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早读手册(下册)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❺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1年,日本占领香 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所有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 内。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 界抗日人士名单,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在牢狱里,他写下了
这首诗。
❻难点探究。
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写解放区和沦陷区,具体有哪些对比?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说,写沦陷区的是消极的;写解放 区的是积极的。前后形成明显的对比。
《艾青谈诗》等。
余光中,台湾诗人。1928年出生于Biblioteka Baidu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主要 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 《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❺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创作于1938年 11 月,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
祖国正遭受着日寇铁蹄的践踏。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
②从选取的形象上说,写沦陷区,用的是“冷”“憔
悴”“苦水”等词,一片凄凉景象。写解放区用的是“爱”“希 望”“太阳”“春”等词语,反映出“温暖”“明朗”“蓬勃生 春”的景象,前后形成对比。 ③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更好
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爱和恨。
❼主题解说。
在这首抒情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
⑤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⑥蓬勃:繁荣;旺盛。 ⑦苏生:苏醒,重新焕发生机。 ⑧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 位低微的人。
❹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中国现代象征
派的代表诗人,对中国新诗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成名作是《雨巷》,他因这部作品赢得了“雨巷诗人” 的称号。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 月》等。
❸词语积累。 ①嘶哑:声音沙哑。 ②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③悲愤:悲痛愤怒。 ④激怒:刺激使发怒。 ⑤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被破坏。
❹作家作品。
艾青 (1910 - 1996)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 1932年因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被捕入狱,在狱中写的长诗《大堰河 —— 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1936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代 表作还有诗集《北方》《归来的歌》《黎明的通知》等,论文集有
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辛酸和对祖国、对人民执着的爱。
②诗人写乡愁,却为什么又写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由诗人表达出来后却实现了 物化,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即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
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而是投身于具体的对象上,
这也是诗人写诗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这种方法可以取得 很好的艺术效果,增强诗作的感染力。
❽写作鉴赏。
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 《乡愁》一诗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国家园的思念的?这样写的 好处是什么? 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把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寄托在“邮票”“船
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的事物中,生动形象,把抽象的
情感具体化,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激起了读者的共鸣。
【技法点睛】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首先找出本体和喻体, 然后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人物怎样的感情。即:比喻修辞 +物的特点(人的感情)。
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以及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期盼。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❶生难字。 熏 黑(xūn) . 干瘪 (biě) . 胚 芽(pēi) . 迷惘 (wǎnɡ) . 隧 洞(suì ) . 勒 (lēi) . 笑涡 (wō) . 淤 滩(yū) . 蜗 行(wō) . 簇 新(cù ) . 绯 红(fēi) . 驳 船(bó ) .
2.我用残损的手掌
❶生难字。 荇藻 (xì nɡ zǎo) .. 蓬蒿 (pé nɡ hāo) .. 憔悴 (qiá o cuì ) .. 锦幛 (zhà nɡ) . 掠 过(lü è ) . 蝼蚁 (lóu yǐ) .. 灰烬 (jì n) . 蘸 着(zhà n) . 堤 上(dī) .
❷多音字、形近字。
❻难点探究。
①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一词形容
鸟儿的歌喉?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给 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 焦灼与感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
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字眼,就不能使
早读手册
下册
1.诗两首
❶生难字。 嘶哑 (sī yǎ) .. 吹刮 (ɡuā) . 狭窄 (zhǎi) . 腐 烂(fǔ) . 汹涌 (xiōnɡ yǒnɡ) .. 喉咙 (hó u ló nɡ) ..
❷多音字、形近字。
(jiān)空间 间 n)间隔 (jià (jiǎ)假如 假 )假期 (jià 嘶(sī)嘶哑 撕(sī)撕裂
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 “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刻骨的恨,他写 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乡愁》写于1972年,作为一位离开大陆多年的当代诗人,
余光中同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样,内心深处无时不涌动着浓
浓的思乡情,于是,他将这种深情化作了这首浅易质朴而韵味 无穷的《乡愁》。
(jiā)夹带 夹 (jiá )夹衣 o)曝光 (bà 曝 (pù )曝晒 蒿(hāo)蓬蒿 篙(ɡāo)竹篙
❸词语积累。 ①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②荇藻: 荇菜水藻, 是水生草本植物, 多浮在水面上或生于水中。 ③彻骨:透到骨头里,比喻程度极深。 ④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❼主题解说。
《我爱这土地》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 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 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 《乡愁》这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的 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 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