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走廊_空间集聚下协同创新的新范式_汤临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33 卷 第 1 期
讨集聚发展的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学解释了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区域集
聚发展的机 理〔10〕。 上 下 游 关 联 企 业 在 市 场 需 求 和 运输成本两大约束条件的影响下,会自发性地向区 域空间开始聚集过程〔8〕,从而进一步吸引其他创新 主体的加速集聚〔11〕。相关研究内容也经历从“块状 经济”到“产业集聚区”等热点概念的转换,其中集 群发展 理 论 已 成 为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主 导 理 论 之 一〔12 - 13〕。最新研究试图在更聚焦的空间范围内讨 论区域创新问题〔9〕。
创办谷歌、雅虎、硅图等著名公司,而伯克 利分校则培育了苹果、英特尔、闪迪等“全 球百强”
建立工业园 孵化产学研 项目
√争取联邦政府资金建设斯坦福工业园 √一流的现代化设施和宜人的景观设计 √园区内设有 1800 公顷的技术研发机构 √园区孵化项目只针对高技术企业 √鼓励工程师二次创业
园区直接孵化了瓦里安、惠普、通用电气、 柯达等知名企业; 明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 创业企业
1. 美国“硅谷” “硅谷”是 20 世纪初美国淘金热的产物,铁路 运输业和港口业的兴旺带动了电力工程技术和无 线通信技术的大发展,尔后经历从半导体→微型处 理器→软件 开 发 → 信 息 技 术 → 二 代 互 联 网 等 多 代 际的产业演化形 成。 目 前“硅 谷 ”赖 以 成 名 的 高 科 技产业主要集中在圣何塞到红木城的狭长地带,是 名副其实的“创新谷”。“硅谷”发展主要经历军转 民技术播种、科研成果产业化、风投推动创业活动、 区域创新文化形成、政府参与下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等五个阶段( 见下页表 1) 。
第三阶段: 风投推动 创业活动
引入丰富的 创业投资参 与区域创新 活动
√1958 年《小企业投资法案》大幅推动金融机构 对“硅谷”创业公司的投资力度 √设立创业基金和引入风险资本,稀释个人企业 创业风险 √推行“孵化创业者”计划,风险基金管理者通过 培训创业者提升创业成功率,同时获得优先股投 资权
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风险分摊机制,对创 业失败保持宽容态度
第四阶段: 区域创业 文化形成
实现突破性 创新成果的 不断涌现
√产业引导和市场竞争等政策,建构区域创新生
态系统 √宽松的移民政策鼓励多样化的全球智力支持 ( 国外科学工程师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鼓励和补贴科技公司更多尝试在前沿技术领 域进行创业
创业文化从淘金冒险意识成功演化为制 度支持下的群体创业文化; “卓 越 计 划”、“走 动 式 管 理”、“制 造 外 包”、“政产学研合作”等管理创新理念
第 33 卷 第 1 期 2017年 1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ol. 33,No. 1 Jan. ,2017
· 科技与社会 ·
文章编号: 1000 - 8934( 2017) 01 - 0031 - 07
DOI:10.19484/j.cnki.1000-8934.2017.01.006
创新走廊: 空间集聚下协同创新的新范式
汤临佳1 ,李 翱2 ,池仁勇3
( 1.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杭州 310023; 2. 浙江工业大学 经贸管理学院,杭州 310023; 3. 浙江工业大学 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杭州 310023)
摘要: 通过建设“创新走廊”推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论文从区域经济学以及 协同创新理论的交集区域入手,探讨了“创新走廊”建构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系统整理国外创新区( 带) 的典型建 设经验,提出“创新走廊”的系统发展结构以及建设框架式范式。论文最后提出若干发展政策建议可供参考。
“创新走廊”区别于传统的工业园区、科技产业 园、产 业 集 群 等 形 式,是 科 技 与 产 业 集 聚 发 展 的 一 种高效形态,为协同创新提供了一类新范式。结合 当前发展态势,“创新走廊”的发展也衍生出一些新 的时代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创三融合”,即“创新、
创业、创造 ”和“板 块 融 合、资 源 融 合、产 居 融 合 ”。 “创新走廊”有助于在最大限度上集聚创新人才,整 合创新资 源,营 造 良 好 的 创 业 创 新 氛 围,实 现 区 域 创新驱动发展。本文通过整理多国成熟“创新区”、 “创新带”的发展经验,对“创新走廊”的建设思路和 发展范式提出建议和参考。
一、理论回顾
1. 创新要素集聚发展 “创新走廊 ”的 研 究 范 畴 是 随 着 区 域 经 济 学 理 论的演进逐步得到明确。Dixit & Stiglitz( 1977 ) 最 早提出 D - S 垄断竞争模型〔3〕,对地区产业规模收 益递增 和 不 完 全 竞 争 开 始 了 探 讨。 以 此 为 基 础, Krugman( 1990) 在研究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方面 取得突破性理论进展,提出创新活动在空间上的聚 集能够促 进 经 济 发 展〔4〕。 新 经 济 地 理 学 明 确 指 出 产业规模能够提升区域创新要素的共享程度,从而 提高边际生产效率〔5〕,特别将企业数量、消费需求、 人力资本优势等内生性因素作为分析重点〔6〕,并从 运输成本〔7〕、市 场 需 求〔8〕、政 策 环 境〔9〕等 方 面 来 探
32
著的阻碍作 用〔23〕。 一 方 面 是 因 为 知 识 接 收 方 与 知 识传递方在知识储量上存在差异,导致知识在传递 中产生扭曲和失真,并且随着传输路径的延长这种 扭曲会变得 更 加 严 重〔22〕。 另 一 方 面 是 因 为 较 长 的 空间分布距离增加了要素主体间的协商、沟通 成 本,同时也 增 加 了 知 识 的 搜 寻 与 匹 配 难 度,阻 碍 协 同效应的发挥〔23〕。
美国宇航局( NASA) 研发的集成电路、国 防先进研究项目署( DARPA) 研发的互联 网等都最早在硅谷生根
第二阶段: 科研成果 产业化
培育当地高 校教育形成 鲜明的创业 导向
√建立全球最好的区域大学网络,包括斯坦福大 学、加州大学 伯 克 利 分 校 和 旧 金 山 分 校、圣 何 塞 州立大学等构成 √鼓励教员创办自己的公司,推动新型的产学 合作
关键词: 创新走廊; 协同创新; 创新范式; 建设经验 中图分类号: F202 文献标识码: A
绪论
“创新走廊 ”的 雏 形 可 以 追 溯 到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的意大利佛罗伦萨 - 威尼斯地带,该创新区块成为 工业革命萌芽地。 最 早 形 成 成 熟“创 新 走 廊 ”的 则 是美国“圣塔克拉拉谷”( 后因半导体行业集聚而得 名“硅谷”) ,其保持长效创新活力的原因广受关注。 全球“创新走廊”的发展形态多样,有“谷”有“带”, 有“城”有“区”,共性特征都是科研机构和产业组织 在一个地 域 范 围 内 集 聚,并 进 行 高 密 度 创 新 活 动。 区域经济学认为创新活动的地域性集聚对科技成 果产出形 成 了 倍 增 效 应〔1〕。 此 观 点 近 年 来 得 到 协 同创新理论的深化,即通过集聚和分配区域内外优 质创 新 资 源、营 造 良 好 的 创 新 创 业 氛 围,以 强 化 科 技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2〕。
“创新走廊 ”的 地 理 范 围 能 够 优 化 创 新 要 素 的 空间分布距离,弥补要素主体间由于知识存量等因 素导致的差 异,获 取 知 识 溢 出 效 果〔23〕。 同 时,空 间 的集聚也能够扩大区域的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促 进市场的 专 业 化 分 工,通 过 共 享 城 市 基 础 设 施,进 而降低区 域 的 要 素 成 本,吸 引 更 多 走 廊 外 企 业、要 素的进入,从而实现 D - S 模型的动态循环积累过 程〔12〕。处于区域内的关联企业的空间集中,能够发 挥接近本地市场等效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科 研院所、智 力 机 构、服 务 性 中 介 等 在 系 统 中 通 过 行 使不同功 能,能 够 实 现 优 势 互 补、增 加 各 创 新 要 素 主体间的 创 新 活 动 以 及 知 识 外 溢〔5〕。 综 上,“创 新 走廊”在理论构念上符合区域发展有效性方向的探 索性研究,总 结 其 框 架 性 发 展 范 式,将 对 区 域 经 济 发展路径提供理论参考。
创新走廊: 空间集聚下协同创新的新范式
阶段
主要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表 1 “硅谷”发展历程及重要政策举措 政策举措
主要成效
第一阶段: 首轮技术 播种
政府成为 “硅 谷 ”最 大的技术投 资者
√1941 年美国成立“科研发展办公室”,协调高校 为政府开发军事技术,布什政府向斯坦福大学拨 款干预科研方向 √引导高端军用技术转民用,成为“硅谷”科技创 业的基石
√鼓励硅谷公司在管理创新上更具开创精神
第五阶段: 政府参与下 的创新系统 构建
政策扶持转 向提供公共 性服务产品
二、典型“创新走廊”的发展模式研究
主要发达 国 家 和 地 区“创 新 走 廊 ”的 形 成 大 致 可分为两大类: 产业推动型和政府引导型。已有研 究认为美国“硅谷”、德国法兰克福等创新区块是由 地方产业 演 变 而 形 成,而 韩 国 京 畿 道、日 本 筑 波 等 则是政府引导建设的突出代表。
收稿日期: 2016 - 08 - 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402168,7137324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LQ16G020009) ,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 ( 2015C25003) 。 作者简介: 汤临佳( 1983—) ,浙江杭州人,管理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中小企业 技术管理; 李翱( 1993—) ,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池仁勇 ( 1959—) ,浙江温州人,管理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管理。
2. 创新要素协同发展 “创新走廊 ”的 研 究 范 畴 同 样 受 益 于 要 素 协 同 创新理论的贡献。自 Freeman 提出国家创新体系 ( NIS) 理论以来,面向区域层面的创新理论研究逐 步细化和深化。NIS 理论提出创新子系统的概念, 基本厘清了创新系统中的核心参与要素。国内学 者对 NIS 的系统结构与功能,创新主体行为影响等 方面也开展了诸多研究。创新网络理论在此基础 上以网络联接为工具分析了各创新成员之间的结 构关系及其对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14 - 15〕。在最新 的动态竞争理论的影响下,创新网络理论提出创新 资源间的共 享 将 成 为 协 同 创 新 的 发 展 趋 势〔16〕。 协 同创新理论站在系统优化的角度,更关注于创新要 素之间如何通过协同合作等方式实现创新溢出效 应〔17 - 18〕。各类要素角色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形成相 互作用的学习机制,而要素间存在的边界限制又影 响了创新资源的流动效率和方向〔19 - 20〕。 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体现了技术创新模式由 封闭式创新 向 开 放 式 创 新 转 变 的 趋 势〔21〕。 将 区 域 作为一个协同创新系统来看,地理范围内的各创新 要素需要通过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来不断提升区域 整体的创新 能 力〔22〕。 这 种 协 作 不 仅 是 创 新 系 统 内 企业、高 校 以 及 科 研 机 构 间 的 空 间 重 叠,更 应 视 为 各要素成员 间 的 互 补 协 同〔21〕。 特 别 针 对 区 域 发 展 理念来说,建立跨越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外部边 界的复杂网式联接至关重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正 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形式〔23〕。 3. 创新要素的集聚 + 协同发展 要素集聚 和 协 同 创 新 成 为 了“创 新 走 廊 ”的 两 大理论基石,创新要素通过地理集聚、空间布局、功 能互补实现有效协同创新。区域创新要素协同的 本质是知识在创新成员之间的转移以及知识的学 习管理,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对知识的传递有显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33 卷 第 1 期
讨集聚发展的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学解释了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区域集
聚发展的机 理〔10〕。 上 下 游 关 联 企 业 在 市 场 需 求 和 运输成本两大约束条件的影响下,会自发性地向区 域空间开始聚集过程〔8〕,从而进一步吸引其他创新 主体的加速集聚〔11〕。相关研究内容也经历从“块状 经济”到“产业集聚区”等热点概念的转换,其中集 群发展 理 论 已 成 为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主 导 理 论 之 一〔12 - 13〕。最新研究试图在更聚焦的空间范围内讨 论区域创新问题〔9〕。
创办谷歌、雅虎、硅图等著名公司,而伯克 利分校则培育了苹果、英特尔、闪迪等“全 球百强”
建立工业园 孵化产学研 项目
√争取联邦政府资金建设斯坦福工业园 √一流的现代化设施和宜人的景观设计 √园区内设有 1800 公顷的技术研发机构 √园区孵化项目只针对高技术企业 √鼓励工程师二次创业
园区直接孵化了瓦里安、惠普、通用电气、 柯达等知名企业; 明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 创业企业
1. 美国“硅谷” “硅谷”是 20 世纪初美国淘金热的产物,铁路 运输业和港口业的兴旺带动了电力工程技术和无 线通信技术的大发展,尔后经历从半导体→微型处 理器→软件 开 发 → 信 息 技 术 → 二 代 互 联 网 等 多 代 际的产业演化形 成。 目 前“硅 谷 ”赖 以 成 名 的 高 科 技产业主要集中在圣何塞到红木城的狭长地带,是 名副其实的“创新谷”。“硅谷”发展主要经历军转 民技术播种、科研成果产业化、风投推动创业活动、 区域创新文化形成、政府参与下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等五个阶段( 见下页表 1) 。
第三阶段: 风投推动 创业活动
引入丰富的 创业投资参 与区域创新 活动
√1958 年《小企业投资法案》大幅推动金融机构 对“硅谷”创业公司的投资力度 √设立创业基金和引入风险资本,稀释个人企业 创业风险 √推行“孵化创业者”计划,风险基金管理者通过 培训创业者提升创业成功率,同时获得优先股投 资权
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风险分摊机制,对创 业失败保持宽容态度
第四阶段: 区域创业 文化形成
实现突破性 创新成果的 不断涌现
√产业引导和市场竞争等政策,建构区域创新生
态系统 √宽松的移民政策鼓励多样化的全球智力支持 ( 国外科学工程师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鼓励和补贴科技公司更多尝试在前沿技术领 域进行创业
创业文化从淘金冒险意识成功演化为制 度支持下的群体创业文化; “卓 越 计 划”、“走 动 式 管 理”、“制 造 外 包”、“政产学研合作”等管理创新理念
第 33 卷 第 1 期 2017年 1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ol. 33,No. 1 Jan. ,2017
· 科技与社会 ·
文章编号: 1000 - 8934( 2017) 01 - 0031 - 07
DOI:10.19484/j.cnki.1000-8934.2017.01.006
创新走廊: 空间集聚下协同创新的新范式
汤临佳1 ,李 翱2 ,池仁勇3
( 1.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杭州 310023; 2. 浙江工业大学 经贸管理学院,杭州 310023; 3. 浙江工业大学 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杭州 310023)
摘要: 通过建设“创新走廊”推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论文从区域经济学以及 协同创新理论的交集区域入手,探讨了“创新走廊”建构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系统整理国外创新区( 带) 的典型建 设经验,提出“创新走廊”的系统发展结构以及建设框架式范式。论文最后提出若干发展政策建议可供参考。
“创新走廊”区别于传统的工业园区、科技产业 园、产 业 集 群 等 形 式,是 科 技 与 产 业 集 聚 发 展 的 一 种高效形态,为协同创新提供了一类新范式。结合 当前发展态势,“创新走廊”的发展也衍生出一些新 的时代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创三融合”,即“创新、
创业、创造 ”和“板 块 融 合、资 源 融 合、产 居 融 合 ”。 “创新走廊”有助于在最大限度上集聚创新人才,整 合创新资 源,营 造 良 好 的 创 业 创 新 氛 围,实 现 区 域 创新驱动发展。本文通过整理多国成熟“创新区”、 “创新带”的发展经验,对“创新走廊”的建设思路和 发展范式提出建议和参考。
一、理论回顾
1. 创新要素集聚发展 “创新走廊 ”的 研 究 范 畴 是 随 着 区 域 经 济 学 理 论的演进逐步得到明确。Dixit & Stiglitz( 1977 ) 最 早提出 D - S 垄断竞争模型〔3〕,对地区产业规模收 益递增 和 不 完 全 竞 争 开 始 了 探 讨。 以 此 为 基 础, Krugman( 1990) 在研究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方面 取得突破性理论进展,提出创新活动在空间上的聚 集能够促 进 经 济 发 展〔4〕。 新 经 济 地 理 学 明 确 指 出 产业规模能够提升区域创新要素的共享程度,从而 提高边际生产效率〔5〕,特别将企业数量、消费需求、 人力资本优势等内生性因素作为分析重点〔6〕,并从 运输成本〔7〕、市 场 需 求〔8〕、政 策 环 境〔9〕等 方 面 来 探
32
著的阻碍作 用〔23〕。 一 方 面 是 因 为 知 识 接 收 方 与 知 识传递方在知识储量上存在差异,导致知识在传递 中产生扭曲和失真,并且随着传输路径的延长这种 扭曲会变得 更 加 严 重〔22〕。 另 一 方 面 是 因 为 较 长 的 空间分布距离增加了要素主体间的协商、沟通 成 本,同时也 增 加 了 知 识 的 搜 寻 与 匹 配 难 度,阻 碍 协 同效应的发挥〔23〕。
美国宇航局( NASA) 研发的集成电路、国 防先进研究项目署( DARPA) 研发的互联 网等都最早在硅谷生根
第二阶段: 科研成果 产业化
培育当地高 校教育形成 鲜明的创业 导向
√建立全球最好的区域大学网络,包括斯坦福大 学、加州大学 伯 克 利 分 校 和 旧 金 山 分 校、圣 何 塞 州立大学等构成 √鼓励教员创办自己的公司,推动新型的产学 合作
关键词: 创新走廊; 协同创新; 创新范式; 建设经验 中图分类号: F202 文献标识码: A
绪论
“创新走廊 ”的 雏 形 可 以 追 溯 到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的意大利佛罗伦萨 - 威尼斯地带,该创新区块成为 工业革命萌芽地。 最 早 形 成 成 熟“创 新 走 廊 ”的 则 是美国“圣塔克拉拉谷”( 后因半导体行业集聚而得 名“硅谷”) ,其保持长效创新活力的原因广受关注。 全球“创新走廊”的发展形态多样,有“谷”有“带”, 有“城”有“区”,共性特征都是科研机构和产业组织 在一个地 域 范 围 内 集 聚,并 进 行 高 密 度 创 新 活 动。 区域经济学认为创新活动的地域性集聚对科技成 果产出形 成 了 倍 增 效 应〔1〕。 此 观 点 近 年 来 得 到 协 同创新理论的深化,即通过集聚和分配区域内外优 质创 新 资 源、营 造 良 好 的 创 新 创 业 氛 围,以 强 化 科 技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2〕。
“创新走廊 ”的 地 理 范 围 能 够 优 化 创 新 要 素 的 空间分布距离,弥补要素主体间由于知识存量等因 素导致的差 异,获 取 知 识 溢 出 效 果〔23〕。 同 时,空 间 的集聚也能够扩大区域的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促 进市场的 专 业 化 分 工,通 过 共 享 城 市 基 础 设 施,进 而降低区 域 的 要 素 成 本,吸 引 更 多 走 廊 外 企 业、要 素的进入,从而实现 D - S 模型的动态循环积累过 程〔12〕。处于区域内的关联企业的空间集中,能够发 挥接近本地市场等效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科 研院所、智 力 机 构、服 务 性 中 介 等 在 系 统 中 通 过 行 使不同功 能,能 够 实 现 优 势 互 补、增 加 各 创 新 要 素 主体间的 创 新 活 动 以 及 知 识 外 溢〔5〕。 综 上,“创 新 走廊”在理论构念上符合区域发展有效性方向的探 索性研究,总 结 其 框 架 性 发 展 范 式,将 对 区 域 经 济 发展路径提供理论参考。
创新走廊: 空间集聚下协同创新的新范式
阶段
主要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表 1 “硅谷”发展历程及重要政策举措 政策举措
主要成效
第一阶段: 首轮技术 播种
政府成为 “硅 谷 ”最 大的技术投 资者
√1941 年美国成立“科研发展办公室”,协调高校 为政府开发军事技术,布什政府向斯坦福大学拨 款干预科研方向 √引导高端军用技术转民用,成为“硅谷”科技创 业的基石
√鼓励硅谷公司在管理创新上更具开创精神
第五阶段: 政府参与下 的创新系统 构建
政策扶持转 向提供公共 性服务产品
二、典型“创新走廊”的发展模式研究
主要发达 国 家 和 地 区“创 新 走 廊 ”的 形 成 大 致 可分为两大类: 产业推动型和政府引导型。已有研 究认为美国“硅谷”、德国法兰克福等创新区块是由 地方产业 演 变 而 形 成,而 韩 国 京 畿 道、日 本 筑 波 等 则是政府引导建设的突出代表。
收稿日期: 2016 - 08 - 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402168,7137324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LQ16G020009) ,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 ( 2015C25003) 。 作者简介: 汤临佳( 1983—) ,浙江杭州人,管理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中小企业 技术管理; 李翱( 1993—) ,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池仁勇 ( 1959—) ,浙江温州人,管理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管理。
2. 创新要素协同发展 “创新走廊 ”的 研 究 范 畴 同 样 受 益 于 要 素 协 同 创新理论的贡献。自 Freeman 提出国家创新体系 ( NIS) 理论以来,面向区域层面的创新理论研究逐 步细化和深化。NIS 理论提出创新子系统的概念, 基本厘清了创新系统中的核心参与要素。国内学 者对 NIS 的系统结构与功能,创新主体行为影响等 方面也开展了诸多研究。创新网络理论在此基础 上以网络联接为工具分析了各创新成员之间的结 构关系及其对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14 - 15〕。在最新 的动态竞争理论的影响下,创新网络理论提出创新 资源间的共 享 将 成 为 协 同 创 新 的 发 展 趋 势〔16〕。 协 同创新理论站在系统优化的角度,更关注于创新要 素之间如何通过协同合作等方式实现创新溢出效 应〔17 - 18〕。各类要素角色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形成相 互作用的学习机制,而要素间存在的边界限制又影 响了创新资源的流动效率和方向〔19 - 20〕。 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体现了技术创新模式由 封闭式创新 向 开 放 式 创 新 转 变 的 趋 势〔21〕。 将 区 域 作为一个协同创新系统来看,地理范围内的各创新 要素需要通过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来不断提升区域 整体的创新 能 力〔22〕。 这 种 协 作 不 仅 是 创 新 系 统 内 企业、高 校 以 及 科 研 机 构 间 的 空 间 重 叠,更 应 视 为 各要素成员 间 的 互 补 协 同〔21〕。 特 别 针 对 区 域 发 展 理念来说,建立跨越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外部边 界的复杂网式联接至关重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正 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形式〔23〕。 3. 创新要素的集聚 + 协同发展 要素集聚 和 协 同 创 新 成 为 了“创 新 走 廊 ”的 两 大理论基石,创新要素通过地理集聚、空间布局、功 能互补实现有效协同创新。区域创新要素协同的 本质是知识在创新成员之间的转移以及知识的学 习管理,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对知识的传递有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