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光的路线课例分析
学生分析:学生能想到安装电灯、点蜡烛等增加光源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形不成“光源”的概念。不容易发现光的路线是直线这样的问题。
教材分析: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认真的观察,找到问题的原因。选择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部分建筑物采光不足的原因,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探究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平面镜的反光作用。●知道物体反光能力的强弱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光的传播教学课件;镜子,铝板,纸板,凸透镜等。
2、小组准备:模拟建筑物(纸箱),电筒,弯管吸管;镜子,铝板,纸板等。教学过程:
一、模拟实验:建筑物采光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谈话:医院的长通道为什么会出现采光问题?
[目标点评:设置疑问,引发争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先大胆的根据自身经验猜测,在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探究是自身的发展过程,是自己教会了自己。]
教学说明:再次提出研究问题,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猜想。学生可能提出:因为医院的通道不能通过阳光;建筑物挡住了光线等。
2、实验探究光传播的路线
(1)演示实验:我们需要哪些材料来做模拟实验?
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纸箱做建筑物,手电筒做光源,探究部分建筑物内部采光不足的原因。
(2)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光照不到建筑物的内部?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教学说明:这一环节希望学生能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光传播的路线,思考影子形成的原理。
(3)学生实验:我们用弯管吸管能看见日光灯吗?为什么?
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利用弯管吸管观察日光灯,通过这一小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3、阅读资料
(1)谈话:通过弯管不能看见日光灯,说明了光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教学说明:日光灯不能透过弯管进入我们的眼睛,说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2)知识链接:阅读课文第17页;课件演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教学说明: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利用课件直观地演示光直线的传播的现象,了解古人怎样研究和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
[目标点评:通过实验、观察、逻辑推理和判断初步对实验现象加以解释。注意到学生提出的各种想法。尝试解释现象是学习的重要阶段,通过在认识,揭示现象的本质。]
二、问题解决
1、谈话:光是直线传播的,能不能让光改变方向?怎样才能解决采光问题?
教学说明:学生应该有使用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经验,但是可能没有思考过光的传播这个问题。提出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就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2、实验探究:我们能利用手中的镜子,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任意一个地方吗?利用其他材料能不能呢?
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利用镜子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定某一个方位,让每一组学生利用镜子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到指定的地方。在使用镜子之后,再利用文具盒等身边常见的材料再次实验。
3、拓展研究:各种材料反光性能有什么不同?
教学说明:师生利用材料超市里提供的各种粗糙程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材料,依次进行反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各种材料的反光特点。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材料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材料颜色越浅,反光能力越强;什么颜色的材料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有哪些发现?把我们的发现记录到记录本上。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中的发现,并记录到记录本上,是科学探究学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标点评:通过讨论、实验、查阅资料、思辨等深入的探究,完成学习目标。这是思想的升华,一定要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
三、拓展学习
1、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说明:在获得结论之后,需要引导学生把获得的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交流生活中的光反射现象,将本节课学习到的光的反射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反映了我们科学学习的成果。
2、作业:请课后收集和查阅有关光传播的资料。
教学说明:收集查阅资料是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自主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仅有知识的获得,有过程的体验,更有方法的习练。
教学反思:
1、本课重点放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认真地参与观察研究、有所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科学教育使他们朝着自行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方向发展。当然,这节课不可能解决、甚至涉及到我们需要考虑的一切问题,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研究。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案做了改动,一方面是考虑到当时的教学气氛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备课不充分。一些知识学生已经有所了解,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对于学生到底对现象将会有什么样的解释准备的不足,没有及时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2、教学目标的完成。基本上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同时存在学生关键性问题没有抓住,没有适时引导得出结论,按教案上课灵活性差的不足。
3、组织教学方面。课堂教学组织较好,有部分学生由于教师问题的设置没有积极思考。今后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深挖教材,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
教学点评:
本课创设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学习情景,进行了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学习方案,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思维有深度,能用多种形式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操作规范熟练,教学方法多样,评价及时到位,有利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