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现代历史教育学改革
摘要
历史教育学是近十几年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对于它的框架和体系,还处于探索和研究之中。目前我国历史教育学还存在着理论研究不足和应用研究薄弱等缺陷,要逐步完善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应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加强历史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给历史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确定的表述;还应该加强应用研究,使历史教育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主要是中学的历史教学实践)相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历史教育学教学,必须加强实践训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关键词:历史教育学理论体系应用研究微观教学实践
一、目前历史教育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历史教育学是研究历史教育整个过程的一门科学,它是在历史教学法不断深入和升华的基础上构建的新兴学科,是历史教育本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历史教育学的兴起,是近十几年的事情。1987年,我国教育界响亮地提出:“我们不但要有自己的普通教育学,还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把历史教育学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紧接着,一批关于历史教育学的理论文章和专著相继问世。最早是1989年9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和同年12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分别出版的《历史教育学》专著(作者分别是上海师范大学的王铎全教授和北京教育学院的赵恒烈教授),成为该类科研新成果的代表。之后,陆陆续续又出版了一些有关历史教育学方面的教材和专著,如周发增、张显传、崔粲等教授主编的《历史教育学新论》,金相成教授主编的《历史教育学》等。就这些著作来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纵横结合,由理论到实践,以比较开阔的思路构建了历史教育学学科体系,为创建中的历史教育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从目前有关历史教育学的出版物来看,它的理论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 1.历史教育学中涉及的某些概念,至今还没有科学的界定。首先,历史教育学缺少自己的专有概念与范畴,很多是从其他学科中
借用而来的。如论述历史教育与发展学生智能的关系时完全搬用一般哲学的概念范畴;论述历史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时,多借用心理学的概念范畴等,缺乏历史教育学所特有的概念体系。其次,历史教育学中对某些概念意义的解释不够严谨和规范。如历史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有说是“新型交叉科学,”有说是“应用教育理论学科。”又如对历史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一说是“把整个历史教育活动(包括教学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说是“仍以学校教育为主,”一说是“历史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的全体成员。”由于各家之说五花八门,造成了理论上的困惑。2.教育学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由于对历史教育学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不尽一致,目前历史教育学存在着多种理论体系。我们以比较有代表性的三部历史教育学著作为例。王铎全教授的《历史教育学》认为,历史教育学应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历史教育基础论”、“历史教育实践论”、“历史教育研究法”,并由此构筑了自己的历史教育学框架。金相成教授的《历史教育学》主要着眼于研究课堂中的教学与教育,作者从历史教育的价值观、教学目标、过程和组织形式、学业评价、教师的素质和进修等13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作了研究与探讨。而周发增等教授的《历史教育学新论》则是着眼于方法论和“大教育观”,从这两点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历史教育学理论体系。这些先后出版的历史教育学专著,把历史教育放在社会教育的视野里进行审视和考察,以比较开阔的思路分别论述了历史教育史、比较历史教育、社会历史教育、家庭历史教育和学校历史教育等内容,阐述了历史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分析了历史教育过程(包括课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中的问题,从而构建了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新体系,为创建中的历史教育学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但从宏观上看,一门学科如果缺乏自身的学科理论体系,对教育、教学实践就难以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3、有些历史教育学著作还脱不掉历史教学法的痕迹,学科体系陈旧,对一些专题的研究重视不够。如对历史教育学科中德育内容的结构和教学目标的层次问题还缺乏系统研究;对在历史教育中为何把贯彻思想品德教育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的问题既缺乏理论探讨也缺乏实验性研究,等等。
(二)应用研究还很薄弱历史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教育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仍是历史教育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但目前历史教育学在应用研究方面也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 1、历史教育学理论
脱离了教育实际。历史教育学的专著大都出自高校教师之手,主要是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和著述进行整理加工而形成的,而对现实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的考察和研究较少。因而,一些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际,在实践中无法运用。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课堂上只讲理论,不讲实践,理论不能反映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使理论与实际对不上号;二是教育理论在实际中难以贯彻,多数教师对新的教学理论兴趣不大、不重视,因而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改革理论提高教学效果。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就是深入教学实际太少,因而提出的一些教育理论和中学教学脱节,即使是正确的理论,但由于教育普及的不够,没有被广大教师所掌握和接受,因而也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指导作用。2、思想认识上的模糊也削弱了应用研究。有人认为,历史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研究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只有等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搞好了,教学经验积累了,历史教育学的研究才具备坚实的基础。这种认识上的偏颇也影响了应用研究的进行。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也要看到理论的超前作用。布鲁纳提出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方法上提出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通过发现来掌握规律性知识或知识基本结构的主张(即“发现法”),促使当时美国的学校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热潮;原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是在长期实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改革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但具体的教学实践并不等于教学理论。为了研究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力求从理论上给予阐述,就必须明确提出研究课题,积极开展教学实验。同时,历史教学的种种原理、原则、方法正确与否,也必须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应用研究,就是要走到中学教学把理论放在教学实践中去,通过跟踪测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手段,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原则方法是否正确,并加以修正和完善,而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大量数据材料,又是阐明和发展理论的可靠依据。当然,作为一门科学,不能停留在现有的经验上,要将这些经验加以升华,从众多的的经验中找出一般的规律,予以理论的概括,这样才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有关历史教育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一)加强历史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教育学的理论探讨,涉及到多种课题内容。一种是探索历史教育学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和一般规律问题,这种课题的理论研究不仅要求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