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慧心和善心”的人格魅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苏轼“慧心和善心”的人格魅力

摘要:慧心和善心是苏轼的个人品质,这种品质主要体现在他的创作和人生体验之中。善心主要体现在他对儒家入世思想的吸收上,慧心主要体现在他对佛道思想的吸收上。苏轼之所以吸收儒家经世济时的思想和释道两家超然物外、淡泊人生的态度,是根源于他的善心和慧心。正是慧心和善心使苏轼实现了人格的自我完善。

关键词:苏轼慧心善心人格

苏轼是北宋文坛上最耀眼的一颗巨星,他代表宋代文学

的最高成就。他多才多艺,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书法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绘画是以文同为首的“文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论及他时说:“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

切喜爱的对象。”这里的“异常聪明敏锐”和“最亲切喜爱的对象”概括了苏轼人格中最优秀的两个个性特征:聪明和善良,也即本文要说的慧心和善心。

人格是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的总和。人格也称个性,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

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慧心和善心是苏轼与生俱来的个性品质。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悟道的心,就是有厌、无欲、见真,从而获得人生解脱,后泛指智慧。本文专指对人生的体悟与超越精神。善心也是一种心理特征,在心理学上属于品德心理的范畴,品德通常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道德有密切联系。本文专指一种仁民爱物的济世精神。从苏轼一生的经历和创作思想的表露中,我们不难看出慧心和善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慧心和善心随着他一生经历完善和成熟的过程。

一、慧心和善心在苏轼的创作和人生体验中有广泛的体现

善心主要体现在他对儒家入世思想的吸收上。首先,他关心、同情黎民疾苦。在黄州,邻境鄂州贫民生子,“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他听到溺婴的惨状,“闻之酸辛,为食不下”,写信给鄂州知府朱寿昌要他设法革除这种恶习。在同样有此风的贵州,他筹款以备资助,并说:“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吾虽贫,亦当出十千。”其次,他痛恨贪官污吏,揭露官场腐败。尽管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谪,仍不改对时弊的“托事以讽”的作风:“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陈季常

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而且骂贪官污吏:“出仕乃大谬,刍狗难重陈。”最后,他锐于报国,拙于谋身。他一心一意,

想要“致君尧舜”,而且只要任地方官就会为当地人民做许多好事。比如在他的《石炭》诗中就记叙了他为徐州人民解决当时冶铁业和城中居民生活用燃料的事实。但现实却总难尽如人意,繁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

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人生底事,往来如梭。”后来乌台诗案、黄州及岭南两度流贬都使他的政治理想破碎:“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拙于谋身,遭人陷害,但却从不恨别人,而且“眼见天下无一

个不好人”。仁者爱人,这正是他的善心所在。

苏轼的慧心主要体现在他对佛道思想的吸收上。“已将

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北寺悟空禅师塔》)“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往事今何追,忽若

箭已释,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这些都是苏轼对人生空幻的感叹,由此引起他对外在事功的

追求的厌倦,转而追求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即一种理智、稳健、平和、淡泊、自然的境界。于是他超越了功利人生境界,回归审美人生境界。“扁舟草覆,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

亦不答,自幸遮几免矣。”(《答李端叙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佛家中道思想的核心内容――“不落二边”的体现,也正是苏轼追求庄子超然物外、诗化人生的体现。

二、苏轼之所以吸收儒家经世济时的思想和释道两家超然物外、淡泊人生的态度,是根源于他的善心和慧心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苏轼一章中认为:“(苏轼)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来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李泽厚先生则认为苏轼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的化身,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奉儒家而出入佛老,漠世事而做玄思。”固然,苏轼的思想形成是受到儒释道的影响,与士大夫双重矛盾心理的发展有关,也与当时北宋的经济政治社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他自身所具有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受人的个性品质的制约。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应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广义的注意稳定性与人的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人对所从事的活动的意

义理解得越深刻,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抱着积极的态度,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时,注意容易及保持稳定。因此正是因为苏轼天性中有智慧和善良的优秀特制,才使他有意或无意地注意儒释道中与己相关的内容,并且使之在自己思想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同时,也是他的慧心和善心得到发展成熟,最终达到理智、平和、稳健、淡薄境界。也就是说,他有选择地吸收“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是受制于他的个性品质,而不是取决于儒释道固有的特点。他有一颗善心,所以他心地好,纯洁正直,心怀天下,心怀人民,所以他接受正统的儒家经世济事的政治思想,他从小就仰慕当时的四位“人杰”: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并立志要做像范滂一样“奋厉有当世志”的人。这种经世济时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他以后的生活当中,尽管他以后的政治生活几起几落,他依然保持一颗纯洁正直的善心,始终怀有“兼济天下”之志。在黄州,既手抄《金刚经》,又做《论语说》五卷来阐发孔子的政治思想:“粗有益于世,瞑目无憾也。”(《与腾达道六十八首》)

如前所述,苏轼的另一个个性特征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悟道的心,后泛指智慧,即高度的智力。佛陀曾云:“道无定理,世无定相。不看佛面,只看慧根。”说的就是能够悟到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之后的真正的“道”的“慧根”。苏轼正是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