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到化学》复习课件最新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1.2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合作探究·课堂 讲练
课时作业
第2课时 蒸馏和萃取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合作探究·课堂 讲练
课时作业
1.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的原理和基本方法。重点 2.掌握蒸馏和萃取所适用的物质。 3.通过对离子的检验、物质提纯方法的学习,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2.实例——制取蒸馏水 (1)仪器及装置图。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合作探究·课堂 讲练
课时作业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2)蒸馏水的制取。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①自来水中离 子的检验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合作探究·课堂 讲练
课时作业
现象
结论
出现不溶 于稀 HNO3 自来水中含有_C_l_-_ 的白色 沉淀
课时作业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在仪器①中还需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仪器②时水流的方向是________进________出(填“f”或“g”)。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合作探究·课堂 讲练
课时作业
[变式训练 1] 如图所示是用自来水制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其原理与教材
中的实验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合作探究·课堂 讲练
课时作业
第2课时 蒸馏和萃取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合作探究·课堂 讲练
课时作业
1.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的原理和基本方法。重点 2.掌握蒸馏和萃取所适用的物质。 3.通过对离子的检验、物质提纯方法的学习,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2.实例——制取蒸馏水 (1)仪器及装置图。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合作探究·课堂 讲练
课时作业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2)蒸馏水的制取。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①自来水中离 子的检验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合作探究·课堂 讲练
课时作业
现象
结论
出现不溶 于稀 HNO3 自来水中含有_C_l_-_ 的白色 沉淀
课时作业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在仪器①中还需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仪器②时水流的方向是________进________出(填“f”或“g”)。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
自主学习·新知 全解
合作探究·课堂 讲练
课时作业
[变式训练 1] 如图所示是用自来水制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其原理与教材
中的实验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化 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课件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共16张PPT

CO32-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Cl-
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AgNO3 + HCl = AgCl ↓ 稀硝酸 不溶于硝酸 + HNO3
二、离子的检验
被检验 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化学(离子)方程式
NH4+ Fe3+
△ 放出气体使湿润 NaOH溶液 NH4Cl+NaOH=NH3↑+ 的红色石蕊试纸 H2O+NaCl 变蓝
过滤
蒸发
蒸馏 萃取
分液
考考你?
指出分离下列混合物的操作方法
▲ 分离油和水
▲ 用海水制蒸馏水 ▲ 食盐提纯(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 用海水制盐
▲ 从碘水中获取碘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提 纯方法 适用范围
过滤 蒸发
不溶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粗盐提纯 用海水制盐
蒸馏
萃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合 用海水制纯水 物的分离 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 从碘水中提取碘 剂中溶解度不同 分离互不相溶、密度不同 的液体混合物
NaOH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 FeCl3+3NaOH=Fe(OH)3↓ 淀 +3NaCl
或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 色
Fe3++3SCN-=Fe(SCN)3
想一想
有A B 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 液:K2CO3,BaCl2,Na2SO4.将它们分 别与H2SO4作用,A产生白色沉淀,B 产生无色气体,C中无可见现象.则 BaCl2 K2CO3 A是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 Na2SO4 C是________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从实验学化学PPT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 4、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洗净,整理清洁实验台。
二、了解安全措施
1、一些偶然事故的处理: (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失火如何 处理? (2)活泼金属Na、K及易燃物P着火如何灭? (3) 汞(水银)洒落地如何处理? (4)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直接加进浓硫酸中,并用玻棒搅拌? (5) 1)酸(碱)少量滴在桌面? 2)浓硫酸溅皮肤?
底色:白色 图形:骷髅头和交叉骨形
(黑色) 文字:黑色
常见危险品得分类和标志
一级
二级
三级
放射性物品标志
底色:上半部黄色,下半部白色 图形:上半部三叶形(黑色)
下半部一条、两条、三条垂直的红色宽条 文字:黑色
常见危险品得分类和标志
腐蚀品标志 底色:上半部白色,下半部黑 色 图形:上半部两个试管中液体 分别向
我们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
一、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结构
基 1.重视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
2.反应化学与科学和技术及社会、 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作用和影
线 响的教育内容和素材
索 3.体现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及研
究方法的内容和素材
各模块都根据构成内容的基本线索,选择、 安排具体内容,构建教材体系。
必修化学1、化学2
3)酸液或碱液入眼? (1)先抹后洗抹布 (2)干布抹,再冲洗,中和, (3)大 量水冲洗,眨眼3%NaHCO3溶液,20%硼酸 2、一些药品的保存: (1)金属钠、钾放在炼油中; (2)白磷放在水中;溴用水封;碘易升华,石蜡封存 (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防爆炸; (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棕色瓶中 阴冷处 (6)酸放在玻璃瓶中,碱放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 4、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洗净,整理清洁实验台。
二、了解安全措施
1、一些偶然事故的处理: (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失火如何 处理? (2)活泼金属Na、K及易燃物P着火如何灭? (3) 汞(水银)洒落地如何处理? (4)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直接加进浓硫酸中,并用玻棒搅拌? (5) 1)酸(碱)少量滴在桌面? 2)浓硫酸溅皮肤?
底色:白色 图形:骷髅头和交叉骨形
(黑色) 文字:黑色
常见危险品得分类和标志
一级
二级
三级
放射性物品标志
底色:上半部黄色,下半部白色 图形:上半部三叶形(黑色)
下半部一条、两条、三条垂直的红色宽条 文字:黑色
常见危险品得分类和标志
腐蚀品标志 底色:上半部白色,下半部黑 色 图形:上半部两个试管中液体 分别向
我们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
一、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结构
基 1.重视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
2.反应化学与科学和技术及社会、 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作用和影
线 响的教育内容和素材
索 3.体现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及研
究方法的内容和素材
各模块都根据构成内容的基本线索,选择、 安排具体内容,构建教材体系。
必修化学1、化学2
3)酸液或碱液入眼? (1)先抹后洗抹布 (2)干布抹,再冲洗,中和, (3)大 量水冲洗,眨眼3%NaHCO3溶液,20%硼酸 2、一些药品的保存: (1)金属钠、钾放在炼油中; (2)白磷放在水中;溴用水封;碘易升华,石蜡封存 (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防爆炸; (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棕色瓶中 阴冷处 (6)酸放在玻璃瓶中,碱放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件

3、辨认安全标识
易燃品
易燃气体: H2、CH4等 易燃液体:有机溶剂(酒精、汽油等)
自燃物品: 白磷、镁粉
腐蚀品 有毒品 氧化剂
遇湿易燃物品:Na、K、电石(CaC2)等 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NaOH固体等
CO、氰化物(KCN)、钡盐、汞(Hg)、 铅(Pb)等
KMnO4、过氧化物(H2O2、Na2O2)等
密度等)或化学性质(生成气体↑、沉淀↓等特殊 现象)进行检验
2、离子检验的鉴定原则
试剂取少量,固体配溶液, 步骤最简单,规范答现象.
3、一般简答顺序为
①各取少许溶液 ②加入少许试剂
③描述现象
④得出结论
操作——现象——结论——原理(题目有要求就写)
四、物质的量及其换算
万能恒等式
n
=
m M
=
n NA
=
的硫酸溶液的体积是:
C
A.25
B.25L
C.25mL D.50mL
实验室要配制100mL 2 mol/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
题:
(1)配制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
还有___1_0_0__m__l容___量__瓶__、___胶__头__滴__管_______。 (2)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其质量为_8__.0_g______。
(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 1. 与原溶剂互不相溶,如 CCl4与H2O互不相溶 • 2. 溶解溶质的能力远大于原溶剂,如
CCl4(I2)>H2O(I2) • 3. 不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如 CCl4不与I2 反应
常见的萃取剂: 四氯化碳、汽油、苯、甲苯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完整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共62张ppt课件

完整最新ppt
19
一、常见仪器
9. 仪器的洗涤 一般洗涤方法: 用洗涤剂和毛刷反复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几次
特殊污垢的洗涤:
MnO2、Fe(OH)3、KMnO4 银镜
浓盐酸(可加热)
硫
碘、酚醛树脂
苯酚
油脂
完整最新ppt
20
一、常见仪器
9. 仪器的洗涤 一般洗涤方法: 用洗涤剂和毛刷反复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几次
特殊污垢的洗涤:
MnO2、Fe(OH)3、KMnO4 银镜
浓盐酸(可加热) 稀硝酸
硫
碘、酚醛树脂
苯酚
油脂
完整最新ppt
21
一、常见仪器
9. 仪器的洗涤 一般洗涤方法: 用洗涤剂和毛刷反复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几次
特殊污垢的洗涤:
MnO2、Fe(OH)3、KMnO4 银镜
浓盐酸(可加热) 稀硝酸
硫 碘、酚醛树脂
胶头滴管吸取
直接倾注法(标签、玻璃棒引流)
完整最新ppt
30
完整最新ppt
31
二、基本实验操作
2. 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种类
完整最新ppt
32
二、基本实验操作
2. 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种类 (2)使用方法
①检验液体: 表面皿或玻璃片 ②检验气体: 润湿 --- 玻璃棒一端(注意不要接触其它仪器)
三、试剂的存放
(1)存放要求
(2)需密封保存的试剂 (3)对试剂瓶的要求
(4)对瓶塞的要求
完整最新ppt
37
三、试剂的存放
(1)存放要求 防止变质; 取用方便
(2)需密封保存的试剂 (3)对试剂瓶的要求
(4)对瓶塞的要求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复习课件

思考1: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吗?可能还
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 粗盐中含有的杂质:MgCl2、CaCl2以及一些硫酸盐。
提问:怎样来检验粗盐中可能含的硫酸盐杂质呢?
演示实验1-2/P7 小结:硫酸根离子(SO42-)检验
方法:先加稀硝酸(或稀盐酸)使溶液酸化,再加BaCl2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
★过滤②时漏先斗里倒的上液层体低清于液滤,纸边再缘转。移浊液。
“三靠”: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
★过滤②完玻毕璃棒洗的涤一沉端要淀靠2在-三3层次滤。纸的一侧
③漏斗的下端(尖嘴部分)要紧靠烧杯内壁 用提纯粗盐为例,演示实验1-1/P5
⑵ 蒸发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 方法。
★操作要点:
①液体量:1/3-2/3② Nhomakorabea碎瓷片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④冷凝水方向 ⑤当只有少量液体时停止蒸馏 ⑥先停止加热,后停止冷凝水
蒸馏
演示实验1-3/P8
⑵.萃取
原理: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 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思考12:分能否液用漏酒斗中精余代演下替的示上上实述层验萃液1体取-4同/剂P样9来从萃下取口碘流出水行中吗?
为的什碘么?? 为什么?
总结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我们在本章学 过的四种方法以外,还有许多分离和提纯的 方法。 二、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来分离和检验的方 法也很多。这一些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过程 逐步介绍。
化为气: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使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到化学》复习课件

则X、Y、Z分别是( C )
A.Mg、Al、Si B.Li、Be、Mg C.N、O、S D.P、S、O
注意:
熟悉一些结构特殊的原子序数,熟悉短周 期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重点难点】
1.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位置、结构、性质三者 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元素推断
例1、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元 素特征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A B C D E F
元素特征信息 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B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 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 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D与B同周期,该周期中D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B、C、E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Y是家用消毒剂的主 要成分 F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第一章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原子序数、核 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 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一、二、三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 规律。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键的极性。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 期、族) 5.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 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 构的关系;以ⅠA和Ⅱ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 质递变规律与原 子结构的关系。
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D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且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 D (选“A”或“D”)。
A.Mg、Al、Si B.Li、Be、Mg C.N、O、S D.P、S、O
注意:
熟悉一些结构特殊的原子序数,熟悉短周 期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重点难点】
1.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位置、结构、性质三者 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元素推断
例1、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元 素特征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A B C D E F
元素特征信息 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B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 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 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D与B同周期,该周期中D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B、C、E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Y是家用消毒剂的主 要成分 F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第一章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原子序数、核 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 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一、二、三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 规律。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键的极性。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 期、族) 5.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 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 构的关系;以ⅠA和Ⅱ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 质递变规律与原 子结构的关系。
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D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且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 D (选“A”或“D”)。
人教版高一化学从实验到化学-复习课件

4.温度计的水银球要_和__蒸__馏__烧__瓶___支__管__处__齐__平___,
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收集到的馏分的纯净;
5. 冷凝水__下__进__上__出___,以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4、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 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 提取出来的操作.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 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
2、蒸发
蒸发
仪器:
铁架台 酒精灯 蒸发皿 玻璃棒
蒸发注意事项:
(1)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接近蒸干时,利用余热加热 (4)取下未冷却的蒸发皿时,要放在石棉网上
3、蒸馏
BaCl2
白色沉淀产生 BaSO4↓+2NaCl
HNO3和 AgNO3
不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NaCl+AgNO3= AgCl↓+NaNO3
NaOH溶液
产生刺激性气味 的无色气体,润
润湿的红色 湿的红色石蕊试
石蕊试纸
纸变蓝
3、有A B 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 溶液:K2CO3,BaCl2,Na2SO4.将它们 分别与H2SO4作用,A产生白色沉 淀,B产生无色气体,C中无可见现 象.则
9. 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 个世界 ,但人 类的行 为方式 还具有 和其他 社会性 生物相 类似的 特点, 还需要 联合, 需要团 结,才 能源源 不断地 产生智 慧,克 服自身 发展面 临的种 种困境 ,推动 社会进 步。
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论(填离子符号)
取废水样品观察,呈无色
废水中不含 Fe3+ 、 Cu。2+
测得收集蒸气的温度,以确保收集到的馏分的纯净;
5. 冷凝水__下__进__上__出___,以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4、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 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 提取出来的操作.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 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
2、蒸发
蒸发
仪器:
铁架台 酒精灯 蒸发皿 玻璃棒
蒸发注意事项:
(1)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接近蒸干时,利用余热加热 (4)取下未冷却的蒸发皿时,要放在石棉网上
3、蒸馏
BaCl2
白色沉淀产生 BaSO4↓+2NaCl
HNO3和 AgNO3
不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NaCl+AgNO3= AgCl↓+NaNO3
NaOH溶液
产生刺激性气味 的无色气体,润
润湿的红色 湿的红色石蕊试
石蕊试纸
纸变蓝
3、有A B 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 溶液:K2CO3,BaCl2,Na2SO4.将它们 分别与H2SO4作用,A产生白色沉 淀,B产生无色气体,C中无可见现 象.则
9. 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 个世界 ,但人 类的行 为方式 还具有 和其他 社会性 生物相 类似的 特点, 还需要 联合, 需要团 结,才 能源源 不断地 产生智 慧,克 服自身 发展面 临的种 种困境 ,推动 社会进 步。
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论(填离子符号)
取废水样品观察,呈无色
废水中不含 Fe3+ 、 Cu。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第6周期,ⅣA族 B、第7周期,ⅣA族 C、第6周期,ⅢA族 D、第7周期,ⅢA族
注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H 1氢
Li 3锂
Na 11钠
K 19钾
Rb 37铷
Cs 55铯
Fr 87钫
He 2氦
Ne 10氖
Ar 18氩
Kr
36氪
Xe
54氙
Rn 86氡 118
题型三、考察原子序数的关系 练习6、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 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
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
。
(3)A、D、E可以形成多种盐,其中一种盐中A、D、E三种元素
的原子个数比为2∶2∶1,该盐的名称次为氯酸。钙它的水溶液与D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可生成D的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2H++Cl-。= Cl2↑+H2O
注意:
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是关键,解 决这一关键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例如常 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有锂、 钠、氟
【重点难点】
1.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位置、结构、性质三者 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元素推断
例1、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元 素特征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A B C D E F
元素特征信息 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B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 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 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D与B同周期,该周期中D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B、C、E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Y是家用消毒剂的主 要成分 F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题型一、由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
练习1、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 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
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原子半径A<B<C 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熔点高
考点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例2、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 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原 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A)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 大小顺序是B<A<C
B、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 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C、B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C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剧
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D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且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 D (选“A”或“D”)。
(2)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_第___三__周__ 期___Ⅲ,AB族的最高价氧化
(1)写出化合物Y所含的化学键名称
。
(2)D、E、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
学式表示)
。
(3)写出两种均含A、B、C、F四种元素的化合物在溶
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离子键、共价键 (2)S2->Cl->Al3+ (3)H++HSO3- ====SO2↑+H2O
元素推断的一般思路
题型三 综合利用“位”“构”“性”的关系推断
练习3、根据下表中有关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
C 正确的是 ( )
元素编号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元素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
原子半径 (10-10m)
0.47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主要 最高价
+2 +1 +5 +7 +1 +5 +3
则X、Y、Z分别是( C )
A.Mg、Al、Si B.Li、Be、Mg C.N、O、S D.P、S、O
注意:
熟悉一些结构特殊的原子序数,熟悉短周 期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②位于过渡元素右侧的主族元素,即ⅢA~ⅦA族, x=下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2)同周期ⅡA族和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y。
第二、三周期元素,y=1; 第四、五周期元素,y=11; 第六周期元素,y=25。
题型二、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练习5、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成了113号元素。
该元素所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D )
第一章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原子序数、核 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 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一、二、三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 规律。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键的极性。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 期、族) 5.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 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 构的关系;以ⅠA和Ⅱ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 质递变规律与原 子结构的关系。
注意:
1.牢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区分长短周 期、主副族、每周期的元素数目等)是求解 的基础,一定要“心中有表”。
2.熟悉主族元素特别是短周期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特殊位置
题型二 由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
练习2、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
数依次增大,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C、D同周期,E
烈反应的单质
题型一、原子序数的差值
练习4、已知a为IIA族元素,b为IIIA族元素,它 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
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C )
A.n=m+11 B.n=m+25 C.n=m+10 D.n=m+1
总结
(1)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x。
①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ⅠA、ⅡA族, x=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化合价 最低价 -2
-3 -1
-3
A.③和⑥、④和⑦分别处于同一主族 B.元素④处于第三周期ⅤA族 C.元素①与元素⑥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 D.元素⑧对应的氢氧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注意:
这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较大,但若对元 素周期律的实质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识熟 练掌握,这一类问题便能顺利求解。
注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H 1氢
Li 3锂
Na 11钠
K 19钾
Rb 37铷
Cs 55铯
Fr 87钫
He 2氦
Ne 10氖
Ar 18氩
Kr
36氪
Xe
54氙
Rn 86氡 118
题型三、考察原子序数的关系 练习6、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 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
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
。
(3)A、D、E可以形成多种盐,其中一种盐中A、D、E三种元素
的原子个数比为2∶2∶1,该盐的名称次为氯酸。钙它的水溶液与D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可生成D的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2H++Cl-。= Cl2↑+H2O
注意:
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是关键,解 决这一关键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例如常 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有锂、 钠、氟
【重点难点】
1.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位置、结构、性质三者 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元素推断
例1、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元 素特征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A B C D E F
元素特征信息 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B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 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 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D与B同周期,该周期中D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B、C、E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Y是家用消毒剂的主 要成分 F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题型一、由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
练习1、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 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
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原子半径A<B<C 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熔点高
考点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例2、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 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原 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A)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 大小顺序是B<A<C
B、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 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C、B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C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剧
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D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且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 D (选“A”或“D”)。
(2)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_第___三__周__ 期___Ⅲ,AB族的最高价氧化
(1)写出化合物Y所含的化学键名称
。
(2)D、E、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
学式表示)
。
(3)写出两种均含A、B、C、F四种元素的化合物在溶
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离子键、共价键 (2)S2->Cl->Al3+ (3)H++HSO3- ====SO2↑+H2O
元素推断的一般思路
题型三 综合利用“位”“构”“性”的关系推断
练习3、根据下表中有关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
C 正确的是 ( )
元素编号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元素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
原子半径 (10-10m)
0.47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主要 最高价
+2 +1 +5 +7 +1 +5 +3
则X、Y、Z分别是( C )
A.Mg、Al、Si B.Li、Be、Mg C.N、O、S D.P、S、O
注意:
熟悉一些结构特殊的原子序数,熟悉短周 期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②位于过渡元素右侧的主族元素,即ⅢA~ⅦA族, x=下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2)同周期ⅡA族和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y。
第二、三周期元素,y=1; 第四、五周期元素,y=11; 第六周期元素,y=25。
题型二、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练习5、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成了113号元素。
该元素所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D )
第一章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原子序数、核 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 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一、二、三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 规律。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键的极性。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 期、族) 5.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 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 构的关系;以ⅠA和Ⅱ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 质递变规律与原 子结构的关系。
注意:
1.牢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区分长短周 期、主副族、每周期的元素数目等)是求解 的基础,一定要“心中有表”。
2.熟悉主族元素特别是短周期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特殊位置
题型二 由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
练习2、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
数依次增大,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C、D同周期,E
烈反应的单质
题型一、原子序数的差值
练习4、已知a为IIA族元素,b为IIIA族元素,它 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
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C )
A.n=m+11 B.n=m+25 C.n=m+10 D.n=m+1
总结
(1)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x。
①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ⅠA、ⅡA族, x=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化合价 最低价 -2
-3 -1
-3
A.③和⑥、④和⑦分别处于同一主族 B.元素④处于第三周期ⅤA族 C.元素①与元素⑥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 D.元素⑧对应的氢氧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注意:
这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较大,但若对元 素周期律的实质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识熟 练掌握,这一类问题便能顺利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