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古镇的开发及客家文化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第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和龙泉驿区委区政府投资3.4亿,对东山客家文化区最典型的代表洛带古镇进行了恢复性建设。根据同济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专家对古镇核心保护区的详细规划,这次对洛带进行的全面的恢复性的整治,强调了对传统人文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希望形成既有历史感又能适应现代生活与旅游需要的新型古镇。经验告诉我们,文化变成产业、民俗文化进行商业运作,最容易被发现和发掘、最容易保留和复原的往往是民俗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而文化的内涵和灵魂却容易变味甚至丧失———对于民俗文化的商业开发很容易使文化只剩下皮毛而失去它鲜活的灵魂和精彩的内涵。而一种独特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它的灵魂和内涵才能为它提供不竭的内在支撑,让它焕发出永恒的魅力。古镇的存在也一样,它也有对自己的文化发展和生存的社会生态方面的要求,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文化规模。所以,古镇开发不仅要通过商业运作表现古镇本身的文化魅力,通过文化的表现收取经济的效益,而且为了古镇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现在最紧迫的是还要加大力气保护和培育古镇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的大环境。要使古镇文化的源头
永不枯竭,就要商业化运作与保护原生态的农村文化并重,要有意识地扶持、保护、培育古镇周边农村的原生态文化,使古镇附近的农村与古镇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共同发展。洛带古镇独特的优势在于,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客家古镇,而是一个具有广阔的客家文化带作为支撑的文化古镇,总面积
600多平方公里的东山区域内,都分
布着文化保留完好的客家村落。东山客家派衍于岭南,播迁扎根于四川,由此形成的客家文化,融历史上古往今来的多种文化为一体,自成一格,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东山客家文化。根据龙泉驿区文史工作者多年艰苦细致的调查,已知东山客家文化的旅游资源有以下几类:
文物资源。包括东山客家入川前和入川后的所有重要历史遗迹与遗物,包括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踪迹和遗物。文物中的第一类是遗迹,它们以客家建筑为代表,兼及与各姓氏创业有关的地名、墓址和聚落地等,其中一部分至今保持较好的遗迹,可以成为对外开放和接待的重点。建筑遗迹有寺庙、会馆、祠堂、祖屋、典型民居、村落、作坊、商号、桥梁等。现已查明的这类典型建筑洛带镇有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巫氏
四川是中国大陆客家人口最多的五大省区之一,在西部省份中位居第一,总人数约250万,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移民的后裔。聚居在横亘于成都东郊和东北郊至龙泉山脉间的成都东山区域内的客家人,学术界称他们为“东山客家"。东山客家是四川客家两大聚居区中最大的一个,该聚居区包括了今天成都近郊的五区二县约40个乡镇,总人数约150万。东山客家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距离成都20公里的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洛带古镇。
四川省情
20068期
客家文化和建筑艺术的融合体现了洛带古镇一种
独特的移民记忆和聚落文化。
专题研究
SpecialReport
・文化产业・
刘蓬春
洛带古镇的开发及客家文化的保护
2006年第8期
四川省情
大夫第等。第二类是具有代表性的大姓入川始祖墓和墓群遗迹,已知的典型墓葬有龙潭乡鹤林村张氏祖茔和万兴乡公平村的叶氏祖墓群等。另外还有遗物,在东山农村中广泛保留的客家人各个时期的生产、交通的工具、生活用具、家具、服饰、祭祀器皿、谱牒、碑刻、楹联、字画和文书档案等,数量极其丰富,特色非常鲜明。
民俗资源。不仅是洛带镇,在整个东山地区农村中都保留完好的客家人的婚丧嫁娶、岁时节庆、宗教祭祀、民俗庙会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娱活动、民间文艺如民歌、民乐、民间舞蹈、民间文学,以及民间工艺品等,都有着客家文化鲜明的特色。客家民俗中最为著名的是龙舞,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宣传。饮食文化方面,客家人辗转迁徙,艰苦创业,虽然对于饮食不讲究精细奢华,但是也不乏像红油麻辣鸡块、油烫烟熏鹅、姜汁鸡那样的名菜和酸辣水粉那样的风味小吃。主要以“粗、杂、素”为特点的客家饮食非常符合现代营养学和城市人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民间工艺品方面,草编、糖画、面塑、石雕、纸扎等,有不少是世代相传的工艺,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远近闻名。另外,语言是一个民系和一种文化的重要标志。“宁卖祖宗田,不失祖宗言"的祖训,使东山地区的客家人保留着完好的客家语言。这种方言对于当地与海外华裔的交流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语言学的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有这些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不论是文物资源,还是民俗资源,都是广泛存在于整个东山客家文化的自然村落里的,都是在农村自然存在、完好保留、鲜活灵动、保持着原初的生命力的客家文化,都是与东山地区的客家人世代相伴、血肉相连的生活
方式和生活内容。是东山地区广大农村的文化大背景和活水般的文化源泉,滋养了洛带古镇客家文化鲜活的魅力和长久的生存能力。所以,洛带古镇与整个东山地区是一个血肉相连、不
可分割的文化整体,对洛带古镇的开发和保护就必须注重对整个东山地区客家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要加强对洛带周边农村客家聚居区乃至整个东山客家文化区的保护和适度开发,要使洛带古镇不成为文化孤岛,就不要孤立古镇,更不要因为商业开发而扼杀古镇。要重视对古镇周边地区农村客家文化的保护,使整个东山地区的客家乡镇成为洛带古镇不竭的文化源泉,使古镇的开发效益扩大,影响附近客家乡村对客家文化的积极保护。洛带周边的40个客家乡镇和至今遗存的老屋、坟墓、碑刻等客家遗物,都不能轻视,他们是客家文化的重要遗迹和证明。除了洛带的文化大公园和博物馆式的集中展示和游玩区对客家文化特色的表现以外,广大农村的自然村落和庭院才是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的载体,它们应当是接待旅游者的重要据点。
一个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就是要尽量不破坏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的原始环境。对于洛带古镇的保护和开发,除了复原古镇建筑等要素外,还要重视对整个东山地区客家文化精华的发掘、表现、发扬和保护,这是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对整个东山地区客家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客家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宣传。从客家人的发展和迁徙奋斗的历史可以看出,客家文化的内涵就是客家人的开拓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坚持精神。在发扬和保持这些精神的时候,不盲目崇拜别人的文化,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保护自己文化的根,对于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的爱护和坚持固守,同时又与不同的文化和睦共处,互相学习;由于不同文化的和平共处与融合,共建了巴蜀文明。利用客家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建设和谐社会,既要重视客家文化的经济价值,更应该重视其建设精神文明方面的价值。我们要提倡
艰苦奋斗,克服拜物教的影响,巩固社会稳定和治安;提倡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稳步进入小康;靠劳动,不是靠运气,脚踏实地地进行脱贫致富和小康建设。
其次,客家方言是客家文化的标签、是乡土地域的名片,是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客家话的传承和保护。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还要极力提倡年轻人学说客家话,传承客家话。
第三,除了利用“客属恳亲会”和2005年10月在洛带举行的“民俗文化节”广交朋友、广泛宣传东山客家文化外,还要与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的福建长汀建立更加紧密的经常性的经济、文化联系。
当然,对客家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并不意味着专家或者政府有资格有权利要求当地居民按照旅游发展的要求来进行文化选择和生存方式的选择、有权要求他们为了旅游的发展做出牺牲、永远处于落后的或他们已经不愿意保持的生活状态。旅游开发地的居民有文化选择和生活方式选择的自由,但是,当地居民和政府也有提倡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自由。当地政府和业界专家也有宣传文化、提倡和唤醒当地群众珍惜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传统文化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权利。真正的文化精神、优秀的民风民俗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不会过时的,而且还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显露出它恒久的魅力和巨大的价值。
古镇之古,古镇之吸引人,就在于它保留了古老的传统文化。所以,在对古镇的开发和保护中,为了使古镇的文化保持深厚的土壤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就不仅要重视对古镇本身的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还要重视对城镇周边农村的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使古镇附近的农村成为城镇的外延,使古镇独特的文化享有不竭的源泉和延伸余地,享有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前景。
专题研究
SpecialReport
・文化产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