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教学大纲(12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90434616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适合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总学时数:76 学分:4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通过讲授机器零件制造和装配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课内实验、课后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机器制造技术,具有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工装设计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工艺问题的工作能力。同时,为学生从事机械产品研发和设计打下坚实的工艺知识基础。主要完成如下教学任务:

1、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工艺知识,确定机器零件的加工方案,制订简单机器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2、使学生弄清机器零件的加工精度概念,了解加工误差的产生原因,能够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解决生产中的工艺问题;

3、使学生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能够完成一般机床夹具的设计工作;

4、使学生掌握机器的装配方法,能够正确划分机器装配单元,制订机器装配工艺路线。

二、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和工程性较强的特点,授课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系统介绍基本理论知识,讲清基本概念,而要注重通过生产实例介绍应用场合和方法,为学生课后实习和课程设计奠定扎实基础。由于本课程更强调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知识,所以授课时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课内实验,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通过实践教学的安排,培养学生认识刀具几何角度、机床结构以及夹具结构,能够独立进行切削力的测量、加工误差综合分析操作。采用教师演示指导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考核采用课堂表现、实践技能表现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地位,掌握有关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基准概念和六点定位原理。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性;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基准;工件的装夹与定位。

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机械加工的影响。

教学重点: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切削刀具。

教学难点:车刀角度标注;刀具寿命与切削用量的选择。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刀具基础;金属切削过程;切屑的类型及控制;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刀具寿命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磨削原理。

第三章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和装备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机械加工方法和机床的基本构造,掌握机械加工装备的选择。

教学重点:外圆面、孔和平面等三种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案;齿轮加工;特种加工。

教学难点:外圆面、孔和平面等三种典型表面加工方案的合理选择。

教学内容:外圆面加工;孔加工;平面及复杂表面加工;数控机床与数控加工;圆柱齿轮齿面加工;特种加工。

第四章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掌握加工误差的分析方法,培养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工艺问题的工作能力。

教学重点: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机械加工精度;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机器装配工艺的制订方法,使学生能够编

制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简单部件的装配工艺规程。

教学重点: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和机器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方法;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确定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装配单元划分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难点:基准的选择方法;工艺尺寸链和装配尺寸链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机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案;确定加工余量;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工艺尺寸链;划分加工阶段;加工工时定额;工艺方案的经济分析;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方法;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装配尺寸链;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

第六章机床夹具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夹具设计方法和技术,使学生能够设计简单机床夹具。

教学重点: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和设计方法;确定定位方案和定位误差的计算;确定夹紧方案。

教学难点:确定夹具定位方案和定位误差的计算。

教学内容:机床夹具保证加工精度的工作原理;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确定定位方案和定位误差的计算;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典型机床夹具;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

第七章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的制造技术,以开阔视野,激励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超精加工;工业自动化技术;快速响应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

教学难点:工业自动化技术。

教学内容:超精加工;工业自动化技术;快速响应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成绩构成比例: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践成绩10% +期末考试成绩80% 七、推荐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推荐使用教材:于骏一,皱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主要参考书:

[1] 谢家赢,机械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李益民,机械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任家隆,机械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八、课程有关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涉及到其他课程的知识,需要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机械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本课程只介绍其一般知识,本课程需安排课程设计。

执行本大纲应根据教材及总课时,可做适当内容调整或取舍。在处理重、难点问题时,采用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配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课。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大纲主撰人:陶金仓

审稿人:徐春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