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情感是非常丰富和细腻的,那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呢?一方面我们不善于观察,另一方面孩子们不善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们自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有很多人说过:“小孩子,他懂什么?”正因为如此,忽视了对他们的内心情感的关心。在材料中对这位小孩的种种描述,她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懂事的女孩。可是,为什么到了四年级时她突然变了呢?骤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成绩迅速下滑,不背课文,常写错别字等,种种迹象表示她不愿意去学习。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得回归于在她四岁时,妈妈开始创业,同时同时家庭也有变故。在这期间,妈妈对她失去耐心,态度严厉,要求苛刻,很多时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对她发泄。其实,这些给她的内心已经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只是当时没有显现出来。一是因为太小不会表达,二是长期积压的结果。她现在以这种方式宣泄自己的内心情感,可能是对妈妈做法的不满。这时妈妈应及时与她去沟通,而不是说“盯”着她学习,她其实本来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从小受到蒙氏教育的影响,好好引导她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好好扮演着“仆人”的角色,适时的在她需要时给予各种指导,这些都使她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但内心世界的不完整也造成她各种不合乎常理的表现。所以,作为妈妈应该把她看作成人,尝试着与她沟通,可以说说家庭变故的原因,以及妈妈所受的压力,我相信女儿可以慢慢理解她的。因为从“平时在家中她很懂事,对待她有礼貌,善良,对待小动物很好,做事不缺耐心,比同龄的孩子有韧性”。这些都是她美好品质的体现,她有一颗善良的心,也就是说她本质不坏,那些做法不是恶意的,只是她不知怎样表达内心的情感而已。妈妈说:“物质上她不缺乏,曾经我有过补偿心理,她提出的要求我几乎都能满足。在给她手机、电脑等物质配备时,规矩也同样讲清楚,她也很配合,理解。手机、电脑这是心理补偿吗?显然不是,还是物质上的给予,没有真正意义的心理补偿。后面两句可以看出女儿是很听话的,也能理解妈妈的意图。当她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妈妈,她不能用正确的思维去判断女儿的变化,从而忽略她的内心情感世界。怎样才能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每当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多数家长热衷于“嘘寒问暖”,“今天上学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没有同学欺负你?”……而对于“今天过得快乐吗?”这样的问题,却很少给予关注。现在家长关注孩子每天生活质量的问题远远高于关注他们心灵的成长,请家长们抛弃“嘘寒问暖”,而对孩子们的内心多多关注一下。家长的问询没有错,因为孩子毕竟是需要父母的教育引导和关注的。但是,这样的问询只是让家长和孩子成为了“普通朋友”而非成为“好朋友”,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解孩子吗?有!那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家长可以多从孩子的感受进行问话,比如“你今天在学校高兴吗”、“你觉得今天特别好玩的事情是什么”等,要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孩子的思维。孩子一天快乐与否是孩子们内心的真实体现,家长往往很少关注,导致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平时应多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情况,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家长应提高自己提问水平,多关心孩子是否快乐,多用启发式提问给孩子传输“心灵鸡汤”。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长则希望能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那么如何“捕获”孩子的芳心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为心声……孩子的语态、动作或多或少都可以反映出孩子一定的思想;同时子女的课本、作业本、听课笔记本上的涂涂画画也是他们心灵的独白,父母可以从中了解到不少信息。如果孩子告诉你一些真实感受和想法,如今天我过得很快乐,那么家长就要努力营造快乐氛围。对于孩子遇到的一些人生困惑,父母要耐心地给他们指导帮助,为他们解疑答惑。如果孩子能为你敞开心灵的大门,那么恭喜你,你为孩子送上的这碗“心灵鸡汤”,就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父母子女间加强思想上的交流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真正动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现代父母在面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也越来越难下手了,作为父母不仅要管理他的衣食住行,让他身体健康,还要做好孩子的朋友,让他有话能说,有愁好释放,性格上不至于过于内向,甚至是要做好他的老师,在他思想上迷失方向的时候做好他心灵的导航。孩子要健康成长,内心世界需要成人的探寻和关注。作为家长,从孩子出校门的时候就要开始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我们可以拍拍孩子的头,摸摸孩子的脸,给孩子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在孩子遇到困难退缩时,给孩子真诚的鼓励,都可能使身处小学时代的孩子身心愉悦,心理更健康,产生向上的动力。在学校,老师面对的是众多的孩子,也许有时会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或注意到了孩子的内心感受而苦于时间紧张没法去过多关注,这时就需要家长积极站出来,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渡过难关,从而使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健康。家长还可以经常到学校去走走,向班主任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怎样,与同学相处怎样,能不能接受老师的教育等等,这些信息通常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思想状况。孩子的玩伴、同学都也可以是了解的对象,必要时还可和孩子朋友们的家长建立经常联系,这样就不愁不了解孩子的思想与行为了。
希望家长们多关心孩子内心世界,让他们不再迷茫,做一些感情上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