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音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与复音词
语言同其它事物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就汉语来说,它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时代的差别性。
前者使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后者使古今汉语产生了差异。
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它的各组成部分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
其中语法发展缓慢,具有极大的稳固性。
词汇的变化最显著,尤其是词义,几乎处在经常的变动之中。
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习俗的改变,社会制度的更迭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一切词汇反映最敏锐。
于是不断有新词、新义的产生和旧词、旧义的消亡。
汉语词汇的这种新陈代谢,使古今词汇和古今词义逐渐产生了差异。
古今词汇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词的构成上,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是以复音节词为主,古今词汇存在质的差异。
二是在词的存废和词义的变化上。
一、单音节词占多数
所谓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复音词居少数;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双音词居多数。
这不单是音节多少的问题,将口语与书面语分别开来,用单音节词作为书面语言词汇的主体,是古人高明的创造。
其一,文章的使用的字少,但信息量大。
即使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衡量,古代汉语也高出一筹。
其二,更重要的是利于艺术创作。
古文的艺术性有很多讲究,比如韵律的变化,遣词造句的变化,等等。
传诵至今的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仅有88个字,读来抑扬顿挫,回肠荡气: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
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再如遣词造句的变化,单音节词有很多同义、近义词,因此为遣词造句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如例如李斯《谏逐客书》: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
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这段文章中的“取”、“得”、“迎”、“求”、“拔”、“并”、“收”、“取”等都是用近义词,气势也极具变化,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复音词,艺术性就大为逊色了。
对阅读古文来说,牢牢记住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的特点,目的是为了避免对文章出现的貌似现代汉语复音词的误解——一些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
例如:
(1)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西门豹治邺)“可以”是两个词,能愿动词“可”与表对象的介词“以”。
——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
(2)滕君,则诚贤君也。
虽然,未闻道也。
(许行)“虽然”是两个词,“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
——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
(3)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
(诸葛亮《出师表》)“痛”
指“痛心”,“恨”指“遗憾”。
——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感到痛心和遗憾。
(4)(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华佗传)“聪”指“耳聪”,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
——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
(5)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张中丞传后叙》)“通”指“透彻”,“知”是“了解”。
——(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
(6)(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张中丞传后叙)“颜”指“脸”,“色”相当于今天的“颜色”。
——句子的意思是“张巡接受杀戮的时候,脸色不变,满不在乎的样子就像平常没事儿一样。
(7)壁有瑕,请指示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不是上级机关对下级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而是动词性偏正词组,意为用手指指给别人看。
(8)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响应”不是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也是动词性偏正词组,意为象回声那样应和[陈涉]。
现代汉语“响应”一词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9)日中则昃(zè,日西斜),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易经·丰卦) “消息”不是今天意义的音信、信息,而是并列关系的词组,“消”指“消减”,“息”指“增长”,“消息”犹言“消长”,指生灭盛衰。
—日到中午始西斜,月满始亏缺,天地间万物都是一盈一虚,随时消长。
(10)墨子者,显学也。
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身体”不是现代汉语复合词,而是偏正词组,指躬亲实践。
——墨子的学派属于显学。
他亲身实践的精神可以,但他的言论多而不够雄辩是什么原因呢?
(11)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愈:蚕妇)“城市”不是与“乡村”相对的城市,而是词组,“城”是“城市”,“市”是交易。
意为昨天进城里去卖[蚕茧]。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妻子”今义指男性的配偶,是名词,文中是并列关系的词组,“妻”指“妻子”,“子”指“儿女”。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礼)“知道”现代汉语是复合词,文中是动宾关系的词组,“知”是“了解”,“道”是“道理”。
这些都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复音词去理解。
一定要有深刻的“古代汉语词汇是单音节占多数”的观念,在遇到与现代汉语一样的复音词时,先要分开来理解,否则就很容易误解。
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突出。
由于义项多,含意宽泛,所以在词义的理解上或说翻译上有一定的难度。
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把古代单音词译成相对应的现代复音词。
例如“族”字:
(1)宫之奇以其族行。
(左传·僖公五年) 族:宗族,家族。
(2)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族:灭族。
(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庖丁解牛) 族:会聚,聚结。
(4)木族生为灌。
(尔雅·释木) 族:丛聚。
(5)族庖月更刀,折也。
(庖丁解牛) 族:一般。
上面的“族”字译成一组相对应的复音词。
把古代单音词译成现代复音词是有规律可循的,关键是掌握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大体有三种情况。
如:
第一,将单音词变成另外的复音词。
擐(huàn)甲执兵,固即死也。
(齐晋鞌之战) “擐”变成“披上”,“执”变成“拿起”,“固”变成“本来”,“即”变成“走向”。
第二,在单音词前后增添相关词素,构成新的复音词。
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晋灵公不君) “观”成为“观看”,“辟”成为“躲避”,“丸”成为“弹丸”。
第三,在单音词前后添加词头词尾。
(1)虎求百兽而食之。
(战国策·楚策一)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虎”成为“老虎”,“石”成为“石头”,“妻”成为“妻子”。
二、复音词
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是复音词。
古代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不等于复音词很少,就其绝对量说,还是相当可观的,而且与日俱增。
根据词的组合情况,古代汉语复音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复音词;另一类是合成复音词。
(一)单纯复音词
所谓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词,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记录单纯复音词的文字,只表示音节,与意义无关。
古代汉语单纯复音词有如下几类:1.迭音词
古人称“重言”。
它是重迭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
多数是描绘状貌的形容词或模拟声音的象声词。
A.描绘状貌
(1)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郑伯克段于鄢)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融融”表和乐,“浩浩汤汤”形容水势浩大。
B.摹拟声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
(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诗经·周南·伐檀)
(3)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兵车行)
(4)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亭记)
“关关”是鸟鸣,“坎坎”为伐木声,“辚辚”拟车响,“萧萧”状马鸣,“潺潺”形容流水声。
应该注意:迭音词与词的迭用是不同的,它们不属于同一范畴。
迭音词和写它的单字意义无关,而词的迭用却和原来单字意义有关。
如:(1)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史记·陈涉世家) (2)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自居易:买花) “往往”表示常常,“家家”、“人人”表示每一家、每一人。
2.联绵词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古人称“连语”或“谜语”。
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双音单纯词,在词的结构上具有不可分割的特点。
书写联绵词的每个字,只是充当一个音节,字义与联绵词的意义无关。
根据联绵词两个音节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双声联绵词或迭韵联绵词等几种形式。
如:
(1)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庖丁解牛)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
(2)适莽苍者,三飧(餐)而反,腹犹果然。
(北冥有鱼)莽苍:郊野之色。
(3)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踌躇”是双声联绵词,“莽苍”是迭韵联绵词,“缤纷”是双声兼迭韵联绵词。
确定联绵词是否双声或迭韵,不是依据今音,而是以古音为标准的。
在单纯复音词中,还有一种音译外来词。
汉代以后,随着中国同外域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发展,古代汉语里逐渐吸收一些外来词。
用以对译外来词的汉字,只是充当一个音节,与字义无关,同样不能拆开来理解。
如:葡萄琵琶浮屠罗汉琉璃袈裟天竺
联绵词的两个字,只代表两个音节,与合成的复音词不同,注意不要把联绵词拆开理解。
如《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中的“望洋”,误解为望着海洋。
其实“望洋”是联绵字,它又写作“望阳”、“望羊”、“虻羊”等,是目光呆滞,精神迷惘的样子。
而且就“洋”字来说,上古汉语里绝无“海洋”的意思,如果照字面解释,“望阳”是望着太阳,诸如此类,势必造成误解误读。
所以解释联绵字,切忌望文生义。
(二)合成复音词复合词是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
复合词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从语义的角度可以分为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和转义复词等;从语法的角度可以分为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和附加式等。
下面重点介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
1.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的。
它的成词经历了漫长的凝结过程,最初当是同义词的临时组合,具有很大的游动性,各单音词尚能独立运用。
逐渐凝结成词后,就结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其意义已不是原来单音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以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如:
(1)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晋灵公不君) ——“恭’’和“敬”作为单音词时,“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且。
合成以后不必再加区分。
(2)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冯谖客孟尝君) ——“恐”和“惧”单用时,“恐”指因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害怕,“惧”指内心的慌惑。
复合词的形成是经过长期凝结过程的,最初阶段结合并不稳固,常常合而又分,以“乏困”、“恭敬”为例: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2)盖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
(盐铁论·非鞅)
(3)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晋灵公不君)
(4)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
(论语·公冶长) “乏困”指缺少衣食财物,可以颠倒词素,说成“困乏”。
“恭敬”指端庄而有礼貌,在特定语言环境下又还原为单音词,这些情况说明同义复词处在凝结过程中。
判断是单音词,还是复合词,主要有两条标准:一是从词义
看,由单音词组合的复合词,具有指物的单一性,如果拆开,词义就发生了变化;二是从结构看,组合体两个音节结合紧密,不能随意插入别的成分。
因此,要避免以古释今,把已经凝结成的同义复词还原为单音词。
如《孟子·公孙丑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俊杰”指才智出众的人,已经凝结成复合词,没有必要再拆开解释。
所以切忌把已经凝结成复合词的再还原为单音词。
2.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如:
(1)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
(唐雎不辱使命) 休祲:指不祥的征兆。
休,吉兆;祲,凶兆。
这里偏用“祲”义,“休”起陪衬作用。
(2)一旦有缓急,宁足恃乎!(汉书·袁盎晁错传) 缓急:指紧急而严重的情势。
这里偏用“急”义,“缓”起陪衬作用。
(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史记·屈原列传) 治乱:指治理国家。
这里偏用“治”义,“乱”起陪衬作用。
(4)无羽毛以御寒暑。
(列子·杨朱) 寒暑:指寒冷。
这里偏用“寒”义,“暑”起陪衬作用。
偏义复词多数是由反义词构成的,但也有由相关的词构成的。
如: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从词的结构形式看,都是并列关系。
此外,复合词的结构还有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和附加式等。
例如:
偏正式:天子诸侯动宾式:将军稽首
主谓式:夏至霜降附加式:有夏铿尔欣然婉如
古代汉语复合词中主谓式和动宾式比并列式和偏正式要少得多,现代汉语这种复合词日益丰富起来,它标志着汉语构词形式不断发展。
了解复合词的构词形式,会有助于正确区分单音词和复音词,深入分析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