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1200-(中文版)气候交变稳定性试验

PV-1200-(中文版)气候交变稳定性试验
PV-1200-(中文版)气候交变稳定性试验

标准中心

试件在试验箱中的时间是指连续放置的时间,降温相位和升温相位视气候环境试验箱

的功效而定,误差必须在试验报告中写清楚.

一个周期(见图1)持续720min(12h),由下面的温度–空气湿度的曲线构成:

—60min,升温相位,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80%.

—240min,保持时间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80%

—120min,降温相位,在-40℃处,当达到冻点附近约30%空气湿度时,从T<0℃

起保持空气湿度不变,即不再调节温度,(由于设备条件的限

制,从T<10℃开始,湿度调节失效是允许的).

—240min,保持时间,在-40℃左右,保持空气温度不变,不调节温度.

—60min,升温相位,在+23℃处,约在T=0℃时,相对湿度调到30%.

图1.PV1200试验周期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试验室管理规定, 试验质量保证制度, 项目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试验检测员岗位职责, 项目试验室计量管理员岗位职责, 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的填写、 保管及检查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制度,工地试验室专用章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样品管理制度, 保密制度, 项目试验室安全守则, 各类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 规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特殊试验操作制度, 紧急预案

试验室检测管理制度

(一)检测质量 为加强公路工程现场质量控制,严肃认真地对工程质量负责,坚持准确、可靠、公正的原则,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本合同段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提供试验检测数据。最大限度地消除和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质量。坚持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政策 (二)检测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公路工程的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规程,按照批准的试验检测项目开展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 2、用于检测的全部仪器设备,均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司的要求检定合格。 3、已建立一套严密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在实现质量目标中指标明确,各类人员都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4、严格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进行检测。 5、对检测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法,以确保检测质量。 6、有一套完善的检测流程图及质量保证体系图。 (三)检测工作质量控制 1、检测任务的管理程序 (1)对外检测的一切样品均由主任或其委托人接收,并进行详细登记后报项目部领导,任何人不得私自承担检测任务,或不检测就出其

产品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要求

1.目的:明确公司产品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的要求,确定试验用样品的领用,归还及处理方法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泰丰公司新产品开发样机、工程样机、试产样机、 首批生产的产品、批量生产的产品以及售后反馈质量较差的产品 3.职责:品管部例行试验室负责做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并负责领用、 归还试验用样品,成仓、生产部协助,售后服务部统一处理经过可靠 性试验的样品 4.试验项目: 4.1.1环境试验项目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振动试验、恒定湿热试 验、跌落试验、压强试验 4.1.2可靠性试验项目包括:叉簧寿命试验、按键寿命试验、铃声寿命试验、 MTBF (平故障工作时间)试验 5.试验要求 5.1例行试验室对需做试验的样品,按照《泰丰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品质标 准》进行相关试验,在记录本和白板上记录试验样品的名称、型号、样品 来源、试验项目、试验开始及结束时间、日期等。 5.2例行试验室需对试验前样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检测数据及情 况。 5.3新产品开发样机、工程样机、试产样机做完环境试验后做可靠性试 验。 5.4首批生产的产品抽取5台样机做环境试验后,从中再抽取2台做可 靠性试验。 5.5成熟机型累计生产10万台,抽5台样品做环境试验后,从中再抽取

2台做可靠性试验。 5.6批量生产过程中,因更换物料可能影响到产品性能的,抽5台做环 境试验。 5.7技术服务部反映差的话机,品管针对不良项目安排做例行试验和相 关可靠性试验。 5.8如试验不合格,由开发、工程部分析原因,加以改进,认为问题已经解 决,再行试验。新开发产品只有通过例行试验和可靠性试验,才能投入批 量生产。对于已生产入库的话机,由品管裁决是否需要返工。 6.试验方法:参见实验室相关测试规范。 7.试验用话机的管理 7.1开发、工程样机试验完立即归原部门,并由原部门管理。 7.2例行试验用话机凭品管部经理签名的借条从生产线或成品仓库借 用,试验完立即归还。 7.3可靠性试验用话机凭品管部经理签名的借条从生产经或成品仓库借用,可 靠性试验完后,实验室对话机作上标记,由品管发文通知计划安排返工, 工程出返工方案,返工合格后再入成品仓库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综述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 汽车是露天行驶的交通工具,汽车在户外使用时,会受到高温、低温、湿度、光照、气压、雨雪、风沙等气候环境的影响和长期作用,不仅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的正常发挥,严重时可使汽车功能失效,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形成隐患。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汽车企业为了拓展国际汽车市场,使汽车能够适应全球各种气候环境条件,进而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针对全球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大力开展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研究,确保其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是贯穿于汽车研制、定型、生产和使用等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汽车环境适应性设计的基础和有效手段。通过环境适应性试验,可以发现汽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或防护措施,提高汽车的环境适应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气候老化试验、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实验室模拟环境试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项目,以及汽车环境试验仿真技术,并对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1 汽车环境适应性概述 1.1 汽车环境适应性 GJB 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中,将环境适应性定义为:装备(产品)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和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是装备(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 汽车的环境适应性主要与其选用的材料和总成及零部件的环境适应性,以及所采取的耐环境措施等有关。一旦汽车完成生产定型,其环境适应性也就基本固定。由于不同环境对汽车影响的机理与作用不同,准确表述汽车的环境适应性比较困难。环境适应性要求一般在汽车研制要求、产品定位中予以明确,通常只能对某一类环境提出定量与定性要求,一般要求汽车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强度下不受损坏或能正常工作,其各项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1.2 气候环境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从北往南纬度跨度较大,从东往西海拔高度相差也较大。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我国多样的气候特征,而且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汽车在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功能、性能和寿命均会受到影响。长期研究表明,影响汽车环境适应性能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气温、湿度、气压、太阳光(辐射)和风沙尘等。表1为典型气候环境因素对汽车的影响。 表1 气候环境因素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环境因素主要影响典型故障 高温加热效应材料性能改变、结构强度减弱、总成与零部件过热、润滑与密封失效 低温结冰、脆化、物理收缩发动机起动困难,材料变脆、硬化、失去弹性,磨损增大、密封失效 湿热吸收湿气、锈蚀金属表面腐蚀,材料变质,电强度和绝缘电阻降低、电气性能下降 低气压低气压效应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热平衡性能、排放性能下降,起动困难,工作不稳,密封失效,电气设备性能下降 太阳辐射加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材料膨胀、破裂、老化、脆化,绝缘失效、密封失效,材料软化发粘沙尘磨损、堵塞磨损增大,机械卡死,过滤器堵塞,电气性能变化,密封性能下降 盐雾化学反应、锈蚀、腐蚀机械强度下降、电化腐蚀、电气性能变化、材料腐蚀 雨水降落、扑击和渗透效应发动机熄火,侵蚀表面,电气设备失灵,加速金属表面腐蚀 2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类型

PV 1200 气候交变稳定性试验

大众 集团标准PV 1200 版本2004-10 编号:50211 关键词:气候环境试验箱、气候交变实验、气候交变稳定性 汽车零件 气候交变稳定性试验(+80/-40)℃ 旧版 PV 1200:1972-10,1987-02 修订 与PV 1200:1987-02相比有以下修改: —标题更改 —删除编号8B V0 1 —编辑修整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试验组件(例如汽车发动机舱零部件)的环境循环试验(高/低温循环),对组件和/或零件在温度和湿度循环应力中的性能(例如敏感性的裂纹、变形和复合材料的分离等)进行评估。本试验规范的目的是在加速时间效应的短期试验中发现组件的弱点,而不是限定一般组件的连续运行要求。 2 试验要求 试验要求按照相应的技术供应指标和/或图纸 3 试验说明

制作条目示例: 按照PV 1200无功能限制100个周期 4 试验方法 4.1 试验步骤 试验温度在±2℃范围内调整,相对大气湿度(下面简称rel. humidity)在±5%范围内调整; 在试样装入试验箱之前,将箱内空气调整到室温(23℃)和30%的相对湿度; 必须维持保温时间,加热和冷却阶段的时间可以根据气候试验箱的情况而变化,但是误差必须在试验报告中记录清楚; 一个周期(参见图1)持续720分钟(12小时),由下面的温度和湿度曲线构成。 — 60分钟加热阶段加热到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80% — 240分钟保持阶段保持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80% — 120分钟冷却阶段冷却到温度为-40℃,当达到冰点时相对湿度约为 30%,从温度小于0℃(由于设备系统的限制,也 可以从温度小于10℃起保持湿度不变)开始保持 空气湿度不变 — 240分钟保持阶段保持温度为-40℃,空气湿度不变 — 60分钟加热阶段加热到温度为+23℃,当温度为0℃时相对空气湿 度调整到30%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促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实验室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本规定进一步规范实验室仪器、药品使用及储存管理,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范各类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质管部实验室内部管理。 2、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基本要求 2.1. 实验室是进行检测、检定、校验工作的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检测室 温度、湿度符合相关项目检测环境条件需要。 2.2. 与试验检测工作无关的人员及物品不得入各检测室,实验人员不得做与检测和质 量改进实验无关的事情。工作期间严禁离岗、聊天、嬉戏、打闹、吸烟 2.3.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工作时应戴相关的手套,严禁用手触摸带电器柜, 遵守安全用电规定。 2.4. 相互产生交叉污染或干扰的项目必须分室进行,不同项目的台面和物品不准混用。 2.5. 严格遵守本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每次实验必须有详尽的实验记录,原 始实验记录、数据按规范和要求必须严格管理。 2.6. 工作完备后清理试验场地,关闭电源,水龙头和门窗,做好防水、防火、防盗等 工作。 2.7. 必须遵守危险品的有关规程,对于使用的易燃、易爆、剧毒和有腐蚀性物品,从 进场、领取、使用、废弃等环节上严格按操作程序和细则进行管理。 2.8. 实验室钥匙管理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钥匙管理的要求,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借口 私自配制或转借他人。 2.9. 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实验室清洁卫生落实到人,定期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 疏通排水沟

质量-例行实验及可靠性试验要求

产品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要求文件编号:XXXXX-0012 版本:A / 0 1. 目的:明确公司产品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的要求,确定试验用样品的领用,归还及处理方法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泰丰公司新产品开发样机、工程样机、试产样机、首批生产的产品、批量生 产的产品以及售后反馈质量较差的产品 3. 职责:品管部例行试验室负责做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并负责领用、归还试验用样品,成仓、生 产部协助,售后服务部统一处理经过可靠性试验的样品 4. 试验项目: 4.1.1 环境试验项目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振动试验、恒定湿热试验、跌落试验、压强试验 4.1.2可靠性试验项目包括:叉簧寿命试验、按键寿命试验、铃声寿命试验、MTBF(平故障工作时 间)试验 5. 试验要求 5.1 例行试验室对需做试验的样品,按照《泰丰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品质标准》进行相关试验, 在记录本和白板上记录试验样品的名称、型号、样品来源、试验项目、试验开始及结束时间、日期等。 5.2 例行试验室需对试验前样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检测数据及情况。 5.3 新产品开发样机、工程样机、试产样机做完环境试验后做可靠性试验。 5.4 首批生产的产品抽取5台样机做环境试验后,从中再抽取2台做可靠性试验。 5.5 成熟机型累计生产10万台,抽5台样品做环境试验后,从中再抽取2台做可靠性试验。 5.6 批量生产过程中,因更换物料可能影响到产品性能的,抽5台做环境试验。 5.7 技术服务部反映差的话机,品管针对不良项目安排做例行试验和相关可靠性试验。 5.8 如试验不合格,由开发、工程部分析原因,加以改进,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再行试验。新开 发产品只有通过例行试验和可靠性试验,才能投入批量生产。对于已生产入库的话机,由品 管裁决是否需要返工。 6. 试验方法:参见实验室相关测试规范。 7. 试验用话机的管理 7.1 开发、工程样机试验完立即归原部门,并由原部门管理。 7.2 例行试验用话机凭品管部经理签名的借条从生产线或成品仓库借用,试验完立即归还。 7.3 可靠性试验用话机凭品管部经理签名的借条从生产经或成品仓库借用,可靠性试验完后,实 验室对话机作上标记,由品管发文通知计划安排返工,工程出返工方案,返工合格后再入成 品仓库 生效日期:2002.4.20 第 1 页共1 页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规范;完整版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规 范;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目录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被测设备(DUT) Device Under Test(DUT).................... 3.2 负荷代码.................................................... 3.3 试验代码.................................................... 3.4 允许的试验参数公差.......................................... 3.5 温度和电压术语定义.......................................... 3.6 运行状态 Operating Type ..................................... 3.7 功能状态等级(FSC) Functional Status Class(FSC).......... 4 一般要求.......................................................... 4.1 电子电气零部件设计寿命...................................... 4.2 可靠性目标.................................................. 4.3 试验样品数.................................................. 4.4 试验代码....................................................

环境适应性大纲

编号:xxxx 环境适应性大纲与分析 xxxxxxxx 页脚内容4

签署页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标审: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1、范围 1.1 主体内容 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x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 GJB150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3、编制依据 《xxxxx技术协议》; 4、一般要求 4.1环境适应性工作目的 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性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4.2.2环境适应性工作与产品整机和系统的研制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进行; 4.2.3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和工艺。 4.2.4加强对研制、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 4.2.5产品设计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

4.3 环境适应性工作计划 按产品研制计划要求,产品研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确定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样品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环境适应性工作计划见表4。 5、详细要求 5.1 项目确定阶段 由项目组长,依据产品合同和技术协议书提出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同类产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设计技术方案,进行本产品的任务论证和环境适应性论证,也可以合并到方案论证中同时进行,并形成任务论证报告或环境适应性论证报告。 5.2 方案设计阶段 5.2.1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案 由项目组长编制环境适应性方案设计报告,一般可以与产品方案设计报告同时进行,需要时,也可单独进行。 5.2.2 编制大纲 由项目组长编制环境适应性大纲,经技术部经理审核,总工或副总工批准后实施。 5.2.3 大纲评审 由技术部组织产品环境适应性大纲的评审,以确保环境适应性大纲的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一般可以与产品可靠性、保障性、环境适应性大纲同时评审,需要时,也可以单独评审。 5.3 样品研制阶段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室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室“浙商品牌杭州中测”》 一、概述 本试验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功能气候模拟试验设备,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温湿度、日照、淋雨、盐雾(NaCl、MgCl2等)、冻融与干湿交替、盐溶液(氯盐、硫酸盐、镁盐)中的腐蚀与干湿交替、大气、CO2、NOx、SO2气体等环境,实现对水泥(沥青)混凝土耐久性的评定。主要功能是在一定空间内模拟一种或多种气候条件状态,可进行混凝土试件的高温干燥试验、低温冻融试验、湿热寒潮试验、高低温交变循环试验、、温湿交变循环试验、盐雾试验、淋雨试验、光照试验及具有盐类或化学物质浸蚀的试验等,为试验样品提供多种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测试手段,并实现不同环境耦合的模拟试验、不同环境与荷载耦合试验,包括气候环境与力学荷载作用的综合、气候环境与腐蚀工业环境的综合等,且充分考虑试验的综合环境设置、荷载施加反力架的布置、腐蚀环境下加载方式和设备防护等多种综合因素。本试验系统是以“工程应用环境模拟与仿真”为基础,提供了在不同的工程应用环境条件下,为工程材料提供多种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测试手段下耐久性能的智能环境模拟测试系统。 防腐蚀处理:系统材料、设备及相关附属配件均选用高耐腐蚀性SUS316不锈钢材料和非金属复合材料;有关电器元件均进行隔离或密封防腐蚀处理,系统设计时对试验装置的整体及与腐蚀介质接触的各个部件、管路、电器元件都进行了防腐和密封设计,包括材质、部件的连接、节点的处理等均具有一定的防腐质保年限。

二、满足标准: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三、主要技术规格及参数: 1 工作室尺寸: 3500×4300×2000(宽×长×高)mm 2 温度范围:-20℃~+60℃ 3 温度偏差:±3℃ 4 温度波动度:≤±1℃ 5盐水浓度:3~5% 6.雾粒大小: (5~10)um 7.盐水流量:150~250L/h 8.人工雨方向:垂直向下 9.承重: 2吨/车×2辆 10.试件尺寸: 2500×600×500(mm) 11.试件数量:两件 12.制冷系统冷却方式:风冷式 13.温度控制方式: PID控制方式 14.光源:紫外灯管(UVA) 15.灯管距试件距离: 50mm 16.灯管间距: 70mm 17.碳化试验:通过流量、时间控制浓度,CO2气体浓度用进口浓度仪控制。 18.电源: 380V±10%,50Hz,120KW

环境监测中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1、监测分析室是分析实验检定的工作场所,为保证环境清洁、安静,不经允许外人不得进入; 2、严禁在监测分析室吸烟、饮食、会客,不得晾晒衣服和放置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3、监测分析室的地面、操作台应经常打扫、擦拭,保持无灰尘,实验台抽屉试剂架柜、仪器架柜,通风橱要摆放整齐有序,标志清晰、规; 4、各监测分析室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各种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妥善管理,保证随时可以供应,注意实验室用电安全,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室电线管道设施,应安全、规,不得随意布线; 5、分析人员进入监测分析室应身着白大褂,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则,认真执行本人所承担的技术操作规,工作要集中精神,严禁玩忽职守; 6、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安全使用规则; 7、监测分析室的药品、试剂标签清楚,存放整齐,各种玻璃仪器应分类保管,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8、凡属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经专人负责保管,不准在监测分析室随意存放; 9、实验完毕,及时整理仪器设备和清洗实验用具,正确处理废弃物,及时切断电源、气源和火源,下班前检查水、电、气及门窗安全方可离去 检测人员行为规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务实进取; 2、科学检测,严格执行标准、遵守检测程序,保证检测质量 做到数据准确、有效; 3、遵守法规讲廉洁、拒腐蚀、不徇情、守公德、讲文明,做到五不准; a.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礼品礼金或有价礼券; b.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的邀请娱乐活动; c.不准收受被检测单位的宴请; d.不准参加被检测单位或个人的营销活动; e.不准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 4、遵守检测工作程序,做到: a、持证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检测; b、检测完毕,要清洗好器皿和仪器,清理剩余样品垃圾; 5、遵守规定,妥善保管检测资料。 为用户和保护技术所有权制度 1、全站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制度,做好技术工作。凡系绝密、、文件,必须按规定围传阅,不得随意扩大传阅围; 2、本站重要技术和正在研究中的分析方法,重大事故有关报告及处理记录,各种技术资料,一律不准随意查阅、外借; 3、采样计划、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和数据未公开前,未经有关部门许可,一律不准以任何形式向无关人员泄露扩散; 4、凡用户提供的产品技术资料、图纸、工艺文件等,一律不准向外公布或转让,也不得用于个人或单位的经济开发;

环境可靠性试验规范标准

环境试验规范 修改记录

1. 温度试验 1.1高温贮存试验 试验描述:将试验样品放置在高温环境中贮存一段时间,试验样品不进行工作。 试验目的:确定产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贮存是否对其外观,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实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防冷凝装置。 试验条件:60℃(每种产品按该产品的检验规范的指标设定。客户另有要求按客户要求设置)。 试验程序: 1. 预处理:试验前应该消除可能会对试验造成影响的因素。 2. 初始检测:按要求对用于试验的样品进行电气和机械性能测试,并做好记录。 3. 将恒温恒湿试验箱设定为试验所需温度和湿度,使试验箱温度稳定至设置温度。 4. 将处于室温的试验样品按正常状态放入准备好的试验箱内。 5. 和某种特定的安装架一起使用时,应使用这些装置一起试验。 6. 高温贮存试验时间为48H,有特殊要求则按特殊要求进行设定。 7. 试验48H后,将试验样品在室温下放置2个小时。 8. 试验后检测:按相关要求对试验样品的外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进行检测,并做好记 录。 9. 将试验前后的测试进行对比,判断该试验是否对产品造成不良影响。 1.2高温工作试验 试验描述:将试验样品放置于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并使试验样品处于运行状态,若有要求加上负载,则加上负载进行试验。 试验目的:高温环境下工作是否对其外观,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防冷凝装置。 试验条件:温度40℃,(每种产品按该产品的检验规范的指标设定。客户另有要求按客户要求设置)。 试验程序: 1. 预处理:试验前应该消除可能会对试验造成影响的因素。 2. 初始检测:按要求对用于试验的样品进行电气和机械性能测试,并做好记录。 3. 确定试验箱保持室温,使试验样品处于准备工作状态。 4. 把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箱中,按要求设置试验温度和湿度,关闭试验箱。 5. 待温度上升到试验温度,立即让试验样品进入运行状态。 6. 试验样品在试验箱中运行的时间为2H。 7. 试验后测试:按要求测试试验样品的电气、机械性能,检查外观有无被腐蚀,变型, 变色等。 1.3低温贮存试验

整车环境适应性试验要求规范--最终版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ZX 03.05.022-2014 整车环境适应性试验规 2014-09-20发布2014-09-20实施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本标准由汽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汽车研究院试制试验所归口。 本标准编制部门:试制试验所 本标准编制: 本标准审定: 本标准批准:

整车环境适应性试验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在特殊环境下所要做的环境适应性试验的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兴公司开发完成的OTS阶段搭载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M1、N1类车型。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QJZX 03.05.019-2011 汽车整车磨合试验规程 QJZX 03.05.001-2011 道路试验样车接收技术条件 QJZX 03.05.013-2013 汽车故障模式分类 GB/T 12678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3.试验要求 3.1试验样车 3.1.1样车必须为OTS阶段及OTS阶段以后的样车,数量不低于2台。 3.1.2试验样车技术状态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3.1.3载荷变化方式为变载,试验整个过程须涵盖满载、半载、空载、定载荷工况,最大可能接近用户的实 际使用情况。 3.1.4试验过程及去往试验目的地的过程中,所用燃油尽量选用当地的正规加油站油品,车辆保养用品必须 在车辆所到地区的中兴汽车服务站购买更换。 3.2气象状况 试验进行应依据当地气候,在不影响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涵盖当时季节的所有气象条件。 3.3试验设备

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实验室的环境管理及“三废”管理、药品管理加以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技术部实验室环境的管理。 3 职责 技术部负责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综合管理部负责实验室环境管理的检查和考核。 4 定义 无 5 内容 废气排放管理 5.1.1实验室设置 实验室的设置应便于使泄漏的有害气体能自行扩散和自净。 5.1.2废气排放和操作 实验室从事日常检测和化学工艺试验,伴有产生有害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废液排放管理 5.2.1有机废液管理 用量较少,对各类有机溶剂废液:醇类、酯类、有机酸类,以及其他废液,一律不得倒入下水道。必须混合集中后,由专用焚烧炉或其他方式处理。 5.2.2无机废液处理 5.2.2.1含重金属的废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应集中于罐或大瓶中,经碱化沉淀,将清液排至污水池处理;沉淀物由具有相应处理能力的废物处理中心处理。 5.2.2.2 含酸或碱原废液排到公司污水池进行统一处理。 实验使用的化学试剂和材料的存放管理 5.3.1要配备专用试剂架和试药柜,存放少量的化学试剂和材料。 5.3.2试剂和材料要分类存放: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分开存放;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要密封存放。 5.3.3对于过期或不再使用的试剂,不得任意倾倒,应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相应处理。 培训 5.4.1实验室指定实验员为兼职的环保员,负责进行环保培训和管理,学习国家有关环保法律和法规,提高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环境意识。 5.4.2 各实验室在业务培训中,应贯穿环保内容,有关人员应熟知各类化学试剂、材料的化学性质和毒害作用。 日常管理 5.5.1实验室自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验用药品应置于药品柜中,实验室内物品为科研活动所用,由技术部专人存取,严禁挪为它用。 5.5.2实验室管理人员应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他无关物品。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漏电保护器、灭火器等安全设备,下班前检查关水、电和

大众-腐蚀

加速度±2.5 g 冷凝器上部中央处 负荷交变次数10×106次负荷交变 接着 加速度± 5 g 时间 2×106次负荷交变 频率约20 Hz 附件不共振 接着按3.4条进行气密性试验. 4.3 耐腐蚀性/表面防护 试样数量 2件 4.3.1 蒸发器 4.3.1.1 材料 材料按图纸及技术指标描述书 4.3.1.2 涂层 涂层按图纸 如果需要从腐蚀技术的角度考虑涂层或需要获得无气味的蒸发器,接头应没有油漆/涂层.油漆/涂层滴落后不许留下凸痕,而且蒸发器翅片间的缝隙不许被油漆/涂层材料粘住.油漆/涂层在干燥后必须是没有气味且不危害健康.气密性试验应在涂覆前进行,这样在存在不密封的情况下,油漆/涂层不会将不密封的位置盖住.涂层须符合欧洲旧汽车规范中的规定. 外部清洁度 在汽车的寿命期内,外部涂层不许脱落. 粘附强度的特性试验(敲击试验): 在气候交变试验PV1200的条件下存放24h,接着在60℃的炉子中干燥3h,然后在室温下静放0.5 h. 上述过程后,将蒸发器从高约30 cm 的高度向一清洁的黑色台板上敲击一次. 称取位于台板上的从蒸发器上脱落的颗粒的重量. 颗粒脱落量最大不许超过2 mg/m2的蒸发器表面积. 4.3.1.3 耐腐蚀性 试样数量 2件 4.3.1.3.1盐雾试验 试验按DIN 50 021-SS

试验时间 480 h 放入水下).不允许有腐 试验标准无泄露性(2 bar试验压力的N 2 蚀(如粉化,诸如点腐蚀疤痕的表面损伤),但允许铝变色. 注释:试样应和空调器中用来固定和密封蒸发器的所有零件一起承受盐雾试验. 应注意蒸发器在空调器中的安装位置. 4.3.1.3.2 循环喷雾试验(SWAAT) 试验按 PV 1208 试验时间 20 天(240循环) 放入水下). 试验标准无泄露性(2 bar试验压力的N 2 4.3.1.3.3 腐蚀交变试验 试验按 PV 1210 试验时间 6周(30循环) 放入水下). 试验标准无泄露性(2 bar试验压力的N 2 无铝腐蚀. 注释:试样应和空调器中用来固定和密封蒸发器的所有零件一起承受腐蚀交变试验. 应注意蒸发器在空调器中的安装位置. 4.3.2 冷凝器 4.3.2.1 材料 材料按图纸及技术指标描述书 4.3.2.2 涂层 如果是出于外观的要求,应涂以黑色有机涂层. 油漆必须覆盖在前侧(不允许铝材透出来的银色). 涂层以及可能情况下使用的增附剂须符合欧洲旧汽车规范中的规定. 4.3.2.3 耐腐蚀性 4.3.2.3.1 腐蚀交变试验 试验按 PV 1209 试验时间 24周(24循环),但对于公司不了解的供货厂/工 艺在认可试验时需48周(48循环) 试验标准 放在水下). -无泄露性(20bar试验压力的N 2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

标准、规范、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为加强技术资料的管理,保障检测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制定本制度。 1、本站标准、规范、技术资料由质量室统一管理; 2、各室如需新购标准、规范、技术资料等需报质量室统一购置; 3、质量室应注意采集技术资料信息,及时更新有关技术资料; 4、标准、规范、技术资料由质量室建立档案,统一编号、保存; 5、质量室应建立资料借阅制度,技术资料原则上只供本站人员借阅,借阅、复制技术资料应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 6、技术资料应根据有关要求、分类、重要性等情况确定保存期限。一般情况下各种法规、标准、规范应保存至有效期过后两年;检验报告与记录一般保存两年,当有合同要求时,记录的保存期应按合同要求执行;对有继续保存价值的技术档案,报经质量主管批准可延长保存期限; 7、超过保管期的技术资料应按规定报技术主管批准,登记后予以销毁; 8、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副本的管理应遵守有关保密的规定。 试验环境条件管理制度 为保障试验环境条件满足检验工作及其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制度。 1、检验室应保证检验时的现场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满足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不应对检验结果或对检验设备的计量准确度造成不利影响; 2、在检测站以外场所进行的检验工作,应首先确认环境条件就是否满足标准规范要求的范围。对检验环境条件有可能发生的变化要有足够的预见,以避免对检验操作及检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3、对开展检验工作的环境条件要进行监测、控制与记录,项目负责人应确保环境控制设施运转正常,认真填写设备使用与环境监测记录,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应报告室主任或质量主管。 4、检验室应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如灰尘、电磁干扰、温度、湿度、电源电压、噪声、振动、雷电、有害气体等的影响,以免影响工作质量。 5、检验室应制定停电、停水、火灾等非正常情况的应急预案,在检验过程中非正常情况发

环境适应性大纲通用模板

XXXX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适应性大纲 项目名称: 项目型号: 项目代号: 项目负责人: 编制:时间: 审核:时间: 标准化:时间: 批准:时间:

XXXX环境适应性大纲 1、范围 1.1 主体内容 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电源变换器模块(以下简称电源模块)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 GJBGJB4239-2001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GJB 1032 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3、编制依据 研制合同书和技术协议书。 4、一般要求 4.1环境适应工作目的 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4.2.2环境适应性工作与产品整机和系统的研制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进行; 4.2.3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元器件和工艺。 4.2.4加强对研制、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 4.2.5产品设计、制造中器材和原材料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 1)散热:用热交换的原理,将设备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形式进行散热。元器件布局时要让发热元件合理分布,将模块内的热源分散放置,避免出现过热点。发热量大的元件必须要用陶瓷过度片或导热胶贴在外壳或散热面上。 2)隔热:在设计时应考虑对有源器件与无源器件、发热元件与非发热元件相对隔离,特别是对温度敏感的元器件加以保护,以减轻发热元器件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YCS3-04-025 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版本号:A 修订号:0 1 目的 对实验室的环境管理及“三废”管理、药品管理加以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技术部实验室环境的管理。 3 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3.2 综合管理部负责实验室环境管理的检查和考核。 4 定义 无 5 内容 5.1废气排放管理 5.1.1实验室设置 实验室的设置应便于使泄漏的有害气体能自行扩散和自净。 5.1.2废气排放和操作 实验室从事日常检测和化学工艺试验,伴有产生有害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 5.2废液排放管理 5.2.1有机废液管理 用量较少,对各类有机溶剂废液:醇类、酯类、有机酸类,以及其他废液,一律不得倒入下水道。必须混合集中后,由专用焚烧炉或其他方式处理。 5.2.2无机废液处理 5.2.2.1含重金属的废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应集中于罐或大瓶中,经碱化沉淀,将清液排至污水池处理;沉淀物由具有相应处理能力的废物处理中心处理。 5.2.2.2 含酸或碱原废液排到公司污水池进行统一处理。

5.3实验使用的化学试剂和材料的存放管理 5.3.1要配备专用试剂架和试药柜,存放少量的化学试剂和材料。 5.3.2试剂和材料要分类存放: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分开存放;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要密封存放。 5.3.3对于过期或不再使用的试剂,不得任意倾倒,应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相应处理。 5.4培训 5.4.1实验室指定实验员为兼职的环保员,负责进行环保培训和管理,学习国家有关环保法律和法规,提高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环境意识。 5.4.2 各实验室在业务培训中,应贯穿环保内容,有关人员应熟知各类化学试剂、材料的化学性质和毒害作用。 5.5日常管理 5.5.1实验室自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验用药品应置于药品柜中,实验室内物品为科研活动所用,由技术部专人存取,严禁挪为它用。 5.5.2实验室管理人员应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他无关物品。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漏电保护器、灭火器等安全设备,下班前检查关水、电和 09-02-26 第1页共2页 YCS3-04-025 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版本号:A 修订号:0 门窗状态。 5.5.3对忽视环保工作,或因管理不善,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人员,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同时,追究兼职环保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 6 相关性文件 无 09-02-26 第2页共2页

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制度 (一)实验室是进行检测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严禁存放私人或与实验无关的一切物品;不准做一切与检测和科研实验无关的事情。 (二)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加强技术安全和技术保密工作,严格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计量管理。 (三)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实验室有关的安全守则,熟悉有关仪器的操作规程和相关实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有关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在实验室内的一切活动须经本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许可方可实施。 (四)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着整洁的工作服。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严禁入内。 (五)严禁实验室人员私自接受或安排他人在实验室内开展实验工作、进行仪器检测和私自收费,或减免应收费用,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和处罚。 (六)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每次实验必须有详尽的记录,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等;使用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登记。原始实验记录、数据按规范和要求必须严格管理。 (七)由于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要追究使用人的责任直到赔偿。 (八)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到文明、有序管理。必须认真执行有关实验室安全卫生的管理规定,做到文明整洁,仪器设备摆放整齐,杜绝事故的发生。 (九)实验室钥匙管理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钥匙管理的规定,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私自配制或转借他人。 (十)非本公司外的个人或团体参观实验室需经总经理批准。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安排他人参观。

《整车高寒地区适应性试验方法》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ICS 32.020 T40 团体标准 T/CSAEXX-2020 整车高寒地区环境适应性 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vehicle in cold area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该标准所涉必要专利信息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

T/CSAE XX -2020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路面附着系数(μ) (1) 3.2雪地压实度 (1) 4 试验条件 (1) 4.1车辆条件 (1) 4.2场地条件 (2) 5 试验项目及方法 (5) 5.1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 (5) 5.2 采暖性能试验 (5) 5.3 除霜性能试验 (5) 5.4 积雪地面通过性试验 (6) 5.5 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及低温充电试验 (7) 5.6雪侵入试验(扬雪试验) (9) 5.7 适应性行驶试验 (9)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试验工况路线 (11)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试验记录表 (14) III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提出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测试技术分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定远汽车试验场、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汽中心呼伦贝尔冬季汽车试验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策、刘兵、崔晓川、张晓辉、端方勇、陈亮、孙建忠、陈涌填、赵峰、唐天柱、王庆喜、刘卫昌、傅耀宇、吴波勇、吴旭、刘学松、何俊南、陈汉。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塑料件油漆涂层及镭雕符号检验规范

经典文档 塑料件喷涂、移印性能检验规范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本公司所有涂饰塑料零件(按键、外壳等)油漆涂层在没有客户相关标准规定时的技术要求、检查验收项目、检验方法、验收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开汽车电器(上海)有限公司所有配套厂家所供给的所有涂饰塑料零件产品的性能检测与质量验收。 本文不适用于非喷涂塑料件产品性能检测与质量验收。 注:如果客户标准低于本标准按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 6739-2006 涂膜铅笔硬度测定法 GB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法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754-1988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 部分:氙弧灯 QC/T 15-1992 耐制动液性测定法 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PV 1200 气候交变试验,机组,零部件,分类原则,半成品 PV 1210 车身;腐蚀试验 PV 1303 塑料镀层,织物表面结构,氙弧灯同步照射 PV 2005 汽车内饰零件,耐气候交变试验 PV 3341 汽车内饰件非金属材料;有机化合物散发性能的规定 PV 3906 非金属表面构件,耐磨性能试验 PV 3952 内室塑料构件,耐划伤性能试验 PV 3964 整车表面;耐润肤霜试验 TL 521 17 酒精,变性,润滑剂技术要求 VW 011 55 汽车外构件概论,首次供货和更改的批准 VW 501 80 汽车内室构件,散发性能 VW 501 85 汽车构件,耐风化性 VW 501 90 汽车内部装备的构件,色度米制评估 VW 911 01 汽车环境标准,汽车零件,燃料,生产原料,避免有害物质 DIN 51 631 沸腾范围汽油,技术要求 DIN 75 220 汽车构件在日照模拟装置中的老化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