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蚯蚓教案

初中生物蚯蚓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蚯蚓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2. 掌握蚯蚓的运动和呼吸方式。
3. 理解蚯蚓对土壤改良和生态系统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蚯蚓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2. 蚯蚓的运动和呼吸方式。
教学难点:1. 蚯蚓的运动和呼吸方式的原理。
教学准备:1. 蚯蚓标本或活体蚯蚓。
2. 显微镜或其他观察工具。
3. 实验材料(如土壤、纸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标本或活体蚯蚓,让学生对蚯蚓有直观的认识。
2. 提问:你们对蚯蚓有什么了解?蚯蚓有什么特点?二、蚯蚓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15分钟)1. 讲解蚯蚓的形态特征,如身体结构、体色、体表特征等。
2. 讲解蚯蚓的生态习性,如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三、蚯蚓的运动和呼吸方式(15分钟)1. 讲解蚯蚓的运动方式,如肌肉收缩、刚毛辅助等。
2. 讲解蚯蚓的呼吸方式,如皮肤呼吸、湿润的体壁等。
四、实验操作(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运动情况,如在纸巾上、土壤中等。
2. 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蚯蚓的肌肉结构和呼吸孔。
五、蚯蚓对土壤改良和生态系统的作用(10分钟)1. 讲解蚯蚓对土壤改良的作用,如增加土壤通气性、改良土壤结构等。
2. 讲解蚯蚓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促进养分循环等。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蚯蚓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运动和呼吸方式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人类对蚯蚓的保护意义。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调查蚯蚓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了解蚯蚓的生态适应性。
2. 让学生参与蚯蚓保护活动,如蚯蚓养殖、蚯蚓栖息地保护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蚯蚓标本和活体蚯蚓,让学生对蚯蚓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学生掌握了蚯蚓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运动和呼吸方式等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大班《蚯蚓》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蚯蚓》科学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蚯蚓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2.了解蚯蚓在土壤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幼儿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真实蚯蚓若干。
2.玻璃容器若干。
3.土壤、饲料等物品。
4.小铲子、镊子等工具。
三、教学内容
1.引导思考: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幼儿思考:蚯蚓是哪种生物?它们
生活在哪里?有什么样的特征?
2.实验探究: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只玻璃容器和一些蚯蚓。
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蚯蚓的生活状态,如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进食情况等。
3.模拟环境:让幼儿模拟蚯蚓生活的环境,为蚯蚓提供适量的土壤和
食物,观察它们如何生活和移动。
4.小结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幼儿认识蚯蚓在土壤中的重要作用,如
促进土壤通风透气、促进土壤中物质的分解等。
四、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蚯蚓》科学活动,幼儿对蚯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自然生态系统有了更多的了解。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幼儿们在合作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增强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健康快乐成长。
以上是《蚯蚓》科学活动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探究中快乐成长!。
科学活动教学教案:蚯蚓

一、教案名称:探索蚯蚓的生活习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知道蚯蚓是如何生活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蚯蚓的生活习性。
2. 蚯蚓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蚯蚓的呼吸方式。
2.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蚯蚓标本或活体蚯蚓。
3. 观察蚯蚓生活的环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蚯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蚯蚓,激发学生对蚯蚓的好奇心。
2. 探究蚯蚓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观察蚯蚓标本或活体蚯蚓,引导学生了解蚯蚓的外观特征,如身体细长、有许多环节等。
让学生思考蚯蚓是如何运动的,它们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3. 蚯蚓的呼吸方式:讲解蚯蚓的呼吸方式,让学生明白蚯蚓是如何呼吸的。
4.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讲解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如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等。
5. 总结:通过问答或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蚯蚓生活习性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二、教案名称:蚯蚓的观察与记录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蚯蚓,并能用文字或图片记录蚯蚓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蚯蚓的外观特征。
2. 蚯蚓的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 蚯蚓的运动方式。
2. 蚯蚓的呼吸方式。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蚯蚓标本或活体蚯蚓。
3. 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蚯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蚯蚓,激发学生对蚯蚓的好奇心。
2. 观察蚯蚓:让学生观察蚯蚓标本或活体蚯蚓,引导学生了解蚯蚓的外观特征,如身体细长、有许多环节等。
让学生思考蚯蚓是如何运动的,它们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3. 记录蚯蚓的生活习性: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学生用文字或图片记录蚯蚓的生活习性,如运动方式、呼吸方式等。
4.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对蚯蚓生活习性的理解。
《蚯蚓》教案完整篇

《蚯蚓》教案篇12一、教学背景:蚯蚓是学生比较熟悉又陌生的小动物,在分类学上属于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整个身体柔软,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没有眼,但有感光细胞,运动方式为蠕动,主要靠身体内的环肌和纵肌交替收缩及刚毛的配合完成。
二、设计思想: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际上是一个连续过程,要做好这个实验,关键在于学生饲养好蚯蚓,并做好观察记录,因为教材旨在通过通过学生平时熟悉两种陆生动物(蚯蚓和家兔)为代表的观察和研究,来说明陆生动物是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环境的,因此,我们必须挖掘教材所蕴藏内涵和外延,以利于教学。
所以,本探究实验应该是从提前安排学生在校外采挖蚯蚓开始。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蚯蚓的饲养和观察,了解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2、概述环节动物特征;3、通过学生采集和饲养蚯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相适应的生物学概念;4、通过饲养蚯蚓,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蚯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运动、呼吸)2、难点:蚯蚓运动快慢比较实验、刚毛及粘液的作用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采集蚯蚓(强调学生外出采集蚯蚓时必须注意安全,以防事故发生);2、并要求给蚯蚓一个舒适安静的家,教师向学生介绍观虫器的制作方法(①取大小矿泉水瓶各一个,用剪刀剪去上半截;②将小矿泉水瓶置于大矿泉水瓶之中;③在矿泉水瓶内加一些土壤,注意土壤湿度)要求学生自制观虫器,写好观察笔记,(学生在家饲养蚯蚓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仔细观察的过程,但学生观察可能无序,作为教师就要提示学生注意观察顺序,并提醒学生真实填写好观察日记)3、观察内容由老师提示在观察饲养蚯蚓时注意以下问题:①你在什么地方采集到蚯蚓的?②土壤的水分、土质情况如何?③根据采集地点分析蚯蚓生活的环境怎样?④你观察到蚯蚓的活动时间如何?⑤蚯蚓吃的是什么?学生自我完成,回校上课进行交流。
《蚯蚓》教案完整篇

《蚯蚓》教案篇15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能运用多种方式大胆猜想和表达对蚯蚓的认识、3、初步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究、发现、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带领幼儿找蚯蚓并摄像: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猜想并记录;生活在泥土中的蚯蚓:蚯蚓的课件:放大镜,白纸,擦手布,记录纸;展板:我们的猜想、我们的问题、我们的发现。
活动过程一、回忆经验,引出问题和猜想1、看录像,回忆经验。
提问:上次我们到花坛边干什么、师:你找到蚯蚓了吗?在哪里找到的?我们来看看那天的录像。
、、(边看录像边讨论)2、介绍问题并猜想师:我们不但找了蚯蚓,还提出了许多问题、作出了一些猜想、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块展板、分别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猜想、我们的发现。
(分别出示并介绍三块展板,整个活动中提醒幼儿将问题、猜想及发现分类放到相应展板上。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问题?(将记录问题的纸片送到、、“我们的问题、、”展板上、师幼共同猜想。
如幼儿甲:蚯蚓和人一样有手、脚、眼睛吗?同伴1:我见过蚯蚓,没看到它有手有脚。
同伴2:我认为蚯蚓有脚,要不然它怎么走路)(此环节是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问的需要、同时通过共同猜想,引导孩子向同伴学习和带着问题去探究。
)二、自由观察,初步感知1、提出观察要求师:是不是像我们猜的这样呢?今天、我把蚯蚓请过来了、待会儿我们再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摸一摸,然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2、幼儿自由观察、议论、记录,验证猜想、教师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
师:请小朋友把你发现的用图画或标记记录在纸片上。
(幼儿有观察记录经验、这里的记录方式不做硬性规定、幼儿自主发挥。
)师:蚯蚓的身体长什么样的?摸摸它的身体有什么感觉?身体里有骨头吗?长了脚吗?师:仔细看看蚯蚓的身上有什么?(一圈一圈,一节一节的)它的嘴巴在哪里?(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和感知,这一环节我给予孩子充分观察和探索机会观察前提出要求。
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同时教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
《蚯蚓》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蚯蚓》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认识蚯蚓,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触摸、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具:蚯蚓标本、蚯蚓图片、视频播放设备、实验材料(如土壤、纸巾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安静的氛围。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蚯蚓标本,引导幼儿说出蚯蚓的外形特征。
2. 蚯蚓的认识: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蚯蚓如何运动、如何呼吸等。
3. 蚯蚓的观察:让幼儿触摸蚯蚓标本,观察蚯蚓在触摸时的反应。
4. 蚯蚓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如土壤、纸巾)中的活动情况。
5. 总结: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观察蚯蚓,记录蚯蚓的生活习性。
2. 环境创设:让幼儿参与制作蚯蚓主题的手工作品,装饰教室。
3. 蚯蚓的故事:讲述蚯蚓对土壤改良的作用,引导幼儿保护生态环境。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蚯蚓的认识程度,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家长参与程度和家园共育效果。
六、活动步骤1. 展示蚯蚓标本:向幼儿展示真实的蚯蚓标本,让幼儿观察蚯蚓的外观特征,如身体的长度、颜色、环带位置等。
2. 蚯蚓的生存环境: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蚯蚓生活的环境,如土壤、草地等,让幼儿了解蚯蚓是如何在地下生活的。
3. 蚯蚓的运动方式:讲解蚯蚓的运动方式,它是如何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来移动的,让幼儿了解蚯蚓的运动原理。
4. 蚯蚓的呼吸:介绍蚯蚓的呼吸方式,它是如何通过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理特点。
5. 蚯蚓的作用:讲解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它是如何帮助土壤改良、提高肥力的,让幼儿了解蚯蚓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蚯蚓》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蚯蚓》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二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认识蚯蚓,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探索蚯蚓对土壤的作用;3. 学习蚯蚓的分类和分布,了解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 通过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 引导学生了解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蚯蚓,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探索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难点: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规律;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蚯蚓模型、土壤样本、放大镜、教学PPT;学具:观察日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真实的蚯蚓,让学生亲身感受蚯蚓的生活环境。
2. 蚯蚓的认识:通过展示蚯蚓模型,引导学生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4. 蚯蚓的分类和分布:通过教学PPT,让学生了解蚯蚓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色笔在观察日记本上绘制蚯蚓的生活环境,加深学生对蚯蚓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蚯蚓的生活习性、特点;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蚯蚓的分类、分布;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蚯蚓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蚯蚓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帮助土壤松动,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同时,蚯蚓还可以分解有机物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蚯蚓,让学生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探索了蚯蚓对土壤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蚯蚓教案

初中生物蚯蚓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2. 观察和记录蚯蚓的行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1. 蚯蚓的外部特征;
2. 蚯蚓的生活环境;
3. 蚯蚓的取食习性;
4. 蚯蚓的运动方式;
5. 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或者户外环境进行观察实验;
2.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 蚯蚓模型或者真实的蚯蚓。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向学生展示蚯蚓的外部特征,并引入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2. 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蚯蚓的行为,记录蚯蚓的取食习性和运动方式。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蚯蚓对土壤的作用,探讨蚯蚓的生态作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并进行小结。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差异;
2. 联系课本知识,进一步探究蚯蚓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教学评价:
1. 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和深度;
3. 学生对生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1. 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2.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实践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蚯蚓》2篇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蚯蚓》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蚯蚓》精选2篇(一)教案:教学目的:1. 理解蚯蚓的根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 观察和描绘蚯蚓的外部构造;3. 探究蚯蚓的呼吸和排泄方式;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才能。
教学重点:1. 蚯蚓的根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 蚯蚓的外部构造;3. 蚯蚓的呼吸和排泄方式。
教学准备:1. 教具:蚯蚓搬运车、显微镜;2. 实物:活体蚯蚓、蚯蚓图片、蚯蚓生活环境〔土壤、叶子等〕;3. 实验器材:试管、蚯蚓粪便。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1. 利用蚯蚓搬运车,带着学生观察蚯蚓的搬运行为,引起学生兴趣;2. 引导学生考虑:为什么蚯蚓可以把泥土运来运去?蚯蚓有哪些特点和习性?步骤二:学习新知1. 展示蚯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绘蚯蚓的外部构造;2. 利用显微镜观察蚯蚓的细节构造,进一步理解蚯蚓的身体构造;3. 让学生观察和描绘蚯蚓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理解蚯蚓为什么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步骤三:进展实验1. 带着学生一起观察蚯蚓的呼吸方式,是否通过皮肤呼吸;2. 利用试管等器材搜集蚯蚓的粪便,并观察其排泄方式。
步骤四:总结回忆1. 让学生回忆所学内容,总结蚯蚓的根本特征、生活习性、呼吸和排泄方式;2.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考虑: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什么蚯蚓对土壤的改进很重要?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活体蚯蚓和实际观察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观察、描绘和实验,全面理解了蚯蚓的外部构造、生活习性、呼吸和排泄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通过总结回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和实验才能。
需要改进的是,在引入新课局部,可以参加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考虑,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蚯蚓》精选2篇(二)中班科学教案:《一篮蔬菜》教学目的:1. 可以识别蔬菜的种类。
2. 可以区分不同蔬菜的特点和特色。
3. 培养学生对蔬菜的兴趣和爱好。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分类才能。
《蚯蚓》教案(通用

《蚯蚓》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蚯蚓》这一课,该内容位于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态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掌握其生活习性。
2. 使学生认识到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蚯蚓的生态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蚯蚓实物或模型、显微镜、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尺子、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蚯蚓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10分钟)(1)通过PPT展示蚯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
(2)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观察蚯蚓,记录其形态结构特点。
(2)让学生思考蚯蚓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蚯蚓》2. 内容:(1)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2)蚯蚓的生活习性(3)蚯蚓的生态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
(2)谈谈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 答案:(1)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环状体节,具有刚毛;前端稍尖,后端稍圆。
(2)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讲解、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态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蚯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拓展延伸,如让学生了解其他环节动物的特点和生态作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蚯蚓》教案完整篇

《蚯蚓》教案篇1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蚯蚓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作用。
2.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蚯蚓的形态特征。
3.培养幼儿喜爱、爱护蚯蚓的情感。
活动准备:1.故事《谁松的土》多媒体课件。
2.有关蚯蚓的图片和视屏。
3.神秘的盒子,若干条活的蚯蚓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
手指游戏:叮叮噹噹。
二、欣赏故事《谁松的土》1.播放多媒体课件:故事《谁松的土》。
2.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蚯蚓的作用。
教师提问:小桃树怎么了?(不知道是谁帮它松的土)小桃树都见过哪些小动物?(观看课件:蝴蝶、蜜蜂、啄木鸟、小灰兔、大象)它是怎么说的?(谢谢你,是你帮我松的土吗?)小动物是怎么回答的?(我不会松土,我只会……)到底是谁帮小桃树松的土?(蚯蚓)3.教师:咦?小蚯蚓去哪了呢?(课件上没有小蚯蚓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小蚯蚓吧!可是小蚯蚓长什么样子?你们见过小蚯蚓吗?教师个别提问。
4.教师在平板电脑上显示蛇、蚯蚓、毛毛虫的真实图片,请幼儿上来圈一圈,哪个是蚯蚓。
(幼与电脑互动)我们把小蚯蚓找出来就知道它长什么样子了。
三认识小蚯蚓1.教师:听!这个盒子里有声音,是不是蚯蚓藏在里面跟我们捉迷藏呢?让我们把它打开。
(请一个小朋友用拳头捶开)2.教师:原来小蚯蚓真的藏在里面,那小蚯蚓长什么样?它有什么特征?它是怎么松土的?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探索。
(教师出示活的蚯蚓,请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教师适时引导。
)3.请幼儿说说蚯蚓的形态、特征。
(蚯蚓细细长长像蛇一样,头尖尾圆。
颜色是红色带点黑色、半透明的。
)4.蚯蚓是怎么走路的?(教师播放视频)请小朋友学一学。
5.蚯蚓它吃什么呢?是怎么松土的?(教师播放视频)请小朋友学一学。
6.蚯蚓的生活习性是怎么样的?(教师播放视频)四、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学蚯蚓爬,松土,吃东西。
教师:“你们看!在那边有一片花园,花园里的小花、小草都快长不动了。
泥土太硬了?我们一块去帮它们松松土好吗?”“你们的位置上有好多好吃的树叶,让我们爬回位置上去吃吧!”五、教师小结1.蚯蚓它生活在土壤中,它能够帮助植物松土,让植物快快长大。
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背景为了提高大班幼儿科学素养,提高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也为了引导幼儿树立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本次科学活动选择了蚯蚓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实践了解蚯蚓的习性、结构、功能、生长和繁殖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蚯蚓的结构、功能和积极作用;•能够认识蚯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能够通过实践,掌握观察、记录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思维意识。
3. 教学内容1.通过现场观察,让幼儿感受蚯蚓的体形和外观特征;2.了解蚯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3.认识蚯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4.了解蚯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作用;5.通过组织幼儿实践,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录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 教学过程4.1 导入1.班级活动前的准备•预先准备好蚯蚓、温水、盘子、土壤、吸管、卡片等教学器材;•在课前放置,等待幼儿的到来。
2.导入环节•教师将蚯蚓从泥土中取出,放在盘子上,让幼儿观察、摸索;•询问幼儿:这是什么?我们了解过它吗?为什么说它有用呢?4.2 正文1.观察蚯蚓•通过在盘子里放入温水,让蚯蚓“洗澡”,让幼儿观察蚯蚓缩起来的样子;•让幼儿用吸管让蚯蚓吸住,再松开吸管,让幼儿感受吸管在蚯蚓体内的感觉;•让幼儿用卡片轻轻挡住蚯蚓的头部,观察其反应。
2.活动探究•将蚯蚓放进准备好的土壤中,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询问幼儿:蚯蚓在干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3.合理记录•让幼儿用卡片在纸上勾画蚯蚓的形状;•让幼儿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蚯蚓的缩起来的形状),并进行简单总结。
4.3 结束•教师询问幼儿的感受和领悟;•教师做总结:蚯蚓具有重要的生态角色,我们要爱护自然、保护生命。
5. 教学反思这个活动对于大班幼儿启蒙科学教育非常有意义。
通过观察、实践、记录和反思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对自然的认知更加深入、全面,并且培养起其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
同时,教师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幼儿的兴趣和思考,这也是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重要环节。
《蚯蚓》教案完整篇

《蚯蚓》教案篇10活动目标阅读理解故事,感知蚯蚓视角里的世界。
会选择一篇日记重点阅读,用记录、交流等方式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初步分辨是非好坏,体会幽默诙谐的画面带来的乐趣与感动。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课前了解有关蚯蚓的知识;《蚯蚓的日记》电子版大图书(ppt,网上直接下载);《蚯蚓的日记》大图书分页布置在教室四周(网上下载,打印涂色);幼儿人手一份纸笔(纸片剪成小鸡心形状);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分享对蚯蚓的已有经验师:你知道蚯蚓吗?把你了解的关于蚯蚓的知识来和大家说一说!二、播放电子大图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1.观看电子大图书,记下一篇最有趣的日记。
师:有一条小蚯蚓,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把自己看到的、经历的或者想到的一些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他会记录哪些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蚯蚓的日记》吧!注意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记下一篇你觉得最有趣的日记!2.通过提问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你觉得哪一篇日记最有趣?记录了一件什么事?三、分散阅读用记录、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幼儿归纳并理解1.猜测蚯蚓记录日记时的心情。
师:蚯蚓的日记有趣又精彩,那你觉得蚯蚓在记录每一篇日记的时候心情都一样吗?有些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得意、难过、伤心、害怕、沮丧、担心……)2.幼儿分散阅读,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日记重点阅读并做好记录。
师:日记里到底记录了哪些高兴、得意的事,哪些难过、伤心的事呢?请大家仔细去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一篇你最喜欢的日记。
3.讨论记录的方法。
师:怎样记录才能让自己或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你记的,记录的是哪一篇日记呢?(引导幼儿讨论在记录时用最简便的方法:即记录日记的日期,记下自己的姓名或学号、标记等)4.出示记录统计表,汇总阅读后记录的情况。
师:我们用表情符号(微笑、难过)分别表示蚯蚓不同的心情,看看你阅读记录的那篇日记是蚯蚓开心的事还是难过的事,就贴到相应的表情符号后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蚯蚓》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蚯蚓》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详细内容为《蚯蚓》一节。
通过对蚯蚓的外形、生活习性、生态价值的介绍,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生物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蚯蚓模型、图片、视频、实验器材。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蚯蚓,让幼儿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
(2)引导幼儿讨论蚯蚓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蚯蚓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
(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价值。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蚯蚓为什么能在土壤中生活?”(2)教师引导幼儿分析、讨论,得出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观察盒、记录表等材料,让幼儿观察蚯蚓并进行记录。
(2)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描绘蚯蚓的外形特征。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蚯蚓》2. 内容:(1)蚯蚓的外形特征(2)蚯蚓的生活习性(3)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蚯蚓,描述其外形特征。
(2)思考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答案:(1)蚯蚓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环节,体表有刚毛。
(2)蚯蚓在自然界中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植物生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蚯蚓的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蚯蚓》教案设计

《蚯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身体的分段、环节、刚毛等。
(2)学生能够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如生活环境、运动方式、食性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蚯蚓的实物或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
(2)蚯蚓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
2、教学难点(1)蚯蚓的运动方式和刚毛的作用。
(2)理解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蚯蚓的实物、标本、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蚯蚓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小组讨论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在土壤中做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蚯蚓。
2、讲授新课(25 分钟)(1)蚯蚓的形态结构①展示蚯蚓的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提问:“蚯蚓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
②讲解蚯蚓身体的分段,指出蚯蚓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部、环带和尾部。
让学生观察环带的位置,提问:“环带在蚯蚓身体的什么部位?有什么作用?”③介绍蚯蚓的刚毛,让学生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感受刚毛的存在。
提问:“刚毛有什么作用?”(2)蚯蚓的生活习性①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思考蚯蚓的生活环境。
中班科学蚯蚓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蚯蚓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有趣的动物世界》第三节《蚯蚓》,详细内容包括: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蚯蚓的运动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蚯蚓的运动原理,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蚯蚓的运动原理。
教学重点: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蚯蚓模型、放大镜、实验器材。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蚯蚓,观察并记录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蚯蚓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蚯蚓的外形特征。
(2)教师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3)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蚯蚓的运动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用彩泥制作蚯蚓,加深对蚯蚓外形特征的认识。
(2)幼儿在画纸上描绘蚯蚓的生活环境,巩固对蚯蚓生活习性的理解。
4.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蚯蚓》2. 板书内容:蚯蚓的外形特征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蚯蚓的运动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蚯蚓,并描述其生活习性。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蚯蚓是长长的、圆柱形的,身体有很多环节。
它们生活在湿润的土壤里,可以帮助植物松土,让植物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蚯蚓还可以分解有机物,让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2. 拓展作业: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蚯蚓,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活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运动原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蚯蚓教案5篇

蚯蚓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蚯蚓教案5篇引导讨论的教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提供实例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蚯蚓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蚯蚓的教案6篇

中班蚯蚓的教案6篇中班蚯蚓的教案篇1设计背景中班幼儿活泼好动,为了激发或发现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和探索欲望,特别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课。
活动目标1.积极寻找蚯蚓,对蚯蚓充满好奇。
2.能细致地观察蚯蚓,清楚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3.了解蚯蚓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能细致地观察蚯蚓,清楚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了解蚯蚓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小铲子,小锄头等工具。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找找蚯蚓宝宝在哪里。
(1)提问:在哪里能找到蚯蚓?(2)幼儿分散寻找蚯蚓,并用小铲子,小锄头等工具挖一挖泥土,看看蚯蚓在哪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蚯蚓宝宝的样子。
(1)引导幼儿看一看:蚯蚓的身体像什么?身体的前后有什么?蚯蚓是怎样行走的?鼓励幼儿摸一摸:蚯蚓的身体摸上去有什么感觉?(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说说蚯蚓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蚯蚓宝宝的本领。
(1)提问:你知道蚯蚓宝宝有什么本领吗?(2)引导幼儿探究蚯蚓的本领。
如:请幼儿介绍寻找蚯蚓的办法,说说哪里比较容易找到蚯蚓;观察有蚯蚓的土壤和没有蚯蚓的土壤,发现分们的区别;做小实验,观察蚯蚓再生的本领。
(3)简单介绍蚯蚓的其它本领(蚯蚓能预报天气,粪便可做肥料等。
活动提示1.此活动宜在户外有较湿润土壤的地主进行.活动的难点在第三个步骤,教师可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蚯蚓的再生现象,并通过让幼儿比较有蚯蚓的`土壤和没有蚯蚓的土壤来加深感性认识。
2.将蚯蚓放在自然角饲养,引导幼儿自由观察,看看蚯蚓爱吃什么。
教学反思看得出,孩子们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特别喜欢上有关于科学常识的课,教室里时而出奇的安静,时而三五成群的议论纷纷,这是我喜欢的教学氛围!由于幼儿园没有适宜的土壤可以挖到蚯蚓,事先我就从家附近挖了一些蚯蚓带到班上,在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条,孩子们兴致极高的观看着这个有趣的小生命,他们也边看边说着自己观察到的发现,特别是我示范解剖蚯蚓的时候,幼儿都屏住呼吸认真的看着,虽然我也有些不忍把一条活蹦乱跳的蚯蚓弄得鲜血直流,但为了幼儿们能更好的理解蚯蚓的再生功能,也只有这样了。
初中蚯蚓教案

初中蚯蚓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和在土壤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
2. 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土壤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蚯蚓的呼吸方式。
2. 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蚯蚓标本、显微镜等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土壤中有什么生物吗?它们对土壤有什么作用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蚯蚓。
二、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10分钟)1. 教师展示蚯蚓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如身体细长、环带等。
2. 学生观察后,教师简要介绍蚯蚓的身体结构,如肌肉、神经系统等。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蚯蚓的横切片,了解其内部结构。
三、蚯蚓的生活习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如昼伏夜出、生活在潮湿土壤等。
2. 学生通过观察蚯蚓标本,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蚯蚓在生活中的适应策略。
四、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如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蚯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五、蚯蚓的呼吸方式(10分钟)1. 教师讲解蚯蚓的呼吸方式,如湿润的体表、体腔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蚯蚓的呼吸过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蚯蚓呼吸的特点。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蚯蚓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讲解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和在土壤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蚯蚓的日记》教案设计《蚯蚓的日记》是一本可爱,妙趣横生的书。
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蚯蚓男孩,蚯蚓男孩以日记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记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很能得到孩子的认同。
一、谈: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细细长长一条虫,天天躲在泥土中。
没手没脚爱劳动,钻来钻去把土松。
板书:蚯蚓出示图片:你知道蚯蚓的哪些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
小朋友们交流。
小结:蚯蚓生活在泥土里,最拿手的本领是钻地。
他吃土壤里的有机废物。
垃圾、树叶、纸片、果皮都是蚯蚓的食物,他白天躲起来。
晚上才出来。
二、读:语言描绘图画,共享快乐阅读(一)看扉页,读封面:带着好奇和兴趣阅读过渡: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条可爱的蚯蚓。
大家都叫他“蚯蚓小弟”。
1、出示部分扉页。
(1)瞧,图片中哪一位是蚯蚓小弟?(带红帽子的)(2)这些都是蚯蚓小弟的生活照。
(我和蜘蛛、蜘蛛为我做的、小时候的我和爸爸、我的第一条地道)你最喜欢他的哪张照片?为什么?大家交流。
(3)出示第一天上学的图片。
蚯蚓小弟渐渐长大,和我们一样上学了。
看,这是他第一天上学的照片,你找到蚯蚓小弟了吗?猜猜哪位是他的老师?2、介绍封面过渡:蚯蚓小弟在学校里还学会了一项了不起的本领。
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1)出示封面:睁大眼睛,仔细瞧一瞧,图中哪些地方特别有趣?大家交流。
(2)蚯蚓在干嘛?(3)观察蚯蚓写日记时的样子,他的桌子和凳子是什么?(4)看书名,你以前看过蚯蚓日记吗?猜猜里面会写些什么?指图小结:瞧,他头戴红帽子,瓶盖作凳子,蘑菇当桌子,用尾巴卷着铅笔在写日记呢?蚯蚓小弟非常细心,把每天发生的有趣的事记了下来。
他会写些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顺着小蚯蚓的笔迹去控一探它的世界吧!(二)读日记,学知识:感受阅读带来的知识之乐1.3月20日:看那,蚯蚓男孩在第一篇日记里就告诉了我们,妈妈告诉蚯蚓小弟要永远记住三件事,是什么呢?(1)出示图,家长范读,学生思考:蚯蚓妈妈为什么这样说?(2)大家讨论,指名回答。
地球给了我们需要的一切。
(地球给了我们)小结:地球是蚯蚓的家。
它给了蚯蚓食物、空气、泥土,还让蚯蚓在土壤中自由地活动。
蚯蚓妈妈让蚯蚓小弟牢牢记住:是地球给了我们一切,要学会感谢地球。
)我们钻地球的时候,也同时帮忙照顾了地球。
(蚯蚓钻地道的时候,就是在松土,让土里职务根能更好的吸收养分,所以帮忙照顾了地球。
)小朋友们,注意观察小蚯蚓的表情,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填空:小蚯蚓()地钻地道,虽然很累,但是他想:()。
绝对不要在爸爸吃报纸的时候烦他。
看图,爸爸吃报纸的时候,可认真了,还发出()的声音,这会儿可不能烦他,否则就要生气了!小结:蚯蚓小弟多懂事呀,牢牢记住妈妈的话,不打扰爸爸工作。
板书:懂事刚才,我们用眼睛观察画面,用大脑想象画面,读懂了第一则日记。
这就是读绘本的方法。
2、3月29日:猜一猜,他和好朋友蜘蛛在干嘛?看到蚯蚓半个身子都在泥土里了,蜘蛛在想什么呢?蜘蛛学会钻地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孩子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加上自己的想象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阅读的快乐)3、4月1日蚯蚓没办法倒立走路。
(仔细观察蚯蚓倒立在半空中的表情,他张大嘴巴在喊什么?再看看旁边的小甲虫和蜘蛛的表情,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句式练习:蚯蚓()地喊()。
甲虫想()。
蜘蛛想()(1)看那,这么大一个铁锹,发生了什么事?(2)蚯蚓一家子在干嘛呢?看来,钓鱼季对他们来说太危险了,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人类手中的鱼饵,难怪他们要躲得更深呢!他们一家子可真聪明!以下是绘本的文字内容,括号里是家长要和孩子交流的问题:4月4日钓鱼季从今天开始。
我们全都钻到更深的地方。
4月10日下了整晚的雨,地下湿透了。
我们一整天都待在人行道上。
跳房子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游戏。
4月15日今天我忘记带午餐,肚子实在太饿了,只好吃回家功课。
老师叫我写十次“我以后不吃回家功课”。
写完以后,我把那张纸也吃了。
(仔细观察,蚯蚓的午餐是什么?他们吃得开心吗?我为什么把那张纸也吃了?)4月20日今天我偷偷靠近公园里的一些小孩,他们没听到我来了。
我在他们面前扭来扭去,他们大声尖叫。
我就爱看他们这个样子。
(小蚯蚓的表情可得意了,像是一个小男孩的恶作剧)4、5月1日过渡:让我们来看看5月1日那天发生了什么事?(1)出示画面,家长范读。
爷爷教过我们,礼貌非常重要。
所以今天我对遇到的第一只蚂蚁说“早安”。
队伍里还有六百只蚂蚁。
我在那里站了一整天。
(学生表演)(2)交流:这一天,我们的蚯蚓小弟一站就是整整一天,他都干了什么?(向蚂蚁打招呼。
)为什么要向蚂蚁打招呼?板书:有礼貌怎样打招呼?(出示:早安,指导用开心的语气来读。
(3)演一演:请一学生做蚯蚓小弟,向两组小蚂蚁打招呼。
(上台表演给予奖励)追问:你一口气向这么多小蚂蚁打招呼,感觉怎样?(累、渴)这支队伍里的小蚂蚁不只这么多,有600只呢,相当于我们学校一、二年级全部学生那么多人。
你觉得蚯蚓小弟一个一个打招呼,问到最后一只蚂蚁时已经怎样了?指名读“早安”(筋疲力尽)600只蚂蚁,蚯蚓小弟一个一个都打过招呼,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蚯蚓?你能不能帮蚯蚓想个省力的好办法?(蚂蚁们,大家早上好!)看来蚯蚓小弟没我们小朋友聪明,他就傻傻地站了一天,真是累极了。
不过。
他回家后,还是把这件事写成了日记。
(4)小结:看,我们用眼又用脑,再读懂了一篇日记。
5月15日今天我和蜘蛛吵架。
他跟我说有脚才算酷,然后他就跑了,我追不上他。
也许他说得没错。
(小蚯蚓有点沮丧)5月16日我逗蜘蛛笑,他笑得太厉害了,结果从树上掉下来。
(学生猜测蚯蚓此时会想什么?)(谁说一定要有脚呢?)5月28日(1)出示画面,范读。
昨晚我去参加学校的舞会。
把头向前摆,把头向后摆。
扭扭身体转个圈,我们只能这样跳。
(学生模仿蚯蚓跳舞)学生观察:这则日记有趣在哪里?学生交流。
(2)表演:学蚯蚓小弟跳舞。
(上台表演给予奖励)追问:为什么蚯蚓还能这样做?(没手没脚)(3)小结:蚯蚓们跳起舞来多开心呀。
6月15日我姐姐觉得自己美极了!我告诉她,不管花多少时间照镜子,她的脸永远长得跟她的屁股一个样。
蜘蛛觉得这真的很好笑。
妈妈可不这么想。
(小男孩的心理表露无遗)7月4日我长大以后想要当秘密情报员。
蜘蛛说我得非常小心,因为总统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踩到我。
“这个工作很危险,”我告诉他,“但是总得有人去做。
”(小蚯蚓有自己的梦想,也很勇敢)5、7月28日(1)范读:作为一条蚯蚓,有三件事情我不喜欢:(孩子思考:想想为什么不喜欢?)不能吃口香糖。
(没有牙齿。
)不能养狗。
(狗那么大,蚯蚓那么小,一不小心,狗就会把蚯蚓踩死了。
)功课那么多。
(《钻地史》、《土壤的演变》、《我的排便日记》、《骑士爬行史》、《堆肥》,这么多功课要学,怪不得蚯蚓小弟不喜欢。
(引导孩子观察蚯蚓的表情和动作,加上自己的想象理解日记内容,了解蚯蚓的相关知识。
)(2)大家交流。
(3)追问:蚯蚓小弟在学校里学得怎样呢?出示成绩单页面,家长读。
哪门功课学得最好?(劳动)板书:爱劳动让我们来听听蚯蚓老师对它的评价。
读小结:原来蚯蚓小弟不仅爱劳动,他还努力学习,想出更好的办法完成功课。
6、7月29日过渡:作为蚯蚓,小弟很自豪,他得意地告诉我们:他有三大好处。
(1)出示画面,范读。
孩子观察,想一想:为什么有三大好处?(2)指名交流:永远不必看牙医。
(没有牙齿。
)永远不必因拖着泥巴进屋而被骂。
(一身泥巴回家,说明自己勤劳。
)永远不必洗澡。
(生活在泥土中,跟洗澡没关系。
)8月1日作为一条蚯蚓,也有不好过的时候。
我们身体很小,有时大家甚至忘了我们在这里。
然而,就像妈妈常说的那样,地球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存家长:我们一起想告诉蚯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存在。
7、封底小蚯蚓在6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有一种被偷看的感觉……”谁在偷看呀?其实就是读者了,所以读到这里会发现原来偷看的是我们呀!哈哈哈……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总结:刚才我们用观察加想象的方法读懂了蚯蚓小弟的日记,了解了蚯蚓的许多知识。
我们看绘本时一定要用眼睛看,用大脑想,才能找到有趣的地方哦。
(三)解问题,聊故事:感受阅读带来的知识之乐看了小蚯蚓的日记,我们就更了解他了。
为了想看看谁是他真正的朋友!小蚯蚓为我们准备了一些问题:1.小蚯蚓有脚吗?他是怎么走路的?2.小蚯蚓的吃什么?3.为什么下雨天会在人行道上看到许多蚯蚓?4.蚯蚓也喜欢恶作剧吗?5.对蚯蚓来说最可怕的噩梦是什么?6.作为蚯蚓最大的三个好处是什么?7.这位蚯蚓男孩的梦想是什么?最后,问你们看了《蚯蚓的日记》,你有什么相对蚯蚓说的?(四)帮蚯蚓完成日记,感受阅读带来的助人之乐同学们,蚯蚓的生活实在是太有趣了,为了感谢你们的回答?蚯蚓男孩还想给我们看一些他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1.出示环衬上的图片(生活照片)2.小蚯蚓只拍了照片,要是我们帮他在照片下面写上文字来介绍,完成日记,他会很开心,谁愿意帮他这个忙?那么就赶紧行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照片,加上文字,赶紧行动哦!3.展示作品,交流小结:合上书本,我们还意犹未尽。
原来,阅读可以带给我们这么多快乐。
《蚯蚓的日记》这本书让我们了解蚯蚓的生活,还让我们明白,日记还可以配上画,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小朋友们,我建议,只你们也拿一本本子,像蚯蚓一样创作出精彩的日记画。
到学期结束时,你的这本日记画也可以成为精美的绘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