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震和火山1教案 首师大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2.4《火山和地震》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火山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地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并学会使用简单的地质考察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探究能力,对火山和地震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火山和地震的内在联系,以及地质构造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地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学会使用简单的地质考察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地震的预测和预防措施。

3.地质考察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实地考察法:学生进行地质考察,提高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实地考察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制定考察路线和安全措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火山和地震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火山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讲解地震的成因、预测方法和预防措施。

展示地质考察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火山、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结合实地考察,探究地质构造。

六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与地震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与地震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火山与地震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认识火山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特点。

2. 掌握火山喷发的原因及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火山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火山喷发的原因及过程。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PPT等。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火山喷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火山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火山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特点。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火山喷发的原因及过程。

4. 演示:用PPT展示火山喷发的过程。

5. 练习:学生完成火山相关练习题。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第二章:探索地震教学目标:1. 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影响。

2. 掌握地震的预测及防范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地震的预测及防范措施。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PPT等。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地震现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震的关注。

2. 讲解:介绍地震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影响。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地震的预测及防范措施。

4. 演示:用PPT展示地震预测及防范的方法。

5. 练习:学生完成地震相关练习题。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第三章:火山与地震的关联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关联性。

2. 掌握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

教学重点:火山与地震的关联性。

教学难点: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PPT等。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火山与地震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二者关联性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火山与地震的关联性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特点。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特点。

4. 演示:用PPT展示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特点。

5. 练习:学生完成火山地震带相关练习题。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第四章:火山地震灾害与防治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地震灾害的类型及危害。

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和地震》一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了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知识,使学生了解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本节课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如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火山地震的预测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物理知识,对于火山和地震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预测等深层次知识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完善。

此外,学生对于火山和地震的恐惧心理也需要加以引导和缓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掌握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能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火山地震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手段,了解火山地震的预测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2.难点:火山地震的预测方法及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火山地震监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火山和地震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火山和地震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火山和地震的特点。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展示火山地震的分布及预测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如地图、地球仪等。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探究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火山和地震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火山和地震的特点及成因。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4 地震和火山 首师大版 (共10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4 地震和火山  首师大版 (共10张PPT)
火山和地震是人类无法阻止的自然现象, 它们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火山还有它的 另一面,它给人们带来了财富,说说火山的益 处。
பைடு நூலகம்
作业布置
反复阅读课文,加深理解。
谢谢!
地震和火山
学习目标
1.知道火山是由地球内部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 下涌出地面形成的。 2.能做火山形成的模拟实验,分析、推想火山的 形成。
学习重难点
知道火山是由地球内部岩浆在高温、高压 作用下涌出地面形成的。
一、推想火山的形成
思考:联系地震形成的原因,猜想火山 是怎样形成的?
二、借助模拟实验求证自己的推想
1.把塑料泡沫保持平衡塞进烧杯里,底部与 液面接近; 2.把燕麦粥铺在裂缝处; 3.把此装置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4.观察、记录并写出结论:通过什么现象说 明什么,绘画、文字都可以。
小结:
地壳下的岩浆在地球内部巨大的压力作用 下,会沿着地壳中有裂缝的地方喷涌出来, 形成火山。
三、拓展认识:火山的益处

《火山和地震》的教案

《火山和地震》的教案

《火山和地震》的教案《火山和地震》的教案一、教材说明: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本课借助对火山和地震成因的探究,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火山和地震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的能力。

活动准备:提出本课要探究的内容:“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人们有密切的关系,让我们来研究吧。

”提示学生预前探究,为课堂探究做准备;以文字的形式提示学生准备课上探究的典型材料,为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以情景图的形式调动学生对火山和地震已有的认识,为课堂探究提供心理上的准备。

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

活动一:交流搜集的地震资料。

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介绍了世界著名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情况,包括了火山喷发全过程的图片及火山喷发对火山周围广大地区造成的破坏。

目的是为学生研究火山提供最基本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到火山喷发时的现象,引起学习兴趣,为探究火山的成因打下基础。

二是介绍唐山大地震的情况。

教科书呈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地震巨大的危害性,引发学生研究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兴趣,结合卡通语言“真是不平静的地层。

”,引导学生针对火山和地震的形成作出假设,这些变化有可能是地层的运动引起的,为探究地震的成因打下基础。

两组图片只是教科书的一种指向,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交流,获得对火山、地震的初步感知,了解火山、地震时会出现的现象。

活动二:研究火山、地震的成因。

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设计实验,探究火山及地震的成因。

教科书呈现了一系列学生探究实验的情景图,“做个模拟实验吧。

”提示学生设计实验,展开探究活动。

三幅图片分别给学生以探究方法的提示:(1)加热用番茄酱和土豆泥做成的装置。

提示学生番茄酱看作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土豆泥看做是地球构造中地壳。

借助这个实验提示学生认识到地球内部温度高、压力大,有类似接近液体状态的岩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火山和地震》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和特点,以及地震的成因、分级和应对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火山和地震有更直观的认识,增强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和科学知识,对于火山和地震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火山的形成、类型和特点,掌握地震的成因、分级和应对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培养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的形成、类型和特点,地震的成因、分级和应对方法。

2.难点:地震的成因和应对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火山和地震的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地球仪等。

3.学生活动材料:小组讨论记录表、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火山和地震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火山和地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火山的形成、类型和特点,以及地震的成因、分级和应对方法。

通过地球仪等工具,展示火山和地震的发生地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火山和地震的特点,以及如何应对地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点评,总结火山和地震的特点,以及应对地震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火山和地震的特点,以及应对地震的方法。

小学科学310《火山与地震》(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310《火山与地震》(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310《火山与地震》(教案及反思)教案:小学科学310《火山与地震》一、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掌握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和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投影仪、教学PPT、小黑板、教学实验器材、学生课本。

2. 教学环境:课堂中央布置互动展示区,放置相关图片、视频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打开教学PPT,展示一张火山爆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火山的认知。

2. 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所学的地震知识,与火山进行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火山的定义和成因。

解释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岩浆喷发现象,以及火山喷发的危害和利用。

2. 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地震的定义和成因。

解释地球内部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的地震波,以及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步骤三:合作探究(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地震或火山相关的实验项目。

2. 学生根据实验操作步骤,通过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来揭示地震和火山的一些表现形式和特点。

3. 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和自己的发现。

步骤四:知识梳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总结地震和火山的共同特点和区别,并进行归纳整理。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和讨论自己的观点。

3. 整理出学科310《火山与地震》的重点知识,以备复习备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火山和地震为主题,通过讲解和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1. 学生对火山和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了解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

2. 教学实验的设计和指导不够明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指导。

六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与地震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与地震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火山与地震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认识地球的表面1.1 地球的构造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地球的表面特征。

1.2 地球板块运动解释地球板块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板块的运动和相互碰撞。

通过地球板块模型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板块的运动规律。

第二章:火山爆发的原因和过程2.1 火山爆发的原因解释火山爆发的成因,引导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和地壳裂缝的作用。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火山爆发的现象。

2.2 火山爆发的过程解释火山喷发过程中的岩浆上升、喷发和火山灰扩散的过程。

通过火山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火山爆发的过程。

第三章:地震的成因和传播3.1 地震的成因解释地震的成因,引导学生了解地壳断裂和地壳运动的作用。

通过地震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地震的成因。

3.2 地震的传播解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地震波的类型和传播方式。

通过地震波传播模型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地震的传播过程。

第四章:火山和地震的影响4.1 火山爆发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火山爆发对环境、气候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火山爆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2 地震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地震对建筑物、道路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地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火山和地震的监测与预防5.1 火山和地震的监测解释火山和地震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引导学生了解监测的重要性。

通过火山和地震监测设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监测过程。

5.2 火山和地震的预防措施引导学生了解火山和地震的预防措施,包括建设抗震建筑、制定应急预案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第六章:火山和地震的探测技术6.1 火山和地震探测设备介绍地震仪、测震仪、红外线探测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学生动手操作模型,了解探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6.2 火山和地震探测技术讲解遥感技术、地质勘探技术、地下水监测技术等在火山和地震探测中的应用。

《地震和火山》地理教案

《地震和火山》地理教案

《地震和火山》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震和火山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震和火山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地震和火山的预测与防范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地震和火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自然现象。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地震和火山的了解。

2.地震和火山的成因(1)介绍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2)展示地球内部结构图,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能量来源。

3.地震和火山的分布规律(1)展示地震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分布规律。

(2)分析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与板块构造、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

4.地震和火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邀请学生举例说明地震和火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展示地震和火山灾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危害性。

5.地震和火山的预测与防范(1)介绍地震和火山的预测方法,如地震前兆、火山活动监测等。

(2)讨论地震和火山的防范措施,如建筑抗震设计、火山喷发预警系统等。

6.课堂小结(2)强调地震和火山的预测与防范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7.作业布置(1)让学生绘制一张地震和火山分布图,标注出我国主要的地震带和火山。

四、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在讲解地震和火山成因时,适当简化复杂概念,以便学生理解。

3.增加地震和火山灾害防范的实用性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地震和火山图片2.地球内部结构图3.地震和火山分布图4.地震和火山灾害案例5.地震和火山预测与防范资料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3.安全意识:了解学生在地震和火山灾害防范方面的认知和行动。

重难点补充:1.地震和火山的成因(1)难点解释:通过动画演示地壳运动,让学生直观理解板块构造学说。

小学科学10火山和地震(教案)

小学科学10火山和地震(教案)

小学科学10火山和地震(教案)【教案】小学科学10:火山和地震一、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基本概念,明白它们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2. 掌握火山和地震的发生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喷发现象。

2. 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波传播以及常见的地震灾害。

3. 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括火山和地震的基本概念、喷发现象、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波传播和常见的地震灾害等内容。

2. 实物或图片资料:如火山岩、地震图、地震破坏现场图片等,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对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兴趣,引出火山和地震的话题。

例如:你们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2. 火山的形成与喷发过程(15分钟)通过PPT课件,向学生呈现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喷发现象。

教师重点介绍地壳板块运动引发岩浆喷发的过程,并展示相关的火山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讨论。

最后,提醒学生火山喷发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3. 地震的发生原因与地震波传播(20分钟)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地震的发生原因,并引导学生了解地震波的传播方式。

教师可借助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地震波的传播过程。

然后,教师通过展示地震破坏现场的图片,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地震的破坏力。

4. 常见地震灾害与火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地震常见的灾害如地面破裂、建筑物倒塌、触发洪水等。

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对生活的影响,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火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火山灰导致空气污染、熔岩流域破坏农田等。

5. 小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提出对今后学习的期望和疑问。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出示一张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让学生分析它们的分布与大陆板块运动的关系。

火山和地震的教案

火山和地震的教案

小学科学《火山和地震》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2、能够模拟火山和地震的行成。

3、知道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火山与地震形成的原因。

难点:预防地震的措施。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瓶汽水,一根树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经历了08年的“5·12”汶川8级大地震,以及今年4月20日的雅安芦山7级大地震,一说到地震,你眼前会浮现出什么样的情境?2、学生讨论,交流。

3、让学生观看一些地震灾害的图片。

( 边看边讲解,地震留给我们的是残岩断壁,房屋倒塌,铁路公路断裂以及桥梁的损坏,是亲人的离去,是人们的眼泪,是一场大灾难。

)4、由自然灾害地震引出另一种自然灾害火山。

面对可怕的自然灾害能不能用科学的知识来减少对我们的伤害呢?今天,我们科学之旅就从探究火山和地震开始。

(板书:火山与地震)二,探索火山形成的原因。

1、谈话:“我们先来研究火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回答。

)2、做类似火山喷发的实验——打开汽水瓶子,让学生观察,提出提问: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3、学生讨论。

4、讨论:联想火山喷发,说说模拟实验分别代表什么?想想泡沫喷出的原因是什么?(啤酒瓶子代表地壳,啤酒里的泡沫代表岩浆,打开瓶盖就像是地壳里有了裂缝,泡沫喷出就像火山喷发,原因是啤酒内部有压力。

)5、总结:看书第22页第一段。

(火山是由于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爆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6、科学家夫妇为了研究记录火山的活动而不幸遇难,你有什么感想?(体会到他们为了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三,探索地震形成的原因。

1、对于火山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关于地震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2、学生自由回答。

3、为了更好的了解地震,让我们用树枝做模拟实验,实验方法:慢慢弯曲手中的树枝,体会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联想地震是怎样形成的?4、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联想。

《火山和地震》教案

《火山和地震》教案

4、火山和地震教学目标:1、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了解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可贵精神。

2、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进一步体会火山爆发的稀少性以及火山爆发与地质构造的关系3、知道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和造成的危害,了解一些预防地震的措施,以便于在地震的时候学会保护自己。

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在监测地震方面作出的贡献。

教学难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火山和地震的视频、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实验的材料。

预习要求:阅读课本22到24页的内容,初步了解有关火山和地震的一些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通过上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内部构造,你能够向大家介绍一下地球的形状以及地球的内部结构吗?学生回顾前几课学习的内容并介绍地球的形状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2、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地球的两大自然现象——火山喷发和地震。

3、板书课题:4、火山和地震4、学生齐读课题并交流:关于火山和地震,你知道些什么?5、教师相机播放有关火山和地震的录像片段,引导学生看一看,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无穷威力。

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1、刚才,大家看了火山喷发的视频,知道火山喷发是世界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大家知道火山的形成和喷发的原因吗?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他威力无穷,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2、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火山,我们先来看一看火山的结构示意图。

出示课22页的火山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一下。

教师结合火山喷发示意图讲解火山形成和喷发的过程。

学生进一步体会火山形成和喷发的原因。

3、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出示课本22页下面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的方法及步骤。

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安全;实验时,离实验的土豆远一些,防止番茄酱喷发出来灼伤手臂或者脸部。

《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1.学生观看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录像。
2.提问:你对火山和地震有哪些了解, 还想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哪些知识?
3.小组讨论交流提出问题。
4.谈话:火山爆发的场面真壮观,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真大,那么火山和地震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地震所造成的危害,为下面推测地震的成因做准备。地震录像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地震发生时岩石的裂开和大地的震动,听到巨大的声音,直观刺激的画面直扑感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头脑产生了许多急需想了解和亲自想研究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高效。
生: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生:南北极从没发生过地震。在地震史上,地球的南、北极地区还从未发生过任何级别的地震,这一奇异的地质现象一直是地质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这些知识是我在电视中的《科技博览》栏目中了解的。
生:我国两次成功临震预报。临震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不准确的预报,给人们造成心理恐慌,扰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突然降临的大地震,对毫无准备的人们来说,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我国在新疆伽师地区的两次准确预报震惊了世界。准确的地震预报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知识是我在图书馆里看到的。
2.小组派代表上台来汇报交流。
【评析】围绕教师设计的主题进行交流,针对性强,有条理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肯定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收集的信息肯定要超出教师提问的范围,为弥补这些不足,在课堂上要留出让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和全班同学交流,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整理发布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东西告诉别人,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这样才符合科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与地震》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与地震》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与地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与地震》一课,主要向学生介绍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质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地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火山和地震的本质,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内部的动态变化。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关注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和科学知识,对火山和地震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相关地质知识的认识尚不深入。

此外,学生对地震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火山和地震的奥秘,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灾害防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及与之相关的地质知识;(2)学会运用地图、示意图等资料,分析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3)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火山和地震的成因;(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手段,分析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3)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家园的意识;(3)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及与之相关的地质知识;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难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及与之相关的地质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火山和地震的奥秘。

2.实验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火山和地震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地震案例,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火山和地震教案

火山和地震教案

火山和地震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火山和地震的奥秘教案目标:1.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火山和地震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火山和地震是如何形成的?知识讲解:3. 介绍火山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火山喷发的原因和过程。

4. 介绍地震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地震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5. 分析火山和地震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如火山喷发会导致火山灰、熔岩流等,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山体滑坡等。

6. 探讨火山和地震的防范措施,如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等。

实践活动:7.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自行选择一个火山或地震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事件的成因、影响和相关防范措施。

8.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使用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进行展示。

巩固练习:9.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10. 点评和讨论练习题答案,解答学生的疑惑。

课堂总结:11. 总结火山和地震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1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地球科学的其他领域,如气候变化、地质演变等。

教学评估:1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14.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5.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火山地区或地震遗址,以加深他们对火山和地震的理解和体验。

教案特点:1. 引入活动和实践活动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延伸部分提供了更深入的学习机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对您有所帮助!。

《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猎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拓展信息的能力3、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了解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球神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教学打算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教学录像片。

2、张衡创造的地动仪、地球上的板块、现代地震仪的挂图或投影片。

3、为每小组配备一根长约30厘米、直径1~1.5厘米、学生用力能折断的干木棍,一条毛巾。

4、教师:构建“火山和地震〞网站主页。

5、铁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1、观察录像,了解自然现象。

①让学生看一小段录像,用感官来认识地震和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这是科学探究的第—步,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关键性的一步,学生能否发觉问题、提出问题来进行研究是科学探究的起始。

②提问:你刚刚看到的录像中,哪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了庞大的灾害呢?⒉揭题:火山和地震谈话:是呀!火山喷发和强烈的地震都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庞大的损失。

2、提出探究问题:①提问:A你有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或火山喷发呀?〔有:当时你的感觉怎么样?〕B那对于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呢?可以先相互商量商量。

②依据学生问题板书研究工程:〔学生可能涉及的研究工程有:〕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世界上什么地方简单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x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x地震和火山喷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x火山喷发会不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3、导入探究: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下面就让我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亲临〞地震、火山喷发的模拟现场,去探究一下地震和火山的神秘,你们想不想去?那就欢迎你进入火山和地震网站来探究。

火山与地震_教案

火山与地震_教案

火山和地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记住火山和地震的分布情况。

二、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目标:渗透科学自然观──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难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分布着高低起伏,多种多样的地形:有高原、山脉、平原、丘陵和盆地。

提问:那么这么多复杂的地形,是不是随着时间在变化呢?如果有?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有关地形变化的例子呢?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种非常剧烈的地形变化——火山和地震。

二、火山教学。

录像:关于火山喷发的录像。

提问:根据火山喷发的景象回答下列问题(培养学生想象和推理能力)。

1.火山喷发前会有哪些预兆?2.火山的喷发说明了我们生活的地球内部存在着什么?3.火山喷发后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4.火山的喷发给我们人类会带来些什么?对于火山大家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根据众多的学生问题,对学生们可能提出来的重点问题:“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进行教学,其余的较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回家查阅资料。

设问:那么火山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实验。

演示:拿一罐可乐,摇晃后打开。

看到可乐从开口处喷出来。

提问:根据经验为什么摇晃以后的可乐会喷出来,而没有摇晃的可乐不会喷出来呢?答:由于被摇晃的可乐自身内部较大的压力,当打开瓶盖以后在这个压力的作用下,可乐就随之喷射出来。

陈述:其实火山的喷发也与它类似,在我们的地球内部运动着高温高压的岩浆,平时,这些高压岩浆被地壳所包围着,但是,当地壳在运动中出现裂隙或者地壳中的某一部分变得比较脆弱时以至承受不住岩浆的压力时,这些岩浆就喷出地面,形成了火山喷发。

三、地震教学。

引入地震:用唐山地震的一段实例引入。

一位深夜出急诊的医生回忆:“夜间三时半,我有急诊外出,刚迈出门坎,地震就来了,先是晃,天旋地转,晃得人站不住,又挪不开,再就是颠,脚底像过电似的,紧接着房上的砖瓦飞了下来。

6.六年科学教案(1)

6.六年科学教案(1)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产生疑问
准备探究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板书设计
5、地表的变迁
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教学反思
第12节
2、认识地震。
向学生讲解地震的成因,观察有关图片,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3、探讨地震来临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方法。
巩固:
火山喷发是有什么现象?
地震发生前有什么预兆吗?
地震发生时怎书设计
4、火山和地震
火山喷发的原因:地球内部压力大、温度高
地震形成的原因: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
目标
1、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2、知道什么是风化和侵蚀。
3、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重点
人类的的行为使地表发生变化
难点
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些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探究
知识
归纳
总结
1、课件出示科学资料:喜马拉雅山的图片资料。
导入
新课
探究
知识
归纳
总结
1、复习: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地球由哪几部分组成?)
2、过渡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地球的两大自然现象——火山喷发和地震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1、了解火山。 知道学生通过图意推想火山形成的原因。
模拟火山喷发,学生从中获得信息,想象火山喷山时的情景。
2、谈话:是什么力量使大海变成了高山或者使高山变了大海呢?
1、谈话:是什么力量使大海变成了高山或者使高山变成了大海呢?2、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3、除了内力作用外还有什么力量使地球的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地震和火山1教案首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火山和地震的灾难。

知道我们是地震灾难较频繁的国家。

2、了解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危害。

3、初步了解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分布。

4、初步掌握防震避震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分布,初步掌握防震避震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初步掌握防震避震的基础知识。

四、教具准备(1)
地震和火山的影像实录或以其为背景的电影。

(2)教师和学生搜集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资料。

(3)设计地震和火山课堂实验,准备有关的器材。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问:
1、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2、板块的运动会产生什么结果?
3、通常板块的运动是非常缓慢的,因此难以察觉,但有时也会产生剧烈的作用,这时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二)新课内容一:地震
1、提供影像或文字资料,介绍地震现象。

2、地震会产生什么危害?
3、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 主要的地震都是地下的岩层断裂或错动造成的。

4、示意:地震的发生(动画、实验演示等)
5、介绍地震的震级、震源、震中、震中距等知识。

6、地震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呢? 地震主要发生在岩层比较脆弱的地区,主要是板块的边缘,板块与板块彼此相接的地区。

7、具体从地图上着,世界上哪些地区地震发生得最多?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8、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那么如何防御地震呢? 首先,要能进行准确的预报。

这就需要对地震机制有深刻的认识,加上先进的监测手段。

这些目前人类还都做不到。

那么,不能知道地震什么时候会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地震并不可怕,一是其发生几串低,二是人员伤亡取决于建筑物的质量,三是只要有好的避震方法,就能有效地减少地震中的人员死亡。

9、课文中的讨论题
10、组织课堂模拟避震演习
(三)课内容二:火山
1、提供动态影像和图片、文字等资料
2、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动画示意或实验演示
3、火山是怎样危害人类的呢?火山灰、熔岩(融雪洪流、泥石流、森林火灾等)
4、火山有没有一些好处呢?提供文字和图片资料。

5、火山喷发是可以预报的。

现代我国火山的危害很小。

介绍或提供资料。

(四)小结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防震知识应牢记在心。

作业:掌握预防地震的一些小常识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