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让想象、创新思维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让想象、创新思维活起来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的教育,它强调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
语文课,就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多的实践机会,给他们一片创新的天地。
关键词语文课素质教育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的教育,它强调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
课堂教学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如果进行得顺利,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
如果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的、被教师牵着鼻子去学习的活动,学生只能在书本上画圈圈,师问生答亦步亦趋的话,那么学生的课堂学习将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
学生课堂学习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
这也是素质教育要求本质的体现,即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体验生活,开发和释放学生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自主的学习空间。
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成为有生命体验、有情感碰撞、有奇思妙想的学习乐园。
1 启发,拓展想象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力思维的机会。
教师必须善于捕捉最佳时机,引导学生想象,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在《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教师以“新
型玻璃厂”厂长的身份出现问道:“现在我们厂有五种新型玻璃生产出来了,你们能把它们推销出去吗?”学生回答:“能”。
教师又问:“你们用什么方法去推销?”有的说:“挨家挨户去推销”;有的说:“去建筑工地推销”;还有的说:“放在玻璃店里去卖”等。
可是,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不同意上述看法。
教师进一步发问:“你们认为能最大范围、最快速度让大家都知道的推销办法是什么?”学生开始议论、交流。
当听到有的学生说到:“进行宣传”,马上问到:“怎样进行宣传,你们看过一些产品是怎样宣传的吗?”这一问,课堂立刻沸腾起来:“做广告”;“在电视上做广告”;“在报纸上做广告”……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后,情绪高涨。
借助这股气势,教师话题一转问道:“你们愿意写新型玻璃的广告词吗?谁能把广告词写得打动顾客,谁的广告就做得最成功,谁的产品就有可能推销出去……”。
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想象的翅膀开始展翅飞翔:有的把广告词写成了诗歌,有的写成说明书,有的又写又画,图文并貌。
一个同学把“吃音玻璃”的广告词写成了押韵诗:“噪音是个隐身人,危害生命和健康。
吃音玻璃来防护,清除噪音家安康。
”想象思维的开启,不仅使学生的大脑思维活跃了,语言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开发。
2 质疑,激发创新动机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爱因斯坦也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和创造。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是诱发学生创新欲
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促进思维,才有创新的灵感和源泉。
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在疑问中创造和更新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设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创新意识。
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可以紧扣“启示”这一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进行质疑:①钓鱼给了谁启示?②书中的“我”为什么看到爸爸的神情,就把钓到的大鲈鱼又放回湖里?③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④为什么在“我”以后生活的三十四年人生旅途中,遇到许多诱惑人的“鱼”时,都能不被诱惑?⑤那个带双引号的鱼又指的是什么?
⑥你们生活中遇到过这样“诱惑人的鱼”吗?这些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边看书边议论,边找答案,纷纷举手发言。
有些同学的发言非常独道,不仅说出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还联系实际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显示出极大的创新精神。
3 述说,调动表达欲望
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一个独白的机会:说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说出自己想说的心里话;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变化,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如:“假如我是邱少云,在烈火焚烧时会怎样”;“我是徐利奥,爸爸又在责骂我了,我……”;“我是二十一岁就患了重病的霍金,在灾难面前我……?”但语文课上我们常常发现积极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爱表现”的孩子。
其实每个学生内心都有要表达的愿望,只是怯于出差错的“面子”或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的环节当中(思想“抛锚”),所以对于问题的回答难以把握,故“金口难
开”。
恰恰语文教学是读、写、说、练密不可分的整体。
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张开金口,除了每堂课给与一定的表达时间外,各个单元中的“口语交际”课就成为学生大显身手、教师“一个也不放过”的最好机会了。
要让口语交际课成为学生敢说、愿说、会说的课堂,课堂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如“同桌互教提携说”、“开火车复述说”、“四人小组定内容说”、“小组擂台辩论说”等等方法,设计要有梯度,并逐步提升,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使会说与不会说、爱说与不爱说、敢说与不敢说的都有机会得到“情感”的释放,让所有孩子的嘴动动起来。
学生表达后都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触动,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感受去体会去写出来。
这样教师才能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以便正确引导。
4 施教,胸中稔熟教材
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行为,但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天地,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领到关键问题这一领域,都体现在教师的基本功上。
所以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还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在思想上与老师的想法产生共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施教一定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把握教材的目标和宗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考,激发他们有提出问题的好奇心和解决
问题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林海》一课时,教师根据课文画面的美、语言的美,通过自己的想象制作出几幅气势壮观的林海的画面。
教学中,让学生看着课件想象森林辽阔的美、原始而又真实的美……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当学生把课文背诵的差不多时,可让学生边想象边画画。
这样学生就把背诵的课文内容变成手中美丽的画面,从而将课文知识内化为学生脑中的知识,学生不仅对大兴安岭的绿树、野花、林海的“温柔”等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更丰富和扩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由此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思维异常活跃,想象力及其丰富。
5 归纳,整体感悟提升
我们知道每个年级的语文教材的编撰都有其整体性与连贯性,而每个单元的主题更有其侧重点,要让学生掌握各单元专题内容,教学一个单元的开始就要让学生对本单月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如可让学生从单元导读中找切入点,猜想本单元课文的内容;然后读课题再猜课文内容;最后再从学课文中反思作者设计课题的初衷。
教师在对各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中,要始终突出单元的主题思想,在学习中让学生找出一个单元中各篇文章的不同之处与相同点,或对比人物的差异、或寻找写作的异同,让学生懂得归纳同一单元不同课文的特点,整合同个单元人物的个性特点与共同品质,让教材内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得以整体提升和升华。
如小学语文四
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有《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父亲的菜园》四篇课文,课文中伽利略、罗丹、聋哑青年、父亲虽然人物、职业不同,但他们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对这些人物的共同点,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边学边比较,让学生在走进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后,再跳出课文从整个单元的角度去感受人物,最后畅所欲言地撰写“单元读后感”。
这种从学一篇课文单一的概括到对整个单元的整体把握的方法,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单元的主旨,去提升学习后归纳总结的能力。
语文课,就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多的实践机会,给他们一片创新的天地。
让学生在语文课的小天地中炼就能腾空展翅的本领,教会他们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这也是语文课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