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原因及解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暴力倾向的成因分析

1、个体因素

(1)一些学生人格发展不健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当愤怒或受到挑衅时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暴力解决。

(2)一些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自我意识强烈,盲目自尊,心灵脆弱,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遇到挫折时很多不能乐观面对,而陷入一种悲观逃避的态度。这部分学生若屡次受挫又无法排解苦闷时,就将受挫感转为暴力解决,通过暴力行为发泄。

(3)对挑衅缺乏理智。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遇到他人挑衅时很容易冲动,容易与他人发生言语和肢体摩擦,甚至有一些学生抱着“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心态,一旦别人挑衅,立马拳脚出击。

2、家庭因素

(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的为人处事及个性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家长本身就有暴力倾向,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现在的孩子许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对孩子一些错误行为也不加以指正,孩子道德法律意识很容易变得淡薄,由着性子为所欲为,不顾他人的感受,稍有不顺就大发脾气,甚至动用暴力解决。

(2)家庭冲突和暴力。如果个体从小生长在充满暴力

冲突的家庭中,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就会将暴力潜移默化为自己遇挫后的首选策略。

3、学校教育因素,

(2)学校教育缺乏人文关怀。教育的功利化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以提高考试成绩为唯一目的,不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不能对学生人文关怀。这无疑让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感受不到学校的温暖,产生厌学情绪。若这种不良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很容易转变成仇恨感,做出激烈的暴力行动。

4、从社会因素来看,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已经蔓延到学校,同时大量的网络暴力信息也悄然改变学生的思想。经常观看暴力性影视节目以及沉湎于暴力的血惺的游戏。极有可能改变个体的人格结构和日常交往方式。

(一)学生因素

随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识能力及自控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处理问题还是容易冲动。其次,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根本没有学习兴趣,导致厌学情绪,这部分学生尤其容易受到不良团体的挑拨或教唆,使其更容易实施校园暴力行为。最后,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遇到校园暴力时只会忍气吞声,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以暴制暴又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得这部分学生深陷其中。[1] (二)教师因素

教师的职业素养不够高,教师的理念跟不上学生的

想法,再加上一些教师不够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导致学生不愿意跟老师沟通身边或者自身的校园暴力事件。

(三)家庭因素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关键作用,一方面由于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这部分孩子变得自私、唯我独尊、为所欲为,这些学生的要求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极易产生暴力的行为。还有部分的家长对孩子任意打骂或放任不管,这也会给孩子起到不好的带头作用,产生逆反的心理,遇到事情往往用简单、暴力的方式解决。

(四)学校因素

有些学校没有能形成良好的校风和校纪,管理不严格,导致学校秩序较混乱,学生极容易感染恶习,滋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由于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是的学校往往注重知识教育,从而忽视德育。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受到了学校追捧,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略。为了引起关注,这部分学生往往会采取暴力以达到目的,而对这部分同学的处理却过于简单,放任自流。

(五)社会因素

暴力文化在网络、书刊、影视中随时可见,暴力手段却被包装、美化,很容易会导致辨别是非能力弱的学生知道暴力、欣赏暴力乃至于使用暴力。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良风气,也会对青年学生起着很不好的同化作用。

一、校园暴力产生原因

1、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学生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一切手段接受着海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中负面的内容很多也是最容易被未成年人接受并模仿的。所以一个健康的信息摄入渠道是现在的学生所迫切需要的。

2、缺失的家庭教育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发生校园暴力的学生或校外未成年人大部分来自单亲、离异、留守家庭,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独立性比较强,同时又有着比较强的自卑感,往往有人辱及他们的父母时就成了暴力事件的导火索。

其次,随着4+2+1的家庭结构逐渐增多,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程度达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程度。一些家长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对孩子的无礼行为甚至打骂长辈的行为都泰然处之。这些不正常的家庭教育手段,造就了一些孩子的刁蛮、无礼、唯我独尊,很难融入集体生活中。

第三、部分家长的素质不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学会了蛮横无理、恃强凌弱。

3、无力的法制教育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学校开设了法制教育课,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用《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然而实际情况呢?绝大部分施暴者都是未成年人,而事件的结果也不是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派出所介入最终的解决方式也只是口头上的批评教育,这样反而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受害者只能忍气吞声,最好的效果是接受对方的医药费或所谓的口头道

歉。而这些完全无法抚平受害者心灵上的阴影。所谓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恰恰是保护了那些施暴者,而忽略了那些最需要保护的受害者。当受害者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能力时往往又会以“以暴制暴”的方式来找回自己的尊严反而又成了新的施暴者。面对这样的执法现状,学校的法制教育基本上成为空谈。

六,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偶像

许多同学都有英雄主义情结,崇拜影视作品中那些“助暴安良”的英雄人物或者是“以暴制暴”的强者,幻想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强大,能控制局面,不可侵犯,幻想自己当老大威风冷酷,受别人尊敬崇拜,显示自己的体力和勇敢,在别人面前用暴力表现自己的价值。而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经常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姿态出现,所有问题都是自己解决,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以暴力行为或者被迫以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

七,极其喜欢刀具等危险器械

许多男生感觉刀具武器等非常具有男人气质,就像许多男生喜欢看枪战片、警匪片,喜欢这类电脑游戏一样,看它们或玩它们时,能感受到一种男子汉的自豪感,很可能也会觉得血腥和暴力也是体现男人风范的。大多数男生都玩过刀枪玩具,但当他们成长以后会认为具有危胁性的真实武器很有吸引力时,可能就潜在暴力倾向了。

八,刚愎自用,不能接受他人意见

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