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内结节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淋巴结受累以颈前、颈后、锁骨上多见,腹股沟、腋窝、肘窝次之。肿大淋巴结直径有绿豆
大、李子大、胡桃大不等。硬度坚实,有弹性,能活动,不痛、与皮下组织无粘连,一般不软
化,因而不形成溃疡。
早期由于认识不足,肺结节病可被误诊为肺癌、淋巴瘤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由于这几种疾
病治疗和预后绝然不同,临床上需仔细鉴别。
的结节病病例以达 768 例,并于 1993 年通过了“结节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第三次修订稿草案。
近年来国内外结节病人数均有增加趋势。
一、临床特征
结节病多见于中年人,作者统计的国内 1842 例患者中可见,男 683 名,女 1159 名,男女
之比为 1:1.7。平均年龄为 44.0±0.6 岁(361 例), 其中男为 41.7±1.0 岁(128 例), 女为 45.3
症状,在 X 线检查时偶被发现。据国内 1221 例结节病分析,临床呼吸道症状为咳嗽占 73.7%,
咯痰 21.1%, 胸痛 16.3%, 胸闷气短 38.0%,咯血 3.0%, 呼吸困难 2.9%。全身症状为:发热 39.0%,
盗汗 5.4%(66/1221), 乏力 34.6%, 消瘦 10.5%, 关节痛 8.9%, 肌痛 1.8%。肺部体征多不明显,
c. 其他作用 z 降低微血管渗透性,减轻气道粘膜水肿和充血; z 抑制气道粘液腺分泌; z 免疫调节作用; z 诱导血管收缩。 (2) 治疗指征: z 绝对适应证:①眼结节病;②肥猪弥漫型结节病;③中枢神经系统结节病;④心肌结节病; ⑤脾功能亢进症;⑥顽固性高血钙症。 z 相对适应证:①进行型或有症状的肺门结节病,特别是在 6 个月内为自动缓解者;②破溃 的皮肤和淋巴结病变;③有自觉较明显的全身性症状;④关节、鼻、咽和支气管粘膜病变; ⑤持久性面神经麻痹。 (3) 治疗方案 a. 供参考用的口服强的松方案: 30~40mg 1/日×第一月; 20~30mg 1/日×第二月; 20 mg 1/日×第三月; 15 mg 1/日×第四~六月; 5~10mg 1/日,维持量一年以上。当剂量<15mg/日时, 可能会复发,重新加用原先剂 (20~30mg 1/日),可能会达到治疗效果。用药期限大致为:I 期患者 9~12 个月;II 期 12~18 个月;III 期 19~24 个月。停药后 1~2 个月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复发。 b. 为减少长期全身用激素的副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小剂量口服激素加局部吸入激素的 方法,治疗 II、III 期患者,副作用明显减少,而疗效不减,达到了预期目的。方法是(口服 强的松): 20~30mg 1/日×第一月,同时加局部吸入必酮碟或必可酮(0.6~0.8mg/日); 15~20mg 1/日×第 2 月,同时加局部吸入必酮碟或必可酮(0.4~0.6mg/日); 15 mg 1/日×第 3~6 月,同时加局部吸入必酮碟或必可酮(0.4~0.6mg/日);
癌,尘肺,结缔组织病肺侵害,隐源性致纤维化性肺泡炎

15%
隐源性致纤维化性肺泡炎,结缔组织病肺侵害,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
肺大疱性肺气肿,类鼻疽,支气管扩张症,组织细胞病 X,弥漫性泛细
支气管炎,闭塞性机化性肺炎
二、发病机制: 结节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大多数研究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 关。表现为周围血淋巴细胞数减少,对各种延迟型皮肤试验的反应减弱或消失,结核菌素试验 成阴性或弱阳性反应。但肺泡病变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肺泡灌洗液中 T 辅助性淋巴细胞(CD4) 明显增高,而抑制性淋巴细胞(CD8)明显降低,CD4/ CD8 比值明显升高。
具有 1、2 或 1、3 条者,可诊断为结节病。 第 4、5、6 条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注意综
合诊断、动态观察。
四、病理诊断
结节病的病理变化缺乏特异性,因而病理诊断必需和临床相结合,特点如下:
1.病变主要为上皮样细胞组成的肉芽肿性结节,结节体积较小,大小形态比较一致,
境界清楚。
2.结节内无干酪坏死,偶尔结节中央可有小灶性纤维素性坏死。
系统性疾病,于 1917 年建议将本病命名为良性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benigna)。但直
至 1940 年以后,才正式命名为结节病。一个多世纪以来,全世界发现了大量的结节病患者,美
欧等国发病率较高, 而亚非国家较低。我国正式研究始于 80 年代初, 至 1990 年我国公开报道
±0.7 岁(233 例),男性年龄比女性明显为低(t=2.949, P<0.01)。
结节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据国外统计,结节病累及器官的情况为:肺 90%,淋巴结 75-90%,
肝 60-90%,脾 50-60%,关节 25-50%,骨髓 15-40%,皮肤 25%,眼睛 25%,鼻粘膜 20%,腮
结节病性肉芽肿主要由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T、B 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 等。肺泡内 T 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一系列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又可释放白介素-1,2、单核细 胞趋化因子、单核细胞移行因子等,促使多种炎性细胞在肺泡内集聚、增生,形成早期肺泡炎 阶段,并进而使肺泡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增生等,形成肉芽肿和肺间质纤维化等。
3.结节内常有多核巨细胞(异物巨细胞、郎罕氏巨细胞)以及少量散在的淋巴细胞。周
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后期为纤维组织包绕。结节多时可彼此融合,但通常仍保
留原有结节轮廓。
4.巨细胞内出现包涵物舒曼(Schaumann)小体,双折光结晶,星状体的机会较结核
结节为多,尤其是见较多舒曼小体,或偏光显微镜下见较多双折光结晶时,提示结
腺 10%,喉部、神经系统、骨、心脏各 5%,胸膜 1-5%,肾、内分泌腺及胃肠系统少见。因此,
其临床特征复杂多样,无明显特征性,如表 1 所示。
表 1 结节病的临床特征
受累器官
症状及表现
上呼吸道 气短, 鼻塞, 息肉,声音嘶哑
肺脏
咳嗽,气短,喘鸣,咯血,肺间质改变及肺内结节,胸腔
皮肤
积液
眼睛
斑块,结节,丘疹
z 抑制抗原引起的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效应,促进骨髓释放中性粒细胞,并阻止其向 炎症区域移动、向血管外渗漏及中性粒细胞半衰期延长;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B 细 胞的抗体合成(主要是抑制 IgG 合成);
z 诱发气道上皮细胞中的中性肽链内切酶,减少速激肽受体,减轻神经原性炎症; z 稳定溶酶体,抑制组胺合成; z 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 z 增加腺苷酸环化酶的反应性。 b. 对支气管的作用 z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AHR); z 拮抗炎性介质的支气管痉挛效应;
可闻及少许干湿性罗音。
胸内结节病合并胸外结节病的情况(国内统计资料): 浅表淋巴结肿大 占 37.7%
(385/1020), 皮肤病变占 19.7%, 其中皮下结节占 9.3%(74/798),皮损 10.4%(83/798)。肝脏
9.0%(46/512), 眼睛 19%(57/300), 腮腺 3.3%(24/729)。 胸内结节病大多有周围淋巴结受累。据国外学者研究,周围淋巴结的受累率达 71%[4]。周
a.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z 皮质激素是一种高亲脂性物质,能迅速进入细胞内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GR)
结合,增加脂皮质素的合成,抑制磷酯酶 A2 的产生,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 血细胞活化因子等的产生;
-3-
http://www.paper.edu.cn
z 抑制细胞活素基因的转录,使 IL-3、IL-4、IL-5 产生减少,抑制气管内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的游走,减轻炎症反应;
http://www.paper.edu.cn
胸内结节病
王洪武
北京煤炭总医院呼吸科
Email:whw@endocare.cn
摘 要:胸内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名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肺。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有咳嗽、 咯痰、发热等,查体常见周围淋巴结肿大等。胸片主要表现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确诊需 靠病理活检中典型的类上皮样肉芽肿诊断。治疗仍以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辅以免疫抑制 剂。对肺内有病变者可吸入糖皮质激素。 关键词:肺 结节病 X 线胸片 糖皮质激素
血液系统 肾功能衰竭,肾结石
肌肉
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
淋巴结 疼痛,结节。表浅及深部淋巴结均肿大,无痛
胸内结节病特点 胸内结节病临床最常见。多数患者诉咳嗽、咯少量粘痰,偶有咯血、胸
-1-
http://www.paper.edu.cn
痛等,可有低热、纳差、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皮肤病损、眼部病变等。也可无
肝脾
畏光,流泪,眼痛,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泪腺肿大
心脏
肿大,压痛,内部质地不均匀,黄疸,脾功能亢进
பைடு நூலகம்骨骼
晕厥,胸闷,传导阻滞,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紊乱,心
神经系统 包积液
消化系统 多发或单发性关节痛
内 分 泌 系 周围神经麻痹,头痛,感觉异常,癫痫,颅内占位病变

咽下困难,腹痛,黄疸
肾脏
糖尿病,高钙血症,尿钙过多,副睾炎
大小 形态 分布 密度 程度 限 结节 坏死 体 倾向 合倾向 维染色 染色
结节病 单一 一致 均匀 密集 一致 清 常见 纤维 常见 无 弱 完整 阴性
素性
同心状
结核 多样 不一 不均 疏松 不一 不清 罕见 干酪性 缺如 强 强 不完整 阳性
五、分型 1. 胸内结节病:0 期,无异常 X 线所见。Ⅰ期,肺门淋巴结肿大,而肺部无异常。ⅡA 期, 肺部弥漫性病变,同时有肺门淋巴结肿大。ⅡB 期,肺部弥漫性病变,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Ⅲ期,肺纤维化。 2. 全身多脏器结节病:胸内及胸外均受侵犯。胸外病变可见于皮肤、眼睛、淋巴结、神 经系统、肝、脾及内分泌腺等脏器。 六、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1) 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和皮质酮,是一组由肾上腺皮质产生的皮质类固醇。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轴(HPA)受着内生的和外来的糖皮质激素控制。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限速步 骤是线粒体内的胆固醇转变为孕烯醇酮。所有的类固醇都是脂溶性的,其受体位于细胞浆中。 因为他们易于弥散,所以其生化作用是多系统的,可通过多条途径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 疗结节病的目的:
三、临床诊断(1993 年我国结节病制定的诊断标准[1]): 1.胸片显示双侧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偶见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有
肺内网状、结节状、片状阴影,必要时参考胸部 CT 进行分期。 2.组织活检证实或符合结节病(注:取材部位可为表浅肿大的淋巴结、纵隔肿大的淋巴结、
支气管内膜的结节、前斜角肌脂肪垫淋巴结活检、肝脏穿刺或肺活检等)。 3.Kveim 试验阳性反应。 4.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活性升高(接受激素治疗或无活动性的结节病患者可在
结节病最早于 1869 年 Besneir 和 1872 年 Tennoson 分别对伴有冻疮样狼疮的皮肤表现进行
了详细描述。1877 年英国医生 Hutchingson 报道了首例皮肤结节病患者。1899 年 Boeck C. 首
次描述该类病人皮肤的病理改变,称之为类肉瘤病(Sarcoid)。1914 年 Schaumann 提出本病为
节病。
5.镀银染色可见结节内及结节周围有大量网状纤维增生(结核结节中央的网状纤维大
多不完整)。
6.特殊染色未见结核菌(油镜多视野检查)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
7.结节内可偶见薄壁小血管。
结节病与结核病理上鉴别较难,如下表所示。
表 4 结节病与结核病理区别
疾病 结节 大体 形态 疏 新旧 界 C 形 中心 包涵 钙化 结节融 嗜银纤 抗酸
表 3 结节病的 X 线所见及鉴别诊断
结节病分期 频率
鉴别诊断
0
5%~10%

>50% 结核病,淋巴瘤,球孢子菌病,网状细胞增多症,组织胞浆菌病
Ⅱa
25%
结核病,淋巴瘤,球孢子菌病,网状细胞增多症,组织胞浆菌病,肺
癌,尘肺,结缔组织病肺侵害,肺泡蛋白沉着症
Ⅱb
5%
结核病,淋巴瘤,球孢子菌病,网状细胞增多症,组织胞浆菌病,肺
正常范围)。
-2-
http://www.paper.edu.cn
5.5 TU PPD 试验或 5 TU 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或弱阳性反应。
6.高血钙症、高尿钙症、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浆免疫球蛋白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查结果可作为诊断结节病活动性的参考。有条件的单位可作 67
镓同位素注射后,应用 SPECT 显像或γ照相,以了解病变侵犯的程度和范围。
结节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多年来,结核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病毒、支原体、螺旋体等 均被怀疑为结节病的病原体,但均未找到直接证据。因此,有人认为,结节病很可能是在某种 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产生的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和局部免疫反应过强的结果。在结节病的发 生和发展过程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