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培养专题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培养策略研究实验方案
郭家坝镇明德小学宋宁波
一、指导思想: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包括: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把做事和做人的教育结合起来;既要使学生正确地继承知识,又要使学生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既要使学生发展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要使学生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心理因素,把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结合起来;既要提高学生智慧,又要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把提高智慧和增进健康结合起来。
二、现状分析:
我所担任的六二班这个教学班,学生有36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也大多在初中或高中文化水平,对学生学习的辅导能力很低,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学生中学习成绩在优良等级的占70%以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属于中等偏上,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还很不够,对抽象的、远离生活实际的知识总是不能理解。另外班上还有12个学生学习能力比较低下,学习效果也很差。针对以上情况,我将在该班进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实验。
三、实验目的:
1、探索小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的策略。
2、使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得以养成。
3、通过实验,转变自己教育观念,发挥自己的教育才能,改变自己教育行为方式。
四、实验内容:
结合本班实际,我决定以“研究小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培养的阶段性”为实验内容。
学生习惯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常常要通过初次感知——不断重现——反馈矫正——形成习惯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培养的方式也体现出不同特点,也应有不同的具体措施。
五、实验措施:
1、加强学习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和有关教育教改经验方面的学习,认真收集、整理资料,每月要定期学习两次,写好教学笔录,每期要进行阶段性的实验小结。
2、改革课堂教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发挥教师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胆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真切体验学生“求异”“标新”的价值。鼓励学生凭借已有经验从同一信息源中产生各种不同的整和,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鼓励学生进行幻想,允许学生出错,学会合作学习。
3、开设创新思维策略训练课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思维策略传授和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多种思维方式。
4、加强元认知的训练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离不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创新精神不只限于课堂教育中,应包含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
6、长抓不懈形成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重复多次行为,具有渐进性。小学生还不能做到有意识,自觉地进行行为的练习,所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坚持不懈地对学生的思维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进行指导,严格训练,才能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
六、实施策略:
根据实验内容和别人已有的经验,我准备通过“实践——操作——归纳——建构”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操作:教师把新学习的数学材料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等抽象的知识,设计成学生可以操作的活动,把原本固定的、没有感情色彩的书本知识变成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探索与发现:首先要鼓励质疑,大胆发言;其次要容忍错误,错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精神。
指导发现的思维方法,如:
1、归纳——发现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归纳法是科学发现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发现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
2、比较——发现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异同点的思维方式,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获得清晰的概念和清晰的知识。
3、类比——发现类比是根据两事物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比是科学发现的常有方法,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类比,可促进学生对规律的发现。运用类比法得出的“结论”只是“假说”,必须验证以后才能叫结论。
4、实验——发现实验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
作,来发现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教学方式。发现了什么,必须进行验证,以辩其真伪。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建构:相对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言,学习活动的一个主要特点就在于:学生头脑中认知框架的不断同化或重组,而后者又正是新的学习活动与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
在建构的过程中,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语言的介入,使一般意义上的感知转化为“语言化了的感知”,进而语言从“行为的伴随物”转变为“行为的替代物”,实现了对“直接感知的超越”,获得了抽象的数学知识结构。
七、实验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2009年2月——2009年3月拟订研究专题,确定研究对象和方法,制定方案,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
2009年4月——2009年6月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和分析,提出小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培养的策略,探索其中的规律、方法。
2009年7月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八、成果形式
1、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2、撰写有关的应用理论研究文章。
3、学生个案分析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