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角》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知道角的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相互协作的习惯。

设计思路:

1、注重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3、注重巧妙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准备:

1、剪刀、正方形纸、纸工袋、三角尺、钟面、瓷砖、五角星、纸扇等。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许多物体,它们面的形状是不同的,像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瓷砖的面呢?(正方形)红领巾的面呢?(三角形)碟片的面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揭示课题:认识角)

本节课开始,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导入新课,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之上,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活动一:找角,认识角

1、课件出示卡通人物-蜡笔小新。

蜡笔小新说:“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去角的王国探秘寻宝,让我们先去第一关吧!”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剪刀、正方形纸、纸工袋、三角尺、瓷砖、钟面、五角星)。

(2)讲述:它们的面上都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面图形“角”。现在就请你拿出这些物品,在小组中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它们的角在哪里。(学生拿着这些物品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指出剪刀上的角?学生上台指角,教师注意指导正确指角的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然后指名依次指出三角尺、钟面、纸工袋上的角。

(3)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相互研究,找到了物体面上的角,如果把这些角从物体上搬下来,画在纸上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注意看,(课件演示从剪刀、三角尺和钟面上抽象出角的过程,屏幕上只留下三个不同形状的角)我们把这些图形就叫做角。(教师把这三个角画在黑板上)

(4)让学生自学课本68页内容。指出黑板上角的顶点和边。教师在一个角上标注顶点和边。

2、练一练

(1)做“想想做做”第1、2题。

课件出示蜡笔小新:“小朋友,恭喜你们通过了第一关,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二关吧。”(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2题,采用快速抢答的形式,复习新知。)

(2)找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下面找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学生观察,找角,全班交流。

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屏幕,利用多媒体逐步摆脱实物,抓住角的本质属性,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回归生活,从周围实物上找角,既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识,也是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二:做角,感悟角有大小。

1、课件出示蜡笔小新:“同学们,第二关也被你们闯过了,真了不起!欢迎你们来到第三关,现在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角。”

师: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材料,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想出好办法做“角”。(学生在小组内做角,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展示。(有用纸折的、有用小棒搭的、有用钉子板拉的、还有用硬纸条做得活动角。)

3、教师演示活动角,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操作体会角是有大小的。(板书:角是有大小的)

师:那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让学生自己用活动角演示一下,可以同桌互相商议。

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初步认识了“角”之后,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拼一拼、搭一搭、拉一拉,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理解角的是有大小的。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这样既加深对角的认识,又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以小组为单位做角、展示角,给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己的环境,让学生变“听众”为“主人”,由消极接受变为积极发现,在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初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学会肯定自我、倾听他人意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活动三:比较角的大小。

1、件出示蜡笔小新:“祝贺小朋友闯过第三关!下面我们进入第四关吧!”(课件出示四个钟面。)让学生判断钟面上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2、保留第二、四两个钟面。

师:这两个钟面上的两个角,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有的说第一个钟面上的角大,有的说第二个钟面上的角大,有的说一样大)

师:谁说的对呢?请大家小组讨论,想想怎样来比较?(两个钟面上的角事先用习题纸印好发给学生)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互说方法。

各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和鼓励)

3、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比较过程,让学生知道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直接判断角的大小,然后制造认知冲突,想办法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角,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并组织交流,使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在交流中拓宽了知识,发展了数学思考。再演示“重叠”的比较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学习了新的比较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