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精选2篇)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精选2篇)八班级下册《生物进化的缘由》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通过模拟爱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缘由。
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育模拟探究力量【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通过模拟爱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缘由1、阅读教材第58页,思索回答下列问题:①桦尺蠖是不是自己会转变体色?②在其次次考察时,从前发现的大多数的浅色桦尺蠖哪里去了?③深色的桦尺蠖为什么会多起来,成了常见类型?2、阅读教材第59--61页,思索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爱护色?爱护色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学习任务二: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阅读教材第62-63页,思索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生物进化的缘由,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究,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小组沟通:模拟探究爱护色的形成过程。
(一)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施方案(五)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探究试验回答后面的争论题。
5、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量,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那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并没有计算的那么多,而是自然界里各种的数量在肯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请举例说明。
《生物进化的原因》 导学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
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学习重点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的原因。
三、学习难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
四、知识回顾1、什么是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生物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物种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2、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五、新课导入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那么,这些生物是如何从原始的简单生物逐渐进化成如今复杂多样的形态的呢?生物进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六、知识讲解(一)达尔文与自然选择学说1、达尔文的环球考察达尔文在 1831 年至 1836 年期间,乘坐“贝格尔号”军舰进行了环球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他观察到了大量的生物现象,收集了丰富的生物标本和资料。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生物要为争夺食物和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3)遗传和变异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不利。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二)人工选择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和培育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2、实例例如,人们选育出高产奶牛、瘦肉型猪、金鱼等品种。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遗传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变异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2、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环境的改变会对生物产生选择作用,促使生物向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七、课堂练习1、以下哪种现象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A 长颈鹿的脖子越来越长B 恐龙灭绝C 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数量增多D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2、下列关于人工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进行选择B 经过人工选择形成的生物新品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C 人工选择可以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D 人工选择的结果是创造了生物新品种八、课后拓展1、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生物进化的实例。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导学案

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保护色形成的原因。
三、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
四、自然选择学说的实质
1.进化的基础:遗传和变异
2.进化的动力:环境的变化
3.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
教学
反思
设
计
理
念
通过分析桦尺蛾种群的变化历程,总结得出生物进化的原因,列举其它例子,适时提出保护色的概念。然后结合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目标:1.通过材料分析和案例研究,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理解并掌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原理。
3、通过模拟实验理解保护色的形成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推论,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自然选择的学习,让学生对生物的进化树树立正确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品质。
重
点
、
难
点
重点:分析总结生物进化的原因
难点:透彻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实质
教
学
方
5分钟
组织组长记忆不明问题,统一意见。
处理课题,加强巩固
巩固训练提升能力
小结反思提升素养
5分钟
10分钟
1分钟
训练单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出要求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学生先自己作答,然后回答。
学生完成训练单,不明白的问题各组内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议。
小组内小结,汇报知识网络。
板书
设计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案例分析
生物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授课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让学生掌握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生物进化的机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遗传变化。
2.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基因流和基因漂变等。
3.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4. 遗传变异:生物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5. 基因流和基因漂变:影响生物进化速度和方向的遗传机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及其机制。
2. 教学难点: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及其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进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意义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讲解:介绍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及其机制。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进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生物进化的意义和影响。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理解。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某一生物的进化原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物进化概念和原因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进化案例的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进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科普展览,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直观理解。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满意度。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
3树立环保意识,尊重客观事实。
重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者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2.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5、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本62页,思考下列问题:1、1.促使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由浅色向深色进化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要使浅色桦尺蠖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有可能吗? 应该怎样做?3.如果桦尺蠖没有出现深色的变异类型,百年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深色桦尺蠖的出现对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二)模拟实验(分组游戏):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要求:1、每个小组准备彩色卡纸一张,代表生物生存的环境,各种颜色的小纸片各十张,代表各种颜色的某种猎物。
2、小组选一位同学做记录,其他同学每人扮演几次捕食者,每个捕食者捕食完后记录一次,(三)了解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思想(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四)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阅读课本70--71页,解决下列问题:1、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达尔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样的?2、什么样的生物个体容易生存下来?什么样的生物个体容易被淘汰?3、看图29,试着说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4、总结:什么是自然选择?三、达标测试1.从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实例,可以知道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A. 人工选择B. 天敌的影响C. 环境的改变D. 温度的改变2.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是()A. 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B. 变异所造成的C. 条件反射D. 自然选择的结果3.人工选择所以能培育出新的品种来,自然选择所以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D、人和自然选择的力量4.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A.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形成了鹿的颈有长有短B.由于食物的不同导致了鹿的颈有长有短C.具有长颈变异的鹿生存的机会多,后代也就多D.长期伸长脖子够高出的树叶造成的5、下列不属于保护色对生物的作用的是()A一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B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C有利于躲避敌害D有利于捕食猎物6、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产生了可遗传的有利变异B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C产生了不可遗传的有利变异D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8、自然界总生物,通过激烈的斗争,生存下来,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的原因》 导学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4、能够分析和解释生物进化的实例。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2、难点(1)理解自然选择如何导致生物的进化。
(2)运用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现象。
三、知识回顾1、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四、新课导入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鲸鱼,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
那么,这些生物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种类和差异?这就涉及到生物的进化。
五、知识讲解1、生物进化的证据(1)化石证据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例如,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简单、低等;越晚近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复杂、高等。
(2)比较解剖学证据对不同生物的同源器官(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在结构和发育上的相似性,从而证明这些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3)胚胎学证据不同生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相似的阶段,这表明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
(4)分子生物学证据通过对不同生物的 DNA 和蛋白质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2、生物进化的历程(1)从简单到复杂原始生命是单细胞生物,后来逐渐进化出多细胞生物,生物体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2)从低等到高等例如,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植物从藻类逐渐进化到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从水生到陆生最初的生物生活在水中,后来逐渐适应陆地环境,进化出能够在陆地生活的生物。
3、自然选择学说(1)过度繁殖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为了获取食物、空间等资源,以及躲避敌害,会发生生存斗争。
《生物的进化导学案》

《生物的进化》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了解进化的证据和机制,以及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意义。
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2. 什么是进化?你对生物进化有什么了解?二、观点诠释1. 什么是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代际间遗传变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的种群、新的物种和新的群落的过程。
2. 进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包括遗传变异、选择压力和适应性。
3. 进化的驱动力是什么?自然选择和性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三、证据和机制1. 什么是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物化石、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证据。
2. 进化的机制有哪些?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和隔离机制等。
四、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进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基础。
3. 什么是适应性?适应性是指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
五、教室练习1. 请同砚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为什么在自然环境中,种群的适应性会逐渐提高?2. 请同砚们思考:进化是一种渐进的过程还是突变的过程?为什么?六、教室总结1. 请同砚们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生物的进化是如何发生的?2. 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性是什么?七、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进化论的历史和主要观点。
2. 请同砚们思考:人类的进化史是怎样的?我们人类与其他物种的进化有何不同?八、课后作业1. 请同砚们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小结,包括进化的观点、证据和机制,以及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生物的进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主题:生物进化的原因
目标:
1. 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
3.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
1.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2. 生物进化的原因;
3. 生物进化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变化的思考,引出生物进化的话题。
二、讲解:
1. 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产生适应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变化,最终形成新的物种的过程。
2.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主要有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基因突变等。
解释这些原因是如何促使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三、实例解析:
通过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如达尔文的雀儿喜,摩尔加博士的蛾子实验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并让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五、总结:
总结生物进化的原因,并强调生物进化在生物多样性和生存竞争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找出身边生物的一些特点和变化,思考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七、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作业进行评阅,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延伸: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和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以上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3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doc

7. 3. 3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习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习过程】()预习检测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对或者都是十分有利的。
2.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 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o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实例1.阅读教材P62,回答下列问题(1)浅色桦尺蟆的后代为什么会出现黑色桦尺蟆?黑色桦尺蟆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2)黑色桦尺蟆的数量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而浅色桦尺蟆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3)请你试着解释桦尺蟆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4)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蟆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2.阅读教材P63雷鸟体色的变化,思考(1)什么是保护色?你知道哪些生物具有保护色?(2)动物的保护色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学习任务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材中的探究实验2.通过本实验,你能解释动物保护色形成的过程吗?3.通过本实验,你能简单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吗?【学习任务三】自然选择学说阅读教材P65,回答下列问题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请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形成过程3.棉铃虫是一种害虫,刚开始用农药碰洒时,效果很好,但随时间的推移,再用相同的农药碰洒到棉花上对棉铃虫的效果却明显降低了。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习目标】1、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3、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找出答案(一)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快速阅读教材第62~65页,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大多数桦尺蛾的体色是色,只有少数是色,这些深色桦尺蛾是浅色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的。
1950年科学家再次来这里考察时,这里的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而色桦尺蛾却成了少数。
2、引起曼彻斯特两种桦尺蠖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者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4、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和实施计划:①准备布料及100张颜色各异的小纸片。
②5、6人一组并推举组长。
③展开布料,放上纸片。
④组长监督,其他同学“捕食”。
⑤“捕食者”每转向桌子一次,选一张小纸片。
剩下25张小纸片时停止。
⑥统计幸存纸片的数目。
⑦假设“幸存者”都产3个后代,且体色与自己相同,取相应备用小纸片。
⑧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充分混合,重复上面第4—7步。
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然选择快速阅读教材第65~66页,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
生物进化的原因 (导学案)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第一部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第二部分:课堂环节一、情景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物种的产生和老物种的灭绝。
这是为什么呢?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1: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自主阅读教材P62、63,思考以下问题:①1850年,大多数桦尺蛾的体色是;1950年,大多数桦尺蛾的体色是。
②是什么原因让桦尺蛾在100年内由浅色居多变为深色居多?③浅色桦尺蛾群体中有深色个体出现,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什么现象?浅色的桦尺蛾是被煤烟熏黑,变成深色的桦尺蛾吗?④请你试着分析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学习任务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积极参与小游戏,分析实验数据,思考以下问题:①从数据中你可知道哪种颜色的纸片“幸存者”最多?这说明什么呢?②体色与背景颜色,被捕食机会越小;体色与背景颜色差异越大,被捕食机会。
经过捕食者多代选择以后,只剩下体色与背景颜色,这种体色就是。
说明:适者,不适者,对生物进行选择的是。
③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吗?结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与有关,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的个体更易生存下来,一代一代下去,就逐渐形成了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
小结: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才能生存和繁衍学习任务3:自然选择》自主阅读课本P65、66,独立思考以下问题:①大多数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如果没有天敌,即使繁殖速度不是很快的动物,也会在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后代,,这样的现象称为过度繁殖。
过度繁殖会带来什么问题?②生物生存的空间和所需的食物是有限的。
为了生存,生物之间会出现什么现象?③生存斗争总有胜败,什么类型的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取胜?这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什么关系?④你能总结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吗?小结: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____ 生存下来,________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的进化导学案》

《生物的进化》导学案一、导入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也是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演化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将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化的证据和进化的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基本观点;2. 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及其重要性;3. 理解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基本观点;2.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生物地理学和分子生物学;3. 进化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
四、进修重点1. 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基本观点;2. 进化的证据及其重要性;3. 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的影响。
五、进修方法1. 听课:认真听讲,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2. 讨论:与同砚讨论进修内容,共同探讨问题;3. 实验:进行相关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加深理解。
六、进修过程1. 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基本观点(15分钟)- 什么是生物进化?- 进化是如何发生的?- 进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 进化的证据及其重要性(20分钟)- 化石记录:化石如何证明生物进化?- 比较解剖学:不同物种的相似性和差别性如何说明进化?- 生物地理学:生物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如何支持进化论?- 分子生物学:基因和蛋白质的比较如何揭示生物的进化干系?3. 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的影响(15分钟)- 进化如何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七、教室练习1. 选择题:生物进化是指(A. 物种的绝迹,B. 物种的适应,C. 物种的演化,D. 物种的变异)。
2. 诠释题:化石记录如何证明生物的进化?3. 讨论题:生物地理学如何支持生物进化的理论?八、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生物进化的知识;2. 思考: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九、拓展延伸1. 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其影响;2. 探究生物进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十、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生物进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的重要途径。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方案与设计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方案与设计一、导入新课课堂开始,我会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吗?”这个问题既有趣味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1.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
3.通过实例分析,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1.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变化,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2.生物进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基因突变。
(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生物个体因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被淘汰。
例如,长颈鹿的脖子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因此在干旱的非洲草原上生存下来。
(2)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指在人类活动中,根据人们的需要,有意识地选择具有某种特征的生物个体进行繁殖。
例如,家禽、家畜的培育。
(3)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它为生物提供了新的遗传变异,使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长颈鹿、家鸽等生物的进化过程,让学生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课堂讲解:讲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生物进化的原因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长颈鹿、家鸽等生物的进化过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
(1)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分析一种生物的进化过程,阐述其适应环境的原因。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维深度。
六、教学反思十年的经验告诉我,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潮流。
《生物的进化导学案》

《生物的进化》导学案一、导入引言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演化的基础。
通过进修生物的进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的起源、演化过程以及生物之间的干系。
本节课将指挥大家探讨生物的进化,了解进化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生物进化的观点和意义;2.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证据;3. 理解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演化的干系;4. 能够诠释生物进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生物进化的观点和意义2. 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达尔文进化论和摩登进化综合论3.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化石4. 进化的驱动力: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演化四、进修过程1. 观看视频:生物的进化观点和意义2. 阅读教材: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证据3. 小组讨论:探讨进化的驱动力和影响4.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5. 组织实验:通过模拟实验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五、进修方法1. 主动进修: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提高进修兴趣;2. 多角度思考:从生物学、地理学等不同角度思考生物进化的问题;3. 联系实际:将生物进化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理解。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稳固所学知识;2. 撰写进修笔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3. 自主进修: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钻研进展。
七、进修评判1. 参与度评判:根据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判;2. 能力评判:通过课后作业和实验结果评判学生的进修能力;3. 综合评判:综合思量学生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判。
八、延伸拓展1. 阅读相关论文,了解最新的生物进化钻研效果;2. 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深入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3. 参与生物进化讲座,与专家学者交流探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大家对生物的进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和多样性。
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好奇心,不息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为生物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初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课题: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1. 知道生物进化的概念,并了解进化的主要原因。
2. 能够描述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群体隔离和地理隔离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3.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群体隔离和地理隔离对生物进化的具体作用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教科书相关内容
2. 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2. 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吗?”
二、讲授(15分钟)
1. 介绍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2. 分别讲解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群体隔离和地理隔离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及原因。
3. 通过案例解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生物的进化过程的。
三、练习(15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答案,及时纠正答案中的错误。
四、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生物进化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请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了解一个具体的生物物种,描述其进化过程及影响。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时,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培养他们对生物进化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生物进化的原因》 导学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
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的原因。
2、难点(1)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
(2)如何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现象。
三、知识链接1、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逐渐演变成复杂多样的多细胞生物。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四、自主学习(一)生物进化的基础1、遗传和变异(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通过遗传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后代,同时通过变异产生新的特征。
2、过度繁殖(1)地球上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例如,一棵蒲公英可以产生大量的种子,一条鱼可以产下成千上万的卵。
(二)生物进化的外在因素1、生存斗争(1)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2)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如同种生物之间为争夺食物、空间等的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捕食、竞争等),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如干旱、寒冷、高温等)。
2、自然选择(1)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2)过程: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三)自然选择学说的实例1、长颈鹿的进化(1)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有的颈短。
(2)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则因吃不到高处的树叶而饿死,逐渐被淘汰。
(3)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长颈鹿的颈变得越来越长。
2、桦尺蛾的体色变化(1)工业革命前,桦尺蛾的体色以浅色为主,深色个体较少。
《生物的演变》导学案

《生物的演变》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演变及其重要性;2. 掌握生物的演变过程和原因;3. 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生物的演变?2. 生物的演变过程和原因;3. 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从简单有机体演变成复杂多样的生物群体的?为什么有些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而有些物种却无法适应而灭绝?第二步:学习生物的演变1. 定义生物的演变:生物的演变是指生物种群或个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的种属、群体、个体性状和结构的变异。
2. 生物的演变过程: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再到各种各样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昆虫等。
这些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等都在演变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 生物的演变原因:生物的演变是由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变异、选择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所致,主要包括自然选择、适应性进化、基因突变等。
第三步:探讨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1.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性是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适应性能力,生物能够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生存下来,并继续繁衍后代。
2. 进化机制:进化是生物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应环境的特征和习性。
其中包括自然选择、遗传突变、基因流动、基因重组等进化机制。
第四步:小结与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了解生物的演变过程和原因,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
并且可以进一步思考:人类的进化史、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等话题,扩展学生对生物演变的认识和理解。
四、课后作业1. 回答问题:什么是生物的演变?生物的演变有哪些过程和原因?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分别是什么?2. 查阅资料:选择一个关于生物演变的话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撰写一篇相关文章或制作一份PPT展示。
3. 思考讨论: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探讨生物的适应性及进化机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理解自然选择的含义。
衔接知识回顾:
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最重要的证据是。
新课导学:
1.关于生物进化被人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学说。
(p62)
2.在自然界中,通过激烈的,适应着生存下来,不适应着会被,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通过、和自然选择,不断的进化。
(p63最后一自然段)
探究合作展示:
学习任务一: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总结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任务二:阅读P62页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理解自然选择说所包含的含义。
知识巩固:
1.19世纪中叶,生活在英格兰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大多是浅灰色的,但一百年后,曼彻斯特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而此时生活在此地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深黑色的。
桦尺蛾的这种变化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工业粉尘染黑的结果
D.桦尺蛾只产生深色变异的结果
2.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经常吃高处的树叶
B.生物的变异一般都是有利变异
C.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
D.环境对不同的个体具有选择作用
3.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
达尔文对这种
现象的解释是()
A.遗传和变异
B.人工选择
C.基因改变
D.适者生存
4.就生物本身来讲,生物能发展进化的关键因素在于()
A.生物能过度繁殖
B.生物能产生变异
C.生物能进行生存斗争
D.自然环境能对生物进行选择
拓展提高: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常刮暴风,岛上树木花草都很低矮,这里的昆虫有的无翅,有的残翅。
请分析:
⑴该岛昆虫的祖先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有翅,有的无翅或残翅。
刮大风时的昆虫会被风刮到海水里淹死而被淘汰。
在这里,能够遗传的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选择作用。
⑵暴风对昆虫两种翅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叫,是通过昆虫与大风之间的而实现的。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