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性涉医事件浅议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质培育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者:林乐迎张兰凤仝宇林雅毅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5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这与社会所期望的既有精湛的医学技术,又有人文关怀的综合性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医学院校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
所以,医学院校不但要重视培养医学技术精湛的医学人才,还要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断丰富和提升人文素质教育,这对于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文素质;医学精英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星级医生”(The Five Star Doctor)的概念,指出未来的医生应是保健的提供者(Care Provider)、决策者(Decision Maker)、健康教育者(Health Educator)、社区领导者(Community Leader)和服务管理者(SerVice Manager),充分体现了医学者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因此,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与培养医学精英人才的融合教育,对于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精英人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高等医学院校来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医学精英,还必须具备一些重要条件。
一、重点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质若想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质,必须先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
后天的人文教育是形成和提高人文素质的关键所在。
因此,高校一定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突出其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个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能否具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和品格,以及他能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因此,医学院校必须重视对教师开展人文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把人文知识融入到医学教育中,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精英人才奠定基础。
浅析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解 相 关的 历 史沿 革 及理论 渊 源 因 此 当前 医 学 教育 中人 文 精神 的 培 育其 实 还 是停 留在 口 号 上 实质 上仍 然 处 于缺失状态 ( 二 )人 文 课 程设 置 不 合 理 首 先 人 文 素质教育课程 设置不合理 人 文素质课 程 占与 医 学 教育 总 课 程 的 比 例 非常 少 同时作 为很 多 老 师 和学 生 眼 中 的 鸡肋 课 程 其课 程 设 计 没 有 任何 科 学 性 可 言 充满 见缝 插 针 的 随意 性 这样 的 课 程 设置 非常不 利 于 系 统 的 培 养 学 生 的 人 文精神 不 能与 医 学 专 业素质协 调 发展 ; 其次 教育 内容实效 性 差 目前 医 学 教育 中 的人 文 课 程 内容 过 于 理论化 和现实结合 的不 够紧 密 不 能 引 发 学 生 的共鸣 和 联 想 实 效 性 差 应 用 性 不强 ( 三 )评 价 标 准 单 一 对 于 人 文 精神课 程 的 评价 大 部分 学 校都是 通 过 书 面 考试 来进行 评 价 这样单 一 的 评价标准 只 能 反 映 学 生死记 硬背 的效果 不 能 真正 的 反 映 学 生 的人 文 素养水平 同 时 容易让 学 生 忽 视人 文 精神 的 实践 性 把人 文 素质教育 引 到 应 试 教育 的 岔 路 上 去 ( 四 ) 医 学教 育 的方 法 单 一 因受就业压力 的影 响 我 们 的 医 学 教育仍沿 用 应 试 教育方 式 教 学 中 偏重基本原理 的 灌 输 忽 略 思 维 能力 的开 发 缺 少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 题的 训 练 人 文 精神教育更是无从 谈起 同时 专 业教师本 身 有 的 也缺 乏 人 文 精 神 因此在教 学 过 程 中往 往 忽 略对 医 学生 进 行 医 学 人 文 精神 的教育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发表时间:2011-08-30T10:54:06.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4期供稿作者:代春燕[导读] 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等。
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代春燕(云南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 655000)【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4-0101-02【摘要】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素质的核心,然而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更多的注重专才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要转变医学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努力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重要性方法与途径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
反思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更多的注重专才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这不仅偏离了医学的本质要求和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与时代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因此,要转变医学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努力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1.1我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欠缺。
1.2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1.3人文类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2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2.1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热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医学的灵魂。
医学生在治病救人,揭示生命、健康和疾病奥秘的同时,必然包含着对生命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对人类命运的责任等至关重要的人文使命。
医学与人文的不解之缘,势必形成对医学人才的特殊要求,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本身的发展,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在医学人才成长过程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内容。
浅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2019年教育文档

浅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文献标识码]A.随着医学模式、疾病谱的转变以及医患关系的日渐紧张,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业务素养要求,医学不仅要探寻人机体病变的生物学原因,而且要对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心理、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不高,因此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迫在眉睫。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医学生人文素养主要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
具体指人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知识,及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内化为人的身心所特有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
到目前为止,各个医学院校及相关学者对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现阶段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以下共同特性:1.人文知识匮乏。
知识结构失衡。
医学生在学习期间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上,很少涉及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有些医学生科研论文写作水平较低,病例书写能力差,对古今中外治学行医的至理名言、高尚的医德年级医学生1-5名599黄学勇对河南医科大学例如,知之甚少。
.的人文知识测试,成绩在70分以下的占63%以上,显示医学生的人文知识普遍较为缺乏,医学生知识结构失衡。
在李宇阳的调查中,学生认为自己知识结构中最缺的:经济类占44.5%,法律、管理类占43.2%,艺术、美学类占42.2%。
2.道德观念淡化、价值观功利化及现实化。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所提升,但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医学生中道德观念淡化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的。
某高等医学院校对学生的一份调查显示:赞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者达20.1%,赞成“有钱能使鬼推磨”者为18.4%,认为“重义轻利”不合潮流者达31.9%,反对“以德为优而不为贫所忧”者达54.5%,还有33%的学生认为应“考虑个人利益,追求实惠”,仅有21.1%的学生赞成“无私奉献”的精神。
浅析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培育

浅析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培育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学生作为将来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人文关怀、伦理道德等素养。
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医院、教师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的内涵、培育的途径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的内涵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德医风。
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坚守医者的职业操守和伦理规范。
这包括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尊严,不论患者的种族、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都应平等对待。
2.人文关怀。
医学生需要具备关爱患者的情怀,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
在治疗过程中,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爱和关心。
3.道德修养。
医学生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遵守医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承担起医者的责任和义务。
4.团队合作。
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协调他人,发挥自己的专长,同时也能够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完成医疗和教学任务。
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入学起,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课堂教育。
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通过医学伦理、人文医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和人文情怀。
2.实践教学。
通过临床实习、社区服务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亲历医患关系,感受患者的痛苦和需求,培养敬业爱岗、乐于助人的职业情怀。
3.论文写作。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撰写医学人文相关的论文,并通过讨论、评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增强其人文素养。
4.师生互动。
教师要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榜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人文活动,实现师生互动和共同成长。
浅析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培育

浅析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培育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医学生的素养需求也日益凸显。
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更需要培养出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医学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培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那么,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是指什么呢?如何进行培育呢?下面将就此问题浅析一番。
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呢?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往往注重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事实上,医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德医风的理解和遵守、对医学伦理的认识和坚守、对团队合作的重视等。
这些都是医学生日后从事医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和品质。
如何进行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的培育?医学院应该加强医学伦理、医学人文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了解医学伦理、医学人文的重要性和要求。
医学院还应该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医学人文活动,比如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医学伦理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医学人文论坛、讲座等活动,邀请一些医学伦理专家和医学人文专家来给学生讲授医学伦理、医学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对医学伦理、医学人文的认识和理解。
学校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实践环节,如临床实习、实习考核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出良好的人文素养。
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培育的意义何在?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培育有利于医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他们在今后的医学工作中能够做到严守职业操守、履行医德医风、确保医疗安全。
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培育有利于提高医生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因为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他们在对待患者的时候能够更加尊重和关爱患者,提高医患关系,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医学论文:浅析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浅析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对于大多数医学生来说,闲暇之余很少有人自觉的去问一个问题:医学是什么。
这个似乎不需要认真审视、反思,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
但是它仅仅是认识疾病的学科,是专业处理疾病与人类保健的职业技术?除此之外它还应该具有什么特质呢?在它的功利和工具的特质之外,从它的对象看,它也还是一门面对人的学问。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成立时,其序文中界定健康(health)是一种“身体、心灵及社会交往的健全和谐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没有罹患身体或精神疾病”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医学不能仅仅是治疗的手段,更是社会人和人之间的问题。
因为,医学汇集了人类在自我(从躯体到心灵)认知、自我救助方面的知识、智慧与发明、发现,它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对象也是人,服务的对象还是人,疾病是人的痛苦,是心灵的损补,任何医疗的交往都是人与人之间身心救助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人与机器、技术之间的对话,或者人与金钱之间的故事。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医学职业的职业操守。
这也是医学人文的基本核心构成。
但是医学人文究竟是什么?是“医学中的人文”,还是“医学与人文”,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他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素养是建立在这基础上的对人类的幸福和痛苦有较深刻的了解,是一种体会,一种同情、理解,一种对人的本质的关怀。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疾病是让个人在工作与生活方面暂时失序。
所以疾病必须得到控制(治疗),才不致影响许多个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控制的责任由医院交由具体的医生来进行。
从医史学家西格里斯在《亨利?西格里斯论医学史》(1959)中说:“与其说医学史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我曾不只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
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社会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最终目的还是社会的。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组织医学生参加社区义诊、健康宣教等社会实践 活动,培养其服务社会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3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医学生的实践 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反馈并指导其改进。
THANKS
感谢观看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
从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始终贯穿其中,通过课堂教学、临床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实施。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的作用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医风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其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 良好的职业操守。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支持学生成立医学人文社团,开展读 书会、研讨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医 学人文氛围。
医学生志愿服务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义诊 、健康宣教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 奉献精神。
04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与 作用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教育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医德医风、医学伦理、医学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医学人文素质教 育占据重要地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医学与人文的融合,要求医学生在掌 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生命意义, 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使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 够自觉履行医生的职责和义务。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使其能够在医疗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推动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注重培养其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思 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大部 分技 术 可 以称 为 “ 非技术” , 而 并 非 真 正 意 义
医学人 文 价值 观 念 ; 狭 义 上 是 指 对 人 类 生 命 的 敬 畏 与 关 爱 以及 对 人 类 身 心 健 康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关 注 , 医
然 是那 么 的无 知及 无 助 , 现 代 医 学 的 伟 大 成 就 之 一 就 是让 我们 明 白对 于生 命 仍 是 那 么 的无 知 , 这 正 是 医学所 必需 的谦 逊 态度 及 慈 爱 之 心 , 医 学 既 是 最 人 文 的科 学也 是 最 科 学 的人 文 , 从 推 进 医 学 转 型 的 角 度看 , 促 进 医 学 专 业 与 医 学 人 文 的 整 合 是 当 务 之 急
患 关 系 紧 张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医 务 人 员 责 任 心 不 强 及 患 者 对 医 生 期 望 值 过 高 ] , 而 对 责 任 心 的 认 可 及 对 医
生 的期望 值存 在着 密不 可分 的 内在联 系 。 在 漫长 的人 类 医 学史 中 , 医 学 需 要 承 受 对 大 众
学 的发 展始 终 以人类 的最 大利 益 为 前 提_ 1 ] 。 医 学 人 文精神 的核心是 对 生命 的敬畏 、 关 爱及 善待 。
一
上 的技 术 , 因为 它不 涉及 针对疾 病 机 理 采取 的 措施 ; 另一 部 分是 比非 技术 高一 个 水 平 的“ 半拉 - y : 技术” , 对 于一 些疾 病 的 进 程几 乎 无 能 为 力 , 只 是 用 来 弥 补 疾 病后 果或 推 迟 死- [ 2, 这 类 技 术 似 乎 已 经 成 为 自然 科 学 中 高 技 术 的 同义 词 ; 第 三类 是 现 代 医学 的技术 , 这 种真 正 的医 学 技术 , 是 从 对 于 疾 病 机 理 的 真 正 理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 传 统 的 医 学 教 育 中过 分 强 调 医
进 行 疾 病 提 供 解 释 并 让 人 们 坚 信 自 己 的 病 情 是 被 了 解的, 继 而相 信病情 是 能被 掌控 的 。几 千年 来 , 在 人
们追 求 大统一 理 论 的思 维 范式 的 影 响下 , 传 统 医 学 用 一些无 所 不包 的 大统 一 理 论 解 释 人 的健 康 问 题 , 在很 多 时候 , 医 生 都 习 惯 声 称 对 疾 病 状 况 了 如 指 掌 并 可以 “ 治愈 ” 疾病, 患 者对 此也 是充 满 期 待及 信 任 。 人们 认 为每 一种 疾 病 都 需 要 治 疗 并 总 有 办 法 可 治 , 大家 对 医药 的神 奇功效 坚信 不 疑 , 妙 手 回春 、 药 到 病 除 就 是 医 患 双 方 在 这 种 思 维 范 式 下 的 美 好 愿 景 。 美
质 至 关 重要 . 在 人 文精 神 素 质培 育 中专 业课 程 教 师 担 负 着 重要 的 角 色。 关键 词 : 医患关系; 人文精神 ; 医 学教 育 ; 医 学 史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0 —0 1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9 7 1 9 ( 2 0 1 4 ) 3 —0 0 2 2 -0 3
摘要 : 频发的 恶性事件 固然有很 多层 面上的原 因, 但 医务 工作者人文精神 的缺失 的确 是一个 非常重要 的 因素 。在 医学 生从 业
定 型之 前 , 培 育仰 望 星 空 、 敬 仰 自然 与 中融 合 医 学 史 教 育 以 提 高 医学 生 的 人 文 精 神 素
人文 , 是一 个 动 态 的 概 念 , 在 不 同 的历 史 时期 , 它 被 赋 予 不 同 的 内 涵 。 对 于 医 学 人 文 精 神 内 涵 可 以 有 广义 与 狭义 的 理解 , 广 义 上 是 指 固 化 于 人 脑 中 的
国 著 名 医 学 家 刘 易 斯 ・托 马 斯 曾 敏 锐 地 指 出 r 3 l , 实
2 O 1 4年 3月第 3 期
高 教论 坛
Ma r .2 O1 4 .N 0 . 3
Hi gh e r Ed uc a t i o n Fo r u m
从 恶性 涉医事件浅议医学生人 文精神的素质 培育
刘 春 斌 , 李 凯
( 1 .广 西卫 生职业 技术 学 院 , 广西 南宁 5 3 0 0 2 1 ; 2 .广西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广西 南宁 5 3 0 0 2 1 )
治 愈 , 常常 是帮 助 , 总 是 去 安 慰 ”, 面 对 疾 病 , 我 们仍
和 焦 点 问 题 。诸 多 恶 性 涉 医 事 件 的 发 生 , 固 然 有 医 疗制度 的不完善 、 医疗资 源配 置 的不 合理 、 媒 体 舆 论 导 向的影 响等 多 方 面 的原 因 , 而 医 学 人 文 精 神 的 缺 失亦 是一 个极 其 重 要 的 因素 。有 研 究 表 明 , 引 起 医
、
恶 性 涉 医 事 件 引 发 的 思 考
目前 , 我 国 医 疗 纠 纷 日趋 增 多 , 医 患关 系 紧 张 ,
恶性 涉 医事件 频 发 , 医 患 关 系 是 现 阶 段 的 一 个 热 点
解 得来 的 。2 0世 纪 中 叶 以 来 , 现 代 医 学 的 迅 速 发 展 使 得 很 多 曾 经 让 我 们 束 手 无 策 的 疾 病 得 到 了 很 好 的 治疗, 曾经 让 医生相信 现 代 医学无 所 不 能 。然 而 , 医 学 科学 其本 身 就是在 其不 断发 展 过程 中 由于认 知水 平 的 限制而 需 要 逐 渐完 满 的过 程 , 缺 乏 对 生 命 的 敬 畏感、 缺 乏 对 情 感 表 达 的 梳 理 会 使 得 医 学 逐 渐 偏 离 其 本 质 。正 如 特 鲁 多 医 生 的 墓 志 铭 所 说 的 , “ 有 时 是
作者 简 介 : 刘春斌 ( 1 9 7 3 一) , 男, 广 西 陆川 人 , 硕士研 究生, 副教授 , 研 究 方 向 为 内科 学 及 内科 护 理 学 与 高 等职 业 教 育 。
收 稿 日期 : 2 O1 4 一O 1 一O 4 修 稿 日期 : 2 0 1 4 —0 2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