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摘要】:美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与美国19世纪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浪潮急需大批专业人才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美国拥有了大批量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制度。经过多年发展,研究生培养的规则规范、方法程序等也在不断完善,形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独特的模式和特点,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存在绘画艺术治疗的影子。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绘画艺术治疗理论在中国大陆得到介绍,并被尝试作为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辅助手段。本世纪该疗法的应用逐渐扩展到对智残儿童的帮助、大学生抑郁症的治疗及学校的心理咨询中等。研究者近年来对其作用机制的介绍日益增加,该项技术的传播媒介也愈加多样。
【关键词】:美国; 研究生教育; 发展历程; 特点
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日益增多,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截至2007年,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了150万人,培养规模仅次于美国。然而,研究生培养数量的发展与培养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完全成正比。教育部提出要根据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需要,对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别设计与质量标准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非常发达,素以水平高、要求严、竞争激烈而闻名于世,研究其发展历程及特点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制能够有所启示,具有借鉴意义。
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1. 研究生教育的初始阶段
1826年哈佛学院首设研究生课程,这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开端。1847年耶鲁学院又第一次授予博士学位。但这个时期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还很小,在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也缺乏科研与学术上的探讨,只是在本科的基础上增加了某些课程设置。本科教育仍然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
2. 改革德国模式,创立研究生院制度
1861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对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促进了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形成。1810年,洪堡在德国创建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原则,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并成为当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仿效的榜样。但美国在移植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时没有一味生搬硬套,它学习了德国大学培养研究生的严谨科学的态度和治学原则,同时又摒弃了德国纯理论式的探索,使之适应了本国的需要。
3. 二战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强有力地刺激了美国国防、科技、教育的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二战前,美国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大多属于科学理论的研究,很少联系工程实际。随着战争的进行和需要,一系列的国防科研项目在高等学校取得研究突破,使得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科学理论和成果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培养高层次的科技后备力量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高等学校具有解决重大课题的高水平和高能力,因此学校在接受更多研究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经费,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逐渐成为研究的主题。
4. 全面改革时期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与前苏联空间竞赛中的失利,使其认识到了忽略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严重性。美国当时的科技之所以落后于苏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过去只重视搞单一学科的基础研究,而许多新的科学技术成就都是多学科交叉和多种科学与技术综合的结果。为了在争霸世界中重新取得主动权,迅速改变在教育上落后于苏联的局面,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国防教育法》,向研究生提供无息贷款和发放国防奖学金。从60年代开始,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上居世界首位,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防教育法》是美国战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立法依据,是当代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 教育、科技向生产的加速转化时期
二战后的初期,美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以国家的国防科研计划为主,从航空领域起步的。但大学雄厚的基础理论与科研人才储备逐渐被大公司大企业看到,他们在研究生教育上的投入便越来越多。相应地,市场经济的需求和行业的兴衰也就影响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动向。80年代末以来“教育——科技——生产”相结合进程的加快及协调发展是美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与科技政策。政府加强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指导,研究生教育成为了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源泉。研究生教育目标与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所需的教育及科研经费就能得到国家强有力的支持。
二、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1. 研究生教育规模全球最大,研究生教育非常普及,已逐步脱离精英教育阶段,实行宽进严出。入学的基本要求是本科学历和一定程度的英语水平,攻读博士则增加了对高水平研究成果和工作经历的要求。但入学后狠抓课程学习综合考试(终结性考试)和论文开题答辩两个关键环节,实行严格的淘汰制,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2. 重视基础课程教学,重视科研。美国的科学研究中心主要设在大学,大学是获得科研经费的主要机构。往往一个学科招收研究生的规模是和它获得的科研课题经费的数量成正比的。这样就从经费上保证了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一体性。与本科教育培养优良劳动力的目标不同,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目标一开
始就定位在培养高层次创造型人才上。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更是定位于培养从事科研、教育和学术事业的精英和骨干上。美国首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培养模式既强调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和理论性,更强调其应用性和功利性。因此对于研究生培养尤其是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科基础训练以及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深厚积累,并将科研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认为基础牢固,学科方法熟练,才有可能从事高深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从而达到较高的成就。围绕这一目标,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均开设有大量的课程。除主干必修课外,还有范围较广的选修课程。
3. 集体培养和个人指导相结合,重视学科师资的集体力量对研究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这是公认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在培养研究生机制上的一个重要区别。研究生入学后除一位指导教师外,还有4-6人由本学科师资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对其修读的课程、研究方向的确定、综合考试以及最后的论文答辩,进行指导、咨询、组织和把关。指导教师、指导委员会以及任课教师等人的作用,均对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发生直接的指导作用。这种发挥团队优势的模式与“师傅带徒弟”式的一对一模式相比,无疑有其突出的优点。
4.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研究生有极大的主动空间是美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其主旨是保护和鼓励学生的研究兴趣,使研究工作能够建立在个人主动性之上。一般并不强行指定每个学生具体的研究方向,而是鼓励学生在本学科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现实条件来确定研究方向。指导委员会人选也常常是由学生向指导老师提名,或与指导教师商定。学生在选课方面也有很大的自主权。
5. 培养目标鲜明,政府、企业、研究生教育关系日益密切。美国高等教育的全球战略有它鲜明的政治目标、经济目标乃至军事目标,通过高等教育,要使研究生成为具有政治头脑、外交头脑、经济头脑、人文素养高的创新型人才。强调研究生培养要与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在技术领域和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得到大学的支持,从而将研究经费不断投入学校,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吴新悦. 在借鉴经验中发展---浅谈中美研究生教育之机制[J]. 当代教育论坛, 2008,(02).
[2] 穆南. 探讨中美研究生教学差异及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01).
[3] 徐存真. 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 中国电子教育,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