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前置性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前置性研究

一、研究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前置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简单、根本、开放”原则,设计能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好学即“简单”;设计能切入学习的核心即“根本”;设计能让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即“开放”,使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也正体现了优质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将教师教的起点和着力点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二、研究的内容

1.通过对数学前置性学习的条件、内容、策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炼出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前置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2.通过数学前置性学习的研究,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对数学前置性学习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4.研究前置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通过对前置性学习的研究,引导教师树立大教学观,使课堂与生活、社会相联系,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教学网络。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他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重要的不是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因此,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前置性学习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2.现代建构主义理论

前置性探究学习,为作业赋予了新的功能。不同于传统作业中的预习,前置性探究不是对新知的提前“知道”,也不是对旧知识的单纯巩固,而有了新的作用——即,对新知识提前渗透、提前探究,为新知识的学习积累足够的感性和理性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学生个体的探究性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提到了课前。由于探究性活动放在课前,学生独立在家进行,不必再受课堂上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有了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在无压力、宽松的氛围中充分探究、独立思考和感悟,由于时间充分,加上没有他人的干扰,前

置性探究的结果往往比课堂上探究的结果更加丰富、更有个性。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数学并不是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他的,而是他本人主动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认知结构进行的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任何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一样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而是带着他独特的数学现实开始新的学习。前置性学习是一种主体积极的活动,其价值在于使学生在个体主动思维活动中首先获得“有意义的经验”,然后经过课堂学习将经历的模糊、疑难、矛盾的情境转化为清晰、确定、和谐的情境。

3.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前置性策略研究就是要通过学生课前的观察发现、生活探究、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等多种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体现出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合作交流,由于课前探究充分,课堂上的交流参与面更广、交流更有效。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个体进行二次感悟,并完成对知识的及时总结和巩固练习。教学环节变得紧凑,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知识得以及时巩固。

四、案例1: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通过钻研教材和教参,我认识到,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是体验了解统计的方法,统。计图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是重点。学会用1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统计方法并根据是难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提前感知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好处,于是在课前教师设计了: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气球中寻找使用记录几种常见的颜色在班级中学生喜欢的程度,并记录下,最后用一句话说说调查感想的探究性学习作业。出示4张不同的动物卡片。你想跟谁做好朋友?

这个前置性探究作业,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不要求学生提早知道统计的规律和增长减少的趋势等等其它新知,目的仅仅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前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就有充分的感知、探究和感悟,积累足够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创设情景,收集原始数据,引入统计。

(出示“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气球。)

1、谈话: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这个愉快的节日,老师打算去买一些气球送给大家,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的气球?老师该怎么买?每种颜色的气球分别要买多少?你们能给老师想办法吗?

2、收集原始数据:让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3、用什么方法把收集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4、汇报得出一些常用的整理记录方法。

5、教师报,学生进行记录。

6、比较:哪种记录方法比较简单?

7、小结: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更加简便、清楚。今天我们记录

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全班交流,得到一些收集数据的方法。

二名学生上来进行记录,其余学生在纸上进行记录。

通过创设“六一儿童节”购买气球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用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整理,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不同的体验。

(二)

1、(出示统计表):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1)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写。

(2)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出示统计图):我们不光可以把结果填入统计表中,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中去。

(1)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根据喜欢红气球的人数如何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再让学生接着把喜欢黄气球、蓝气球、绿气球的人数也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3)老师收集学生中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4)小结,揭示条形统计图。

(5)提问:第一次接触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

3、比较:统计图和统计表有什么不一样?

4、由各组组长交流汇报。

5、教师小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优点、好处。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中的填数。

学生用数学语言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描述。

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

学生同桌议一议,发表一下自己的感觉。

四人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

教师向学生提供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处理,及时地点拨,通过亲身操作获得处理信息的两种方法和统计表、图各自不同的特点。并设计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收集到的数据这样一个开放的环节,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多种能力的提高。

(三)练习应用:

1、六一儿童节那一天老师还打算去买一些水果来请小朋友吃。(出示西瓜、草莓、苹果、葡萄、菠萝)你喜欢吃哪一种水果呢?

2、提问:现在只能买一种水果,那该买哪一种呢?你们七嘴八舌地说我该听谁的呢?

3、用学生交流过的“排排队、数一数”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4、收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5、把收集到数据画到统计图中去。

6、展示评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