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伶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招请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 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子,办了一个大堂会,邀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 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文雅才女
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 这些人全都会集在一起。兴化部被安排在场子的东面,华林部安排在场子的西面。
见注释14
两肆皆奏《呜凤记》,所谓椒山先生者。 两边都演出《呜凤记》,也就是人们称为椒山先生的故事.
写作特色
1.文章详略有度,剪裁得体。 全文组织材料以突出文章中心为主,为了突出马伶反败为胜这个重 点,对马伶的性格、家事、交际、人际交往一概略写,而重笔描写马 伶第一次失败的戏场情状,说明他原来技艺不如李伶,而后又详写马 伶第二次与李伶较量后,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而且华林部专 去访问,马伶解释原因,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三大家”:侯方域、魏禧和汪琬。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状物笔墨生动, 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推为第一。
作家 作品
侯方域在明末是一个活跃于东南一带的贵公子、名士和热心于政治 的人物,他的行止很自然地会染上明末文人任性放浪的习气。 明亡后归乡里,他把自己的书室名从“杂庸堂”(意为杂于庸人之 间)改为“壮悔堂”,表明要力纠往日之非。这同时也表现于他对文 章的态度。 在为文上从“春花烂熳”转向讲求“唐宋以来之矩矱yue(尺度)”, 这实在不仅仅是由于年龄增长、多历变故而趋向平稳,而是顺应了时 代的变化,意图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新的立足点。 不过,一种文学风尚的完全改变也是很困难的。
课文理解
察其举止,聆其言,久而得之, 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倾耳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 ,
第4段 倒叙马伶京师学艺
此吾之所为帅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这就是我求师的方法。华林部的人一起向马伶罗列而拜,然后离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 当时尤称其马回回云。当时还称他为马回回。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gan求, 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
课文理解
主旨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着重记叙了马伶与李伶的两次 技艺较量,李伶先大败后大胜。马伶的经验说明:文艺创作 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 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潜心钻 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作者是复社成员,对明末阉党深为痛恨,他写本文,意 图还在于借此讽刺朝中权奸,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 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就有力地揭示出了严、顾二 人乃一丘之貉。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课文理解
第一部分(第1段) :简介马伶的身份,展示他活动的社 会背景。 第二部分(第2~5段):记叙马伶和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 以及马伶先大败后大胜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6段):借马伶自得师而学艺成功的事实表 现了作者的赞赏态度。
课堂练习
想一想
1.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是( C ) A.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B.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C.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D.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2.下列作品的作者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ABCD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张中丞传后叙》 C.《种树郭橐驼传》 D.《前赤壁赋》 E.《马伶传》
返
补充资料
“秦淮八艳”:马湘兰、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卞 玉京、顾媚、寇白门、董小宛,这些人在中国历史上都很 有名,而且在晚明激烈的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中,她们中 间有不少人都卷进了斗争的漩涡。李香君不仅以貌和才艺 著称,而且更以她的品格与气节记载在中国的历史上。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十 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 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 旧院、珠市。 而南京秦淮河畔,那一座座香浓衣翠的绣楼里,却生活着一群对明朝的 前途甚感忧心的红尘女子。
作 者 议 论 与 评 价
课文理解
昆山:顾秉谦 分宜:严嵩 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
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 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若去数千里 呜呼!耻于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就远走几千里,
作 者 议 论 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与 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 评 价
朱元璋建都南京,明成祖时迁都北京, 南京仍保留京都建制称留都
课文理解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 无虑:大约 辈:同一等级(部) 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大约有几十个, 第 1段 简介马伶的身 份,展示他活动的社 而其最著名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会背景。 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课文理解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在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于是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
第3段 第二次较量马伶胜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 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 可能超过李伶的,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
第2段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
课文理解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 走后将近3年,马伶又回来了,告知他昔日演戏的所有伙伴, 请于新安贾gu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 鸣凤》,奉一日欢。” 并向那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再招来上次 那些宾客,我愿意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凤记》,敬献一日的欢 乐。”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 场演出。 侧面描写:通过李伶的表现 李伶忽失声,匍pu匐fu前称弟子。 匍匐:伏在地上。 李伶忽然失声惊叫 ,伏在地上向前,对着马伶自称弟子。
重点理解
1.这是一篇人物传记。 2.本文的重点是记叙马伶与李伶的两次较技,从中可见作者善作 剪裁,详略得当的处置,作为人物传记,并没有详细介绍传主的出身 、家庭、学艺与从艺经历,而是侧重写马伶同李伶两次较量的场面。 前一次,当一同演到两相国论河套时,观众被李伶的演技折服, “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详写李伶 演出引起的观众效果,而马伶这边则仅是“不复能终曲”,“已易衣 遁矣”。略写马伶,对照之中胜负显见。 后一次,则重心落到马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但也仅“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一 句,却以“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来衬托,从演员身上产生效 果,见出胜负,高下为之倒转。 在最后简写马伶身世,以结束正文,也与传记之体相合,这种详 略有度、剪裁得体、落实于传主,作为伶人而重在较艺上,的确很值 得称道。
侧面描写:通过观众的举止
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演出继续进行不多久 ,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
课文理解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 已经卸妆逃走了。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 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替 换他, 头牌演员名角相当现在的一级演员 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辍chuo其技不奏:停止演唱 竟然就停止演唱,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一家声名浩大。
课文理解
解题:伶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马伶是姓马的演员,这个 题目就是为马伶作传。
文体知识:本文是人物传记,属记叙文,写一个姓马的戏曲演员的 故事,但也并非记叙其生平事迹,只是书写他千里求师,潜心习艺, 终于转败为胜的事。
课文理解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伶 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官皆在, 社稷:指国家。 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国家设置的百官还都在这里, 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而又处在国家太平兴隆的时期,人们容易寻欢作乐。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趾互相错杂。
课文理解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半奏:演唱到一半。 抗坠:高低。 疾徐 :快慢。 等演出到一半时,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声律,高低快慢变化很多, 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 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面戏台扮宰相严 嵩的演员,是李伶, 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 东面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 人拿酒来,
2.结构安排独具匠心
A.记写第二次较量,马伶获胜,用了倒叙笔法,把因为到生活中去学习 才得胜的原因放在后边写,这样记叙的好处是使两次较量的不同结果,显出 富于戏剧性的大起大落的变化,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探究原委。而且先写 第二次较量胜利的结果,再写其原因,是以事实为铺垫,又是由主人公马伶 自己来讲述的,所以更能使人信服,突出全文中心。 B.作为传记,文章在最后才简述马伶的名字和身世,使这篇人物传记的结 构趋于完整。 C.用场面描写来刻画人物,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 如第一次较量,观众不看马伶的戏,却“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 坐更进之,首不复东”。致使马伶“易衣遁”,写李伶技艺高超,观众神 往栩栩如生,这对后面第二次较量也是很好的铺垫。 到第二次较量时,写李伶失声,匍匐前称弟子。这是侧面描写的手法。这 个细节通过对比说明,现在连技巧本艺高超的、“天下无以易”的李伶也被 马伶折服了,进而突出了马伶转败为胜,得益于能在生活中从师学习、吃苦 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这个经验对文艺创作者来说富有普遍的哲理性 的启示。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 马伶说;“的确是这样,现在天下的演员不可能超过李伶, 故去古人把籍贯当名字,如唐山人王唐山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俦chou:同类. 而李伶当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我听说当今的相国昆山顾秉谦,是严相 国同类的人
倒 叙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相国于朝房, 我跑到京城,请求在他门下做了三年差役。每天在朝房里侍奉他,
侯方域
侯方域故居
作家 作品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他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为挽 救明朝危亡而与当时权阉作斗争,入清后归隐不仕,被逼参加乡试 ,其创作以散文见长。传记散文深受《史记》和唐传奇影响,选材 典型,叙事生动,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论文、书信等其他散 文豪宕流畅,纵横恣肆,明显带有唐宋八大家遗风。其诗歌追踪杜 甫,情意悲凉,真挚感人。 作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侯方域,散文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主 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被称 为“文人之文”,号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在清初三大家中较 突出,他追随唐宋八大家和司马迁的文风,讲究文章的气势和生动 ,一些传记文如《李姬传》、《马伶传》、《任源邃传》都能写出 人物性格和生动的情节,其中不乏传奇小说笔法,人称“以小说为 古文辞”。
重点理解
3.本文倒叙的写法。 本文在写马伶失败后,走了三年,文中先不写马伶三年去做了什么, 而是先写三年后回来,请求新安商人重新上演《鸣凤》记,此时演技远 胜于华林部的李伶,使他失声败倒在地,然后通过华林部人员的拜访, 再写马伶三年前如何去京城到相国顾秉谦的门下做仆人,从而体验生活 ,提高演技的过程,这就是倒叙的一个例子。达到了使读者急于想了解 马伶演技提高了的原因,而继续读下去的目的,同时也使文章曲折生动 、艺术效果更佳。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 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子,办了一个大堂会,邀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 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文雅才女
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 这些人全都会集在一起。兴化部被安排在场子的东面,华林部安排在场子的西面。
见注释14
两肆皆奏《呜凤记》,所谓椒山先生者。 两边都演出《呜凤记》,也就是人们称为椒山先生的故事.
写作特色
1.文章详略有度,剪裁得体。 全文组织材料以突出文章中心为主,为了突出马伶反败为胜这个重 点,对马伶的性格、家事、交际、人际交往一概略写,而重笔描写马 伶第一次失败的戏场情状,说明他原来技艺不如李伶,而后又详写马 伶第二次与李伶较量后,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而且华林部专 去访问,马伶解释原因,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三大家”:侯方域、魏禧和汪琬。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状物笔墨生动, 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推为第一。
作家 作品
侯方域在明末是一个活跃于东南一带的贵公子、名士和热心于政治 的人物,他的行止很自然地会染上明末文人任性放浪的习气。 明亡后归乡里,他把自己的书室名从“杂庸堂”(意为杂于庸人之 间)改为“壮悔堂”,表明要力纠往日之非。这同时也表现于他对文 章的态度。 在为文上从“春花烂熳”转向讲求“唐宋以来之矩矱yue(尺度)”, 这实在不仅仅是由于年龄增长、多历变故而趋向平稳,而是顺应了时 代的变化,意图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新的立足点。 不过,一种文学风尚的完全改变也是很困难的。
课文理解
察其举止,聆其言,久而得之, 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倾耳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 ,
第4段 倒叙马伶京师学艺
此吾之所为帅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这就是我求师的方法。华林部的人一起向马伶罗列而拜,然后离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 当时尤称其马回回云。当时还称他为马回回。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gan求, 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
课文理解
主旨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着重记叙了马伶与李伶的两次 技艺较量,李伶先大败后大胜。马伶的经验说明:文艺创作 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 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潜心钻 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作者是复社成员,对明末阉党深为痛恨,他写本文,意 图还在于借此讽刺朝中权奸,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 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就有力地揭示出了严、顾二 人乃一丘之貉。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课文理解
第一部分(第1段) :简介马伶的身份,展示他活动的社 会背景。 第二部分(第2~5段):记叙马伶和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 以及马伶先大败后大胜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6段):借马伶自得师而学艺成功的事实表 现了作者的赞赏态度。
课堂练习
想一想
1.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是( C ) A.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B.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C.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D.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2.下列作品的作者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ABCD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张中丞传后叙》 C.《种树郭橐驼传》 D.《前赤壁赋》 E.《马伶传》
返
补充资料
“秦淮八艳”:马湘兰、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卞 玉京、顾媚、寇白门、董小宛,这些人在中国历史上都很 有名,而且在晚明激烈的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中,她们中 间有不少人都卷进了斗争的漩涡。李香君不仅以貌和才艺 著称,而且更以她的品格与气节记载在中国的历史上。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十 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 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 旧院、珠市。 而南京秦淮河畔,那一座座香浓衣翠的绣楼里,却生活着一群对明朝的 前途甚感忧心的红尘女子。
作 者 议 论 与 评 价
课文理解
昆山:顾秉谦 分宜:严嵩 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
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 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若去数千里 呜呼!耻于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就远走几千里,
作 者 议 论 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与 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 评 价
朱元璋建都南京,明成祖时迁都北京, 南京仍保留京都建制称留都
课文理解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 无虑:大约 辈:同一等级(部) 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大约有几十个, 第 1段 简介马伶的身 份,展示他活动的社 而其最著名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会背景。 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课文理解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在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于是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
第3段 第二次较量马伶胜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 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 可能超过李伶的,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
第2段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
课文理解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 走后将近3年,马伶又回来了,告知他昔日演戏的所有伙伴, 请于新安贾gu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 鸣凤》,奉一日欢。” 并向那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再招来上次 那些宾客,我愿意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凤记》,敬献一日的欢 乐。”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 场演出。 侧面描写:通过李伶的表现 李伶忽失声,匍pu匐fu前称弟子。 匍匐:伏在地上。 李伶忽然失声惊叫 ,伏在地上向前,对着马伶自称弟子。
重点理解
1.这是一篇人物传记。 2.本文的重点是记叙马伶与李伶的两次较技,从中可见作者善作 剪裁,详略得当的处置,作为人物传记,并没有详细介绍传主的出身 、家庭、学艺与从艺经历,而是侧重写马伶同李伶两次较量的场面。 前一次,当一同演到两相国论河套时,观众被李伶的演技折服, “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详写李伶 演出引起的观众效果,而马伶这边则仅是“不复能终曲”,“已易衣 遁矣”。略写马伶,对照之中胜负显见。 后一次,则重心落到马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但也仅“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一 句,却以“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来衬托,从演员身上产生效 果,见出胜负,高下为之倒转。 在最后简写马伶身世,以结束正文,也与传记之体相合,这种详 略有度、剪裁得体、落实于传主,作为伶人而重在较艺上,的确很值 得称道。
侧面描写:通过观众的举止
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演出继续进行不多久 ,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
课文理解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 已经卸妆逃走了。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 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替 换他, 头牌演员名角相当现在的一级演员 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辍chuo其技不奏:停止演唱 竟然就停止演唱,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一家声名浩大。
课文理解
解题:伶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马伶是姓马的演员,这个 题目就是为马伶作传。
文体知识:本文是人物传记,属记叙文,写一个姓马的戏曲演员的 故事,但也并非记叙其生平事迹,只是书写他千里求师,潜心习艺, 终于转败为胜的事。
课文理解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伶 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官皆在, 社稷:指国家。 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国家设置的百官还都在这里, 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而又处在国家太平兴隆的时期,人们容易寻欢作乐。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趾互相错杂。
课文理解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半奏:演唱到一半。 抗坠:高低。 疾徐 :快慢。 等演出到一半时,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声律,高低快慢变化很多, 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 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面戏台扮宰相严 嵩的演员,是李伶, 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 东面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 人拿酒来,
2.结构安排独具匠心
A.记写第二次较量,马伶获胜,用了倒叙笔法,把因为到生活中去学习 才得胜的原因放在后边写,这样记叙的好处是使两次较量的不同结果,显出 富于戏剧性的大起大落的变化,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探究原委。而且先写 第二次较量胜利的结果,再写其原因,是以事实为铺垫,又是由主人公马伶 自己来讲述的,所以更能使人信服,突出全文中心。 B.作为传记,文章在最后才简述马伶的名字和身世,使这篇人物传记的结 构趋于完整。 C.用场面描写来刻画人物,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 如第一次较量,观众不看马伶的戏,却“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 坐更进之,首不复东”。致使马伶“易衣遁”,写李伶技艺高超,观众神 往栩栩如生,这对后面第二次较量也是很好的铺垫。 到第二次较量时,写李伶失声,匍匐前称弟子。这是侧面描写的手法。这 个细节通过对比说明,现在连技巧本艺高超的、“天下无以易”的李伶也被 马伶折服了,进而突出了马伶转败为胜,得益于能在生活中从师学习、吃苦 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这个经验对文艺创作者来说富有普遍的哲理性 的启示。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 马伶说;“的确是这样,现在天下的演员不可能超过李伶, 故去古人把籍贯当名字,如唐山人王唐山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俦chou:同类. 而李伶当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我听说当今的相国昆山顾秉谦,是严相 国同类的人
倒 叙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相国于朝房, 我跑到京城,请求在他门下做了三年差役。每天在朝房里侍奉他,
侯方域
侯方域故居
作家 作品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他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为挽 救明朝危亡而与当时权阉作斗争,入清后归隐不仕,被逼参加乡试 ,其创作以散文见长。传记散文深受《史记》和唐传奇影响,选材 典型,叙事生动,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论文、书信等其他散 文豪宕流畅,纵横恣肆,明显带有唐宋八大家遗风。其诗歌追踪杜 甫,情意悲凉,真挚感人。 作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侯方域,散文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主 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被称 为“文人之文”,号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在清初三大家中较 突出,他追随唐宋八大家和司马迁的文风,讲究文章的气势和生动 ,一些传记文如《李姬传》、《马伶传》、《任源邃传》都能写出 人物性格和生动的情节,其中不乏传奇小说笔法,人称“以小说为 古文辞”。
重点理解
3.本文倒叙的写法。 本文在写马伶失败后,走了三年,文中先不写马伶三年去做了什么, 而是先写三年后回来,请求新安商人重新上演《鸣凤》记,此时演技远 胜于华林部的李伶,使他失声败倒在地,然后通过华林部人员的拜访, 再写马伶三年前如何去京城到相国顾秉谦的门下做仆人,从而体验生活 ,提高演技的过程,这就是倒叙的一个例子。达到了使读者急于想了解 马伶演技提高了的原因,而继续读下去的目的,同时也使文章曲折生动 、艺术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