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今天带来的这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蚯蚓》。《动物》这个单元在小学阶段属于生命单元,之前刚刚学习过的《植物》部分正是生命单元初次亮相。《动物》单元的科学概念能够与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互相映证,给学生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几方面更深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而蚯蚓的知识能直接为五年级上《蚯蚓的选择》服务,这些都为今后生命单元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而在《动物》的单元内,各课时之间也是相互映证,知识呈螺旋形上升。《蚯蚓》这一课是《继寻访小动物》、《蜗牛》之后的第三个内容,关于蚯蚓的知识能够与之前学过的蜗牛的知识进行对比、整合,学能在这个过程中加深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同时课上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也会沿用到之后的课程中,为后继学习的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这堂课要达成的目标有:

科学概念上,学生能了解到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它们能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上,主要通过观察来清晰结构,用对比来探究蚯蚓和蜗牛的异同点;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养成观察时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以及热爱生命的情感。三、说重点难点:

本节课在知识上的重点就是了解蚯蚓的身体结构、生活方式,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其实还在学习知识之上。小学阶段三年级的主要任务就是锻炼养成学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我的设计重心就在于强调观察。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主要采用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蚯蚓宝宝的日记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然后用“引导-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而学生也通过哦亲身的观察、观察后的归纳总结,较直观地,以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本课的知识。

五、说教学用具

小铲子、纸袋子、放大镜、纸笔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说我对这节课怎么上的一些想法。

准备:

首先,课前布置好,学生在课后去观察蚯蚓、有能力的可以捕捉蚯蚓。有过这样的经验,学生就对蚯蚓有了初步的认识。当然,老师也要告知学生在捕捉时要小心不要弄伤小动物,同时自己也提前准备数条蚯蚓和小水碟。

引入:

这个基础上,一上课,就可以通过比较直接的问题来引入:你们发现蚯蚓宝宝家是住在哪里的?

学生能够轻松地回答,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整个过程用时很短。

学习新知

当学生回答了数个场所后,一般都能说出到垃圾堆、泥土里去找。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后,老师顺着蚯蚓的生活场所讲下去,出示蚯蚓宝宝的生活图片。介绍蚯蚓主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接下去要简单的介绍下蚯蚓的身体结构,为后面的观察做准备。教师提问:你们看到的蚯蚓,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忆蚯蚓外形特征,至少能说出细细长长这样的描述。听了描述以后,我还是在PPT上请出蚯蚓宝宝的生活图,给蚯蚓的身体标出口、环带、肛门三部分,身体上一节节的叫体节,而这些身体结构正是学生观察的重要内容。

身体结构介绍完成后,我还补充了关于蚯蚓吃什么食物的知识。我会提问:蚯蚓宝宝吃什么呀?让学生猜猜看,然后将答案显示出来。

上面这个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蚯蚓的习性和身体结构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有利于细致观察的展开。用时约5分钟。

观察结构

介绍完这些,我会说:看了这个蚯蚓宝宝的日记,你们想不想再来观察下自己手里的蚯蚓宝宝呢?

就这样过渡到观察阶段,三年级对观察的要求是细致观察、有目标、能使用工具、能记录。本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我在观察前声明这几个要求:

1. 四人小组合作,共同观察,轻声说话

2. 使用放大镜

3. 重点观察口、环带、肛门

4. 画出你的蚯蚓,标出口、环带、肛门

这个阶段的观察任务比较简单,但是作图用时比较大,大约10多分钟后可以结束。可以再稍微占用些时间给大家看看优秀的作图。

观察运动

请学生停止观察,问学生:蚯蚓没有脚,它们是怎么走路的?

学生会发言说出自己对蚯蚓运动方式的认识,但是比较模糊。简单介绍蚯蚓的运动是依靠刚毛之后,把时间还给学生。接下来依然要明确任务,再次展开观察。

1.观察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蚯蚓的刚毛(让学生思考怎么才能观察到)

3.观察蚯蚓在不同表面的爬行

结束后请一些学生说说观察到的结果,整个过程继续锻炼了学生观察的细致程度,用时约5分钟。

观察反应

联系之前研究蜗牛的经验,问学生:如果我们触碰蚯蚓或者它进到水里了,它会怎么样?学生能说出一些反应,但是比较杂乱。还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他们自己观察过,效果会更好。但是老师要再次明确任务,才能展开观察。

1.触碰蚯蚓口部

2.触碰蚯蚓身体中间

3.触碰蚯蚓肛门

4. 观察浸入水中的蚯蚓

5.轻轻触碰蚯蚓,不要伤害它

要强调第四点,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获得爱护小动物的心情

结束后请一些学生说说观察到的结果,归纳三个部分被碰到的反应和浸入水中的反应

这个阶段的观察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蚯蚓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用时约10分钟。

对比蜗牛,承上启下

这一课的知识与上一课的蜗牛是呈并列关系的,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则能够把学生对动物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层面。同时本课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都可以给后面的学习借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这里与蜗牛的联动是很教材很好的设计。

我考虑到3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我在让学生归纳两者的相同不同时,会给出一些

选项,让学生区分,然后再让他们自由发挥。这个活动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用时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预计在5分钟到10分钟之间。

爱护动物,课后布置

问问学生:对这些陪伴了我们一节课的蚯蚓宝宝,要怎么对待他们?

经过问答,引导学生明白在课后放生蚯蚓,爱护生命。七.说板书设计。

蚯蚓

蚯蚓的身体结构

蚯蚓的生活环境

蚯蚓的反应八、说教学反思

本科设计引导学生将获得的关于蚯蚓的各方面知识集中起来,进行比较、分析,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形成对蚯蚓的整体认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尽管整堂课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得出结论,对蚯蚓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弄明白,比如:蚯蚓吃什么?怎样繁殖等等。因此,我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学会养蚯蚓。自己解决不明白的问题。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写一篇简短的观察日记,记下蚯蚓的新发现、新感受,培养他们认真细致、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的直接兴趣。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和探究机会,让学生自行应用已有的知识获取知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观察实验目的,切实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主动的获取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