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之中英文对比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法之中英文对比教学

□潘颖慧王宏敏

【内容摘要】随着“汉语热”的浪潮不断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投入到了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黄伯荣和廖序东两位前辈曾在《现代汉语》中写过,“据联合国发表的《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和使用力调查报告》显示,汉语排名第

二,仅次于英语。”[1]但是,由于各国人的文化背景乃至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

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本文以对比的方式,重点剖析中、英文之间的关系,以便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更好地

来了解汉语与本国语言的差异之处,从而更好地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结构规律。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英对比;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人才创新培养计划项目“‘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汉语文化传播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编号:UNPYSCT-2017151)和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新时期对外汉语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编号:2017-KYYWF-055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潘颖慧,佳木斯大学

王宏敏(1982.5 ),佳木斯大学讲师

通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知道:对外汉语教学尤其自身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世界第二语言教学各种教学法流派的影响,并从中不断吸取营养。”[2]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尽管不断地学习各个语言学家的主张和教学方法来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教学,但每种教学方法似乎都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比如:语法翻译法。它的优势主要在于强调对语法规则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但与此同时,该方法也有着严重的不足。因为它忽视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而且过分依赖于母语和翻译手段,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法规则,不仅如此,连教学内容也是十分的枯燥无味或过深过难。当然,此后出现的直接法、情景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一种教学方法的缺陷,但在同一时间也显现出了其他的教学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抓好留学生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本就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下,不但没有有效地减少语言规则差异反而加大了留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对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留学生教学中,应利用英汉差异进行教学。汉语属于象形文字,而英语属于拼音文字。由于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不同以及各自思维方式的不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从某个方面来说,汉语的主观性较强,说话时经常用的表达方式为:我认为...;我觉得...;我想...等,而英语则不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说话时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客观性远远大于汉语的主观性,因此英语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这样能够让他们感觉足够的客观与真实。例如以下的英语句型结构:It must be criticized that...必须(被)批评……;It must be realized that...必须(被)意识到……;It will be shown that...必须(被)显现出来……;It should be admitted that...必须(被)承认……;It must be proved that...必须(被)证明……。

当然,在汉语体系里虽然也有“叫”、“让”、“被”等词来表示动作的被动意义,但这种被动的表达却远没有英语中的被动语态那么普遍、常见,所以,汉语还是一种以主动语态为主的语言。因此,在这方面,就可以联系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被”字句教学。将这些常用的、在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被动句型的习惯表达列在黑板上。例如:“It should be criticized that they did the wrong thing.(译:应该认识到他们做错了事。)”、“It must be proved that she is a princess.(译:她是公主的事得到了证明。)”,再把汉语例句列出:“他被批评了。”、“这件事被证实了。”在这些句子里,教师可以通过某些符号、或者划线的方式,将其分解成各个部分,类似于汉语中的层次分析法,即“It”=“他”;“should be”=“被”;“criticized”=“批评”。这样就可以借助这种形式来进行对照,最后通过总结、概括来告诉学生这个句型结构就是汉语的“被”字句的一种表达方式之一,即“主语+被+动词+了”。为了适应汉语的表达习惯,还应该明确学生汉语多主动少被动的语法规则,并不断地对他们的表达方式进行相应的训练与纠正。

二、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所谓‘法治’,即句子的形式严格受到语法的制约,如句子必须有主语和谓语动词,及物动词必须有宾语,这些不管用得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所谓‘人治’,即句子比较不受形式的约束,可以因表意的需要而加以变通,词语的分合伸缩比较灵活,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双方意思明白,

·

351

·

就可以了”[3]英语就是这种极注重句子结构的主语优先的语言,这一特点强调它句子中的主语绝对不可缺失,哪怕是“It”这样的词来做整个句子的形式主语也没关系,其原则就是:主语必须存在。例如:It must be admitted that I love you.且在英语中,谓语在人称与数量上的变化一定要和主语保持高度一致。如I have an apple.She has two apples.而中文则是一种达意语言,与英语相反的是,它不注重句子结构的硬性规定,反而更加强调语意的表达。如:吃饭了么、干什么去,等。这些没有主语的句子只要能够表达清楚说话人的具体意思就可以称之为句子。所以,以上这些都可以构成教学中的某些对照例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语。

三、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在英语的语言体系里,说话人往往为了使句子的语义限定得更加的清楚明晰,使句子的表达结构准确,而在句中使用很多的指称代词。比如:you、her、him、they等人称代词;whom、that、whose、which等关系词。在长而复杂的句子,尤其是以“It”作为形式主语,而真正主语后置的情况最为突出。例如: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 they did the wrong thing.在这个句子里,真正的主语是“they did the wrong thing.”。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汉语句子结构本身相对较为松散,短句、分句较多,因此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以免出现指代不明的状况。例如,同样一句话“我和他不是朋友。”在这个句子里,如果不知道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是无法知道这里的“他”究竟是谁,尽管“他”也做了这个句子里的一个成分。但这与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 they did the wrong thing.中的代词“It”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将两个句子做对比,让学生明确“It”与“他”的指代对象是什么,并以此来说明汉语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代词的语法知识。

四、英语多连词从句,汉语多数靠语义连接

在英语中,如果想充分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除了基本的核心词以外,连词、限定词、介词短语、副词等其他扩展词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它们不属于语句中的核心部分。但是,在汉语中,只需要通过上下文的语义关系就可以判断出句子的关系结构。如I’m very tired because there are too much homework to do.从这句话中可以通过连词“because”连接两个句子来构成一个语义,并且通过该连词,可以知道这是表达因果关系的句子。但以中文来译,则可表达为“我太累了,怎么这么多作业啊!”尽管这句话中没有任何表示关系的词语,但依然可以判断出“是因为太多作业,所以我太累了。”这样的意思。还比如说“If you don’t let me go,I will hate you.”,如果这句话用中文来表示则为“如果你不让我走,我就会恨你。”可以看出两者是有一定联系的。这里的“If”=“如果”,英语中用从句的方式来表达上下语义关系,但在汉语中,除了汉语上下文的语义限定,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关联词来表达,例如:如果...就...;只要...就...;只有...才...等。当然,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加连词的方式让外国留学生明白该汉语意思的表达,减少学习上存在的心理负担。

五、其他的表达方式

第一,在分数的表达方式上。以“1/3”为例,汉语通常的顺序是由下到上,读作:三分之一;而英语则是由上到下,且同样是数字的表达,分子用基数词来表示,分母用序数词来表示。所以1/3用英语的表达是one third of...。所以,在给留学生讲该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来让他们渐渐联想到1/3的中文表示,从而加深他们对于该用法的记忆。第二,英语时态里的“完成”时态是最容易被误解的,因为出于汉语的表达习惯,对于“完成”一词意思的理解是全部完成。而英语“完成时态”中的“完成”不仅表示做完了,而且它还取了该词的“相对概念”。也就是说,它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全部完成”,即事情全部都做完了;二是“部分完成”,即事情还完成了一部分,而没都做完。所以,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通过中英文的对照,来让学生有根据的记忆与理解。同样作为一种语言,汉语与英语也是存有一定的联系的。

(一)都有各自的基本句型结构和其他句型结构。汉语的基本句型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如“我爱他。”;也有“状语+主语+谓语”,如“昨天他来了”;“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如“他推开了古老的大门”等。英语也是如此,但一般来说是由“主语+谓语”的扩展,即:主语+不及物动词;主语+及物动词+宾语;主语+及物动词+人+物;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的补足语;主语+系动词+表语。正是因为同样的句型结构,都是在基本句型的基础上发生的演变,所以在某些地方,汉语与英语的表达还是有相同之处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句子中找“主语”、“谓语”、“宾语”的方式来确定句子的结构,通过分解句子,再进一步了解汉语的构句方式,从而加强自身的造句能力。作为对外汉语的工作者,应该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些类似的地方加以总结、梳理,从而更好地让学习者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英语中有时态,汉语中也有时态。英语的时态表达主要是通过谓语动词的变化得来的。据统计,英语的时态共有16种,而汉语虽然缺少谓语动词的形态变化,但它也具有自己的时态表达方式。两者都有过去、一般、现在、将来的时态意义。在这方面,可以在进行该项教学任务之前与同学进行辨析,例如:将“At that time,I was doing my homework.”、“I’m doing my homework.”、“I will do my homework.”与“那天,我正在做我的家庭作业。”、“我正在做我的家庭作业。”、“我将要做我的家庭作业。”这几组举例列在一起作比较,通过判断两组谓语动词形态变化与否,来分辨英汉的差异,让学生逐步了解汉语是一种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从而明晰汉语不同时态的不同表达方式。

“中英对比法教学”通过联想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样是一种语言的学习,尽管背后的文化背景,乃至整个思维模式的都有不同,但它们无法摆脱作为语言的表达方式。尽管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英语的使用是有所限制的,但是,如果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利用学生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负迁移的影响,那么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为了学生能够有效学习汉语的真正目的就没有白费。因为往往有联想的东西就不容易忘记,有所对比的东西就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挖掘,尽管“中英对比法教学”这种方

·

45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