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陕西省西乡县第二中学何祖国 723500
摘要:伟大诗人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写出了不少华美壮丽的篇章,以其特有的思想文化价值和清新的笔调,更以其特有的陷逸思想,成为中国文学史是的“隐逸诗人之宗”;
关键词:隐逸儒家思想陶渊明
东晋诗人陶渊明素有隐逸诗人之誉,他的好友生前颜延之称他为“南岳之幽居者”,沈约将他列入《宋书·隐逸传》,钟嵘又誉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历代文人墨客大都将陶渊明归结为一般意义上的“隐者”,即单纯意义上的隐士,然而结合陶渊明本人的身世经历及其思想发展历程,我们却不难看出陶渊明隐逸背后的许多真实的思想;人的思想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指挥人的行动,要了解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必须深刻把握他的身世经历及思想历程。
陶渊明一生五十多载,有着四次出仕的经历。纵观他的一生,虽无仕途上的大起大落,大痛大悲,却有着心路上的大苦大哀,大彻大悟;隐逸是他伟大生命乐章中一段哀怨缠绵的音符。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隐士的出现实际上是由于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引起的;随着对立阶级之间或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激烈,必然要从统治集团内部游离分化出一批持不同意见的代表人物,于是散落江湖,山林,闲云野鹤,云游四海般的生活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归宿;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摆在所有知识分子面前的,无非两条路----出仕和归隐,即所谓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可卷而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指的是这两种前途;历代的都有学而仕的文人,也都有解职归田的隐者;再加之乱世之秋动乱的魏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魏晋玄学家超然物外思想的宣传作用,更在客观上助长了社会上的隐逸之风。历代隐者大都是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中败迹下来,不得以而为之的,他们心知事情早已无可挽回,便也纵情山水,所以自宽自慰。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有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陶渊明自幼便生活在一浔阳柴桑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这是他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的乡土的故园。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陶渊明虽自幼家境不佳,但学习上却从来不曾放松;“少学琴术,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肿,北窝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正是在这样的环镜中,陶渊明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少年时代的陶渊明更多的是一个胸怀大志,有“兼济天下”抱负的青年。
他出身官僚地主家庭,曾祖你陶侃是东晋开国无勋,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作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也作过安城太守,特殊的家庭背景萌发了他的雄心壮志,对于古代知识分子来说,“朝为田舍郎,暮登
天子堂”是他们最大的梦想,谁又能在超越历史的局限性而对功名不屑一顾,视之如粪土呢?都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他四次出仕,试图改变陶家衰败的境遇,但由于社会的和自身的原因,均告失败,独特的走向“真隐”的历程。
陶渊明首次出仕,“起为洲祭酒”《宋书·隐逸传》,官职相当卑微,这次入世之后,每每看到官场里黑暗的现实和社会中的血雨腥风,于是在苦恼与失意中,他便不入萌生退意;尽管退出官场后过着隐者的生活,但他内心那种雄伟的抱负始终如熊熊烈火一般不曾熄灭,那时他生活在江洲一带地处长江中游,是战略要地,成为各军阀必争之处,而他不
会不知道当地的局势,而这时地方军阀桓玄请他出山,总督荆、江等八洲,挽救朝廷面临的危机;而陶氏一门也与桓温家族交往密切,凭借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陶的二次入世就更为顺理成章,但他在职期间风尘仆仆,“叩新秋月,临流别发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晶晶川上平均值,怀役不追寐,中宵尚孤征”,异常辛苦,时间不长,便以母丧为由,再度离职回家,踏上归隐之路。
两次出仕,两次归隐,使生性恬然,自谓是“羲皇上人”的陶渊明经历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变化;从悠闲的读书中寻乐----年事稍长,萌发建伟业立奇功之志-----不堪忍受琐细的吏职,回到不受压抑的田园生活-----不甘寂寞,幻想施展才华,实现平生志------再次厌倦单调,辛劳的羁旅生活,向往清丽恬然的田园生活;他在这其间始终存在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
此后,风云变幻,陶渊明又一次将希望寄托在刘裕身上,做了他的参军,身为参军,在军事上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建树,受冷遇也在情理之中,这使他再次心恢意冷,对现实政治和刘裕这个拥兵自重的军阀,陶渊明的态度异常冷淡,毫无钦慕之情,官场的互相火拼,造成一种人人自危的气氛,使他对此也深为恐惧,用他自已的话来说“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已,必贻俗患”,这“俗患”二字,简直就是政治迫害,诛杀异已的代名词,出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血的教训经验,他再次隐逸。
这一年秋,他又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他此次乃是为了“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然而抱孤介,爱丘山的他终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成了他一生仕途的终结;这次,他终于不再“动摇”了,隐逸之志更加坚定,永不复仕,对眼前混浊世界的彻底绝望,使他怀着一颗疲惫的心,永远地隐逸于他迷恋的田园中;这个时候,他过着一种消极归隐的生活,而这种消极的归隐也并不能解决他思想中的矛盾与痛苦。唯此,何以觖忧,唯有杜康,他就以此方式,终了一生。
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他有着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大志,自愿投身于政治斗争的漩涡,几番尝试,挣扎,知不可为时方在孤独绝望中毅然归隐。
他的骨子里有着深刻的儒家思想,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生命的始终,仕宦的经历使他洞悉社会,感到自身难与时代相容,又难与时代抗衡,别无选择之下,只能将目光折回个人的心灵世界,走向了心灵上的理想王国,由此在精神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归隐并非出于对人身意义的虚无理解,相反,他的创作和他的生活,都反映出他对现实和人生的执着,只是方式比较曲折隐晦而已,作为一种对抗黑暗的手段,隐逸本身是消极的,不可取的,但陶渊明身处魏晋时代,游走于世俗于心灵之间的气魄的生存方式和人生转换的经历不一定值得效仿,但诗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实质和诗人留下的田园牧歌式的精神遗产却都具有潜在的价值。
参考书目:
龚斌《陶渊明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陶渊明研究论文集》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