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王宇昕

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08社会工作班

摘要: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或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家庭是个人最初遇到

并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最重要的社会化的执行者。本文作者分别从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各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他们以后的行为,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的影响。然后通过对不同的家庭结构的分析,论述了由于家庭结构的原因对个人社会化产生的影响,最后论述了家庭背景对个人接受教育机会和择业、就业的影响,深刻分析了家庭对个人一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个人社会化

一、绪言

一个人从出生那一瞬间开始,一直到成年、老年甚至死亡,都无时不与社会发生着各种关系,与社会中的其他个人不断的接触、交流、同化或被同化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与社会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家庭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单位,不仅是个人终身的生活基地,也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尤其在个人成长的最初几个阶段,家庭对个人人格特征的形成,心理品质、价值取向等都会造成非常明显的影响。父母作为个人人生开始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者,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一项专家调查得出的结论:“家庭负有塑造祖国下一代性格的教育职能,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未来一代的精神面貌。”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结构的复杂程度的提高,现在社会中家庭结构也变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发展,在不同的家庭结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行为修养等存在较大差异,以及个人与家庭成员的接触频率及知识交流的不同,造成对社会的认知的有了较大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家庭结构也会使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变得复杂,影响着个人社会化的发展。即使在人人平等的高考制度面前,一份有力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和背景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事实证明,个人家庭所处的阶层和家庭背景对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总之,由于组成家庭的各种原因的不同,使得社会中每个人都经历着不同的社会化过程,但相同的是在个人人格及行为生活方式的塑造形成过程中,家庭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甚至伴随一生的。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人的影响

在社会化过程中,一个人从最初的懵懂状态到能完全独立的适应社会生活及应对社会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这是因为人——作为自然界的高级生物所特有的学习能力,不过一个自然人能快速的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这主要还要归功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教育机制。其中,家庭是个人最早接触的教育场所,父母及各个家庭成员成为了最早授予个人社会技能的教育者。由于父母教育方式的不

同对个人的性格品德和人际交往等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这个阶段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个人社会化的幼儿时期和青少年时期。

不少研究表明,如果幼儿在家庭中获得了安全感,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就强,个性发展就会顺利一些,反之,不仅会影响幼儿后期的适应能力,而且还会抑制他们智力的发展。婴儿时期的社会化,是家庭的极为重要的职能之一。婴儿是天真无邪的,是一张白纸。父母和其他家人对婴儿进行的教育,对婴儿成长为一个社会成员,起着根深蒂固的先导作用。在婴儿能够区分出自我和非我,即有了自我认识以后,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社会化。对婴儿的社会化最初是身体的接触,使婴儿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接受母爱。以后用声音、表情对婴儿进行教化,最后是语言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父母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其品德的形成,进而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及人际关系。我们将父母教育态度分为民主、专制、溺爱和放任四种类型。这种影响对其一生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的作用。

(一)民主型家庭。父母以民主的态度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这种情况下父母一般都比较尊重子女的想法与行动,对于子女提出的问题,父母一般采取讨论的方法,在认为不正确的时候对子女进行教育引导,促使他们做出更合理的决定,在这种家庭中,两代人的关系比较融洽,家庭生活比较和睦。此类家庭的子女一般比较有主见,自信心强,性格开朗,易于为同龄人所接受。

(二)专制型家庭。父母对子女多采取高压政策,如果子女在行为方式上稍有过失,就采取打骂等体罚手段。这样做的结果使子女缺乏自尊,不懂尊重他人,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子女对父母的害怕、疏远甚至厌恶等心理,子女缺乏对家庭依恋之情。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子女不但没有和父母进行感情交流,而且有时还处在一种对立的情绪中。这种教育方式会造成子女在步入社会后可以与他人保持距离,疏远他人,一般不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三)溺爱型家庭。父母对子女宠爱有加,极少管教,很多时候只看到子女的优点,对缺点视而不见,助长子女的骄傲心态,面对子女不正确的思想、行为,父母为其护短,结果助长了不正确思想的进一步膨胀,其行为也往往肆无忌惮,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样的家庭中,由于倍受父母的疼爱,子女还容易产生“娇”“霸”二气。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会产生无谦逊礼让、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唯我独尊,霸气十足。

(四)放任型家庭。父母对子女不管不问,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进步时得不到鼓励,犯错误时也得不到及时的教育与引导。在这种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感情交流。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子女在精神生活上一如孤儿,性格孤僻、古怪,很难与人相处。

还有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合适的排泄渠道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作为子女的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甚至很小的细节都会对子女身上烙下很深的烙印,对其产生很深的影响,如果希望子女做一个高尚的人,首先父母应该从自身做起,作一个很好的榜样。在教育

目的上,父母应该让子女自由的发展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提升自己的道德为目标,不是单纯的让子女以学习某种技能或知识。

三、家庭结构对个人的影响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家庭又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结构不同,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为显著。不同的家庭结构,由于家庭成员人数、两代人或多代人的感情交流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化。

(一)主干家庭是指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人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层次较多,家庭中人口规模也较大,家庭成员的关系比较复杂。此类家庭的主要问题是成员关系不易处理,在生活中容易造成矛盾,在现在社会中,很多家庭都因为婆媳关系比较紧张而映射出很多问题。这类家庭在农村中比较普遍,因为在主干家庭中,家庭成员多,层次多,一般都是三代同堂,除了父母还有祖父母。孩子从小享受两代人甚至更多家庭成员的关爱,在与祖父母、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交往方式比较多样化,学会善于和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素质的人沟通,所以交往能力较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较好。

(二)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及一个或几个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一般来说,核心家庭的规模都不大,其成员在3~5人之间,主要由父母和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子女构成。核心家庭层次少,家庭成员之间交往比较密切,家庭成员的交流比较频繁,交流内容更加有深度。这类家庭主要以城镇为主,占到70%。在核心家庭中,家庭成员一般比主干家庭少,但家庭的向心力强,子女对家庭的依赖性强,子女与父母的感情也较好。此类家庭中生活的子女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容易与人相处,对他人的信任度也比较高。

(三)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与一个或几个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类家庭主要是由于离异、丧偶或未婚造成的,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比较特殊。单亲家庭不完整,家长由于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一般很难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子女,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疼爱,这都会影响子女的心理状况及与人相处的能力。此类家庭的子女比较敏感、脆弱,较难与人相处。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性,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子女都比较好强,性格坚韧,在社会中遇到挫折的时候一般会比其他的人更容易承受。

(四)联合家庭是由父母和几个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是一种多偶型家庭,家庭成员多,关系复杂,规模大,离心倾向大,矛盾也较多。这种类型的家庭关系不太牢固,很容易分解成若干个主干家庭或核心家庭。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个人性格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行为方式比较与众不同。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家庭结构出现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离婚率上升,产生大量的单亲家庭,造成许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父爱或母爱,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为此,为了让青少年能够健康地成长,父母应该尽可能保持家庭结构的完整。如果家庭破裂,要尽可能为子女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