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事权贵,甘为五斗米弯腰耕田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为五斗米折腰事权贵,甘为五斗米弯腰耕田园
——陶渊明从出仕到归隐的生命历程
摘要:陶渊明生活在先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魏晋时期。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绪全面觉醒的时期。
生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人们都在思考着生命应以何种方式来体验和度过。
因此魏晋时期开始有了自觉意识的文学。
与那个时代文人们的个性张扬、延长生命长度和增加生命密度不同,陶渊明以自己别具一格的生命体验方式,以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智慧、诗意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对自身生命存在进行感受、体悟、想象、思考,从而艺术化展现出作家的心灵世界和生命理念等。
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125首,赋、文、赞、述等12篇,这些是作者用毕生精力书写的生命历程,这些感受、体悟、想象、思考,是陶渊明心灵世界、生命理念的集中展现。
这样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烛照社会人生,洞察风风雨雨,在心灵深处作个性化的评判。
而这些作品蕴含的生命历程,就是他心灵镜子的折光,烙上了他生命体验的真迹。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对政治抱负、对人生苦难、对亲情友情、对田园甘苦、对爱情意趣、对生命消亡的真切而细膩的体验。
这些内容是陶渊明诗文的灵魂,是陶渊明个性特色的体现。
正是这从出仕到归隐的生命历程,成就了陶渊明这位杰出的诗人,奠定了他田园诗始祖、隐逸诗人之宗的五文坛地位。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出仕;归隐;生命历程
Abstract: Tao Yuanming life i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pre - Qin after a ideological liberation period ----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which is the overall period of the awakening of human life consciousness and life emotions. Life to become the object of attention, people are thinking about the way in which life should be to experience and spend. Wei and Jin Dynasties began the literature of self-consciousness.
Personality and literary men of that era publicity, to extend the length of life and increase the life of different densities, Tao Yuanming in their own unique way of life experience, active thinking, keen intelligence, the emotions of poetic and beautiful language, the existence of their own life to carry out the feelings an understanding, imagination, thinking, to the art show the writer's inner world and life philosophy.
Tao Yuanming's works kept this poem 125, 12 Fu, Wen Chan, references, etc. These are the author spent his whole life writing life course, these feelings to an understanding, imagination, thinking, Tao Yuanming inner world of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concept of life . This works like a mirror, candles social life, insight into the ups and downs, deep in her heart for the personalized judgment. The life histories of these works contains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mirror of his soul, branded on his life experience authentic.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is his political ambitions, the suffering of life, the pastoral joys of family friendship, love charm, life and the demise of real and delicate experience. These elements are the soul of Tao Yuanming, is the embodiment of Tao Yuanming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is is the official career to the hermit's life course, the achievements of this outstanding poet of Tao Yuanming, laid his idyllic ancestor, hermit poets were literary status.
Keywords: Tao Yuanming; poetry; official career; hermit; life course
引言 (1)
一、对或仕或隐的最终取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
二、对躬耕生活的率真体验——“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 (3)
三、对田园生活的心灵满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
四、对归隐自然的至真至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
五、对人生选择的旷达坦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陶渊明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
他的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
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陶渊明诗中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也是一位不自觉的诗文家。
读他的诗文,如同穿越千年的岁月,令人怦然心动,似乎自己就是那位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采菊东篱、躬耕田园的“五柳先生”。
和他一起“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同他一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追寻他的背影,回到东晋的历史背景,追寻他的出仕到归隐的生命历程。
陶渊明辞官以后的二十多年,他过着躬耕陇亩的平凡而又艰辛的生活。
夕阳中的飞鸟,东篱的菊花,庭院的青松,悠然的南山,让诗人体悟到生命与自然的真谛,他也过上了“不为五斗米折腰事权贵,但为五斗米弯腰耕田园”的生活。
在作品中,作者沐浴着暖融融的冬日阳光,盥洗于清凉凉的夏日甘泉,含着欢笑在深谷里提水,唱着歌曲在山道上背柴;诗文的作者在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抚慰,在体会躬耕农田的感受,在以欢歌笑语和愉悦心情珍视眼前的真实存在。
一、对或仕或隐的最终取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纵观陶渊明一生,曾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这中间不乏一些重大的选择关口。
自二十九岁初仕郡职,十余年间,陶渊明徘徊在仕与隐,用志不遂与禄仕求生间,最后终于在义熙元年赋归,作了“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的抉择。
其实,陶渊明徘徊在仕与隐之间,并最终取向归田,是与他的政治理想、社会背景、家庭状况和自身性格有莫大的关联。
陶渊明对待仕宦的态度,与他的政治理想有很大关系。
他认为最理想的政治,是古代的“垂拱而治”,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和睦安定,而不是对百姓进行繁杂的管理。
《时运》云:“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百姓的安定和乐,就是从政者的最大政绩。
陶渊明的政治理想,决定了他的仕宦态度。
他受儒家“立德”思想的影响,希望建立功业,因此出仕四方。
《荣木》云:“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就说明了儒家思想和他奔走仕途的关系。
当然,陶渊明也考虑过仕宦给他带来的经济利益,例如《归去来兮辞》序云: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1
将他因为家贫而出仕的心态写得很清楚。
这就是他说的“代耕”,就是他的仕宦目的;对于求利的层次,仅此而已,贪图富贵固然没有,无限贪欲更没有。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归去来今辞》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这些表露都是可信的。
陶渊明的政治理想,在军阀混战的时代中无法获得肯定。
他一事桓玄,再事刘裕,都不免为政治上的野心家服务,目睹着争权夺利、残害百性的事情。
这样一来,他为功业而出仕的动力就消失了,而代耕之小利,又不足以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他在仕宦之中,经常思归田园,《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云:“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这样一来,他的心情就很矛盾,《杂诗》:“迢迢从因役,一心处两端。
”写得非常真切。
又《拟古》云: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2
具体写出了仕宦与归田的心理矛盾:他的脚步在不停地奔波,他的心头却总是徘徊着古代隐士的影子,例如伯夷、叔齐与伯牙,想到庄周宁愿做“曳尾涂中”的活乌龟而不愿意做“巾笛而藏之于庙堂之上”的乌龟壳,心头充满了感慨。
在仕宦动力消失、归田情绪占优势的时候,他否定了官场,也否定了自己的仕宦生涯。
他认定自己奔走的仕途是尘网,《归园田居》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
仕宦与归田两极失衡之后,诗人的内心世界很快就倾向于归田的一方。
他对田园生活的天然爱好,决定了他与官场的关系。
如果政治清明,他既可以呆在官场,也可以回归田园,无论在哪里都生活得轻松安逸。
如果是在乱世,则官场首当其冲处于风波之中,而田园虽然也受到影响,毕竟要好一点。
因此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心态,就以安于田园为主,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云:“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也如《饮酒》(其七)云:“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这里的“聊”,不表示暂时居住田园,而表示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意思。
归田之后,诗人对于自己的人格、思想与仕宦经历,有过不少的反思,而反思的结果则证明了归田的合理。
例如《杂诗》(其四)云:“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
道!”4这是觉得归田合乎理想,而功名利禄与自己的理想相距较远。
由此可见,陶渊明从出仕到归隐的生命历程是寻找本真自我、返回自然的一种体验,为自己觅得了一种最自然的生活方式,虽然这种体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最终体现了真正的生命价值。
二、对躬耕生活的率真体验——“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的诗人。
所以,他的诗,主要写农村的风景,写有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
他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有《归园田居》、《和郭主簿》等。
《归园田居》五首。
这首诗作于归田的第二年,真正反映出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心境。
在传诵最广的第一首中,他把官场比作“尘网”和“樊笼”,把田园比作“旧林”和“故渊”。
通过二者的对比,突现了田园生活的自由和宁静。
作为士大夫,亲身参加农耕,并用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是第一位。
《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一个弃仕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
“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
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从这样的文字里,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岗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
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
此时,人与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歌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
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反朴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所以《后山诗话》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
”《藏海诗话》说:“子由叙陶诗,‘外枯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乃是叙意在内者也。
”日本学者近藤元粹说这首诗是“五古中之精金良玉”。
陶诗受到中外诗评家的如此赞誉,可见其征服人心的艺术力量。
这也是陶渊明躬耕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对田园生活的心灵满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他生命体验的结晶,是通过诗人思想的三棱镜透视出来的农村生活,是诗人艺术心灵的外化。
面对着美丽的田园景色和衣食无忧、身心自由的快乐,陶渊明的心与大自然是和谐圆融的。
他享受着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体会着生命存在的感受,以欢歌笑语和愉悦的心情珍视着田园的真实存在。
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有《饮酒》等。
《饮酒》其五,据序文“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可见主要是这一时期醉后所作,因此总题为《饮酒》。
其意不在酒,是寄酒为迹,借以抒怀。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5
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
“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
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
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
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自己的
心境的外化。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对他的田园生活非常满足。
又如《饮酒》云: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褛茅檐下,末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城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田父好意来劝说,说他归田难以获得高尚的名声,还徒自受苦,希望他顺从世俗,回到官场中去。
但是诗人觉得选择归田没有错误,认为这是性格与官场生活发生冲突的结果。
《饮酒》(其十九)云:“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6充分说明往日求仕为了代耕,而后来归田是因为“志意多所耻”。
因此《饮酒》(其十二)又云:“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用古人毅然归田的事例来证明白己的正确。
以上对田园生活的肯定,大都根源于陶渊明的性格。
缘于性格评判事物的主要标志,是用情绪、感觉的好坏来确定取舍。
凡是涉及仕途的,他都感到不舒服,不开心,《饮酒》(其十九)云:“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又云:“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都说明了他的本性与官场生活有出入。
而《饮酒》(其一)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又云:“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则体现了他与田园生活的水乳交融。
这些源自性格的真实反映,表现得非常稳定,也就是说归田之前和归田之后的厌恶、喜好,完全一致,不存在矛盾。
总而言之,回归田园以后的陶渊明,像倦飞了鸟儿返巢,像池里的鱼儿回到了故渊一样找到了自由,找到了自然。
他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墟室有余闲”的家中过着衣食自足、怡然自乐的生活。
在他的心目中,有着青山绿水、白云蓝天,还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而食、织而衣的人们,才是合乎“自然”的,也是在这自然中,他积极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对归隐自然的至真至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
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在他的《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
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
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
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
而陶渊明似乎不同些。
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
他发誓要扔下这些虚伪的东西,回到人的至真至性上来。
由此可见,归隐自然,是陶渊明的最终选择,也是他一生生命历程的终结于归宿。
这种至真至性,真可谓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在归隐自然的生活中,心灵得到了无比的满足。
这样的选择,也许和他自幼生活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陶渊明生活的江州浔阳,自然风光无限美好。
大自然的钟灵毓秀造就了一代诗人的天才,故乡的山山水水对他性格的陶冶有着深刻的影响,大自然的真美在他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家乡的一草一木,在他的生命难以忘却,更难以割舍,甚至魂牵梦萦,不可遏止。
故乡不仅是他安身立命的现实家园,更是他生命体验的精神家园。
他的亲友或交往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信奉者。
他作祭酒时的江州刺史王凝之是道教徒,他的从弟敬远也是道教徒;庐山释慧远和他有来往,同他并称为“寻阳三隐”的朋友刘遗民、周续之也都是佛教徒;他曾经的上司桓玄是坚持自然观的玄学派;他的朋友祖企、谢景夷等都是研治《礼经》的。
陶渊明正是在各种思想的包围斗争中,成了一个服膺“自然”的玄学信仰者,也造就了他不受牵绊,性灵自由的田园气质。
所以,才会吟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千古绝唱。
这份心灵的满足,也正是陶渊明生命的追逐。
五、对人生选择的旷达坦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更深刻的人生哲学思考。
老庄推崇的“自然”是一种状态,天然的,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世间万物皆按照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发展,不以任何意识为转移。
所以说,作为世间万
物之一的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
当然,陶渊明也不能例外,他也希望抱朴而含真——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
这就是所谓的“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则表达了陶渊明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由衷喜悦。
深受老庄思想与玄学影响的陶渊明对人生的选择有着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进入到极致,就是对于生死的选择——直面生死、表现出一种洒脱旷达之态:“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
由此可见,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这样看来,陶渊明的诗既有生命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又有感悟作为贯穿它的方法,诗人凭悟性去写诗,追求物我合一、情志与外部环境相融合的审美境界。
结论
综上所论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一个至情至性、本色率真、品行高洁之士;他既是诗人,是作家,也是一位充满睿智的哲人。
他的诗文创作不仅反映了东晋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真实面影,更主要的是展示了他的心灵世界,记载了他对自身生命存在的种种感受体验。
如袁行霈先生所曰:“陶渊明的诗,不论是哲理性的,或者是抒情描写之作,常常透露着他特有的观察宇宙、人生的智慧,许多诗都可以看作一位哲人以诗的形式写成的哲学著作。
”“这使他卓然于其他一般诗人之上。
”9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仕途失意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
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
陶渊明是一名伟大的创新先锋。
他不仅成功地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将日常生活入诗,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
而且还创造出看似极其普通的“田家语”的诗语言。
陶诗的语言平淡自然,朴素、直率、简练朴素,明白易懂。
他并且还开创了高远拔俗、浑然天成的诗歌境界,陶诗意象看似平淡无奇,却能达到物我合一、浑然天成的境界,情景理交融。
当前学术界提出了“生命诗学”的理论,认为“中国人写诗讲究生命气韵的流贯”,“中国诗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命的诗学。
”10这些观点非常适合分析评论优
秀作家尤其是主体意识强烈、个性特征鲜明的作家的文学创作,指出了一条全新的诗文接受渠道,提出了一个切实的价值评判体系。
而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就是典型之例,证实了“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学术新识的成立。
他的文学创作之路,就是他的生命体验之路,因此,对陶渊明生命历程和文学作品的结合分析,在当代的古代文学研究中,具有积极意义。
·注释:
[1]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25,
[2]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45
[3]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129
[4]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107
[5]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111
[6]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34
[7]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95
[8]钟优民:陶渊明论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9]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王波然:生命体验与诗.赤峰学院学报.2008.1
参考文献:
[1]唐满先:陶渊明诗文浅注.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0.34.
[2]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3]王瑶:陶渊明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
[5]钟优民:陶渊明论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6]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罗宗强:古代文学思想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吴云: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12
[10王质:陶渊明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