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育回归常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读《让教育回归常识》有感
兴国江背华坪小学陈梅芳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印度有一个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此举震惊了印度,人们称他为马拉松神童。
2007年,5岁的辛格计划用 10天时间跑完500公里行程。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自己的漫漫征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
原来,警方接到政府的指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马拉松活动。
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
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
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要孩子,不要神童”,这是多么振聋发聩的呼唤!
我感动于这件事,是因为他们切中了教育的肯綮:要把孩子当成孩子,而不是看那些附加在他们身上的东西,甚至把附加的东西等于了孩子本身。
近三万字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有一句话如此耀眼:“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
这是常识。
可现实中,我们往往讲了许多大道理,却唯独少了对常识的敬畏。
现在的教育,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对教育常识的执守,是对常识所蕴含的精神、规律和价值观的认同与守望。
只是,我们太习惯于在平凡中去搜索孩子的天分,却忘了把孩子当孩子。
看吴非老师的书,最能引起共鸣的就是关于“常识”的概念。
“尊重常识”虽是吴非《致青年教师》一书第四辑的标题,其实,尊重常识、回归常识、坚守常识是《致青年教师》全书,也是吴非这位着名教育实践家一以贯之的重要指导思想。
他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以分为本”的危害他比谁都看得清楚。
他在书里告诉我们:
有位学生很勤奋,立志要考名校,他经常为考试成绩发愁;不管考得如何,他在宿舍里总是唉声叹气。
——如果考了99分,他会为丢的那一分叹气;如果考了满分,他会因为不是唯一的满分者而叹气;如果他是唯一的满分,他又会为第二名的分数和他比较接近而叹气……他永远不满足,一些教师称赞他“进取心很强”。
高考期间,同学回宿舍休息,每天中午和晚上,这位学生都在宿舍里大谈自己如何“倒霉”,如何“臭手”,弄得其他同学人心惶惶,无法休息。
考试结束,分数公布他得分却很高,录取在名校;而每天无端受他干扰的同学,有些考得不太理想。
当年的同学至今很不理解他。
有人说,当时以为他真的是判断力不行,后来回想,有可能是为人问题。
分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唯分是求的教育扭曲了他的心灵。
“创新”不是早就提出来了吗?然而我们基础教育的任务却是坚决而全面地把学生任何创新思维的萌芽毫不留情地扼杀在摇篮里。
吴非老师告诉我们:
学校本是自由的天地,而我们的绳索太多,密得像网一样。
孩子从小接受了过多的规训,他的行走必然会战战兢兢。
不久前,我从李希贵校长的书中看到,美国幼儿园的孩子编出的故事千奇百怪。
有的说早上是坐飞碟到幼儿园的,有的说今天早上吞下了一个太阳,口渴。
教师说其实很可能是坐别人家的形状比较特别的车来的,其实早上不过是吃了一个煎蛋。
如果是中国孩子说这样的话,阿姨会说他胡说八道,甚至会让父母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毕飞宇写过一篇《地球上的王家庄》,可以算是中国少年思维教育的袖珍版,那个只有八岁,“带着我的鸭子,一起到世界的边缘走一走,看一看”的放鸭儿童被当做“神经病”,让人发笑,更让人伤感。
只可惜,现在聪明的老师太多,智慧的老师太少。
智慧者选择栽下银杏树,百年方成,哪怕他们看不到那一天;聪明者却选择牵牛花,经年即开,只是希望看见那一瞬间的耀眼。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正是对应于现实而发出的一声呐喊——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