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程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0013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51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3

适用对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一、教学目标

《财政学》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在学科体系中起着衔接一般经济理论课和财政业务课的中介作用,主要适用于大学本科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等各专业。

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了解现代财政学的总体理论框架,掌握财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阔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2:本门课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同时立足于中国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当今中外新的财政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基础上,全面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

目标3:通过学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财政学》课程内容共分为五大部分,即财政的基本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政策等。重点内容涉及到财政的概念、财政的职能、财政收支分类、税收制度、公债、政府预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等。

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财政学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应用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对经济领域热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增强其学习的主

动性和自觉性。该课程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入手,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财政学理论信息,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成绩评定

《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考核多样,平时考核采取提问、小测验、小论文等形式,期末统一出题,还可以配合口试等多种考核方式。《财政学》平时成绩一般占40%,期末成绩占60%。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周3课时《财政学》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财政导论

本章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的概念、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是《财政学》课程的总概述,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概括介绍了财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理解西方财政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的借鉴作用,掌握社会主义财政的概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

本章教学重点:财政的概念、公共需要的特征、市场失灵的表现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

本章教学难点:公共需要与市场失灵;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

第一节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一)市场与市场效率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三、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一)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二)政府干预的手段

(三)政府干预失效

第二节公共需求与公共产品

一、公共需求

(一)共同性

(二)无差别性

(三)公益性

(四)历史性

二、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及特征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

(三)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第三节财政的一般概念

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二、财政的特征与一般概念

(一)财政的特征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

三、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思路

第四节财政的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资源配置的含义: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

(二)资源配置的内容:包括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三)资源配置的手段:主要通过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税收、财政补贴、政府投资、提高

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等手段来实现。

二、收入分配职能

(一)收入分配的过程及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GDP分配的起始阶段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素分配,即各种收入首先是以要素投入为依据,由市场价格决定,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财政既参与由价格形成的起始阶段的要素分配,又参与在要素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主要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

(三)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主要通过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规范工资制度、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等手段来实现。

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一)经济稳定的含义: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二)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手段: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主要通过预算政策调节、制度性安排、财政投资、补贴和税收等政策调节。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财政的含义?

2、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3、分析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

5、你如何理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对我国财政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

本章教学内容:本章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规模

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

本章教学目的:本章将从财政支出与社会公共需要的关系出发,按照政府的不同职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财政支出分类的标准,着重掌握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主要内容,明确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生产、就业和分配的影响;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