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援助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援助项目
加强农业部门灾害管理能力(TCP/CPR 3105)
农业减灾防灾项目(TCP/CPR/3105)技术总结——引入农业技术增强抗灾能力
报告撰写人
董合忠
山东省农科院
2008年
一、项目背景与任务
在过去的十年里,自然灾害发生的数量、强度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世界范围内有所增加。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为了降低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危害,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和提高农作物抗灾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巨野县位于山东省鲁西南菏泽境内,地势低洼,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易受涝渍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山东巨野县为典型实例,与农业部联合开展“加强农业部门对灾害的预警防备机制”项目的研究,其中引入农业技术增强抗灾能力是该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巨野县农作物的抗灾(旱、涝)能力,本项目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引进具有抗旱或抗涝特性的棉花和小麦品种;
2、配套相应的农艺技术
3、组织室内培训班、田间课堂、示范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来提高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和抗灾防灾技术。
二、项目实施与完成情况
1、引进抗逆品种
巨野县位于山东省鲁西南菏泽境内,地势低洼,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易受涝渍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巨野县通常种植的农作物品种的抗旱耐涝性较差,遇到自然灾害时,农作物产量严重下降。为提高巨野县的农作物产量,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具有一定抗旱能力的小麦品种和抗旱、耐涝的棉花品种在当地种植显得非常重要。
2008年在粮农组织“引入农业技术增强抗灾能力”项目的支持下,我们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和我们以前的研究数据,结合巨野县的气候条件,选定了济麦21和22号2个小麦品种和鲁棉研28、29和30号3个棉花品种。课题组根据项目要求,按时购买了500kg鲁棉研28、500kg鲁棉研29和150kg鲁棉研30的种子,并于播种前分发到项目区的六西村、南曹村和前冯桥村的305户农民手中。
选定的小麦和棉花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合在巨野县种植,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种植收入。
(1)抗旱小麦品种济麦21号
济麦21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稳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鲁农审字[2004]022号和国审麦2004012。2005年1月由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保护公告,公告号:CNA001619E。
特征特性:冬性,中早熟,幼苗直立,深绿色,分蘖力极强,根系发达,株型收敛,叶片上冲,成穗率高,对流行性条锈病小种免疫或高抗,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流行性生理小种,株高75厘米左右,茎秆柔韧抗倒,亩成穗数可达65万,穗长方型,穗粒数35个左右,千粒重38-48克,白粒角质。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品比试验中,较对照鲁麦14号增产19%。在2000-2001年山东省区试预试中,较对照增产5.2%。2001~2002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区试乙组中,平均亩产531.8公斤,较对照鲁麦14增产7.3%,居第一位。2002-2003年度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47公斤,较对照增产6.1%。
品质特征:容重783—778g/l,蛋白质含量15.15%—15.04%,湿面筋含量33%—32.8%,沉降值32.5ml—30.7ml,吸水率58.1%—60.3%,形成时间3.6min—4.4min,稳定时间5.4min—3.8min,最大抗延阻力226EU—172EU,拉伸面积42cm2—32cm2。
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宜在中高肥力的地块种植,适时适量播种,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亩播量10~15斤。
(2)抗旱小麦品种济麦22号
济麦22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超高产、广适、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和2007年1月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鲁农审2006050号和国审麦2006018。2006年7月由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保护公告,公告号:CNA003015E。
特征特性: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分蘖性强,根系发达,成穗率高,亩成穗多。纺锤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硬质。株型紧凑,叶片较小、上冲,株高70~75厘米,茎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抗病性好,落黄佳。亩穗数40~45万,穗粒数36粒,千粒重43.6克。2005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白粉病免疫。
产量表现:2004年在山东省高肥乙组区试中平均亩产530.94公斤,较对照鲁麦14增产8.98%,居第一位;2005年平均亩产542.68公斤,较对照增产12.59%。
2005年在黄淮北片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17.06公斤,比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5.03%,居首位;2006年黄淮北片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9.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3%,增产显著。在山东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17.24公斤,比对照增产4.05%。2006年6月,山东省科技厅和农业厅联合组织的专家组,在兖州进行实打验收,实收面积4.56亩,平均单产727.43公斤,创造了历年来全省实打验收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记录。
品质状况:容重807g/L,蛋白质含量12.2%,湿面筋含量31.4%,吸水率57.8%,形成时间3.0min,稳定时间3.3min,属优质中筋小麦。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为平均气温18-16℃,亩基本苗8-12万,播深3-4厘米。浇足冬水,返青划锄、镇压。拔节期重追肥,浇足水。挑旗至灌浆中期浇足水,酌情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3)抗虫、抗旱棉花品种鲁棉研28号
鲁棉研28号(原系号为鲁272)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合作培育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2002-2004年参加黄河流域麦套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2006年参加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根系发达,早熟不早衰,抗旱性强。鲁棉研28号株型较松散,茎杆坚韧,叶片中等大通透性好,果枝节位适中,开花结铃集中,铃大,结铃性强,烂铃轻,吐絮畅而集中。高抗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较好。综合国家和山东省区域试验结果,铃重6克,衣分41.3%,子指10.3克。
丰产性突出:2002-2003年黄河流域麦套棉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96.2公斤,霜前皮棉85.2公斤,分别比对照豫棉668增产15.6%和16.2%;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95.7公斤,霜前皮棉90.2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20.1%和23.1%。2004年山东省区试平均,亩产皮棉95.91公斤,霜前皮棉88.83公斤,分别比对照33B增产23.03%和24.44%;2005年平均亩产皮棉103.4公斤,霜前皮棉98.4公斤,分别比对照99B增产17.9%和18.4%。
品质优良:经农业部棉花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黄河流域区试两年平均,HVICC的上半部纤维长度29.9mm,比强度29.4cN/tex,马克隆值4.7;山东省两年区试平均,上半部纤维长度29.7mm,比强度28.5cN/tex,马克隆值4.5。
综合抗性强:中棉所植保室接种鉴定两年平均,枯萎病指 1.67,黄萎病指23.01,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较好;高抗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生产示范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