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答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地图(地图的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

⑤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又比: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
15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上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我国海拔以黄海海平面为基准(青岛零点) 2.相对高度:地面上某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尺越小。
1
> 200
1 1000
下列甲、乙两幅比例迟较大的是( 甲 )
4
1.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范围越 小 ,内容越 详细 。 实地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__大__。
大比例尺: 大于1/200 000 中比例尺: 1/200 000-1/1000 000 小比例尺: 小于 1/1000 000
1.图中M地位于N地的( A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2.①、②、③三幅图的比例尺大小关系,排序正确
的是( D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6
1、比例尺
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1:10 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是 1:5 000 ,比例尺变大。
2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比例尺的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① 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示实地距离100米.
② 数字式 ;例如:1/1000; 1/10000. ③ 直线式 : 100 0 100 200 300千米
3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地形图

一、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地图的比例尺 2.地图上的方向
3.地图上的图例
1.地图的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 (2)公式: 比例尺= 实际距离 线段式: 0 40千米
(3)表现形式 数字式:1:4 000 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40千米
辨别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不同 的情况:
• (1)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
• (2)有指向标的地图 • (3)有经纬网的地图
一般地图
经纬网地图
指示标地图
有指向标的地图
如图,ab为一公路,cd为 一河流,A、B分别为小村 庄。读图回答。
(1)图中公路由a向b的走向变 由东南向西北转为由南向北 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cd段的流向是 自西向东 _______________。 西南 (3)村庄A在村庄B的_____方向。 西北 (4)该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_____风。 盛行风 d b c a A B 北
B
A、
1
B、
2
1
C、
4
1
D、不变
8
2.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大小的比例尺绘 制同一地图,其结果是 B C A、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大
B、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大
C、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详细 D、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详细
2.地图上的方向
辨别地物的“四面八方”
八 个 基 本 方 向
1.读图完成: (1)E处是陡崖地形,相 对高度不小于300 米。 (2)若甲地气温约15℃, 只考虑高度变化, 乙地气温约为 16.8 ℃。 (3)用符号“ ‖”画出兴 建水库的最佳坝址。 如果只修一个大坝, 并能得到尽可能 最大的库容,一般地说 坝高约为 200 米。 (4)若量得图中甲乙两地的距离为6cm,则两地的实际 距离为 12 km.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答案)

第二讲 地图地图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用规定的图式符号和颜色,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有选择地缩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
如中国政区图、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等。
一、地图的三要素(一)比例尺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例1:在一张地图上,60°N 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为11.1cm ,经度相差30°。
则此图的比例尺是A 、1:15000000B 、1:1000000C 、1:30000000D 、1:15000003例2:A 乙图上一厘米代表的水平距离是甲图的2倍B 乙图表示的范围比甲图广,内容比甲图详细C 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广,内容比乙图详细D 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小,内容比乙图粗略4、比例尺的放大与缩小①比例尺放大: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或原比例尺×( 1+放大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或原比例尺×(1-缩小倍数)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2,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4注意:比例尺缩放只是对距离的缩放,而不是对图的缩放。
地图图幅放大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倍数的平方。
例3: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图比例尺为1:2000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 、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5.比例尺大小的选定(1)给自己家绘制一张新居布置平面图选用:选用大比例尺(2)在一张边长为104cm 的白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边上各留2cm 的边框,问下列比例尺中最合适的是:A .1:5000000B .1:5700000C .1:6000000D .1:5300000【解析】图上最大距离为100cm,我国行政区划的实地距离南北约5500km,东西约5000km,则分别可采用的比例尺是1:5000000和1:5500000,由于纸张大小一定,所以为了让中国的所有区域都绘制出来,应选择小的比例尺,比例尺小于1:5500000都可以,但在所给的小于1:5500000比例尺中,越大的比例尺因为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则应选择比较大的较为合适。
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全)

C
B A D
村庄B的
正北 方向。
(2)图中公路CD的
走向大致是
.
西南→东北,西→东
例题:A处潜水的流向为 ( C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南向北
图中河流流向为: 自东向西
三、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注记:数字和文字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绝对高度(海拔) 相对高度
(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4.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 )
A.1.2℃
B.1.2℃--2.4℃
C.2.4℃--4.8℃
D.0℃--2.4℃
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读图1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图中P-Q两地间有 一座桥梁,该桥梁和其 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10米 B、40米 C、80米 D、110米 C 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 下采样检测水质,发现 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 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 下列哪一个地区? A、甲 B、乙 B C、丙 D、丁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1)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判断基本地形单元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缓坡、陡坡、峡谷等 (2)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 判断地貌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上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D) A.小溪 B.平原 C.沙滩 D.梯田 2.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B )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三要素》2 新人教版

图 1-1-5
13.读图 1-1-7,回答下列问题:
图 1-1-7 (1)A 点的经纬度为 20°S,15°E。 (2)B 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B 点所在的 大洲或大洋为大西洋。 (3)若一架飞机从 C 点经 B 点飞到 A 点,其飞 行方向为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例2:在比例尺为1:200000000的世界地图 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 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6_0_0公0 里。把原图 比例尺放大到2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 ___1_:_ 100_0_0_0_0_0。0 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 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_____6厘米。
例3: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
14.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对外联 系得到不断加强,开辟了不少国际航线。读图 1-1 -8“极地航路”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 1-1-8
例3:一架飞机从美国费城(75°W,40°速飞行,计划沿经
线圈绕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四川内江(29.5°N)
降落。请回答:
作业
完成第5页《自主学习》之地图的基本要素
阅读右侧《重难点点拨》之要点一:地图上 的比例尺
(1)飞机飞行了约 11
小时;
(2)内江市的经度为 105°E ;
五、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五、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例1:某图中两地相距3㎝,实际两地相 距150㎞,该图比例尺是多少?
1:5000000
(2)表示方式:
地球与地图导学案第二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

区域地理——地球和地图导学案第二课时地图三因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测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
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方法。
课前预习案一、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①。
(3)表示形式:②、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③。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④,经线定⑤。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地形剖面图:直观地显示某条剖面线上⑧和⑨状况。
【问题思考】1.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则图幅面积应为原来的多少倍?2.在右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多少米?二者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3.如何确定右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A、B的海拔高度?课堂探究案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什么?(2)若该区域计划建一水库,坝址应选在A、B、C中的________处,为什么?(3)①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________米,陡崖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反思归纳】1.判断坡度陡缓: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坡度越;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②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等高距越,坡度越;③不同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2.开辟梯田的条件:开辟梯田应考虑、等条件。
3.水库坝址选择的条件:修水库的地形条件是河流的上游山区并具有“”的地形区。
“肚子大”利于储水,“出口小”利于建坝。
第二讲:考点一地图的三要素

3、选择地理区位
(1)选点
•气象观测站: 地势平坦开阔,周围障碍少 •水库坝址: 河流峡谷处,上游有口袋形地区作水库库区 •港口建设: 应选择在避风的深水海湾 (2)选线 类型:①交通路线 ②引水路线 ③输油管线 原则:①利用有利地形。如选择坡度缓、弯道少的线路
②避开不利地形。如尽量避免通过高山、河流、 陡崖、高寒、沙漠、沼泽等
思考:南半球的应怎样?
阴山
北
坡
阴山
南
坡
请根据阴山的积雪程度判断图示的南北坡?
(三)图例和注记
首都
· ·
省,自治区,直 辖市界 地区界
时令河,湖 水库,渠道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铁路 等高线 一般城 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公路 镇 山峰
洲界 国界 未定国 长城 运河
省级行政 中心
关隘
缩放 原比例尺 现比例尺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放大到n倍 原比例尺×n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放大 放大(了)n倍 原比例尺×(1+n) 缩小到1/n 原比例尺×1/n 缩小 缩小(了)1/n 原比例尺×(1―1/ n)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放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题】1.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 .在原图上长度为10厘米的河流,在新图上为20厘米
金老师教育培训备战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讲义含练习答案解析考点02 地图的三要素

考点02地图的三要素考点热度★★☆☆☆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举例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 km 1∶500 000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时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实地范围相同时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2.方向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珠穆朗玛峰8 844.43米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米”为注记。
考向一 比例尺的缩放缩放地图时首先要缩放比例尺。
将原地图放大,就是用更大的图幅表示同样的范围,比例尺也相应变大。
需要注意的是图幅(面积)增加的倍数和比例尺(边长)所增加的倍数是不等同的。
比例尺变化变化后的比例尺变化后的图幅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 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 倍 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 2倍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 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 +1)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 +1)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1n 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n 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n )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1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1n)倍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1-1n)2倍1.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
若①图比例尺为1∶N ,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A.2∶N 3∶N B.1∶2N 1∶3N C.2∶N 4∶N D.1∶2N 1∶4N 【答案】D【解析】②图的图幅是①图的四分之一,比例尺是①图的二分之一;同理,③图的比例尺是②图的二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 地图地图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用规定的图式符号和颜色,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有选择地缩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
如中国政区图、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等。
一、地图的三要素(一)比例尺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例1:在一张地图上,60°N 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为11.1cm ,经度相差30°。
则此图的比例尺是A 、1:15000000B 、1:1000000C 、1:30000000D 、1:15000003例2:A 乙图上一厘米代表的水平距离是甲图的2倍B 乙图表示的范围比甲图广,内容比甲图详细C 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广,内容比乙图详细D 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小,内容比乙图粗略4、比例尺的放大与缩小①比例尺放大: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或原比例尺×( 1+放大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或原比例尺×(1-缩小倍数)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2,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4注意:比例尺缩放只是对距离的缩放,而不是对图的缩放。
地图图幅放大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倍数的平方。
例3: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图比例尺为1:2000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 、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5.比例尺大小的选定(1)给自己家绘制一张新居布置平面图选用:选用大比例尺(2)在一张边长为104cm 的白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边上各留2cm 的边框,问下列比例尺中最合适的是:A .1:5000000B .1:5700000C .1:6000000D .1:5300000【解析】图上最大距离为100cm,我国行政区划的实地距离南北约5500km,东西约5000km,则分别可采用的比例尺是1:5000000和1:5500000,由于纸张大小一定,所以为了让中国的所有区域都绘制出来,应选择小的比例尺,比例尺小于1:5500000都可以,但在所给的小于1:5500000比例尺中,越大的比例尺因为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则应选择比较大的较为合适。
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比例尺。
(例4:甲应在乙的方向,甲应在丙的方向,甲应在丁的方向。
(正西,正东,正东或正西。
)【解析】图上四点虽未标明纬度,但通过读图可以看出四点纬度相同,不存在南北方向上的差异,只有东西之分。
地球上的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我们一般用“劣弧<180º)定向法”来确定东西方向。
(三)图例和注记图例: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
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
例5:读某城市示意图,分析农民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解析】这是一种假设情境,信息的载体是图像(也就是图例),图中与花卉有关的信息即为已知条件,包括三个方面河流、公路、城市,这三个条件是答题的依据,它们为花卉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用地理语言来表达,依次为水源、交通、市场。
有些时候图例和注记就是答题点。
【答案】(1)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2)有公路穿过,交通便利(3)靠近城市、市场广阔二、地形图(一)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绝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
如图2-2-1,A点的海拔为500米,B点的海拔为1500米,C点的海拔为-200米。
—般地图上标注的高度为海拔高度。
例如地图上在珠穆朗玛峰旁标注的8844.43米,就是指珠峰的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2-2-1,B点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A点相对于B点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如图2-2—2,把高程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是等高线。
按一定的等高距,把等高线绘制在平面图上就成为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特性⑴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全球的海岸线是最长的一条等高线。
注意在图幅范围内可以只是闭合曲线的一部分。
⑵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⑶同一幅地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差额(即等高距)相同;⑷等高线不能交叉,但在悬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⑸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出地形坡度的大小。
(三)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l、连接A、B两点,并为连线和等高线的每个交点定好点位号。
2、在选定绘制剖面图上,画出水平线段ab,一般情况下,ab=AB。
并依次按比例确定与地形图上相对应的各个点位。
3、依据地形图上等高线所代表的高程,设计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
设计好垂直比例尺后,就可以按等高线,画出代表各相应高程的平行线,在图中为虚线。
4、在各个点位上,向上做出垂线,垂线和相应的高程线的交点,就是地形剖面图的各点。
5、将各点用较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就得了要绘制的地形剖面图。
通过画剖面图,判断坡的形状及通视问题:均匀坡:等高线较均匀(可通视)凹坡:等高线高处较密,低处较疏(可通视)凸坡:等高线高处较疏,低处较密(不可通视)【例6】读图2-2-5回答:(1)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条剖面线画出的。
A.AB B.CD C.EF D.GH(2)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哪个更大些?【解析】 (1)抓住剖面的各控制点进行判断,从剖面可看出,一端起点约100米,其邻近的最高峰为600多米,鞍部高为200~300米,第二高峰为500多米,另一端点为300多米。
符合这一些条件的只有AB剖面。
(3)垂直比例尺更大一些。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断地形:①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判断具体地形单元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
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等高线相交或重叠时——为悬崖或陡崖陡崖高度的计算若假设等高距为d, n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x,最高值为y(1)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y≤H顶<y+d(2)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x-d<H底≤x(3)陡崖的相对高度(n-1)d≤ΔH<(n+1)d例7: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50米B.190米C.290米D.320米②判断五大地貌类型: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为盆地地形例8:(2005年全国高考1)36.(36分)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16分)AA1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
BB1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
CC1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
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
2、判断地形坡度的陡缓:(1)“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只能用于同一幅等高线图的判断。
(2)不同等高线图中坡度的大小=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例9】图2-2-3中各图等高距相同,则有关a、b、c、d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a=b=c=d B.a>c>d>b C.b>d>c>a D.c>b>a>d【解析】a、b、c、d等高距相同,图上距离相同,坡度大小取决于实际距离,水平距离越大,坡度越小;反之,坡度越大。
a中1cm相当于0.5km,b中lcm相当于5km,c中1cm相当于1km,d中1cm相当于2km。
因此坡度由大到小排列为a、c、d、b。
(五)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判断河流(1)河流位置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会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2)河流的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由低处弯向高处,故可判断河流的流向。
(3)判断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2、判断气候(1)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0.6°C/100m(2)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
(降水量的差异)(3)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 易出现逆温现象等。
3、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施工难度;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果一定要经过山区,往往选择从鞍部位置穿越。
4、确定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5、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6、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港口建设一般选择优良的避风港,及有利于深水港的建设。
从避风港角度往往选择海湾内部,深水港往往强调等深线密集(即坡度陡——水深)。
例10.分析下面“某海湾放大图”,其中最适宜建港口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7.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
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巩固练习读图1,回答1-2题。
1.在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③在④的方位是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2005年春,世界一些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禽流感,某地采取了严格的防御对策:疫情发生地3km内家禽全部扑杀;3-5km内强制免疫;1km内活禽市场必须关闭。
读某地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判断3-4题:3.该分布图的比例尺是A.1:100000 B.1/200000C.1:300000 D.1/6000004.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必须强制免疫的是A.①③⑤B.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读图2-1-12,回答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