段)。
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容易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答案:(1)流动人口数量大;流动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流动人口主要从农村到城市);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人口流动方向主要从内陆到沿海);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9分)(2)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流入地区的生活水平一般较高等。
(9分)(3)加速发展阶段(中期加速阶段)。
(2分)主要问题: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