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青霉素G钾盐水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I 2+2Na 2S 2O 3
2HCl
NaOH
实验十六 青霉素G 钾盐水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一、实验目的
1. 初步了解用化学动力学测定药物稳定性的方法;
2. 掌握恒温加速实验预测药物制剂贮存期或有效期的方法(经典恒温法)。
二、实验原理
青霉素G 钾盐在水中迅速破坏,残余未被破坏的青霉素G 钾盐可用碘量法测定。即先经碱处理,生成青霉酸,后者可被碘氧化,过量的碘则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回滴。反应方程式如下:
随着青霉素G 钾盐溶液放置时间的增长,主药分解越来越多,残余未破坏的青霉素G 钾盐越来越少,故碘液消耗量也相应减少,根据碘液消耗量(mL 数)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得到一条直线,表明青霉素G 钾盐溶液的破坏为一级反应,因为这个反应与pH 有关,故实际上是一个伪一级反应。
一级反应的速度方程式如下:
设C 为t 时间尚未分解的青霉素G 钾的浓度;Co 为初浓度;K 为反应速度常数;则
三、实验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青霉素G 钾盐约70mg ,置100mL 容量瓶中,用pH4的缓冲液(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定容,将此容量瓶置恒温水浴中,立即用5mL 移液管移取该溶液2份,每份
8HI
5mL,分别置于两个碘量瓶中(一份为检品,另一份为空白),并同时以该时刻为零时刻记录取样时间,以后每隔一定时间取样一次,方法和数量同上。
每次取样后,立即按下法进行含量测定:
向盛有5mL检液的碘量瓶中(为检品)加入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5mL,放置15分钟,使充分反应后,加入1mol/L的盐酸溶液5mL,醋酸缓冲液(pH4.5)10mL,摇匀,精密加入0.01mol/L碘液10mL,在暗处放置15分钟,立即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回滴,以淀粉液为指示剂,至蓝色消失,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量记录为b。
向盛有5mL检液的另一个碘量瓶中(为空白)加pH4.5醋酸缓冲溶液10mL,精密加入0.01mol/L碘液10mL,放置1分钟,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回滴,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量记录为a。“a-b”即为实际消耗碘液量。
实验温度选择30℃、35℃、40℃、45℃四个温度,取样时间应视温度而定,温度高,取样间隔宜短,一般实验温度为30℃,两次取样间隔60分钟;实验温度为35℃,间隔时间30分钟;实验温度40℃,间隔时间20分钟;实验温度45℃,间隔时间为15分钟。
四.实验数据处理:
1.将实验所得a、b、a-b数据,按实验温度及取样时间填入下列各表中,并用回归法计算出各温度lg(a-b)对t作图的直线斜率m,进一步求出各温度的反应速度常数K值,再计算出t0.5、t0.9。
在一级反应中t0.5、t0.9与反应速度常数的关系是:
2.根据Arrhenius方程
以lgK对1/T回归可求得lgA及-E/2.303R的值。将T= 298代入上式,即可求得室温(25℃)时的K值,再计算得室温(25℃)时t0.5及t0.9。
3.数据记录
表中m为lg(a-b)对t作图的直线斜率,K该温度下的反应速度常数,lgK为反应速度常数的对数,t0.5为药物在该温度下的半衰期,T为实验温度(绝对温度K),1/T为该温度的倒数。
实验温度30℃取样时间(min)0901******** a(mL)
b(mL)
a-b(mL)
lg(a-b)
m= K= lgK= t0.5= T= 1/T=
实验温度35℃取样时间(min)060120180240 a(mL)
b(mL)
A-b(mL)
lg(a-b)
m= K= lgK= t0.5= T= 1/T=
实验温度40℃取样时间(min)020406080 a(mL)
b(mL)
A-b(mL)
lg(a-b)
m= K= lgK= t0.5= T= 1/T=
实验温度45℃取样时间(min)015304560 a(mL)
b(mL)
a-b(mL)
lg(a-b)
m= K= lgK=
t0.5= T= 1/T=
五、思考题:
1.经典恒温法的实验目的与应用范围?理论依据?
2.经典恒温法的实验步骤?
3.青霉素G钾盐水溶液稳定性的测定结果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