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文言文共91页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课件

复习要点
理解各类词的活用特点, 掌握其活用规律。
特殊句式
定义
文言文中一些句子的语序 、结构与现代汉语不同, 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
分类
分为倒装句、判断句、省 略句、被动句和其他特殊 句式。
复习要点
掌握各种特殊句式的特点 和判断方法,理解其在古 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古今异义
定义
复习要点
指文言词语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不 同意义和用法。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
尽量使用原文的词汇和句式,力 求表达准确、流畅。
意译
在直译无法准确表达原文意思时 ,通过补充、调整词汇和句式来 确保原文意思的准确性。
留、换、补、删四法则
01
02
03
04
留
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物名 、地名等,不进行翻译。
换
将原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句式 换成现代汉语的词汇、句式。
真题解析与指导
对历年真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和解题思路,同 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对比分析
将学生练习的模拟试题与历年真题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学生在文言文 学习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通过对文言文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艺术特色和写
作技巧。
掌握文言文写作的基本结构
1 2 3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结构
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 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要求。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如判断句 、被动句、倒装句等,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理 解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使文章更加自然 流畅。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复习板块儿
2018- 03 - 23
黄丹丹
Contents
目录
文言实词
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用、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
文言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文言文断句、翻译及文意理解
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文意理解
1 文言实词
知识点一:文字
(三)省略句: 1 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 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 曷、胡、恶、安) 2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3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如:“唯利是图”等。 4 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五)定语后置: 1 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 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 ……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 2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五、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 ① 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 外连横而斗诸侯。 ③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 ① 会盟而谋弱秦。 ②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3、名词的使动用法。例: ① 步余马于兰皋兮 。六、意动用法 1、形容词意动。例:乐琴书以消忧。 2、名词意动。例:侣鱼虾而友麋鹿。 七、为动用法 1、动词为动。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 2、名词为动。例: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018- 03 - 23
黄丹丹
Contents
目录
文言实词
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用、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
文言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文言文断句、翻译及文意理解
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文意理解
1 文言实词
知识点一:文字
(三)省略句: 1 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 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 曷、胡、恶、安) 2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3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如:“唯利是图”等。 4 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五)定语后置: 1 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 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 ……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 2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五、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 ① 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 外连横而斗诸侯。 ③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 ① 会盟而谋弱秦。 ②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3、名词的使动用法。例: ① 步余马于兰皋兮 。六、意动用法 1、形容词意动。例:乐琴书以消忧。 2、名词意动。例:侣鱼虾而友麋鹿。 七、为动用法 1、动词为动。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 2、名词为动。例: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文言文阅读(共61张精美ppt)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设误角度二:以今释古
考生掌握实词如果不够牢固,往往用今义去理解古义,造成以今释古的现象。出题 者也常借用以今释古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这种设误角度多针对古今异义 词而言。 (2007年江西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催科与抚字,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济:补益 . B.如是而后赋可完 完:结束 . C.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请 . D.比岁蠲,比岁免 比岁:连年
.
. . 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 . .
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
.
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
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 “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
..
【解析】B项中的“完”,今义就是“结束”,但古汉语中此义极少见,而且将此义代入 原句之后文意不能贯通。此处明显是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实词,句中应为“缴清”之意。 在原文语境中我们会发现“完”有“赋”与之搭配,是说“像这样催缴之后赋税才能缴 清,然而缴清赋税之后老百姓就有十分之七八的人死了”,这样文意才能贯通。由于D项 “比”作“挨着、连着”解,考生不熟悉,所以D项成了最大干扰项。其实在《促织》中 有“纳比笼中”,在《核舟记》中有“其两膝相比者”,其中的“比”均为“挨着、连 着”。可见平时的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解题指津】进行代入辨别。即将词义代入原句,看是否合乎情理,上下文意是否通顺, 比较鉴别其与现代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如果能找出更为恰当的词义替代,即可初步判 断此词义不正确。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 PPT

文言文解题指导
文 一、重翻译,找差别,语意要连贯
言
断
句 步
二、看发语词和语气词
骤
及
方 三、注意对仗,结构常相对
法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 训练强化 • 学生完成断句题
文言文解题指导 考题二 文化常识
理解文化常识类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近年 出现的新题型。这类实词, 含义比较固定,涉及面 较广。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特长或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4 .行文思路——纺锤结构
头
开头:主要是对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
(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
尾
细, 中 间
主体:主要介绍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
迹(这部分内容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记述。阅读 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 )
粗
结尾:结局(病.老.死)一般为对传主的
解题步骤:
2. 审查题干: 按题干要求回到原文有针对性 的再读具体内容,寻找依据。
逐题解答
文言文解题指导
考题一:断 句
怎么做?
文言文解题指导
窍门1:重翻译,找差别,语意要连贯
断句本质是翻译题
窍门2:看发语词和语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句; 首的发语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
高考文言文复习及训练
xx中学 xxx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特征并明确考点 2.掌握文言文复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3.通过专项训练获得正确的做题方法
文言文复习指导(怎么出题?)
1.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特点:
(1)选材稳定,均为人物传记。
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2.1.1 文言文阅读

D宦.者孙二傅人舍杀身之取”,义是,另死外后寻谥找为两忠个定相。貌太类似子宦被者迫的至人金杀营掉,孙;二傅是随据往原文,却,“受误 关闭
到 伤B 太守子门之者人劝”并阻非,他宦表者示而身是为“争太斗子”中傅杀,应死誓宦死者跟的从“都太人子”。;后被金人召去,
死于北廷。
解析 答案
专题一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专题一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专题一
-5-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自我体验
一、(2015·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4 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 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 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 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 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 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 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基础。首先要结合前后语境,大致把握文段的意思,然后根据实词、虚词 关闭
断D 开。
解析 答案
专题一
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自我体验
-17-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 冠礼后才起的。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 PPT课件 (9份打包)4

解析:第一步,根据积累,初步判断。调动平时积累的文化 常识,很容易判定A、C两项正确。第二步,联系推断,排疑 解难。此题可联系选文内容,判定疑难项B和D的正误。文中 显示:刘伯温考中了进士,按照古代的选官制度,当然就会 被任命,因此“除”应是“任命”的意思,而不是“征召” 之意;做官有廉直声誉,当然会被主管部门“征召”。故可 确定B项错误。 答案:B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
A.至顺: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 年法,国君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B.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义相同,均 为“征召”的意思。 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一。此处 刘基为辞受丞相一职而拜。 D.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 “卒”,刘基属于大夫阶层。
皇帝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个人大概比杨宪还要器量 狭小浅薄。”皇帝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回答说:“就譬如驾 车,我担心他会把车辕给毁坏。”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 都出事被杀。 洪武三年任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封爵为诚意伯。第二年 赐他告老还乡。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料事如神。到此时 回到山林隐居,只是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八年,刘 基病重,过了一个月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
跟踪检测 点击此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 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 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 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 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 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 课件(共19张PPT)

[考卷分析]
题号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年度
卷别
2019 2018 2017 2019 2018 2017 2019 2018 2017 2019 2018 2017
全国新课标卷Ⅰ、Ⅱ、 Ⅲ
全国新课标卷Ⅰ、Ⅱ、 Ⅲ
全国新课标卷Ⅰ、Ⅱ、 Ⅲ
全国新课标卷Ⅰ、Ⅱ、 Ⅲ
题干及考点 题干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 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二、读懂传记五步骤
第一步 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初读后,应大致上厘清文本的层次。史传类文言文的行文思路有一定的
模式,在结构方面也相对稳定,大多按时间顺序记叙传主的一生。其一般结构
模式见上文“厘清脉络,锁定时间节点”。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史传主体部分,一般记叙传主一生中重要的事迹。这些事迹主要是为了 突出传主的功德,表现传主的某些品格。而命题者命制的分析综合题,恰恰就 是针对传主的生平事迹、功德品格的。因此,我们可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对这 些事迹及与事迹有关的内容做记号,加深印象。(怎样圈点勾画,全凭个人习 惯。如用单斜线和双斜线在字句间切分事迹的层次,用问号标示疑难处,用叹 号标示关键处。还可在词句下用小三角、小圆圈、波浪线、直线勾画,标示 人名、时间、事件中心词以及直接或间接评价人物的关键词等。)在勾画传 主的事迹时,我们可以将分析综合题各选项看一看,相互比对,想一想:各选项 分别是针对什么事迹设置的?从事迹中解读出的传主功德品格与自己的体 会是否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文言传记阅读三要点 阅读文言人物传记类文本时,可以根据传人记事的特点从以下三点入手解读: 第一点 厘清脉络,锁定时间节点 人物传记有基本的规范:开头对传主作简单介绍,如姓名、字号、籍贯、官职
高中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 趁程途: ❖ 赶路 ❖ 保揣: ❖ 保重 ❖ 扶持: ❖ 留意 ❖ 栖迟: ❖ 留恋,迷恋
《报任安书》
实词
❖ 曩者:
❖ 箠楚:
❖ 从前
❖ 杖刑
❖ 望:
❖ 威约:
❖ 怨恨,抱怨
❖ 威力之约
❖ 不相师:
❖ 定计于鲜:
❖ 不效法您,不遵从您的意见 ❖ 态度鲜明
❖ 阙然:
❖ 圜墙:
❖ 这里指时间隔了很久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 颜色: ❖ 脸色 ❖ 形容: ❖ 形体容貌 ❖ 高举: ❖ 指行为高出世俗
是以见放 圣人不凝滞于物
被动句
自令放为 被动句;宾前
身之察察 定后
翻译
❖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 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埃。怎么能用洁白的 身体,去蒙受污浊的外物的玷污呢?
特殊句式
❖ 与蝼蚁何以异 ❖ 固主上所戏弄 ❖ 幽于圜墙之中 ❖ 拘于羑里 ❖ 屈原放逐 ❖ 重为乡党所笑
宾语前置 被动句
翻译
❖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译:信中情意恳切,好像是抱怨我不效法您(遵 从您的意见行事),反而听信了世俗之人的话。 ❖ 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译:请允许我略加陈述固执鄙陋的意见,时间隔 了很久还没有回信,希望您不要责怪。 ❖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译:假使我被法办遭杀戮,如同众多的牛身上失 去一毛,同死去一只蝼蛄、蚂蚁有什么不同呢?
名作动,上朝 名作状
翻译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译:老婆婆,是去世的祖母的女仆,喂养了两代 人,过世的母亲对待她很好。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文言专项复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 若能以吴越之从与中国抗衡 很、大 (副词)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余叩所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非常
1、缘故 (名词)
所以 2、表原因的虚词 3、用来,靠它来 绝境
表示因果关系
的关联词
与外界隔绝
没有出路
词语
古义
更不必说 处处 思想意识 的活动 鱼和肉
函谷关以西
词语
古义
虽、尽管; 然,尽管如此
今义
例句
虽然 故事
用于让步复句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 的关联词 梯,必取宋
真实的或虚构的 有人物有情节的 事情
先例、 旧事 面向南而坐, 即称帝 1、可爱 2、值得同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南面 可怜 中间
于是
南边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规律一: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 列、偏正、修饰关系,其中一个名词 活用为动词
1、晋军 函岭,秦军氾南。 2、大楚兴,陈胜 王。 3、何以王 齐国,子万民乎?
(3)词义转移。 涕——古:指眼泪, 今:指鼻涕; 偷——古: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 今:偷窃。
(4)词义弱化 怨——古:仇恨、怀恨, 今: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强化 恨——古:表示遗憾、不满意, 今:表示仇恨、怀恨之意。 (6)感情色彩变化 卑鄙——古: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没有贬义, 今: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7)名称说法改变 目——眼睛 寡——少
3、迭韵通假,即借字和本字韵母相同,声母相近。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再如:信—伸 还—旋 齐—剂
判断是否是通假字要特别注意:
1、通假有固定,不能随意与某个音同音近字通假,
非常
1、缘故 (名词)
所以 2、表原因的虚词 3、用来,靠它来 绝境
表示因果关系
的关联词
与外界隔绝
没有出路
词语
古义
更不必说 处处 思想意识 的活动 鱼和肉
函谷关以西
词语
古义
虽、尽管; 然,尽管如此
今义
例句
虽然 故事
用于让步复句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 的关联词 梯,必取宋
真实的或虚构的 有人物有情节的 事情
先例、 旧事 面向南而坐, 即称帝 1、可爱 2、值得同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南面 可怜 中间
于是
南边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规律一: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 列、偏正、修饰关系,其中一个名词 活用为动词
1、晋军 函岭,秦军氾南。 2、大楚兴,陈胜 王。 3、何以王 齐国,子万民乎?
(3)词义转移。 涕——古:指眼泪, 今:指鼻涕; 偷——古: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 今:偷窃。
(4)词义弱化 怨——古:仇恨、怀恨, 今: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强化 恨——古:表示遗憾、不满意, 今:表示仇恨、怀恨之意。 (6)感情色彩变化 卑鄙——古: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没有贬义, 今: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7)名称说法改变 目——眼睛 寡——少
3、迭韵通假,即借字和本字韵母相同,声母相近。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再如:信—伸 还—旋 齐—剂
判断是否是通假字要特别注意:
1、通假有固定,不能随意与某个音同音近字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