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蛋白质与健康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蛋白质与健康

教学目的:认识蛋白质对健康的作用。

教学内容:蛋白质的组成、分类、评价和功能,氮平衡、必需氨基酸。

教学要求: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及缺乏病。

熟悉氮平衡与缺乏病的关系,熟悉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掌握必需氨基酸种类,蛋白质互补作用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教学要点:必需氨基酸的种类、蛋白质互补作用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

课程导入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

1.蛋白质

2.脂类提供人体热能

3.碳水化物

4.矿物质: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5.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6.水

蛋白质(protein)是化学结构复杂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使人体的必需营养素。蛋白质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roteios),是“头等重要”的意思,表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头等重要的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必不可少的成分,它是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在人体细胞中,蛋白质约占1/3,成年人体内平均约含蛋白质16.3%,皮肤和骨骼肌中约占80%,胶原约占25%,血液中约占5%,其总量仅次于水分。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

(一)蛋白质的组成

1.元素组成

蛋白质是由C H O N等元素组成的,有的含有S(如毛发的角蛋白),P (如乳蛋白),Fe(如血红蛋白),Mg(如叶绿素蛋白),I(如甲状腺素球蛋白)等。

蛋白质与脂类和糖类的不同之处是,它含有氮元素,氮元素是蛋白质在元素组成上的特征,而脂类和糖类不含氮,所以蛋白质是人体氮的惟一来源,因而,其它脂类和糖类不能代替蛋白质。

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平均为16%。因此,每克氮相当于6.25g 蛋白质(即100/16),其折算系数为6.25。只要测定某样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计算出其中蛋白质的大概含量。

计算方法:

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g)*6.25*100%

2.组成单位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天然的氨基酸有许多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是其中的20多种。氨基酸之间是以肽键相连接。

(二)蛋白质的分类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大多数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尚未阐明,因此无法根据蛋白质的化学结构进行分类。目前只能依照蛋白质三个方面的性质:即化学组成、溶解度和形状进行分类。在营养学上也常按营养价值分类。

1.按化学组成分类

首先根据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的复杂程度,将蛋白质分为单纯蛋白质与结合蛋

白质两大类;然后再按其形状和溶解度分成各类蛋白质。单纯蛋白质只由氨基酸组成,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是氨基酸;结合蛋白质是由单纯蛋白质与非蛋白质结合而成,其中非蛋白质称为结合蛋白质的辅基。因此,结合蛋白质在彻底水解后,除产生氨基酸外,尚有所含的辅基(如糖、磷酸、核酸等)。

(1)单纯蛋白质单纯蛋白质又可按其溶解度、受热凝固性及盐析等物理性质的不同分为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谷蛋白、鱼精蛋白、组蛋白和硬蛋白等7类。

(2)结合蛋白质按辅基不同,结合蛋白质分为: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磷蛋白和色蛋白等5类。

2.按蛋白质的形状分类

按蛋白质形状、蛋白质分为纤维状蛋白和球状蛋白。纤维状蛋白多为结构蛋白,是组织结构不可缺少的蛋白质,由长的氨基酸肽链连接成为纤维状或蜷曲成盘状结构,成为各种组织的支柱,如皮肤、肌腱、软骨及骨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球状蛋白的形状近似于球形或椭圆形。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如酶、转运蛋白、蛋白类激素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均属于球蛋白。

3.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分类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所以在营养上尚可根据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为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三类。

(1)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不但能维持成人的健康,并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蛋白质。如乳类中的酪蛋白、乳白蛋白,蛋类中的卵白蛋白、卵磷蛋白,肉类中的白蛋白、肌蛋白,大豆中的大豆蛋白,小麦中的麦谷蛋白,玉米中的谷蛋白等。

(2)半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有的氨基酸数量不足,比例不适当,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小麦、大麦中的麦胶蛋白等。

(3)不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玉米中的玉米胶蛋白,动物结缔组织和肉皮中的胶质蛋白,豌豆中的豆球蛋白等。

二、氮平衡和蛋白质缺乏病

(一)氮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蛋白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人类成年以后,尽管机体的蛋白质不断分解与合成,组织细胞不断更新,每天约有3%左右的蛋白质在不断更新,但机体的蛋白质的含量稳定不变。由于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所以,蛋白质在机体内首先被分解为氨基酸,然后大部分又重新合成蛋白质。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分解成尿素以及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这种氮排除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消耗损失,称为必要的氮损失。因此,为了成年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每天必需从膳食中补充蛋白质,才能维持机体的蛋白质平衡。氮平衡状态可以用下式表示:

氮平衡=氮摄入量–氮排出量

排泄氮=尿氮(尿素、氨、尿酸和肌酐)+粪氮(肠道分泌物、肠道脱落细胞中的氮在粪便中排出)+皮肤排出氮(含氮物如表皮细胞、毛发、分泌物等在体表部分丧失)。

氮平衡=氮摄入量—(粪氮排出量+尿氮排出量+皮肤等氮排出量)B=I–(U+F+S)

B:氮平衡;I:摄入氮;U:尿氮;F:粪氮;S;皮肤等氮损失。

1.正氮平衡:

当B>0时,即氮摄入>氮排泄。人体组织中蛋白质合成速度>损失速度,人体组织会增加。见于生长期儿童少年、孕妇乳母及病后的恢复等。

2.负氮平衡:

当B<0时,即氮摄入<氮排泄。如饥饿、消耗性疾病、膳食中缺乏蛋白质等,由于分解大于摄入,可出现日渐消瘦,抵抗力下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