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密的实践哲学

合集下载

浅论宗密的本体论思想

浅论宗密的本体论思想

浅论宗密的本体论思想作者:李欣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9期摘要在宗密看来,“一心”是世界的本源,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不管染净都从此“一心”流出。

其实对于宗密而言,“一心”不仅是宇宙的本体,更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他的所有思想无不都是从其心性论中流出。

宗密的“一心”不仅具有本体的一般性特征,更具有其独特性。

关键词宗密一心本体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宗密的哲学思想是以其心性论为理论根据的,他以“一心”作为宇宙开发万有的根源,此“一心”既是世界的本体又是宇宙的起源。

本文将先介绍宗密对于本体的理解,再继而介绍他的“一心”思想。

1宗密心目中的终极本体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本体论是指探究天地万物生成、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

在宗密之前,以儒道二教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对于本体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1)世界形成的本源为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元气”论;(2)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天”、“道”。

对于儒道二教对本体的认识,宗密在其对《圆觉经》的著述和《原人论》中都有所批判,也揭示了他对本体自身属性的看法。

1.1本体的普遍存在性古今中外对于本体的描述,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普遍存在性。

如基督宗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就曾经说过“不论在哪一种意义上,上帝都在每一个地方,因而也就是处处存在”。

华严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

宗密心性论思想中的“一心”也是“冥通三际”“通彻十方”。

此心无所住,不迁向前际,不从后际来,不被过往所困,不为未来所扰,亦不住于现在,不属于过现未三际。

1.2本体存在的无条件性在破斥儒道二教的生成论时,宗密认为儒道二教阴阳变化或“元气”作为中介而生成万物,那么这种道体也不能是宇宙生成的本体,“若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变易能生万物,亦不出邪因”。

虽然这里宗密有将道体存在的无条件性和具体事物生成的有条件性故意混淆之嫌,但是也可以看出宗密认为世界本体的存在应该是无条件的。

国学经典解读 华严宗“唯心”辩证法思想述评

国学经典解读 华严宗“唯心”辩证法思想述评

国学经典解读华严宗“唯心”辩证法思想述评华严宗是隋唐时期主要的唯心主义宗教派别之一。

作为唯心主义宗教派别,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是唯心主义的。

但它在唯心主义外壳掩盖下,运用各种思想语言,对现象世界的个别与一般、整体和部分;时间上的长短、远近、先后;形体上的大小、数量上的多一、形相上的隐显以及性质上的异同等诸多问题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这在中国古代认识史上几乎是空前的,是中国古代辩证思维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过去一段时间,人们不敢涉及唯心主义哲学这一领地,对它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做法是片面的、错误的。

对于这朵“不结果实的花朵”,我们要“批判它,要从错误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是不可避免的唯心论形态中,从这个暂时的形态中剥取有价值的成果”(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63页)。

今天,我们应该打碎华严宗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深入到体系内部去,挖掘其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这对我们总结以往哲学思维的经验教训是不无裨益的。

华严宗“唯心”辩证法的思想前提任何一种哲学形态都有其哲学基础。

华严宗哲学的理论大厦是建筑在“法界缘起”基础上的。

“若缺一缘,余不成起,起不成故,缘义即坏”。

就是说,世界的存在不是无条件的,若缺少任何一缘(条件),世界就不会呈现。

在这里,华严宗至少看到了条件在事物形成中的重要性。

我们进一步问:世界是怎样被缘起的?是条件具备它就会自然而然地缘起?还是有一个无形的力量控制、驾驭着它而通过一个中间环节(表现为条件)促使它缘起?华严宗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

“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

显然,“一真法界”即“心”就是华严宗哲学的最高范畴,它是“万有”,“四种法界”产生的最终根源,即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

由于世界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条件决定的,因此,世界就不是真实的,没有自性的。

“尘相虚无……了无自性,名为无相”,“谓尘无自性,即空也”。

否定现象世界的真实性,旨在肯定“一真法界”的绝对性。

华严宗-龙树与华严哲学

华严宗-龙树与华严哲学

龙树与华严哲学吴汝钧关于华严思想,一般认为是沿‘华严经’、唯识与‘起信论’发展而来。

其实它与龙树思想有一定的理论关连。

在思考方法上,华严的论典便常引用龙树的四句法。

华严的开祖法藏更明言四句为入法的方便。

本文郎要从理论着手,看龙树与华严的关连。

我们亦会论及华严有过于龙树之处。

关于华严,我们以法藏为主。

法藏判五教。

其中的大乘始教,分空始教与相始教。

空始教即指龙树与‘般若经’的空观,两者都宣说“诸法皆空”。

这空始教在法藏所综合的十宗中,相当于一切皆空宗。

在修行的姿态来说,这始教与终教同被列归渐教。

一、空典缘起的关系笔者在拙文‘龙树之论空假中’中曾谓,龙树哲学中最重要的观念是空,整部‘中论’可以说是发挥空论。

空的另一面表示郎是缘起。

这可见于‘中论’的一偈中:家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无)。

这裹龙树把因缘生法或缘起(因缘生法亦郎缘起之法,亦是指缘起)与空等同起来。

它们是在那一方面等同呢?笔者在‘从逻辑舆辩证法看龙树的论证’一文中表示,它们是在逻辑意义的外延方面等同。

它们实有互相限制,相即不离的关系。

即是说,空是缘起的空,缘起是空的缘起。

并无缘起以外的空,也无空以外的缘起。

何以空与缘起可以相连起来?这是因为,空即是无自性或自性的否定。

缘起的东西,都无自性,故是空。

这仍是“家因缘生法,我说郎是空”之意。

而亦由于有自性的否定,或空,因而可有缘起。

故无缘起,郎无空。

另一面,无空,郎缘起不可能。

笔者在‘龙树之论空假中’一文中表示,缘起与空是逻辑地相涵的。

缘起性空,或性空缘起,是分析的命题:缘起必定包摄性空,性空必定包摄缘起。

“无缘起,郎无空”,或空依于缘起,这是显明的。

“无空,郎缘起不可能”,或缘起依于空,则有进一步解释的必要。

空是无自性,自性是自足的,不依待的,不需条件的;它自然排斥作为条件的缘。

故无自性的空,才能容纳条件,使缘起可能,成就缘起法。

这种关系,龙树在‘中论’中亦有表示,他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华严哲学资料

华严哲学资料

华严哲学资料华严哲学,又称华严宗或大乘华严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主要宗派之一。

华严哲学源于印度密宗,传入中国后经历了独特的发展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修行方法,对中国佛教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严宗信仰的根本经典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该经典记录了佛陀在人间的最后一次开示。

华严宗强调“一切法须不妄”。

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没有任何一物是独立存在的。

华严宗的核心思想是“法界一如”,即一切事物都是如来佛性的展现。

它比较注重理论的阐释和系统的建构,强调的是“寻常人菩提领悟”的途径。

华严哲学对修行方法也有独特的阐释。

华严宗提倡参禅入定、修观察法和诵经三法并修。

华严宗修行的核心是诵经,认为通过诵经能悟入法界一如的真实境界。

同时,华严宗强调的是行与悟的统一。

修行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将佛法理论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华严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唐代,特别是玄奘传入了《大方广佛华严经》之后。

唐代的华严宗高僧们通过对经典的深入解读和研究,形成了丰富的华严学派理论体系。

他们对佛教理论的阐释与咏诵,对佛教艺术的发展,乃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华严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华严宗强调“一切众生同觉性佛”,这与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契合。

华严宗还强调宇宙一切众生皆菩萨,这与中国儒家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想相和谐。

华严哲学也为中国佛教寺院建筑、佛教艺术、佛教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总结起来,华严哲学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它通过对《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研究和深入思考,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修行方法。

华严宗强调的“法界一如”思想对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严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与儒家、道家等思想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国佛教的发展。

华严宗哲学的基本特点

华严宗哲学的基本特点

华严宗哲学的基本特点华严宗把自己的教理概括为 一乘缘起 ㊁ 法界缘起 或 性起缘起 ,并且认为这种理论与大乘佛教缘起㊁小乘佛教缘起完全不同㊂①华严宗并不关注世界的由来或形成方面的问题,而是把理论的侧重点放在论述世界的存在形式方面㊂ 法界缘起 认为:构成现存世界的一切万法(世间一切现象),毫无例外的是佛智慧本体(又称 佛性 ㊁ 自性清净心 ㊁ 一心 或 法界 )的作用或表现,它们完全处于相互依存㊁相互容摄㊁相互平等㊁没有矛盾冲突的和谐统一之中㊂这种思想的实质,是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没有因果关系㊁没有形成的时间顺序,它们通过完全平等的相互融通而共同构成了世界㊂这种缘起理论的确在整个佛教思想史上是独树一帜的,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缘起论都不具备的内容㊂这种华严哲学的一个最基本和最突出的特点,是所谓 圆融 ㊂在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中,华严宗是最强调圆融的一派㊂圆融是它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是它处理一切问题的总原则,也是它修行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㊂在历史上,华严宗的圆融思想逐渐成为佛教各宗派的共识,渗透到中国佛学的各个方面㊂所谓 圆融 ,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就单个事物或现象而言,它只有在联系其他事物时才有意义,只有处于特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成立;其二,就一切事物或现象而言,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等同㊁相互融摄㊁没有隔碍的关系㊂华严宗讲圆融的目的,在于确立万法之间协调㊁和谐的关系,消除隔阂㊁滞碍㊂正如澄观所讲的: 融通万法,令无31华严宗哲学的基本特点 ①智俨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指出: 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㊁二乘缘起,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㊂此宗不尔,一即一切,无过不离,无法不同也㊂ ‘大正藏“第9册,第514页上㊂障碍㊂ ①离开了这种万法融通的前提条件, 法界缘起 乃至华严宗的整个教理体系就失去了理论支柱㊂有意思的是,华严宗专门解释 圆融 这个概念的内容不多㊂它主要是联系不同对象阐释其圆融关系,这方面的内容很丰富,涉及范围也很广泛㊂从历代华严宗僧人的大量论述中,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华严宗圆融思想的五方面内容㊂其一,从本体与作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方面讲圆融㊂华严宗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是本体直接的㊁全部的显现,本体与作用,本质与现象之间存在着圆融关系㊂法藏曾以 真 与 妄 为例予以论述: 真该妄末,无不称真;妄彻真源,体无不寂㊂真妄交彻,二分双融,无碍全摄,思之可解㊂ ② 真 与 妄 相依并存,作为本体的 真 与其作用的 妄 存在着相互渗透(交彻),相互融通(双融),没有滞碍(无碍),相互包容(全摄)的关系㊂在华严宗的概念体系中,和 真 属于同类概念的 理 一 性 体 净 果 心 等;相对于和 妄 属于同类概念的 事 多 相 用 秽 因 法 等,它们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圆融关系㊂华严宗人反对抛开本体讲作用,离开本质谈现象㊂例如,宗密在论述杜顺重视 事理圆融 ,反对孤立地讲 事法界 时说: 除事法界也,事不独立故,法界宗中无孤单法故㊂若独观之,即是情计之境,非观智之境故㊂ ③因此,他讲 事法界 时总要联系 理 ,讲 理法界 时总要联系 事 ㊂在这种体用圆融方法论指导下,华严宗人描绘的世界既是本体世界又是现象世界,既是解脱世界又是轮回世界,两者是相即不二的㊂其二,从统一体中对立面的不二和同一方面讲圆融㊂无论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表面看来有多么大的差别,哪怕它们在统一体中处于对立的位置,都存在着不二或者相互等同的关系,即甲是乙,乙是甲的关系,这叫作 相即 ㊂法藏在论述 六相圆融 时,讲了 总41唐宋佛学①②③‘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大正藏“第36册,第3页下㊂‘华严五教章“卷四,‘大正藏“第45册,第501页下㊂‘大正藏“第45册,第684页下㊂。

试论华严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基本异同——兼论方东美对西方哲学和华

试论华严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基本异同——兼论方东美对西方哲学和华

试枪华产哲修与商方暂曇的基滓昇同——兼论方东美对西方哲学和华严哲学的圆融论断王晓勇杨航(总第140期)2 2|9・3(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大乘佛教中的华严哲学与源自古希腊和希伯莱宗教的西方哲学,产生于不同的思维土壤,呈现出哲学各个层面、各种维度的同与异。

西方哲学和华严宗哲学从各自根本的观念出发,形成庞大而精密的理论体系,反映出本体论的异同。

无论从思辨哲学还是宗教哲学的角度,两者的基本立场尽管不同,都试图克服和超越二元论思维模式,反映出宇宙论、知识论、目的论乃至价值论的异同。

方东美先生对华严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采取圆融的论断,批判传统西方哲学中的“二分”方法造成了知识与价值、理想与现实的“乖离”,认同现代西方哲学强调本体与价值的统一。

华严哲学兼容宗教、哲学和科学,这是能够与西方哲学圆融的基础。

关键词:华严哲学;西方哲学;方东美;圆融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76(2019)03-0003-07作为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盛行的主体主义哲学,和东方人本主义传统中的佛教宗教义学,都代表着人类文化的思辩精髓和思维高峰。

两者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怎样被看待和比较,事关人类发展的未来,因而具有急迫性。

文明是否必然冲突,是否可能产生一种可以被全人类所广泛接受的准宗教文化,一个世纪以来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华严宗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可比性在于:西方哲学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和希伯莱宗教,也兼具哲学性与宗教性,属于理性形而上学与超越性一神论的统一。

简言之,西方哲学实质上包含理性形而上学和超越性神学两个维度。

华严宗哲学来自于印度佛教的《华严经》,又经过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及李通玄等诸位大师的解读、疏证和整理,使得能诠之教与所诠义理构成了精密透彻的华严境界。

简言之,华严宗哲学实质上包含义理实教和圆满别教两个维度。

因此,华严宗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比较,首先涉及到理性与义理、形而上学与实教、超越性与圆满、神学一神论与佛学别教等概念的区别,而这个区别又来自华严宗哲学与西方哲学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根本区别;其次涉及到华严宗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宇宙论区别;再次涉及到华严宗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知识论区别;最后涉及到华严宗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目的论和价值论区别。

华严宗的“事事无碍”与万物互通观

华严宗的“事事无碍”与万物互通观
华 严 宗 的 “事 事 无 碍 "与万 物 互 通 观
沈 顺 福
[提要 ]四法界 说是华严 宗的核心 学说 。其 中的事事无碍 法界说与 中国传 统哲学的天人观相关。事泛指现 实中
的一切事和物。 它们或 以心为本源,或者 以性 为究竟。在 这一形 而上 学思辨体 系中,不仅理 与事产 生 了关联 ,
无 差 别 :“谓 尘 之 事 相 是 异 ,克 体 唯 法 是 不 异 。”[ ] ’事 相 的不 同 、差 异 是 相 对 的 :“是 知 大
是小 大 ,小 是 大小 。小无 定 性 ,终 自遍 于 十方 。大 非定 形 ,历 劫 皎于 一 世 。则 知小 时正 大 ,芥 子 纳 于
宗 教 83
言说色 尘 ,名下所 诠 一念 与 眼识 相 应者 。[4 3(P.509)理 事 ,简 单 地 说 ,“心生 灭 者 是 事 ”[4】( “’,即 由本 原 之心所 产 生 的诸 种 境相 。
通 常情 况 下 ,事 主 要 限 定 在 与 理 相 对 应 的 领 域 。如果说 理 属 于 超 验 的领 域 ,那 么 ,事 便 存 在 于 经验世界 。 比如 ,事物 的形状 相 “圆小 ”是 事 ,性 “空 无”是理 o[2](P-唧 。因此 ,事 是 显 、理 是 隐 :“若 观 尘 相不可 得 时 ,即相 尽 而 空现 。 由见 相 时 不 即 于 理 , 是故事显 而理隐。”[ ] · 事 ,能够 被看见或 被经
什 么 是事 与事 法 界 ?杜 顺 按 照佛 教 的十 八 界 说 ,从名、事 、体 、相 、用和因等六种范畴出发 ,对十 八 界进 行 了分 析 。针 对 内 六 根 ,其 中 的 事 ,指 “名 下 所诠 一 念相 应如 幻 者 ” 儿 姗’,六 根 即一念 相 应 如 幻 的存 在 ;同理 ,针 对外 六 尘 ,针 对 六识 ,事 亦 指 如幻而不亡者 J( ’。杜顺将其分 为“相事”“色 事 ”和“理 事 ”三类 。所谓 相 事 ,即 “名 下 所 诠 与 意 识 内缘 一 念 相 应 执 我 者 ”l4』( ,我 所 想 到 的 事 情 、事物便 是 事 。所 谓 色 事 ,即外 六 尘 ,包 括 口 中

浅谈中国化佛教哲学内涵

浅谈中国化佛教哲学内涵

浅谈中国化佛教哲学内涵作者:刘娟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3期(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300)摘要:中国化佛教的哲学内涵是对印度佛教本土化的变迁,是对魏晋时期玄学中没有解释清楚的“体用”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或者说是对这个问题进行的变形话的处理。

中国化佛教的代表华严宗、禅宗就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中国化的探索和求解,用中国化佛学内容将“体用”问题落地生根。

关键词:中国化佛教;华严宗;禅宗;体用问题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3-0096-01 中国图书分类号:B948 文献标志码:A中国哲学在魏晋时期把问题引到了体用关系问题上来,但是体用如何统一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如何搭建人的精神世界的话题也没有解决好,所以佛教就出场了,佛教的教义就能够回答上面提到的问题。

佛教是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佛教教义讲的是纯粹的精神世界,佛教中讲的天就有三十三重天。

1 佛教的基本理论问题就是此岸与彼岸的关系问题所谓此岸就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即人的世界。

所谓彼岸就是在人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超过人,比人还高的世界,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

所以,佛教认为此岸是由人组成的,彼岸是由佛、菩萨组成的两个世界,并且佛教的“体”放到了彼岸,“用”放到了此岸,所以体用关系就有了第二次变形,变成了此岸与彼岸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跟我们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相关的,所以它才能够为我们所接受。

中国化的哲学的主要使命就是要把两个世界如何地重新整合为一个世界,在处理这个关系的问题时运用了两个步骤:1.1 从一体讲出两界,突破世界只有一个的观念此岸是假的,彼岸是真的,这是佛教思维方式。

佛教的这个步骤就是要把现实世界否定掉,突破世界只有一个的观念。

1.2 化两界为一体,把两个世界重新合成一个世界这个步骤就是将印度佛教本土化的过程,用佛教内容展现中国的风格,展现中国人的问题意识、中国人的处理方式。

宋代华严思想研究

宋代华严思想研究

宋代华严思想研究1 华严思想简介华严宗是隋唐间一种佛教思想流派,它继承了汉传佛教的主流思想,以“莲花生大士”的华严经为重要的教经。

华严宗是著名的禅宗,以“涅槃寂变”一贯宗旨为中心,重视净土实证,把般若思想表述为一种“莲花生体”思想。

华严思想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影响了中国佛教研究。

其中以张耒(1041-1107年)和王安石(1021-1086年)等人的论文和著作遭到了普遍的关注,宋代的华严思想也成了一个受到关注的热情。

2 宋代华严思想发展历程宋代华严思想的发展与宋代的文化教育,以及官方的佛教信仰政策相关。

宋代朝廷改革佛教,鼓励民众更加积极地参与佛教研究,提升佛教文化素质,弘扬佛教思想,促进佛教艺术艺术发展,宋人修建了许多佛寺,大力改革佛教教作风,推行“四十二章”佛教经典教学,尊重佛教弟子的修学,从而使华严宗的思想得到了持续发展。

宋朝皇室也支持华严宗的思想,宋徽宗曾多次给华严寺给予宝贵的财政支持,为华严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宋代两重官方政策,有利于促进华严思想的传播。

宋人也在编修华严经典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宋朝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措施,促进宗教及其文化研究的发展,积极地提升佛教文化素质和影响力。

3 宋代华严思想的特点1、佛正净土观:宋代的华严思想强调实证般若的认识经验及涅槃的实证,并以“莲花生体”的思想为核心,体现出对“佛正净土”的信仰。

2、大乘显宗观:宋代华严思想强调实证大乘观念,认为佛陀宣扬涅槃仅仅是一个过程,他真正要发挥的是大乘法,去佛化众生,使众生成佛。

3、改革宗教观:宋代华严思想的核心是佛法的实证,而不是宗教的僵化,它致力于弘扬实修实证的宗教,并着力改革宗教教作风,追求释行易思的二统一。

4 宋代华严思想的影响宋代的华严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与影响也已延续至今,它不仅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思想的繁荣发展,而且对中国哲学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一,它为研究佛教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新角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

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

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

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

“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

“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短时刻。

“三观”即假观、空观和中观,指的是观察、分析世界的方法。

所谓三谛,就是三观。

并认为空、假、中三者并无区别,一念便可以同时具足三种看法,因此,空、假、中三者,只要悟到其一,便可悟到其它二者,三者本是一体,互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

所谓“三千”,即“三千世界”,也就是佛教心目中的整个世界。

只要有一点点主观思维的活动,便会产生出三千种世界,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一念心”中,都只不过是“一念心”的产物。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接下来是唯识宗。

唯识宗由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名僧玄奘以及其弟子窥基所建立。

又因他们曾长期住在长安的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村)。

华严哲学资料

华严哲学资料

华严哲学资料
华严哲学,又称为华严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主要流派之一。

华严哲学起源于印度并在中国发展繁盛,其核心教义是一切现象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即一切法都是无限互相渗透的。

以下是一些华严哲学资料的推荐:
1.《华严经》:这是华严哲学的根本经典,也是中国佛教经典
之一。

它分为十卷,内容包括了华严宇宙观、互相渗透的论述、修行方法等。

可以通过佛教书店或在线平台获取。

2.《华严思想研究》(书籍):这本书是对华严哲学进行深入
研究的专著,逐步解读了华严经的核心思想,阐释了其中的哲学理论和修行实践。

它是华严哲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3.《华严宗演义》(书籍):这本书是华严宗的经典之一,详
细介绍了华严宗的起源、发展和教义。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华严哲学的起源和传承。

4.《华严宗三论》(论文):这是中国佛教学者唐君毅先生的
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华严哲学的基本理论和修行方法。

这篇论文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华严哲学的核心思想和其在佛教中的地位。

此外,还可以查阅相关的学术著作、研究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以获得更全面的华严哲学资料。

宋代华严思想研究现状

宋代华严思想研究现状

05
宋代华严思想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宋代华严思想的研究现状
文献梳理
宋代华严思想的研究现状首先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者们已经对宋代华严 思想的起源、发展历程、核心概念、思想特点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 献资料。
研究热点
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宋代华严思想的哲学体系、宗教实践、文化影响等方面。研究 者们对宋代华严思想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与宋代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对中国佛教文化的 影响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应深化对宋代华严思想的研究层 次,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哲学体系 、宗教实践、文化影响等方面的 内在机制和特点。
加强国际交流
应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推 动宋代华严思想研究的国际化发 展。
宋代华严思想的研究趋势与未来发展
多学科交叉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和视角融入到宋代华严思想的研究中。
2
华严宗强调“法界缘起”的思想,认为宇宙万 物皆由法界所缘起,法界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和 归宿。
3
华严宗在唐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 中国特色的华严宗思想体系。
宋代华严思想的形成背景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 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严思想得 以在宋代重新兴起。
复兴与演变
随着中国佛教的逐渐复兴和发展,宋代华严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复兴和发展,一 些华严宗大师如法藏、澄观等人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华严思想,使其更加 完善和丰富。
与其他教派的交融
宋代以后,华严思想逐渐与其他佛教教派交融,如禅净合一等,这种交融不仅丰 富了华严思想本身,也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华严宗『人学』思想解读

华严宗『人学』思想解读

對諸教的統攝
大乘破相教不理解《大乘起信論》所說的不生滅的真 心以及生滅的妄想和合,此即為「阿賴耶識」。不生滅的 真心與生滅的妄想息息相關,破相教只是抓住了生滅的妄 想一面,稱之為「空」,但是破相教並非是否定「真心」, 倘使加以會通,是可以與一乘顯性教保持一致的。阿賴耶 識有覺與不覺之分,法相教只是說不覺,但是也包含真心 覺義,故而可以與一乘顯性教會通。至於小乘教雖以我執、 愚癡之情作為人之本原,但是這相當於《起信論》所說的 「執取相」、「計名字相」。至於人天教則相當於《起信 論》所說的起業相、業系苦相。
解讀
從命運觀而言,儒道認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宗密 則認為如果富貴貧賤、吉凶禍福皆是天命所賦,一切都是 被決定的。那麼人的所有行為不僅是不自主的,而且無需 承擔任何責任。這顯然將人的價值置於一種可有可無的境 地。
二、非華嚴諸宗「人學」思想之「迷執 」
人天教:宗密總結了人天教的特點:「說三世業報 、善惡因果,謂造上品十惡,死墮地獄;中品惡鬼;下品 畜生。故佛且類世五常之教,令持五戒,得免三途,生人 道中;修上品十善,及施戒等,生六欲無;修四禪八定, 生色界無色界天,故名人天教也。」[ 《華嚴原人論·斥 偏淺第二》。]人天教是藉助三世業報善惡因果論,以「 業」,即善惡之業來作為人的根本。換言之,人所造就的 善惡業力是推動人輪迴六道的原動力。人在六道中所受之 身以及系於此身的命運遭際全以其所造的善惡業力為根據 。宗密認為人天教所說的業既可能為誰所造,也不可能為 誰所受。既然如此,那麼,「業」就缺乏存在的理據,遑 論作為人之本原。人天教的問題是「雖信業緣,不達身本 。」
三、華嚴宗「人學」思想之「直透本原」
一乘顯性教的基本教義
一乘顯性教說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無始以來常 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來藏。從 無始際,妄相翳之,不自覺之,但認凡質故,耽著結業受 生死苦。大覺憫之,說一切皆空,又開示靈覺真心清淨全 同諸佛。 ——宗密,《華嚴原人 論·直顯真源第三》

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的现代诠释

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的现代诠释

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的现代诠释方东美是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先驱之一。

他以对华严宗哲学的研究和现代诠释而闻名。

华严宗是中国佛教的一种流派,认为现象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彼此渗透的。

如何理解华严宗哲学并将其与现代思想相结合,是方东美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方东美对华严宗的现代诠释的角度出发,引入五个例子来证明其理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方东美对华严宗的现代诠释方东美所提倡的华严宗现代诠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互相涵盖与联合涅槃:方东美认为,华严宗哲学强调的是一种互相涵盖的关系,即事物之间的内在相互关联性,一切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连通的,这种连通性的本质就是相互渗透。

涅槃的涵义也并非是消灭,而是内部的联合和凝聚。

这种互相涵盖的哲学观念,在当今世界上尤其有用,因为它提醒我们不要只看问题的表面,反而要去发掘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实现解决问题的更高效和更持久的方法。

2. 绝对互动的原则:方东美认为,华严宗哲学把一种绝对互动的原则称为“法界”,即万物共存、相互作用的事物界限。

这种原则是现代科学中的联结概念所必需的,具有非常广泛的适用性。

这个概念使我们认识到,在自然的各个层面上,物质可以被视为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地存在或者休止。

3. 无止境的可塑性:在华严宗的哲学中,诠释往往是一种尽善尽美的修行。

方东美在这一方面提出了独特的现代解释,认为可塑性不应该被视为一个不良的倾向或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而是作为一种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我的正常状态。

我们应该认为自己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质以应对现实世界带来的挑战。

4. 承认多重现实:华严宗哲学存在对多重现实的承认。

这个思想可以避免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人之间出现相互误解。

因此,方东美认为这个哲学原则可以被现代媒体所应用并为读者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

5. 实践的价值:华严宗哲学强调了实践的价值和重要性,即修禅行道的过程本身就是价值和目标本身。

华严宗的逻辑学

华严宗的逻辑学

华严宗的逻辑学华严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它有着独特而深奥的逻辑学内容呢。

华严宗的逻辑学可以说是佛教哲学智慧的一种精妙呈现。

它的逻辑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纯理论性的东西,而是充满了对宇宙、人生的洞察。

比如说,华严宗强调的“事事无碍”思想,这其中就蕴含着独特的逻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觉得事物之间有着界限,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是那个东西。

但是华严宗的逻辑里,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含摄的。

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每一个节点都和其他节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个花园,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看起来是独立的个体,但从华严宗的视角看,它们都是整个花园这个大系统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无比和谐且相互影响的。

再来看华严宗的因果逻辑。

我们通常理解的因果可能是比较简单的一种线性关系,比如说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所以我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但华严宗的因果逻辑更加复杂和全面。

它认为一个因可能会产生无数的果,而一个果又可能是由无数的因所促成的。

这就像是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里,一只小昆虫的存在,它的出生、成长、死亡,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同时这个生态系统里的各种环境因素、其他生物因素又都是这只小昆虫生存状态的因。

这种因果逻辑让我们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性。

华严宗的逻辑学还体现在它对法界的理解上。

法界在华严宗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或者存在的概念,而是一种包含了所有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一个综合性概念。

从逻辑上讲,法界里的每一个法(事物或者现象)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就好比在一个大家庭里,每一个家庭成员,不管是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家庭的完整性。

而且,在法界的逻辑下,每一个法又都能体现整个法界的特性。

就像一颗小小的水珠,虽然很小,但它却能折射出整个大海的特性。

华严宗的逻辑学对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很多启示。

它让我们学会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的现代诠释及当代价值

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的现代诠释及当代价值

作者: 孙红
作者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世界宗教文化
页码: 100-10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5期
主题词: 方东美 华严哲学 现代诠释 当代价值
摘要:华严宗哲学在中国古代宗教哲学中是注重入世的,富含逻辑性的。

受过西方学术训练的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情有独钟,并对华严宗哲学进行现代诠释。

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的现代诠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用现代哲学家怀特海来诠释华严宗哲学中的人物善财童子;第二,以人体为喻解释华严宗哲学的"六相圆融"思想;第三,用西方哲学概念来诠释华严宗哲学概念。

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的现代诠释的当代价值表现在:第一,使用西方哲学概念阐述中国的佛教哲学,将佛教哲学用普遍现实性的语言呈现出来与西方与世界交流,发展了华严宗哲学。

第二,华严宗哲学为构建"人与世界在理想文化中的蓝图"提供理论来源,发展了中国哲学。

第三,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的现代诠释为中西方文化的会通和交流建构了桥梁。

关于华严宗有无实修观法之我见

关于华严宗有无实修观法之我见

关于华严宗有无实修观法之我见关于华严宗有无实修观法之我见道因一、引言自古以来,很多人认为华严太重理论,缺乏修行体系,并指出这是华严宗后来衰没的主要原因。

如南京大学赖永海教授在其《佛性论》中就写道:“华严宗的修行思想,更取纯理论的方式,而不太重实修。

”(注一)不仅学界这么认为,连佛教内部的其他宗派对华严宗也有类似看法。

如天台学者就有人认为华严无观行,宋代的志盤,在其《佛祖统纪》中就评华严为“有教无观。

”“始终圆顿四教,皆无断伏修证之分斋。

”至于说明《起信论》的观法,则云,修此之次第,如天台摩诃止观。

岂非有教无观,(注二)本人对以上观点有不同看法。

本文就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华严宗有其自己的修行体系,而非纯粹有理论体系。

二、世间实践与佛法实践意义之差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是“人以物质的力量或感性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

”它是“区别人以精神的、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如认识、理认活动等等。

”(注三)列宁认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其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

”(注四)“直接的现实性”指的是“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的力量并运用物质的手段同现实的物质对象发生实践的相互作用。

”(注五)可见世间的实践是与理论相对立的,并且是作用于物质对象的。

而佛教所说的“实践”并不是与“理论”对立的东西,而是含有造出理论的智(prajna)在内的。

(注六)佛教是重体证的,其体证的过程即实践是以获得圆满的智慧为目的,所谓的戒定慧三学就是此理,而所谓的理论只不过是由智应众生的根性而虚生出来的。

可见,世间的实践是与理论相对立的,而佛教的实践是包含理论的;世间的实践是一种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活动,而佛教的实践是一种主体作用于自身的活动;世间的实践是一个物质的、客观的过程,而佛教的实践是一个精神的、主观的过程;世间的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而佛教的实践是在定中超时空的体证。

有一点必须澄明,世间学者可能认为小乘观法是真实的实践,如教息观,不净观等。

华严五祖宗密法师

华严五祖宗密法师

华严五祖宗密法师
觉深
【期刊名称】《中国佛学》
【年(卷),期】2021()2
【摘要】宗密法师,是华严宗五祖,更是禅宗荷泽神会系下第五世祖师。

其一生经历了学儒、学禅、学教等时期。

这几个时期,对他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影
响在他的著作中都有具体展现。

在他的著作中,他提出了禅教一致、三教和合等思
想理论。

更提出儒道二教,大同于佛教的人天教思想。

是以,他提出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一乘显性教等五教教判理论。

而他在华严教学方面,最
突出的也就是他所提出的法界体相所含摄的性起缘起学说。

【总页数】18页(P181-198)
【作者】觉深
【作者单位】中国佛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禅宗与华严的综合倡导者——从应慈老法师到真禅法师
2.从华严钟看华严宗与
密教的关系3.法藏法师对《六十华严》的解读4.芒鞋踏遍亚美洲的五台山华严行者——寿冶法师5.五台山佛教文化圈内的华严思想——五台山系华严思想的特征
和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華嚴宗密的實踐哲學許智香一、前言身處俗世社會的忙碌眾生,往往認為宗教是屬於出世、消極和不活動的。

事實上,佛教哲學不同於西洋宗教較著重邏輯推動,欲從知識理論上來驗證上帝的存在,反之,從佛陀本人說法開始,就對純粹抽象的思想不甚推崇,除非是與宗教實踐有關1。

從這點說來,佛教哲學自始就是一種實踐性的宗教思想,其從宇宙萬物的生活和生命中汲取意義。

經驗先於理論,解脫為要。

當然,我們知道佛經中有浩瀚無窮的知識,其對哲學問題的討論有系統性的思辯,但是仍需以修道為終極目標。

宗密曾就中國傳統哲學中「自然」和「天命」兩大概念提出批判,認為其缺乏個人獨立自主的動力,容易陷於「宿命論」的窠臼中-如果一切都是自然變化而生,不靠因緣,那麼成神仙就可以不靠丹藥,致太平不需賢人了,仁義之道不用教習;那何需任何努力呢?2宗密說佛教哲學中比「自然」和「天命」說法高明的地方就是其有因果之論。

他說:「無明為因,生一切染;悟修為因,生一切淨。

故無明如夢中人,醒不可得。

修證無別,如覺之異,皆是無常。

」3「悟修為因,生一切淨」,只有從因著手,才能得果。

其中悟是指哲學思維,修則著重宗教實踐。

只有兩者雙管齊下,才能達成宗教解脫。

1佛陀本人在回答某些抽象而無實踐意義的問題時,曾以無言的沈默或否定為答。

《俱舍論》卷十九第十七節即有所記載。

2宗密云:「彼立教云:一切自然而生,自然而得,不因修習。

若如此者則自然神仙,而承彼教之徒,何必燒鍊還丹,採種靈藥,吐納津氣,服食蔘苓等耶?」。

又云:「自然太平,何必立君臣、設風政而治之耶?自然仁義,何必詩、書、禮、樂教習耶?故云:何必立此教為軌則乎?」(《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九之下,頁四一七b。

)3同上,頁三五二d-三五三a。

因果論的提出,使得人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無所遁逃。

因為,「因」的發動,不是靠無以名之的力量或其他生命,而是來自我們自身,不論是善或惡的力量。

因此,「果」的回報,也將應驗在我們自身。

這樣的論點同時符合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自然法則。

在此理解下,悟道修行才有了意義和價值。

本文將就宗密的實踐哲學提出一些簡要說明和評述。

主要是以修行為主體,說明「理」/「行」,「頓悟」/「漸修」的關係,以及十重實踐的方法等重要概念。

二、「理」、「行」關係西哲蘇格拉底曾提出「知即德」(knowledge is virtue)的名言,認為知識等同於德行,人只要是知道明瞭了,就一定能夠行善。

這是以「理」為基礎的道德觀。

西方科學文明的發達,確實彰顯了「理性」的可能性和成就,但卻在內在心靈和倫理道德的探求和完成上遇到挫折。

事實上,在西方文明的過程中,也出現許多學者做更周延的解釋和補充,例如,教育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在《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udcation)中不僅想在知識哲學上調和唯心和唯物主義,而且在道德理論上化解「理」和「行」的對立,認為心理和生理的活動是一種連續、適應的交互作用,道德應由日常生活情境的經驗建構所展現。

這種不分內在與外在,心理與物質,而直接由生活經驗體現的哲學算是為二元論找出一條出路。

而在中國的傳統哲學中,「行」重於「理」,這是因為中國哲學將仁義道德擺在首位,且重視社會人倫關係的次序安排和遵守。

以孔子來說,君子是教育的目標,而如何成為君子,則首在修養心性和禮節。

中國人受限於人倫關係的維護下,造成了「禮多人不怪」的形式化缺失,使人心口不一了。

同樣地,中國哲學的發展中,也有欲求調和的思想家,例如王陽明先生就提出「知行合一」的說法,強調「致良知」和「即知即行」的重要。

不過,相較於西方哲學,還是較偏重道德倫理的部分,在實踐上也遇到困境。

華嚴宗是集大成的思想,本身成為具系統性和綜合性的哲學組織體(organism),展現本體和現象構成一個整體,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均展現和諧圓融的同一性和互賴性,從宗密對「理「(知)和「行」關係的闡釋中即可得到驗證。

他解釋道:「此之本源是禪理,忘情契之是禪行,此云理行。

」又說:「頓漸相關,理行相參。

遞相解縛,自然心無所住。

悟修之道既備,解行於是圓通。

」4禪理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和道理,而與之相投合的展現就是禪行;兩者無分先後、大小,同等重要。

只有理、行相參才能得到心無所住,只有悟和修同時具備,才能無行圓通,缺一不可。

從各種思想來說,可知綜合的系統化是發展的趨勢,但何者為優,何者為劣呢?又何者具有實踐性呢?沒錯,中庸之道是討好對立雙方的辦法,但是追求真理才是我們應貫徹的目標。

不同的綜合性思想其實在實質內容和方法上都很大差異,而這正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

三、頓/漸之別在南北朝時,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就展開過一次「頓悟」和「漸悟」的爭論。

由竺道生首倡「頓悟成佛」,其他學者紛紛討論。

到了唐代,討論的深度和範圍超出前者,更達高潮5。

宗密躬逢其會,對之有言簡意駭的描述:「諸經論及諸禪門,或云:先因漸修功成,豁然頓悟。

或云:先因頓悟,方可漸修。

或云:頓修故漸悟;或云:悟修皆漸。

或云皆頓。

或云:法無頓漸,頓漸在機。

6」可知除了平常所熟知的頓悟和漸悟外,還有其他的立場;由頓/漸和悟/修構成交叉的相互關係。

宗密本身兼禪教兩家之長,在此一題目上有豐富而獨到的見解,下面將加以說明,以4《禪源諸詮集都序》,頁十三,頁二五四。

5參閱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頁四四七-四五○,四六六-四八四。

唐代的頓漸之爭,參閱印順《中國禪宗史》,頁三○一-三一七。

6《禪源諸詮集都序》,頁七八。

了解宗密的立場及所持的理由。

(一)漸修頓悟宗密在《圓覺經大疏鈔》中提到:「初言漸修頓悟者,此有二意:一者即前解悟之漸修,修極故證;二則從初便漸,如者聲聞因四十年漸,前修三乘教行。

故靈山會中,聞《法華經》,疑網頓斷,心安如海,受記成佛。

」7其中對漸修頓悟有二層論述,一為解釋漸修到了極致,自然可以豁然開朗,證悟得道,這是佛教傳統的修道理論,二為用佛教史實說明漸修頓悟的典型。

按照小乘佛教(即聲聞)的說法,佛陀四十年的傳教生活,就是漸修的過程。

此外,三乘佛法中的「羅漢四果」、《般若經》內的「六波羅密」、《華嚴經》的「菩薩十地」亦是。

宗密進一步說明漸修頓悟的過程:「如人伐木,千斧萬斧漸研,倒即一樹頓倒。

又如從邊遠於京都,數月步步漸行;入大城門之日,一時頓到。

」8這些譬喻說明修道是經過日積月累,耳濡目染的過程,是長期奮鬥的結果(「漸階成聖」)。

(二)頓修漸悟此仍指一個人一旦懂得頓教的道理,馬上發大心,樂意立誓斷絕種種牽掛,去除煩惱,這些都是立即付諸實現的行動,即為「頓修」,但要達到悟的境界,還需一步步地進修。

所以是「故漸悟者,謂雖聞圓教、信圓教,而根性遲鈍,不得頓悟。

雖不得頓悟,而樂欲情殷,深宗頓理,頓發大心,頓絕者緣,頓伏煩惱。

由此加行,漸漸得悟。

」9宗密用「磨鏡」和「學射」巧妙地說明頓修漸悟的實踐方式,雖是一開始就看7《圓覺經大疏釋義鈔》,頁二八○b-c。

8同上,頁二八○c。

9同上。

清目標,但限於資質有限,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緩進的程序,才能達到宗教證悟的目的-「如人磨鏡,一時遍磨一面終,不從一分一寸致功。

塵埃則微微而盡,明相漸漸而著。

又如學射,初把弓失便注意在的。

終不故作親疏節級。

然千百日射億萬箭,方漸漸親近,乃至百發百中。

」10(三)頓修頓悟這是荷澤神會一派的禪學,亦即澄觀所說的心學。

悟、修瞬間一體同得。

宗密以「斬染綟絲」來形容這種禪法:「初標頓悟頓修,以斬染綟絲為喻者,斬如頓悟。

頓悟煩惱本無,即名為斷。

如一綟之絲,不勝一劍而頓斷故。

染如頓修,頓稱性上恆沙功德,念念無聞。

而修如染一綟之絲,千條萬條,一時成色。

故清涼大師《心要》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

處處成道,無一國而非佛國。

」11這是只有具上上勝根者可得的「頓門」。

(四)漸修漸悟宗密在《圓覺經大疏》以漸登高台來比喻這種「悟修皆漸」的學說12,又在《圓覺經大疏鈔》中提出勤拂鏡塵之說13,相當雷同於《六祖壇經》中神秀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14這是較保守的主張。

至於宗密本身的主張,並不盲目服膺任何一家。

他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清楚地表示:這些漸頓之爭,都是限制於「今生而論」。

如果遠推到前世,則只有頓 10同上。

11同上,頁三八○d。

「一綟之絲」的譬喻,出於神會。

參閱《神會和尚遺集》,頁四十六。

12「如登九層之台,足履漸高,所鑒漸遠。

」(《圓覺經大疏》,頁一一九c)。

13「謂信本性圓滿,而猶計有業惑障覆,故勤拂鏡塵,漸悟心性,有注所引喻也。

足履喻修行,所鑒喻證悟也。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頁二八○d)。

14《大藏經》卷四十八,頁三三七c。

而無漸。

在提到「法無頓漸,頓漸在機」此種實踐理論時,密宗讚曰「誠哉此理」!「機」字在主觀上,是指一個修道者的「根基」,也就是「稟賦」或「資質」;在客觀上,則代表了修道者所處的環境和情況,就是「機會」。

如此說來,宗密深刻理解到「個別差異」的重要性。

所以他提到「師資傳授,須識藥病」15,這也是現代教育實踐重要的理念。

各種頓漸之爭其實都是藥,藥無貴賤,只要合於病者就是好藥。

問題在於是否有對症下藥。

宗密除了主張調和各宗派,同時透過周詳的解析,提出其「頓悟漸修」的觀點。

宗密認為「頓悟」一詞有二個解釋:「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證悟。

」16 「解悟」是對悟的理解,是思想上的認知,「證悟」是對悟的體驗,「理」與「行」的結合;由「解悟」到「證悟」之間,需要長期的宗教修習,才能夠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境界。

他解釋道「唯云先頓悟後漸修,似違反也。

欲絕疑者,豈不見日兀頓出,霜露漸消,孩子頓生,志氣漸立;猛風頓息,波浪漸停;明良頓成,禮樂漸學,是知頓漸之義,甚為要矣!」17或許有人要懷疑若人人都有絕對真心,一切都是平等而沒有差別的。

那在發現自己的真心與諸佛並無二致時,為何還要漸修。

宗密提到一個凡人經過長期地薰染,「習氣」與真性相混,因此,明知非真非淨,但還是無法把一切外在習氣一次完全排除。

因此,必須經過一段修為的過程,慢慢回復與諸佛沒有差別的真心狀態。

如此,我們可以看到宗密在調和各學派之際,更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15《禪源諸詮集都序》,頁八一。

16胡適先生在《神會和尚遺集》一書中評析道「頓悟和無念在第九世紀已成了風尚,已失了當日的鋒芒與光彩………宗密在《大疏鈔》裡,態度更明白了,他說頓悟是不夠的,頓悟之後仍須漸修,這便是革命之後的調和論了。

」(頁五七)17《禪源諸詮集都序》,頁一九一-一九二。

四、絕對真心宗密主張「漸修」是建築在「頓悟」的基礎上,而「頓悟」揭示人都具有「絕對真心」。

真心有真妄兩種,每種又分為兩支,圖解如下:18不變↙真真如門隨緣/↘一心一法界心體空\↙妄生滅門成事↘從圖中得知,「生滅門」既有「真如門」中的「隨緣」功能,亦有「生滅門」的「成事」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