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临床医生人手一份!
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
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内科是医学中一门专攻人体内脏器官疾病的学科,其中常见疾病诊断要点如下。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压长期增高,常伴有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可通过测量血压确定诊断。
-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可伴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
-心律失常:心跳过缓或过快,可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帮助诊断。
2.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咳嗽、咳痰、胸闷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炎症。
-肺炎:咳嗽、发热、胸痛等症状,胸部X线、CT可发现病变影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可帮助诊断。
3.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上腹疼痛,可伴有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可发现溃疡。
-肝炎: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可帮助诊断。
-胆囊炎:右上腹疼痛,可伴有发热、恶心等症状,胆囊超声检查可发现炎症。
4.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腰部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可发现炎症。
-膀胱炎:膀胱区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可帮助诊断。
-肾结石: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腹部CT或腹部X线可发现结石。
5.血液系统疾病:-贫血:乏力、心慌、皮肤苍白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指标。
-白血病:乏力、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血液常规检查和骨穿刺检查可帮助诊断。
-血栓性疾病:下肢肿胀、疼痛,静脉超声检查可发现血栓。
以上仅是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要点概述,针对不同的具体疾病还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来进行综合诊断。
此外,要点可能会因疾病类型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实际临床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诊断。
内科主治医师必备100条知识点
内科学考试部分必备100条知识点必备知识点1:发热是指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体温,口测法36.3~37.2℃,肛测法36.5~37.7℃,腋测法36~37℃,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
下午体温较早晨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略高,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老年人体温略低,女性月经前和妊娠期稍高。
必备知识点2:发热的分度:以口测法为准: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必备知识点3:胸壁疼痛特点:①部位局限,有压痛;②皮肤病变可有红、肿、热;③带状疱疹疼痛呈刀割样、灼伤样,剧烈难忍,持续时间长;④非化脓性肋骨软骨炎局部可隆起,压痛明显,活动时加重。
必备知识点4:异常脉搏:①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犹如水冲的感觉,系脉压增大所致,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②交替脉:脉搏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出现,为左心功能不全早期的重要体征之一。
③奇脉:又称吸停脉,指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见于大量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④短绌脉:单位时间内脉率小于心率,也称脉搏短绌。
见于房颤。
必备知识点5:当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20%,为肥胖。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WHO肥胖标准BMI≥30kg/m2,我国现行标准BMI≥28kg/m2。
必备知识点6:瞳孔正常直径为3~4mm,对瞳孔的检查应注意瞳孔的形状、大小、位置、双侧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及集合反射等。
①瞳孔缩小:见于虹膜炎症、中毒(有机磷类农药中毒)、药物反应(吗啡、氯丙嗪等);②瞳孔扩大:见于外伤、视神经萎缩、完全失明、药物影响等。
双侧瞳孔散大,并且伴有对光反射消失为濒死状态的表现。
③瞳孔大小不等:常提示有颅内病变,如脑外伤、脑肿瘤等。
④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必备知识点7:特殊类型的呼吸①Kussmaul呼吸。
50种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汇总
50种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汇总以下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1.感冒: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2.咳嗽:咳嗽,咳逆有声,或咳吐痰液3.哮病: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唇甲青紫。
4.喘证:喘促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或口唇青紫。
5.肺痈: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
6.肺痨: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胸痛、疲乏、纳差、进行性消瘦。
7.肺胀: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咳、痰、喘、悸、肿、胀、瘀)8.肺痿:咳吐浊唾涎沫,咳嗽,或不咳,气短,或动则气喘。
9.心悸: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断,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10.胸痹: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
11.真心痛: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
12.不寐: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
13.头痛:头部疼痛14.眩晕: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15.中风: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
16.癫狂:精神失常癫病:精神抑郁,标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
狂病: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等。
17.痫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有异常叫声等。
18.痴呆:近事遗忘,反应迟钝,寡言少语,甚则生活不能自理,精神异常等。
19.胃痛: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
20.痞满:心下痞塞,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等。
21.呕吐: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
22.噎膈:吞咽食物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等。
23.呃逆: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
24.腹痛: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
25.泄泻: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或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甚至十余次。
26.痢疾: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
最新内科临床诊疗指南(精品收藏)
白沙县人民医院(内儿科)10种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著目录高血压 (3)急性胰腺炎……………………………………………………1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8肺炎 (26)稳定型心绞痛 (3)4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39)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4)4其他临床类型的冠状动脉疾病--无症状冠心病……………49心肌桥 (5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3)甲亢危象 (5)7脑出血 (60)脑梗死…………………………………………………………68糖尿病…………………………………………………………79高血压概述ﻫ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有余多种后天因素(包括血压调节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高钠、精神神经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是代偿所致.约占高血压病人95%。
长期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影响到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早起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慌、耳鸣的症状,但症状与血压水平不一定相关。
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1天之内,白昼和夜间血压仍有明显的差异。
体检时在主动脉区可听到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和收缩早期喀喇音,若伴有左心室肥厚时在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
2、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早起表现为心排量的增加和全身小动脉张力的增加,随着高血压的进展,引起全身小动脉的病变,表现为小动脉的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官腔狭窄,使高血压维持和发展,并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缺血损害和促进大、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的形成。
临床常见疾病特点及特殊实验室诊断点
临床常见疾病特点及特殊实验室诊断点临床常见疾病特点及特殊实验室诊断点一.脑膜炎:1。
化脓性脑膜炎:糖明显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
病毒性脑膜炎:糖正常,氯化物正常,蛋白升高,细胞数升高,以淋巴为主。
3。
结核性脑膜炎:糖明显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淋巴增高为主。
二.心梗化验:1。
心肌梗死起病6小时内增高的化验:CPK(肌酸磷酸激酶)2。
增高3-6日降至正常的心梗化验:GOT(也称AS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3。
增高一两周内恢复正常的心梗化验:LDH(乳酸脱氢酶)4。
增高可持续1-3周的心梗化验:白细胞计数三.脑出血: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
常于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发作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增高。
可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CT示高密度影。
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
脑血栓形成: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
安静状态下起病,大多无头痛和呕吐。
意识正常或轻度障碍。
CT示低密度影。
四.脑栓塞:栓子常来源于心脏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变的附壁血栓。
多无前驱症状。
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有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五.视神经病损表现:同侧单眼盲;视交叉:双颞侧盲;视束:双侧视野同向偏盲;颞叶视辐射:双侧同向上象限盲辐射为:对侧同向下象限盲。
六.神经内科下运动N元瘫痪的特点:弛缓性瘫周围性瘫痪的肌张力改变特点是:肌张力减低锥体束损害的反射改变: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鉴别中枢性和周围性瘫痪最有意义的体征是:前者有病理反射Babinski征脊髓颈膨大横贯性损害引起:双上肢周围性瘫痪,双下肢中枢性瘫痪双侧旁中央小叶及其附近中央前后回受损引起痉挛性截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及尿潴留当C5-T2脊髓前联合受损时可出现双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但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出现在起病后第3周。
诊断脑梗死做头部CT阳性率最高是在发病48小时以后。
内科常见病诊断标准、分期、分级、分型、并发症
内科常见病诊断标准、分期、分级、分型及并发症序号疾病名称疾病诊断标准(依据)疾病的分型、分期、分级及疾病并发症1.冠心病冠心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诊断标准□①劳累性心绞痛劳动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
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为3类: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②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
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
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
自发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时患者可有持续较长的胸痛发作,类似心肌梗死,但没有心电图及酶的特征性变化。
某些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在发作时出现暂时性的S-T段抬高,常称为变异型心绞痛。
但在心肌梗死早期记录到这一心电图图型时,不能应用这一名称。
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常统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本报告则选用这些各自特异的名称。
(2)分度、分级诊断标准(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1979年9月,上海)□①劳力型心绞痛□Ⅰ级:较日常活动重的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日常活动无症状,如平地小跑,快速或持重物上三楼、上陡坡等引起心绞痛。
□Ⅱ级:日常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日常活动稍受限制。
如在正常条件下常速步行3~4站(3~4华里),上三楼、上坡等引起心绞痛。
□Ⅲ级:较日常活动轻的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日常活动明显受限。
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高血压诊疗常规1、定义: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可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诊断: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3、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诊断:低危组: 高血压1级,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见注),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危组: 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危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或高血压3级病人,但无其他危险因素。
极高危组: 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水平(1~3级),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靶器官损害伴随的临床情况。
4、症状、体征:大多数起病缓慢,一般缺乏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多数可自行缓解。
也可以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约五分之一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体检时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少数患者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脑部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
《内科100类常见病例诊断与治疗课件》
肺炎诊断与治疗
1
肺炎的病原体
了解常见肺炎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
肺炎的临床表现
2
毒和真菌等。
掌握肺炎的典型症状和择
介绍常用的抗菌药物,并提供肺炎患者
预防肺炎的措施
4
合理用药的指导。
推广肺炎疫苗接种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减少肺炎的发生。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与治疗
理解慢性支气管炎
药物治疗和支气管扩张剂
肺部康复和呼吸锻炼
深入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 发展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
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的常用药物治 疗,包括吸入式药物和口服药物。
推荐呼吸训练和肺部康复措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
1 溃疡的病因和诊断
详细解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其常见的临床 表现,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诊断。
《内科100类常见病例诊 断与治疗课件》
这个课件将介绍常见内科疾病的分类,以及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让 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重要的医学知识吧!
糖尿病诊断与治疗
1
血糖监测与控制
2
掌握常见的血糖监测方法,并学习如何
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
3
药物治疗与并发症预防
4
介绍常用的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以 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
强调维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性,推 广健康生活方式和心血管疾病预 防措施。
高血压病诊断与治疗
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详细解释高血压的定义及其 分级,便于准确的诊断和治 疗。
膳食调整和运动
推荐适宜的饮食和运动方式, 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并维 持健康。
药物治疗与并发症预防
介绍高血压常用药物,并强 调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
糖尿病类型
内科学知识点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内科学知识点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
法
内科学领域包括了很多常见的内科疾病,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
法对于内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内科疾病及其
诊断与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内科学知识。
1. 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患者常常无明显症状,但长期不治
疗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通过测量患者的血压值,
如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如控制体重、限制盐分摄入、增加运动等。
2. 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包括胸闷、
胸痛、气短等。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心电图、心肌标记物检测和冠脉造
影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冠脉支架植入术等。
3.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诊断依据
包括空腹血糖值≥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11.1mmol/L等。
治疗
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
内科常见病诊断标准
内科常见病诊断标准内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范围广泛,疾病种类繁多。
在临床工作中,内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准,以便能够准确诊断疾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些内科常见病的诊断标准,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高血压病。
1. 诊断标准,成人静息血压≥140/90mmHg,多次测量,排除其他原因。
2. 诊断依据,测量血压时,应让患者保持安静,坐位或卧位休息5分钟以上,使用标准袖带和水银柱或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
二、糖尿病。
1. 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2. 诊断依据,患者在未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进行血糖检测,如果检测结果符合上述标准,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三、冠心病。
1. 诊断标准,典型症状(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心电图改变(ST段改变、T波倒置等)+心肌酶学改变(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
2.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典型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测,如果符合上述标准,则可诊断为冠心病。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1. 诊断标准,患者有长期咳嗽、咳痰,或气促,或胸部听诊发现干啰音等症状。
2. 诊断依据,患者有上述症状时,应进行肺功能检测,如呼气量/一秒(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70%,则可诊断为COPD。
五、慢性肾脏病。
1. 诊断标准,患者有长期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症状。
2. 诊断依据,患者有上述症状时,应进行肾功能检测,如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指标异常,结合肾脏影像学检查,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
以上是一些内科常见病的诊断标准及诊断依据,希望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准确诊断疾病,制定科学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科学重点-内科笔记(考试专用)
内科学重点(考试专用)1.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表: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
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后,可出现轻重不等的气短,逐渐加重,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还可有体重减轻,食欲减退。
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
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视诊:桶状胸,,呼吸浅快;触诊:语颤减弱;叩诊:肺部过清音,肺下界下移,心界缩小;听诊:呼吸音减弱,呼吸延长,在背部或肺底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2.肺炎球菌肺炎症状:发病前常有受凉,疲劳,病毒感染史。
起病多急骤,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体温常在39-40度,呈稽留热。
患侧胸痛,咳嗽加剧。
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体征:患者呈急性病容,口周有单纯疱疹。
早期体征可无明显异常,呼吸音减低及胸膜摩擦音。
肺实变时叩诊呈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并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严重感染时,可伴休克昏迷等。
3.心力衰竭的诱因:①感染;②心律失常;③血容量增加,④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⑤治疗不当;⑥合并其他疾病或原有疾病加重。
4.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①防治引起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和诱因;②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③拮抗过度启动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④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5.典型心绞痛的胸痛特点:①部位:疼痛多发生在胸骨上中段的后方,可稍偏左波及心前区。
常向左肩,左上肢尺侧直至环指和小指放射②性质:多表现为压榨样或紧束感样胀闷或闷痛,常伴濒死样恐惧;③持续时间:大多3~5分钟,不少1不多15分钟;④诱因:劳累和情绪激动寒冷饱食时⑤缓解措施:停止活动后或舍下含化硝酸甘油,疼痛常2-3min完全缓解。
6.临床上根除幽门螺杆菌多采用三联治疗方案包括兰索拉唑或果胶铋(铝碳酸镁)、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地硝唑。
7.慢性肾衰竭常见的原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
8.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措施:①限制钠、水的摄入;②利尿剂的应用;③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④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⑤腹水浓缩回输;⑥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
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医学教育网整理的这111条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不仅有助于执业医师考试的复习,连临床医生都要必要掌握,建议报考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赶紧收藏起来慢慢看吧!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
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
泌尿系彩超及X 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内科病例的识别以及初步的诊断
内科病例的识别以及初步的诊断概述这份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内科病例的识别和初步诊断的指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科病例和其初步诊断的示例。
内科病例识别1. 发热初步诊断:发热可能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包括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进一步的检查和病史采集可以帮助确认具体的病因。
2. 呼吸困难初步诊断:呼吸困难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贫血等。
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进一步诊断的关键。
3. 腹痛初步诊断:腹痛可能是由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胆囊炎)、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等引起的。
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更确切的诊断。
4. 高血压初步诊断:高血压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遗传因素、肾脏疾病、药物引起的等。
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血压监测是进行初步诊断的重要步骤。
初步诊断策略为了简化诊断过程并避免法律复杂性,建议采用以下简单策略:1. 详细病史采集:询问患者关于症状的详细信息、病程等,以便初步确定疾病的可能原因。
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听诊心肺等,以获取更多的临床指标。
3. 常规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液分析等,以帮助初步确定疾病诊断。
4. 影像学检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如X 射线、超声等,以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5. 进一步专科评估:在初步诊断后,如有需要,建议将患者转诊给相关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请注意,上述策略仅为初步诊断提供指导,并不适用于所有病例。
具体的诊断策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而定。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应遵循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指南。
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疾病谱的前五个病种诊疗规范一.慢性胃炎二.上消化道出血三.消化性溃疡四.肝硬化五.急性胰腺炎一.慢性胃炎【定义】慢性胃炎系指各种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的慢性炎性病变,其病理特点是一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粘膜侵润为主,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一般无粘膜糜烂,故常称为慢性非糜烂性胃炎。
【临床分类与病因】1. 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临床上最常见。
炎症主要累及胃窦部,一般所称慢性胃炎是指此型。
其中90%S时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少数与胆汁反流、使用消炎药物、吸烟及嗜酒等因素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端有鞭毛的螺旋状菌,其感染力极强,穿过粘液层定居于胃窦黏膜小凹处,黏附与上皮细胞膜上。
细菌含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氧,造成上皮细胞损伤,且分泌多种毒素渗透到黏膜,造成中性粒细胞的侵润,使炎症逐渐变深、变重,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2. 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少见。
病因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
炎症主要累及胃底和胃体,被认为是抗壁细胞抗体破坏黏膜细胞所致。
体内常同时有抗内因子存在,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导致恶性贫血。
慢性胃炎从浅表逐渐向深部扩展,使腺体萎缩、消失。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胃腺细胞可发生肠腺化生,或假性幽门腺化生和增生,增生的和肠化生的上皮可发生发育异常,形成不典型增生,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被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
B型胃炎癌变率约10%左右,较A型高。
【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病程迁延,进展缓慢,缺乏特异性的特征。
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上腹痛或不适,食欲不振、饱胀、反酸、恶心及呕吐等消化不良的表现,症状常与进食或食物种类有关。
少数可有少量上消化道出血。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出现明显畏食、贫血和体重减轻。
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轻压痛。
【诊断要点】临床上有反复上腹胀痛及消化不良表现,病程迁延,确诊有赖于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治疗原则】1.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菌药物,如常用枸橼酸铋钾,每次240mg,每日2次,与阿莫西林(每次500-1000mg,每天2次)及甲硝唑(每次200mg,每天4次)3要联用,2周为1个疗程,抗菌药物还有克拉霉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个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临床医生人手一份!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
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 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
泌尿系彩超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12、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胸部烧灼样疼痛,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食道可见局部粘膜红。
13、食管癌:中老年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慢性起病,食管吞钡、胃镜可发现肿物,病理活检可确诊。
14、慢性肠炎:病史较长,病因可为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出现腹痛、腹泻、给予药物治疗,病情可稍缓解,行肠镜检查可进一步明确。
15、肠道肿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血便等,如伴肠道梗阻可出现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
查体:病灶处可触及肿块,查腹部CT、肠镜等可辅助明确诊断。
16、胃癌:多见于老年患者,可有隐痛、绞痛、胀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表现,胃镜检查可资鉴别17、肝性脑病:一般有肝病病史,出现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可有扑翼样震颤,反映肝功能的血生化指标明显异常及(或)血氨增高,脑电图异常。
18、戒断综合征:长期酗酒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见少酒量后,可出现震颤、焦虑不安、兴奋、失眠,精神错乱,全身肌肉出现粗大震颤。
19、肝硬化:患者多有肝炎或饮酒过量等病史,长期后出现腹部包块,病人多有腹水、黄疸等全身症状。
腹部CT片及相关血液检查可鉴别。
20、肝癌:有腹胀、肝区疼痛表现,查AFP升高明显,超声或CT可发现病变,行AFP、上腹部CT及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21、急性胆系感染:多见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等梗阻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黄疸,查体:墨菲氏征阳性,化验血分析血象明显高,腹部B超或CT可进一步辅助诊断。
22、胆石症:患者右上腹疼痛放射至右后背部,呈阵发性隐痛或绞痛,每于进食油腻后疼痛明显,查体:胆囊触痛征阳性,墨菲氏征阳性,腹软。
血分析检查血象增高,行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胆囊结石。
23、急性胃粘膜撕裂: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呕吐,引起胃内压增高,继而喷门粘膜撕裂,引起胃大量,多次出血,发病后查胃镜可明确病因。
24、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多见于各种肝炎等行成肝硬化,导致门脉压力升高,进而出现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当患者用力或进食坚硬食物时,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发病后查肝功能、腹部B超、上腹部CT、或胃镜可明确诊断。
25、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腹痛,呕吐鲜血或暗红色血性胃内容物,既往多伴消化系溃疡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基础疾病,查体:贫血貌,上腹压痛,行胃镜检查可明确病因。
26、下消化道出血:多见于肠道肿瘤、肠道血管畸形、痔疮等病因,临床表现一般为:鲜血便,少有黑便、呕血或咖啡样液体,可伴腹痛、肠形。
查体:可发现腹部压痛、肿块、肠鸣音活跃,查结肠、小肠镜、腹部血管造影,可进一步辅助明确诊断。
27、口,鼻出血:多见于口腔粘膜、牙齿、鼻粘膜出血,查体可发现口,鼻出血点支持诊断。
28、咯血: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癌、肺栓塞、肺结核等肺部疾病,临床表现多有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等伴随症状,血多为鲜血或伴少许痰液、咖啡色液体(除非吞下后呕出),查体:可闻及肺部干湿罗音或呼吸音减弱、消失或加强,查肺CT或胸片可发现肺部阳性病灶支持诊断。
29、脑卒中:患者可有基础疾病史如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可突发口齿不清,肢体偏瘫,可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头颅MRI可明确诊断;31、眩晕症:患者眩晕,视物旋转,伴呕吐胃内容物,闭眼好转,查体:可有眼颤,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
32、颈源性头晕:起病时可出现眩晕,可伴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可反复发作,可有颈部疼痛不适,行颈部X线可助诊。
33、丛集性头痛:此病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头痛呈周期性,突然发作,开始于一侧眼眶,并可向同侧颞部、下颌、前额放射,为深在爆炸性剧痛。
34、后循环缺血:可表现为头晕、行走缓慢等症状,伴肢体乏力、麻木,发作时血压会升高,既往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疾病,头颅MRA、TCD等有助鉴别。
35、脑供血不足:可表现为头晕等症状,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疾病,头颅MRA、TCD等有助鉴别。
36、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见于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多年的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一般无耳鸣,头晕可在变动体位时诱发或加重,查头CT或MIR可发现后循环缺血、梗塞或后循环血管细小。
37、美尼尔综合症:发病原因为内耳淋巴循环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耳鸣,恶心、呕吐,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给予脱水、改善内耳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后可渐好转。
查头CT或MIR不能发现可解释头晕的相应病变。
38、颅内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头痛,体征示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颅MRI 及脑脊液等有助鉴别。
39、恶性综合征:患者多于长期服用抗精神药后出现高热,心率加快,肌张力升高,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表现,辅助检查血分析白细胞数升高,心肌酶谱CK升高等,均支持该病诊断。
40、病毒性脑炎:患者多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表现,查体可见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
头颅MRI、CT或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41、硬膜下血肿:患者可有外伤史,出现口齿不清,肢体无力,可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提示硬膜下血肿42、脑出血:患者通常有高血压病史,活动中起病,发病迅速,进展快,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昏迷等高颅压症状。
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可予鉴别43、脑梗塞:患者可有基础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肢体偏瘫口齿不清,重者可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偏侧体征,头颅磁共振可确证。
44、脑出血:多见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大量脑出血或脑干出血亦可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停止,发病后查头CT即可发现责任病灶,可明确诊断45、大面积脑梗死:急性起病时,可有意识障碍,可出现偏瘫症状,头颅CT可鉴别诊断。
46、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可能为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见于各年龄段患者,尤其中青年,发病突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出血量大可有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查体可有脑膜刺激征,发病后查头CT 可明确诊断。
47、脑血管痉挛:患者多数出现一过性单侧肢体障碍,数小时可自行恢复,行脑血管检查可进一步明确。
4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时也可有短暂性的意识障碍,数分钟后一般可转清,头颅CT提示脑出血故可排除。
49、原发性癫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患者,反复发生抽搐,可伴口吐白沫、尿便失禁、意识不清,持续时间不等,查头颅CT或其他生化检查,不能发现导致癫痫的病因。
50、癫痫急性发作:既往有癫痫病史,有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头颅CT及脑电图可鉴别51、脑动脉瘤破裂: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神志不清、肢体活动障碍,可见病理征阳性,头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出血病灶。
52、颅内占位:颅内占位如脑肿瘤等合并出血也可出现意识不清,呈持续性加重,头痛持续加重,头颅CT可助诊。
53、脑肿瘤: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等多种症状,查头CT或头MRI可发现脑部占位,部分患者需做增强扫描进一步明确诊断。
54、低血糖昏迷:患者多有糖尿病病史,进食不足或有感染、腹泻等诱因,可有胸闷、出汗、心悸等表现,重者可昏迷致死亡,血糖监测有助诊断。
5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典型表现为糖尿病症状明显加重,多数患者呼吸中可以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神志改变个体差异较大,有头痛、头昏、烦躁、嗜睡、昏迷等。
血糖多大于16.65mmol/L,血尿酮体阳性或强阳性。
56、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多有糖尿病史,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血糖常升高至30mol/l,头颅CT检查及血糖测定有鉴别诊断价值57、慢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多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反复出现各种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咽喉肿痛,吞咽困难,有时可伴发热,口腔视诊可发现咽充血,淋巴滤泡、扁桃体增大等。
58、扁桃体炎:可出现扁桃体肿大,疼痛等不适,严重者有发热,查血分析可见白细胞升高,本患者不能排除。
5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既往有长期发作病史,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促,查体: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
胸部CT可见肺透亮度增大60、肺栓塞: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可行抽血查D-二聚体、肺部CT 检查以鉴别。
6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及窘迫、低氧血症,体征双肺可闻及明显湿性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水肿。
62、支气管哮喘:多有支气管哮喘发作病史,青年患者多见,双肺可及大量哮鸣音,多咳白色泡沫粘液痰,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呼吸困难可缓解。
63、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刺激性咳嗽为特征,灰尘、油烟、冷空气等容易诱发,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疾病史,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可鉴别,本例症状病史不支持。
64、心源性哮喘:患者多数有高血压及心脏病史,发作时无法平卧,双肺可闻及细湿性啰音。
65、急性支气管炎:发病急,病史较短一般数天或几周,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可伴发热,但一般无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