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第3章第2节流域产流与汇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在表层土壤具有较强透水性情况下的地面产流机制。 包气带薄,f大,包气带饱和后产生地面径流。包气带的 饱和蓄水量控制地面径流。当全层饱和时:
式中:rss为壤中径流产流率(mm/min); rsat为饱和地 面径流产流率(mm/min); fb为土壤入渗能力 (mm/min)。
17
饱和地面径流产流前提:产流界面-包气 带下界面(或下弱透水层上界面)。 注意:饱和后是地表产流。
流域汇流过程框图
流域 出流 过程
2 汇流时间
水质点由流域面上汇集到出口断面所需的时 间。
流域中路径最长的水质点流到出口断面的时 间,为最大汇流时间。
27
1)最大汇流时间
式中:tm为最大汇流时间(s);Lm为从流 域出口断面沿河向上至流域分水线的最长 距离,V为流域平均流速。
28
2)流域滞时
8
超渗地面径流产生的条件
9
综上所述,超渗地面径流产生的 前提条件:产流界面是地面(包气带的上界 面); 必要条件:要有供水源(降水); 充分条件:降雨强度(i)要大于下渗能力(f)。 三者都具备才能产生超渗地面径流。
10
(2)壤中径流的产流机制:
壤中径流发生于非均质或层次性土壤中的透水层 与相对不透水层界面上,饱和水流与非饱和水流均 可发生,一般前者是主要的,是形成洪水径流的主 要部分。
必要条件:供水水源-降水(i)
充分条件:包气带全部饱和(i > fb+rss)
18
上述四种产流机制共同规律:
1)供水:i 、f 2) i > fA 超滲地面径流;fA>fB 壤中径流
i > fB 饱和地面径流; fC> rss (或fc)地下径 流
3)饱和带--壤中径流、地下径流 全层饱和-饱和地面径流
故,影响产流方式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降 水特征。
24
二、流域汇流分析
1.流域汇流过程与汇流时间 流域汇流过程:流域上各处产生的各种成分的
径流,经坡地到溪沟、河系,直到流域出口的 过程,即为流域汇流过程。
25
净雨量
地表水流



地下水流

槽面降水出流过程 地表水流出流过程
地下水流出过程
(坡地汇流) (河网汇流)
包气带和饱水带
不同的供水条件和介质条件,径流的形成过程与机 理不同,故,出现不同的产流机制,呈现不同的径 流特征。
4
各种径流的产流机制
5
(1)超渗地面径流的产流机制:
是指供水与下渗矛盾发生在包气带上界面(地面)的 产流机制。自降雨开始至任一时刻的产流过程如下式:
式中,Rs(t)为t时刻地面径流深;i、in、e、sd、f分别 为降雨强度、截留率、蒸发率、填洼率、下渗率(毫米/ 分)。
22
(3)超渗与饱和产流交替型方式:
1)发生地区:包气带厚2-4米左右,土壤 透水性中等,P、H(地下水位)的变化大。
2)发生机制:两种机制交替; 3)转变规律:干旱期,地下水位下降,以 超渗地面径流产流机制为主;汛期,地下水位 上升,以饱和地面径流产流机制为主。
23
(4)我国的产流方式:
淮河以南、东北地区以饱和地面产流类型为 主。西北地区超渗地面产流为主。华北、东北 的西南部以超渗地面产流居多,局部呈现超渗 径流和壤中径流复合型的产流特征。在滨海平 原及淮北以超渗与饱和产流交替(变换)型。
§3.2 流域产流与汇流
流域产流理论 流域汇流分析 流域产、汇流计算与模型简介
1
一、流域产流理论
产流过程:是指流域中各种径流成分的生成 过程,也是流域下垫面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
1.产流机制 水在沿土层的垂向运行中,供水与下渗矛盾
在一定介质条件下的发展机理和过程,称为 产流机制。
2
基础:包气带和包气带水 •近地面段为毛细管悬着水带; •毛细管支持水带; •介于上述两个带之间的中间包 气带。
对于非均质土壤:
式中:rss壤中径流径流产流率(mm/min);fc为稳定入渗 能力(mm/min); rg为地下径流产流率(mm/min)。
15
地下径流产流前提:产流界面-包气带 下界面。
必要条件:供水水源-有下渗水(fc)。
充分条件:稳渗量能使地下水面升高 (fc>rss)。
16
(4)饱和地面径流产流机制:
11
fA rss
fB

12
13
壤中径流产流前提:产流界面-相对不透水层或弱 透水层。
必要条件:供水水源-上层有下渗水(fA)。 充分条件:fA>fB 产生临时饱和带;
侧向动力条件-坡度。 壤中径流产流取决于fA,与雨强不直接相关。
14
(3)地下径流的产流机制:
是指包气带较薄、地下水位较高时的地下水产流机制。 包气带下界面,在均质、非均质或层次性土壤、风化裂 隙中均可发生: 对于均质土壤:
6
基础:包气带和包气带水 •近地面段为毛细管悬着水带; •毛细管支持水带; •介于上述两个带之间的中间包 气带。
包气带和饱水带
下渗在地面径流的产流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前 式中若忽略雨期蒸发、截留和填洼损失项,微分可得 到:
式中,rs为地面径流产流率(毫米/分)。从上式可见, 地面径流是供水与下渗矛盾发展的产物。
陵、干旱、半干旱区,植被差。 产流特点:i > f,产流;
i < f,降水全部为土壤所吸收。
21
(2)饱和产流(蓄满产流)方式:
产流机制:其余三种产流机制的结合。 产流发生地区:包气带薄,土壤透水性强,下
渗强度大,植被好的湿润地区。 产流特点:雨量满足包气带缺水量(Wm-W0)
后,全部产生径流(百度文库地下径流)
19
4)侧向运行力:水力坡度(水流归槽) 5)包气带不同界面(控制界面):
上界面-超滲地面径流; 中界面-壤中流; 下界面-地下径流、饱和地面径流。
20
2.流域产流方式
产流方式:常见的3种方式
(1)超渗产流方式: 产流机制:超滲地面产流机制; 产流发生地区:包气带厚度大,土壤透水性差,f小。丘
流域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线的形心出现的时 间与净雨过程的形心出现时间的间隔。
引入:何为形心:面的形心就是截面图形的几何中心。 何为净雨:指降雨量中扣除植物截留、下渗、
填洼与蒸发等各种损失后所剩下的那部分量。也叫做 有效降雨。净雨量就等于地面径流,因此又叫做地面 径流深度。在湿润地区,蓄满产流情况下,净雨就包 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两部分。
29
30
k = v1(Q) -v1(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