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课堂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是中国人们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 华民族坚韧刚毅,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力量的体 现,更是炎黄子孙开拓进取、维护统一、热爱 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67
今天的长城十万火急警示录:
长期以来由于沿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再加上人为 因素的毁损,长城破损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在西部干旱 荒漠区,有的地段早已被沙漠埋于地下。目前长城的基本 状况是:只有1/3修复和保护基本完好,另有1/3残 破不全,1/3不复存在。绵延12700里的长城仅剩1/3 墙体、1/3遗址,还有1/3消失了;明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 分不到20%,有明显墙体遗址的不到30%,长城-墙体和遗址 总量不足5000华里。
3.秦始皇长城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
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 万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 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
12
13
甘 肃 临 安 洮 城 西 秦 始 皇 长 城 遗 址
──《明史·方逢时传》 张家口一带“南京罗缎铺,苏州绸缎铺,潞州绸铺, 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 铺沿长四五里许。”
──〔明·万历〕《宣府镇志》
56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57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58
甘 肃 武 威 出 土 “ 马 踏 飞 燕”
嘉峪关出土的“驿使图”
成为中国邮政“形象大使”
32
在长城的一些险要地段, 还设有许多小城堡,供官兵 驻守戍边,称为障或城障。
瓦窑堡城障残迹
长城的防御工程,以烽燧为报警系统,城墙为
前沿阵地,敌台为前沿战斗据点,关城为区域防线
的支撑点,后方城障为纵深防线,并以军用道路互
相联系沟通,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
33
独特的建筑风格
汉代土筑长城
34
石砌长城
山海关老龙头
27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28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 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 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 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 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 瓶形镇,明、清称平型 岭关,后改今名。历史 上很早就是戍守之
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 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取 得中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皇军不可 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59
长城两千年悲壮的歌哭,十万里艰辛的攀援,却最终 陶铸成一种大气若虹的民族精神。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 人们,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被 法定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歌,肯定了长城 作为我们民族肝胆与 骨气象征的人文价值
60
1974年中国政府把印有万里长城的精美挂毯赠送 给联合国
70
●中文名称:长城
●英文名称:The Great Wall
●批准时间:1987.12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长城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C(I)(II)(III)(IV)(VI)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
29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 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甘肃玉门关汉代烽燧
30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
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 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 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 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利用 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 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 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 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 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 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 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 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 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 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 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 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 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十3分1 迅
61
1984年邓小平“修 我长城,爱我中华” 的题词,更赋予长城 以新的时代意义, 唤起了海内外赤子振 兴中华的巨大热情。
62
1985年2月20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63
第四套人民币1元背面图案
64
2009年11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游览八达岭长城
65
66
民族的象征
建筑的长城,科学的长城,历史的长城, 文化的长城,精神的长城,组成了现在完整意 义上的“长城”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关城 大多设在长城的 重要关口,建在两山之 间、山河之间、山海之 间的险要之处,也称关 隘。关城的建筑十分坚 固,易守难攻,一般都 同城墙相连,进可攻, 退可守,成为长城防守 的重点。历史上长城沿 线的关城有成百上千, 著名的有阳关、玉门关、 嘉峪关、雁门关、居庸 关、山海关等
26
15
“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
16
汉长城 17
18
敦 煌 汉 长城
19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5.北魏、北齐、北周、辽和金长城 “八年正月丙辰,……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
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 卫。 ” ──〔北齐〕魏收《魏书》卷三补《太宗记》
“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 起上谷,西至于河,延袤皆千里。”
──〔北齐〕魏收《魏书》卷四上《世祖纪》
20
北魏长城
21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6.明长城 “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
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 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 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 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68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是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在巴黎通过的 一个国际公约,旨在对具有突出的 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特 别保护,因为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 对全世界人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该公约,世界遗产可划分为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三大类。
51
巍峨的历史丰碑
历代王朝为修建万里长城,在人力、物力、财力诸方
面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长城的修筑,也在中国历史上产
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防御工程,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
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游牧民族不善攻坚步战而长于骑
射,马上作战,聚散自如、机动灵活,在开阔的平原地带
更是纵横驰骋,势不可挡。中原王朝修筑起坚固的长城,
54
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自然也就成 为联接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从汉 代起,历代王朝都在长城沿线设置专供内地和边外少数民 族贸易的市场。到明代还开放民间私人交易的市场,小市 等。在和平时期,长城的守军定时打开关门,让人们前往 市场交易,并对市场进行保护。
55
“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 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清〕张廷玉《明史》卷九十一《兵志》 “当修筑墙台,在全辽保障自锦州迤东抵三岔河,又 自三岔直抵旧辽阳。当一一修举,定为一劳永逸之计”
── 《明神宗实录》卷十六22
明代长城示意图(全长8851.8千米)
23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 城墙、关城、烽燧、城障、军用道路
24
敌台/敌楼,可驻兵防守,并贮存武器、粮食 垛口指城墙外侧顶部或其它防御工事顶部所筑的齿形矮墙。 分为掩墙、垛口墙和垛口三部分:最下面的连续横墙称掩 墙,一般高0.8-1米;掩墙上筑成连续的凹凸形状,其凹下 部分为长方形,称为垛口,突起部分即垛口墙。 女墙又称女儿墙,指城墙顶部内侧的矮墙,起护栏作用25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燧、 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 “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 西域者益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 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
1
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
2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1.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开始修筑 “叶县南有长城,号曰方城,……”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索隐》引《地理志》
3
“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 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 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 累石为固。楚襄王控霸 南土,争强中国,多筑 列城于北方,以适华夏, 号为方城。” ──司马迁《史记》卷 四十一《越王句践世 家·正义》引《括地志4》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2.为抵御北方游牧族修筑的北长城 “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 代郡。 ”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5
秦国长城遗址
6
7
8
9
10
11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49
独特的建筑风格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因地制宜,和谐统一; 技艺高超;精雕细琢。
50
丰富的文化内涵
两千多年来,围绕着长城,还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民间 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李白 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 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出阳关无故人”,都是边塞诗中千载传诵的名句。毛泽东 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不到长城非好汉”,借长城 抒发了豪迈的革命胸怀,堪称为当代长城诗作中的绝唱。 雄伟的万里长城,成为我国文学艺术作品吟咏赞美的对象。
即可挡住他们的攻势,迫使其下马步战。他们的优势被化
解,也就难以破墙而入,深入到中原内地。这就有效地保
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同时也保障了丝
绸之路的畅通,“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促进了中西
文化交流。
52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 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
53
随着长城的修筑,历代王朝不仅在沿线地区驻守重兵, 而且往往遗民实边,垦荒屯田。如蒙恬夺取河套地区以后, 秦始皇命令他修筑长城的同时,就把一批罪犯迁到那里。 过了三年,又徙内地三万户居民到那里定居。汉武帝在收 复河套地区以后,一次就招募内地十万人移居朔方。他还 命令北部边郡的驻军实行屯田。明代在长城沿线设置九个 军事重镇,派兵驻守,并规定边地军士“三分守城,七分 屯种”。这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 动。
14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4.汉长城 “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
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 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 ”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汉始筑令居以西长城亭障,初置酒泉郡,以便沟通 西北各国。 ”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
35
楚 长 城:土 石 兼 用
36
37
玉 门 关 汉 长 城:流沙、碎石、红柳 / 芦苇 垒 筑 而 3成8
板 场 峪 东 沟 长 城 :山 险 墙
39
嘉 峪 关 长 城:版 筑 夯 土 墙
Baidu Nhomakorabea40
41
42
春日长城
43
44
45
46
47
山西雁门关长城城门砖雕
48
北京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
69
凡被推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须至少符合下列 一项标准,并同时符合真实性及完整性的要求: Ⅰ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Ⅱ 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 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Ⅲ 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典型的见证; Ⅳ 构成可以展示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某一类型结构的最富有特色的 例证,如建筑、建筑群或景观; Ⅴ 构成可以代表某一文化或多种文化的传统人类住区或规划的典型 例证,而这类结构在不可逆转的社会文化、经济变动影响下已变得 脆弱; Ⅵ 与有着突出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生活传统、观念、信仰、艺术或文 学作品有直接的或确实的关联(此标准只在特殊情况下结合其他标 准才可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