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第五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r was slowly crawling out from under the lettuce. It was huge, fat, and apparently well-fed. It paused in its travels to survey the scene. Purple with fury, Henry could barely find his voice. (A Hard Day in the Kitchen, Shannon Hodge) [参考译文1] 一条绿色蠕虫正慢慢地从生菜下面爬出来, 很大,很肥,显然吃得很好。它在旅途中停下来以观 察周围的环境,亨利气得脸色发紫,话都差点说不出 来。 [参考译文2] 一条绿虫子正慢吞吞地从生菜底下爬出来。 那虫子又大又肥,显然吃得很好,在途中还停下来审 视周围的环境。亨利此时气得脸色发青,话都差点说 不出来了。
在国内对衔接理论的研究贡献突出的主要 是胡壮麟。胡壮麟等人(1997:150)将衔 接关系定义为“把语篇中结构上互不相关, 但语义上互相依赖的各个成分联成一体的 一种潜能”。根据Halliday 和Hasan的划分, 衔接手段大致可分为语法衔接手段 (grammatical cohesion)和词汇衔接手段 (lexical cohesion) 两种。前者又可以包括 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 (substitution)和连词(conjunction)。 词汇衔 接则包括重复(repetition)、搭配 (collocation)、同义(synonymy)、反义 (antonymy)、上下义(hyponymy)等词汇之 间的关系。
衔接
衔接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初现端倪至今,已成为语 言学领域的一个主流话题。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 在这一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其中贡献最大、影 响最深的当数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 和 Hasan,他 们在其合著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 一书中把衔接看作“存在于篇章内部, 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Halliday, 1976: 4), 他们认为衔接之所以能使一段话成为语篇,就在于 衔接通过语法和词汇等手段,把结构上彼此缺乏联 系的句子黏着在一起。
In literature, ellipsis is not merely a grammatical means to make the work compact and cohesive but also a rhetorical device to express certain aspects of the meaning or message of the work.
由于英汉文化、语言结构、行文习惯的差异,英汉 语在组织成篇时所采用的衔接手段也必然存在差异。 在语篇翻译中,译者要考虑用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 方式把原文信息重新表达出来。重新表达不仅需要 词汇方面的转换,还需采取一些相应的策略对译文 的衔接进行重组,从而达到译文的连贯。因而,正 确认识英汉语中语篇的衔接手段的使用,对翻译实 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卡特福德(1965)指出,翻译是一种语言的篇章 材料与其对等的另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的替换。 译者要在翻译中做到篇章等值(textual equivalence),就必须在译语语篇中努力再现原语 语篇的“语篇组织”(texture)。语篇组织的一个重 要内容就是衔接手段的使用,因此,在翻译中必须 注重衔接手段的使用。
3. 替代
“替代”指用较简短的语言形式替代上文中的 某些词语,使行文简练流畅(李运兴,2001)。 王力(1994)用“替代”指人称替代,不过也 谈及名词替代、谓语替代、形容词替代和动词 替代。有些学者(胡壮麟,1994;李运兴, 2001)认为“替代”可以分为名词替代、动词 替代和小句替代或分句替代。
Ellipsis is the omission from a sentence of words needed to complete a construction. Ellipsis in spoken English and normal everyday written discourse is usually a grammatical device for economy of words. The omitted parts may be understood from the context or by means of intonation, or from such paralinguistic features as gestures and facial expressions. It is a common means of implicit cohesion between sentences or utterances
In the nineteen-eighties, prosperity based on rising financial markets created its own vocabulary (“yuppies”, “dinks”, “masters of the universe”), its own cults (of the M. B. A. ,of the C. E. O.), and its own popular culture. You must remember, my dear mother, that I have never considered the matter as certain. I have had my doubts, I confess; but they are fainter than they were, and they may soon be entirely done away…(J. Austen: Sense and sensibility)
20世纪80年代,由金融市场上扬带来的繁荣产 生了本行业的词汇(雅皮士、丁克族、宇宙 王),产生了本行业的偶像(工商管理硕士和 首席执行官),产生了本行业的大众文化。 你应该记住,我的好妈妈,我从来没有把事情 看得一定如此。我承认我有疑虑,但是不像以 前那么重了,也许很快就会彻底打消。
2. 省略
语篇的特征
比尔格兰与德雷斯勒(Beaugrande & Dressler,1981)认为,语篇必须具备以下七个 特征:衔接性(cohesion)、连贯性(coherence)、 意向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 (acceptability)、语境性(situationality)、信息 性(informativ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因此,译文语篇页应具备这七个特种,其中, 衔接与连贯是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衔接与连贯
方梦之(2002: 326)认为,“衔接体现在语 篇的表层结构上,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连贯存 在于语篇的底层,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衔接 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 即通过语法、词汇和篇章的手段表达的语篇组 成部分之间的显性关系,也就是语篇内的小句 如何连接;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体现在语 篇的深层结构上,指语篇内的话题如何发展。
In a riot of scuba bubbles, tourist and guide plunged 110 feet into an underwater cavern. And, true to his words, the guide darted through the gloom, chasing sleek five foot long shadows. Not to worry. In the spectacular undersea world off Palau, the sharks are as laid back as local residents. And who wouldn’t be? Slung across the Pacific 800 miles southwest of Guam, the string of islands—eight inhabited, 200 or more still unpopulated—make up one of those increasingly rare commodities, a Pacific paradise.
第五章 语篇翻译
语篇的定义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 独白、对话(dialogue),也可以是众人交谈( multi-person interchanges);可以是文字标志(如交通标志),也可以是诗歌、小 说。它可以是讲话,也可以是文章;短者一两句可成篇,长者可 洋洋万言以上。所以,可以说,无论是一句问候(greeting)、一次 谈话、一场论文答辩、一次记者招待会的问答,还是一张便条、 一封书信、一份科研报告、一本文稿, 都可以是语篇。 黄国文,1997 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语篇是在某个语境中起作用的语 言”(Halliday & Hasan,1989:10) 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语篇 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一个语义单位,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 法单位。因此,严格地说,语篇与句子之间不是大小的关系,而 是句子或小句体现语篇。 一个语篇必须是逻辑连贯、意义完整,它可以是一部长篇小说, 也可以是一篇日记、一句话甚至一个词。
省略指某结构中未出现的词语可从语篇的其 他小句或句子中找回(胡壮麟,1994)。一 般来说,省略的内容可以从篇章语境中推知, 这就要求在翻译时要考虑全文框架,把握具 体语境。根据韩礼德和哈桑(1976)的解释, 这种省略也可以认为是“零式指称”(zero substitution)。省略在语篇中是一种常见的 衔接手段,指示思想或形象的快速移动 (Wales,1989)。胡壮麟认为,省略可以 分为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和小句省略(胡壮 麟,1994)。
衔接手段
1. 照应/指代 在Halliday 和 Hasan (1976)所提出的衔接模式中, 指代是衔接手段中最明显的一种,表示某个项目自己 不能解释自己,而是必须到其他地方寻求其解释的现 象。 英语与汉语在指代衔接手段的运用方面确实存在差异。 英语中,为了实现衔接,在某一意义名词出现后,除 非是要达到某种修辞效果,一般尽量采用代词指代。 这样,一方面避免语篇的累赘,繁复;同时也可以使 语篇主题鲜明,读起来逻辑清晰。相比之下,汉语倾 向于重复前文出现的名词,或者采用“零式指称” (胡壮麟1994:64-66),省略主语。
随着潜水呼吸器咕噜咕噜的水泡声,旅游者和 导游潜入了水下110英尺的一个洞天。导游的 话不假,他飞快地穿过阴暗层,去追逐那光滑 的有五英尺长的影子了。不用担心,在帕劳区 的水下世界的壮丽景观中,鲨鱼犹如当地居民 一样悠然自得,心情放松。又有谁不会这样呢? 遍及关岛西南800英里海域的一系列岛屿—8个 有人居住,200或更多的岛屿仍荒芜人烟—这 构成了一个稀有的宝地,一个位于太平洋中的 乐园。
A man is sometimes more generous when he has but a little money than when he has plenty, perhaps through fear of being thought to have but little. (Three Great Rolls, Benjamin Franklin) [参考译文1] 人有时囊中羞涩反而比腰缠万贯时显 得大方,或许是怕人家笑话自己没钱吧。 [参考译文2] 人有的时候钱少了反倒比钱多了大方, 也许是怕人嫌贫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