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148例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组比较 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 . ) 传统组 发生 2 例术后阴囊 不同程度的肿胀 ,术后 12d 尸 0 5; 0 5  ̄ 明显 , 术后 3 4d - 开始出现消肿,出院时基本 消失 ,无
阴囊血肿及感染 ,1 例医源性 隐睾 ,腹腔镜组 无类似并发症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 ) P O 5,术后 随访 11 个月,两组均未见复发 。 0 ~8 结论 : 腔镜下疝 腹 囊高位结 扎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无明显增加手术 时间,且具 有创伤小 、安全可靠的特点 ,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 . ) P 00 ,见表 1 5 。
可加木香 ; 发热的患者加黄柏 、黄芩 ; 食积 患者加 山楂 ; 体虚 患 者减少大黄 的用量 ,适 当加沙参 、党参 嘲。 在 本次调查 中,2 8例单纯 性粘连性 肠梗 阻患者 通过 中西 医 验组 患者 的痊愈 时间也 比对照组患者的短。总之,中西医保 守治
①罗定市人民医院
8 6名患儿 均采 用气 管插 管全 麻 ,取平 卧 位,
广东 罗定 57 0 22 0
传 统 组平均 手术 时间为 ( .± .mn 1 5 4 )i,腹 腔 镜组 平均手术 8 7 时 间为 ( .± .mn 12 5 )i,两组经 统计 学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7 1
【 摘要 】 目的 : 观察腹腔镜下疝囊高位 结扎用于, 腹股 沟斜疝 的临床疗 效,探讨 该术式 的临床 应用价值。 J L 方法 : 选择 18 4 例腹股沟斜 疝患儿的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 中 6 例采用传统经腹 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编为传统组 ; 6 2 8 例采用腹腔镜下疝 囊高位 结扎术进行治疗,编为 腹腔镜组,对两组手术时间及 术后 复发率进行 比较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 : 腔镜组平均手术 时间为 (. ̄ .mn 腹 12 5 )i,传统组平均手术 时间为 ( .+ .rn 7 1 1 5 4 )i, 8 7 a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线袢 ,右手 持分离钳 固定线袢 ,左手退针,于同一穿刺点再 行 自 制穿 刺 钩针穿人腹 腔 的腹 膜 间隙内环 口的另一 半,同点进 入腹
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于 20 0 9年 6 - 01 月 2 1 年 腔钩 住线 袢,再 退针带 出线袢 于体外 ,剪 断线袢 形成 双线 ,对 3 月收治 的 1 例小 儿腹股 沟斜 疝患者。其 中 6 例采用传统 经腹 应两线 收紧双 重结 扎 ,同时将 残余 疝囊 内二 氧化 碳气 体挤入腹 4 8 2
一
1 m孔,作为观察孔 ,于脐左 侧 2 c 0m m作 一 5mm孔 ,作为
小儿腹股 沟斜 疝临床治疗 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 发率 ,旨 操作孔 , 作人 工气腹 ( m g 8 mH) 。于患侧 内环 口体表投 影处左 手 在评价腹腔镜下疝囊 高位 结扎的临床应 用价值,为今后的外科工 用 带线 自制穿 刺针 穿入 腹 腔 的腹 膜 间隙,两 线端 留体外 ,注 意 作提供指导依据 ,收 到了理想的成果 ,现报道如— 避 开精 索血管绕 内环 口 缝合 半 圈后 穿 出腹膜 进入 腹腔 形成一个
1 方法 . 2
即可下床活 动。 1 统计学处理 _ 3 本次研究全 部数据统一采用 S S 40软件 包进行统计 学分 P S 1.
1 . 传统 组 .1 2
6 名患儿 均采 用下 腹部 横纹 切 口 (o 2 2 m左 右 ) ,
找到疝囊 后于精索内前 方横断,横行夹闭近端疝囊作牵引,游离 析,计量数 据采用均数 ±标准差 ± 表示 ,计数 数据组间比较 疝囊 至颈处腹膜外脂肪上方约 I m止, c 随后在尽量高位钳夹疝囊, 采用 Fse确切概率检验法 , i r h 计量数据组 间比较采用两样本 检验, 使 其展开减少褶皱 ,继续牵引疝囊 ,用 7号线在钳夹近端 连续 s P O0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5 形结 扎疝囊 ,在缝扎线近端再次结 扎。对于嵌顿疝 ,于切开后首 2 结 果 先 还纳疝内容物 , 对于滑动 『 生斜疝 , 充分游离、 还纳后行疝囊重建 。 21 平均手术时间 . 1 . 腹 腔镜 组 .2 2
《 外 学 究 第1 中 医研 》 0 卷第8 总 6期 2 2 月 临厉 与实践 L c u n y s i n 期( 第1 )0 年3 0 1 i h a g u hi n j a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 沟斜疝疝 囊高位 结: 8 ! J 1  ̄ 分析 : J L4
邢专① 谢 永灿 ① 谭 彬 斯① 罗海军①
【 关键词 】 d 腹股沟斜疝 ;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 经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 术 g6
中图分类号 R5. 26 5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 8 0 4 — 2 6 4 6 0 (0 20 — 0 3 0
本次研究以 1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和 采用垫高臀部 ,使腹壁与大腿 成一水平或轻 微反 弓 4 。于脐下缘作 比较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及经腹股 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
股 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疙 男 5 例, 3 , 9 女 例 年龄 1 d I岁, 腔 , 8 I 内环 口 即闭合, 线结 同时 陷入皮—o放气 , F 拔除套管与器械 , 平均 4 岁, . 为传统组; 例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 伤 口用 “ 可贴 ”粘闭,脐 部小切 口皮下筋膜层缝 合一针。手术 5 8 6 创 其 中男 8 , 2 , 4例 女 例 年龄 1 . 2岁, 8~1 平均 4 岁。两组患儿性别、 时 间均 ( .± .m n . 7 1 2 5 ) 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后 都 不用 止痛 剂 ,1 后进 食,2 7 1 2h 4h 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5 P .) > o。
阴囊血肿及感染 ,1 例医源性 隐睾 ,腹腔镜组 无类似并发症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 ) P O 5,术后 随访 11 个月,两组均未见复发 。 0 ~8 结论 : 腔镜下疝 腹 囊高位结 扎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无明显增加手术 时间,且具 有创伤小 、安全可靠的特点 ,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 . ) P 00 ,见表 1 5 。
可加木香 ; 发热的患者加黄柏 、黄芩 ; 食积 患者加 山楂 ; 体虚 患 者减少大黄 的用量 ,适 当加沙参 、党参 嘲。 在 本次调查 中,2 8例单纯 性粘连性 肠梗 阻患者 通过 中西 医 验组 患者 的痊愈 时间也 比对照组患者的短。总之,中西医保 守治
①罗定市人民医院
8 6名患儿 均采 用气 管插 管全 麻 ,取平 卧 位,
广东 罗定 57 0 22 0
传 统 组平均 手术 时间为 ( .± .mn 1 5 4 )i,腹 腔 镜组 平均手术 8 7 时 间为 ( .± .mn 12 5 )i,两组经 统计 学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7 1
【 摘要 】 目的 : 观察腹腔镜下疝囊高位 结扎用于, 腹股 沟斜疝 的临床疗 效,探讨 该术式 的临床 应用价值。 J L 方法 : 选择 18 4 例腹股沟斜 疝患儿的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 中 6 例采用传统经腹 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编为传统组 ; 6 2 8 例采用腹腔镜下疝 囊高位 结扎术进行治疗,编为 腹腔镜组,对两组手术时间及 术后 复发率进行 比较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 : 腔镜组平均手术 时间为 (. ̄ .mn 腹 12 5 )i,传统组平均手术 时间为 ( .+ .rn 7 1 1 5 4 )i, 8 7 a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线袢 ,右手 持分离钳 固定线袢 ,左手退针,于同一穿刺点再 行 自 制穿 刺 钩针穿人腹 腔 的腹 膜 间隙内环 口的另一 半,同点进 入腹
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于 20 0 9年 6 - 01 月 2 1 年 腔钩 住线 袢,再 退针带 出线袢 于体外 ,剪 断线袢 形成 双线 ,对 3 月收治 的 1 例小 儿腹股 沟斜 疝患者。其 中 6 例采用传统 经腹 应两线 收紧双 重结 扎 ,同时将 残余 疝囊 内二 氧化 碳气 体挤入腹 4 8 2
一
1 m孔,作为观察孔 ,于脐左 侧 2 c 0m m作 一 5mm孔 ,作为
小儿腹股 沟斜 疝临床治疗 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 发率 ,旨 操作孔 , 作人 工气腹 ( m g 8 mH) 。于患侧 内环 口体表投 影处左 手 在评价腹腔镜下疝囊 高位 结扎的临床应 用价值,为今后的外科工 用 带线 自制穿 刺针 穿入 腹 腔 的腹 膜 间隙,两 线端 留体外 ,注 意 作提供指导依据 ,收 到了理想的成果 ,现报道如— 避 开精 索血管绕 内环 口 缝合 半 圈后 穿 出腹膜 进入 腹腔 形成一个
1 方法 . 2
即可下床活 动。 1 统计学处理 _ 3 本次研究全 部数据统一采用 S S 40软件 包进行统计 学分 P S 1.
1 . 传统 组 .1 2
6 名患儿 均采 用下 腹部 横纹 切 口 (o 2 2 m左 右 ) ,
找到疝囊 后于精索内前 方横断,横行夹闭近端疝囊作牵引,游离 析,计量数 据采用均数 ±标准差 ± 表示 ,计数 数据组间比较 疝囊 至颈处腹膜外脂肪上方约 I m止, c 随后在尽量高位钳夹疝囊, 采用 Fse确切概率检验法 , i r h 计量数据组 间比较采用两样本 检验, 使 其展开减少褶皱 ,继续牵引疝囊 ,用 7号线在钳夹近端 连续 s P O0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5 形结 扎疝囊 ,在缝扎线近端再次结 扎。对于嵌顿疝 ,于切开后首 2 结 果 先 还纳疝内容物 , 对于滑动 『 生斜疝 , 充分游离、 还纳后行疝囊重建 。 21 平均手术时间 . 1 . 腹 腔镜 组 .2 2
《 外 学 究 第1 中 医研 》 0 卷第8 总 6期 2 2 月 临厉 与实践 L c u n y s i n 期( 第1 )0 年3 0 1 i h a g u hi n j a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 沟斜疝疝 囊高位 结: 8 ! J 1  ̄ 分析 : J L4
邢专① 谢 永灿 ① 谭 彬 斯① 罗海军①
【 关键词 】 d 腹股沟斜疝 ;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 经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 术 g6
中图分类号 R5. 26 5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 8 0 4 — 2 6 4 6 0 (0 20 — 0 3 0
本次研究以 1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和 采用垫高臀部 ,使腹壁与大腿 成一水平或轻 微反 弓 4 。于脐下缘作 比较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及经腹股 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用于
股 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疙 男 5 例, 3 , 9 女 例 年龄 1 d I岁, 腔 , 8 I 内环 口 即闭合, 线结 同时 陷入皮—o放气 , F 拔除套管与器械 , 平均 4 岁, . 为传统组; 例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 伤 口用 “ 可贴 ”粘闭,脐 部小切 口皮下筋膜层缝 合一针。手术 5 8 6 创 其 中男 8 , 2 , 4例 女 例 年龄 1 . 2岁, 8~1 平均 4 岁。两组患儿性别、 时 间均 ( .± .m n . 7 1 2 5 ) 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后 都 不用 止痛 剂 ,1 后进 食,2 7 1 2h 4h 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5 P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